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6|回复: 1

孙言诚:谁制造了“红八月”的恐怖狂潮

[复制链接]

1399

主题

443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53
发表于 2023-11-2 21: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 o* o/ v9 K9 w0 V$ I' |3 n! K" P! p9 x+ s1 V
谁制造了“红八月”的恐怖狂潮/ N0 O4 c8 K2 S7 X! n" d* F1 a
——兼评《王力反思录》、《戚本禹回忆录》$ d7 l! e% a1 ]  w1 J1 \- u6 g$ J
- t5 [& K" @) B9 l, I" W
                ·孙言诚·+ u" q( i$ n# k! O. @
& m  m/ S: A/ j+ \% `# e( s- T. {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
$ J: Q# g  w) p% e
2 [' H1 `/ ?4 P9 }: i  当年被中共中央和两报一刊吹捧到天上的红卫兵的丰功伟绩——“红八月”,于今已
$ K' {9 Y9 L1 ?是尽人皆知的一场对政治贱民的血腥屠杀。不少学者把它比作纳粹时代的“水晶之夜”。3 Y+ I. y$ {! V/ h& n
其实,它比“水晶之夜”要恐怖得多,也残忍得多。“水晶之夜”总共打死91人,而“, {1 d5 w# m, s) r
红八月”打死的,仅官方公布的便达1772人。至于红卫兵杀人手段的残酷、冷血,更1 v& \9 P& I- h8 `" Q( J
是纳粹冲锋队所望尘莫及的。- @$ w6 J0 t9 z

8 E: g6 z+ A6 P! F# X/ U/ V3 @  是谁制造了这场屠杀?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仍然是一笔讳莫如深的糊涂账。“水晶之
/ G3 e* |8 G3 |夜”的罪责是清楚的。街头烧杀的冲锋队员固然有罪,但罪魁祸首却是纳粹党及其党魁希" m9 i( ^' P4 _4 Y8 R% y! n
特勒、戈培尔、海德里希。“红八月”呢?到目前为止,承担罪责的只有抽象的“红卫兵6 p$ Q0 z+ d  \( Q8 _+ p
”。近年来不少当年的红卫兵公开作了真诚的反思和道歉,但多数是没打人、甚至还制止
7 h9 L6 |8 ~' b8 K8 _1 s7 [打人的,只有极个别是打过人的,当场打死人的则一个也没有。根据当时打死人的凶手往; F$ O4 H4 a% E. J; @: }6 z
往多于被打死者的人数来推算,打死1772人,凶手应有几千人。这几千人是彻底在历
) t4 z# e* q( V& \5 K* T4 g史上消失了。4 R7 W/ X# k# V; F3 q

3 l$ t" R, A9 }% g! N0 j' x  尤其令人惊诧的是,当年领导红卫兵运动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王力和戚本禹,在他们1 R" x' _7 ]! d; I* P! ?4 k
的《反思录》、《回忆录》中,信誓旦旦地声称自己坚决反对红卫兵“破四旧”、打人。
- o9 z. F4 C2 ]: E4 \- I不仅他俩反对,据说毛泽东、林彪、周恩来、江青、陈伯达,甚至谢富治,都坚决反对打6 N, p8 t8 V8 N8 t
人、杀人。在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坚决反对的情况下,几千凶手居然能在光天化日之下
  V6 c* }4 Q2 W2 q5 |行凶多日而不是像“水晶之夜”那样一个夜晚,杀死了一千多人,这不是嘲弄十几亿国民
: G7 h  I4 J: n8 H的智商吗?
2 ?8 b; G% q+ G
+ |+ s% t6 _4 j1 A  本文拟从分析王力、戚本禹的回忆入手,揭示“红八月”恐怖狂潮的形成过程,探明
+ b" i2 j$ N9 X! ]这场大屠杀的真正责任人。* W  Z+ V, z3 ]) i3 `5 N

