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8|回复: 0

张千可:“传声筒、无线电、留声机:革命/文学的听觉难题”

[复制链接]

1455

主题

305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663
发表于 2024-6-7 0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珠海中文系 2023-04-28

        4月24日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文理学院中文系讲师张千可做客文珠“前沿讲坛”,从技术史和感官史的新角度出发,试图重新解读国民革命时期的一些文学现象。讲座由中文系(珠海)助理教授吉云飞主持,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讲座伊始,张千可老师指出,跨越传统观点,把握喉舌、传声筒、无线电广播、留声机等传播媒介的区别,避免统一地视之为宣传的喻体,将有利于我们理解相关的文学和政治现象。

       为了阐明这一观点,张千可老师首先从公共广播系统这一概念入手,就其发展历程、应用场景、基本目的等信息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分析。其中,这种基于电声技术进步而产生的公共广播系统在19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后,极大地暴露了传统演说艺术的局限性。但如果将新旧演说技术/艺术放在同一脉络下考察,则可见它们都具有公共广播系统的性质,可以被视为广义的公共广播系统。因此,喉舌、传声筒、留声机、无线电等不仅是宣传的喻体,更是宣传本身,它们每一种都对应着特定的宣传模式以及在宣传活动中产生的感性经验。

       但是,直到1928年,公共广播系统才在中国大规模铺开。这也使发生在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听觉难题,即如何解决群众政治的需要和人类肉身的限制之间的矛盾的问题。种种方法效果都不尽人意。显然,如果不能有效地复制和传播革命的声音,这必然会加速革命力量的耗散。

       受到法国哲学家居友的影响,郭沫若给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另类的文学方案,即当一个留声机器:

       你们不要乱吹你们的破喇叭,暂时当一个留声机器罢!

       第一,要你接近那种声音;第二,要你无我;第三,要你能活动。

       张千可老师强调,此处的关键不在于“那种声音”是什么,而在于它的发声原理。郭沫若所谓“留声机器”,其实是要求每个人都能凑近耳朵去听,并不加选择地把革命声音中的一切波动、干扰甚至噪音都刻录下来,然后原样重放,如此周而复始,便构成革命声音的传播链条。比如“Gonnon-baudon”一词,相比于文字的“工农暴动”,拉丁字母的转写暗示着这是革命声音的真实刻录,它直接“采样”自国民革命的现场,其效果无需经过“意识”的中介且直接具备破坏性的能量。

       虽然,这种以留声机器的态度进行革命文学创作的方式不能真正解决听觉难题,但它仍在革命文学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相关的创作既证明和增强了这种听觉经验的魅惑力,也体现了新观念正在革命和文学领域悄然发生。

       如此,回看历史上一段围绕着“革命声音”主题的论争——李初梨和郭沫若之争,张千可老师指出,两人的根本出发点并不相同,李初梨关注的是意识斗争的问题,而郭沫若强调的是发声原理问题。

       最后,吉云飞助理教授总结,在这个时代,人文学者必须重视技术问题。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气氛中落幕。

https://chinesezh.sysu.edu.cn/zh-hans/node/1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4 01:18 , Processed in 0.0435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