; F0 q9 N$ m& V: m+ P0 z* J◇ 王力如此“反思”
- r, F4 V- M# u3 ]: Q1 _. L; p2 r: l
  王力在他的《反思录》中这样说:- Z4 q1 W, i  o1 |- L

- i6 ]: \/ m- s. w# H  u' `4 K- q  “红卫兵搞得天翻地覆的,首先是‘破四旧’运动。有些历史学家不知道毛主席对‘
% H+ O! ~- B% K5 [+ D+ y! U破四旧’做法实际态度是什么。据我和毛主席接触中的了解,他是不赞成‘破四旧’的。; S$ _1 z% O& D: U/ L6 c
我也不赞成。”& B4 |2 j' l. j+ v
  “毛主席对当时的中央领导不满意,认为他们没有集中目标对准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5 u* G, X+ ^0 Y: d; k1 N( C
的当权派,只搞‘破四旧’这类东西,毛主席对此并没有欣赏。林彪、陈伯达也没有号召
8 J/ h7 L- X* R* T这样去搞。是新华社、《人民日报》做具体工作的同志对毛主席思想理解不够,新华社提9 s, `0 U) d' \; X9 E
倡这样搞。”' [5 C/ {, `/ T5 `3 f+ f
  “在这一点上,毛主席对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陶铸不满意。但群众行动也不好去制止
( Z4 O" G: l8 K5 @4 d/ \。也没有想到会产生那么大的后果。”〔1〕5 B2 H0 H7 S+ }  N0 U( \

& {- e: y4 u* _  按照王力的说法,从红卫兵走上街头,他就不赞成“破四旧”。毛泽东也不赞成,林- |( b! z1 v! l! o0 M
彪、陈伯达也没号召,是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的工作人员鼓动红卫兵干的,罪魁祸首是主
3 L' u; |. n; f/ o管宣传的陶铸。这个谎编得实在离谱。
  b, j: u- [4 m! T
7 o( B# P, m+ v5 T& E  “破四旧”是《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提出来的。% o' f$ b4 n8 c% E$ T+ \  s+ A; m
“十六条”的第一条就指出,文化大革命首要任务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破四旧”。它说* `. m+ T, l+ {6 h: w
+ [! h5 U  D$ Y+ |

) y% b3 S" V/ i% o; D  “资产阶级虽然被推翻了,但是,他们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 o9 B4 d% k6 t" M
旧习惯,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因此,无产阶级“必须迎/ m0 P' _2 H6 S! Y8 s
头痛击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挑战”,即“破四旧”。
2 g4 R& Q7 ~) k/ |" L/ j, E$ _/ m, {
  “十六条”据王力讲是毛泽东要陈伯达搞的,陈伯达找了王力、关锋等人在钓鱼台十; W0 {& [1 R4 A5 R8 L; y& B/ T
四楼着手起草。言下之意,陈伯达和王力是主要起草人。对此,戚本禹还因为没提到他而
& h; T' D" R( s1 z2 i! V颇为不满,说起草工作“中央文革小组全体人员都参加了”,“后来林彪和叶群也参加过
: c" v8 `- q% h1 p. p讨论和修改。最后,毛主席亲自主持了讨论和审定。”〔2〕, l% K" j0 t6 U4 r  y

" [% t! F& d8 ^7 @8 v4 X  作为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十六条”毫无疑问是毛泽东亲自领导中央
; S. M( R2 e, V' O  }, Z1 E5 n文革小组制定并经中央全会通过的。“十六条”号召“破四旧”,而参加起草的王力,三
7 l& H( C$ f# V% u十年之后竟然说他和毛泽东都不同意“破四旧”,这不是公然撒谎吗?!红卫兵走上街头
% ]. d: x! c% [, y9 ]“破四旧”,依据的就是“十六条”。他们先是剪裤管、改路名、砸招牌,很快便发展成
! J$ x( B1 P0 x" ^抄家、打人、打死人。他们之所以能为所欲为,无人敢管,就是因为有毛泽东和中央文革6 T' ~: f# H) `9 C) Y' M+ g! H
的支持,有“十六条”作依据。
/ \. b1 K- J5 K% d  u( j! y) [, l: l- }6 v4 O) }
  红卫兵组织的蓬勃发展和走向社会,是在毛泽东“八一八”接见百万革命师生大会之  ~' }* ]5 A& U& g; _3 x' e/ P; y
后。接见前,红卫兵只是个别中学的学生组织,活动也限于校内。接见后,红卫兵组织似0 q% R$ y& X5 |: L! S" `
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并迅速冲向社会。那次接见,毛泽东戴上了师大女附中学生宋彬彬$ m6 f0 v3 R: z
献的红卫兵袖章,红卫兵的名声一下子便如日中天。毛泽东又问了宋彬彬的名字,鼓励说: l# Q" [9 D& B5 w/ d. v! w
:“要武嘛!”表面上看,“要武”只是对名字中“彬彬”二字的调侃,实际上,毛是在
5 E, n" v6 n& F/ y) P用“十六条”教导红卫兵。“十六条”第四条提出:“要去掉怕字,不要怕出乱子。毛泽
, B5 z! a+ N; w. R: q/ [; J2 |东经常告诉我们,革命不能那样雅致,那样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这段出自《湖
0 G2 h5 @& z, K$ W& {1 C) I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话,下文是:“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
; {  v2 u6 X7 A" i9 C( H' N! D行动。”整个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和革命群众都把毛泽东的这段话奉为圭臬。“红八月”
; K3 s( U: @- K6 l5 v的暴烈行动,更是与此直接相关。
, P0 f2 S$ V0 @* I  ]# g! j6 E; N+ E( h5 ?
  王力说,毛泽东之所以没有制止红卫兵的暴行,是“没有想到会产生那么大的后果。/ m1 r" l  M/ l2 h
”仿佛毛泽东不知道红卫兵在杀人。这又是弥天谎言。8月是文革再发动的关键时期,毛: D- M( e! H. u9 C
泽东密切关注着文革进程,连细节也不放过,一切都在毛的掌控之中。8月20日,林彪
+ t: H1 c7 _! N0 @8 S& R6 ^向毛泽东转送了有关“破四旧”行动的《文化大革命简报》。他显然是对红卫兵的暴行感/ F4 \! x/ A+ R. y* W: ~
到不安,想提请毛泽东注意。不料,毛泽东在转送文件上批道:“已阅,是大好事,彻底; V1 d+ l  x' f+ g7 Q5 |; g- k5 K8 M
暴露牛鬼蛇神。”“不奇怪,这样可以打出一条路来,对群众有利。”〔3〕我们无从得
7 D1 ^& [# D: \知那份简报的内容,但从批语来看,决不会是剪裤管之类。那种小事,林彪是不会转送的9 ?/ Z, G) J9 b3 j; j$ e& V# m- S- D
。简报反映的很可能就是抄家、打死人的事。9 t& u! o# _9 [& F( h( I' B0 R
  C; B0 H0 V# i5 a: u) l
  当年的北京市委书记吴德,在回忆录中也记下了毛泽东对“破四旧”的态度:
7 s+ m4 L% C6 F7 ^0 K
# L+ M* P0 u. m7 ?# r  “1966年‘破四旧’后,一天,毛主席找我去汇报‘破四旧’的情况。当时,林
3 `; _3 w& r6 ?' E" K- b1 O) J彪等人也在场。我在汇报前的想法是想向毛主席反映一些真实的情况,刹一刹这股风。我
* _4 U, `9 e5 B$ y5 f) \6 G6 O4 A# V汇报说市委没有力量控制局面,解决不了‘破四旧’产生的混乱局面。”  {# E* k7 _6 `0 O" c1 c6 ^
  “我的期望落空。雄才大略的毛主席,以他超乎常人的思维方式缓缓说:北京几个朝
* V1 i  z9 E2 S3 C$ b代的遗老没人动过,这次‘破四旧’动了,这样也好。林彪也说:这是个伟大的运动,只
2 |+ T% Y. N+ c9 ~5 F" k要掌握一条,不要打死人。”〔4〕4 Z7 l& `+ p$ P7 U+ |
% l% y; M. d: l/ m" w* Z( l
  这段回忆把三个人对待“破四旧”的态度,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作为市委书记,吴
6 t" L& W  {' o德深感承担不起这场屠杀的历史责任,所以他决心说服毛泽东结束“混乱局面”。所谓“
% t! G1 u% @+ X% g  E混乱局面”,指的就是血腥屠杀。他想不到他的“期望落空”。他用“雄才大略”、“超
" \0 Q8 l" I3 ]0 W( f4 t乎常人的思维方式”来形容毛泽东的回答,其实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也是要向后人
+ g) u4 Y* ]1 v: e- I厘清这场屠杀的责任。2 d3 F. f$ b8 H5 [( O% S0 v
! {0 l! ?! M" y$ Z8 b$ V
  林彪明显也不赞成打死人。他先用“这是个伟大的运动”抽象肯定“破四旧”,但话
! @+ f) W6 U$ |) X3 g锋一转,他说“只要掌握一条,不要打死人。”联系前边的转送简报,他其实是在规劝。
. M- t2 _& \+ v- e他的话和当年刘少奇说的“饿死人是要上书的”,本质上没有不同,只是说法更婉转而已* C# T# e* L# m1 z

: o1 i/ U7 U' X! [7 I% c! p& [0 F& l; w' T& ]$ k
  只有“雄才大略”的毛泽东,对这场屠杀毫不介意。他对吴德汇报的回答是:“破四( n: c; T5 n" P. E5 F: I
旧”动了几代遗老,“这样也好”。这完全符合毛泽东的革命思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 g% D7 B( L. t8 y$ ^0 q。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何况,只是打死几个遗老!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 b. X2 P1 H  O& l, U  V) I中说:“每个农村都必须造成一个短时期的恐怖现象,非如此决不能镇压农村反革命派的
* g; C2 W; {9 n- r) R' Q0 Z9 d: O! x! |+ O活动。”“破四旧”中放纵红卫兵虐杀“黑五类”所造成的恐怖景象,正是毛泽东震慑“
  R; R& ?6 M: S& T# Y8 \( a" L8 D! A反革命派”的重要手段。
; g7 h$ }$ [6 }- x, Z( X# j
' u( Q2 y; Y, @: v4 r" y3 _  王力自诩是在和毛泽东接触中了解到毛对“破四旧”的态度的,但他既没讲具体时间0 i+ N7 @" z$ {5 y5 x( W; `
,也没讲毛泽东是如何表述的,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子虚乌有,无从判断。而林彪和吴
$ h$ h  Z/ d5 `( B% T, Z德跟毛泽东的接触,都是在“破四旧”进行之中,他们所反映的毛对“破四旧”的态度,% h: y  X, C" y# ^) e
清晰而又明确,决非王力的谎言所能否定得了的。
8 f# b% c/ }$ o" v7 P; X
- h4 S5 g; o" k# B) a" l7 W1 Y  王力把“破四旧”的罪责推给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这当然有一定道理。在“破四
5 z0 ~' h$ A/ _3 q+ F" h% a旧”中,官方舆论确实起了煽风点火、助纣为虐的恶劣作用。但那绝不是“具体工作人员
0 M4 j( I- B4 p& \* e. v7 p6 {对毛主席思想理解不够”,恰恰相反,正是毛泽东指使他们这样做的。  W. ~4 I" E; E$ g/ I- p

5 o0 `! C* V9 A" C) P; I+ l  8月28日,毛泽东在接见唐平铸(《人民日报》代总编)、胡痴(《解放军报》代- U% e8 P7 }* u( _- k' v
总编)时说:“现在学生心思不在学校,要到社会上去横扫牛鬼蛇神。我们领导,在报纸
7 F! {; V& B% j3 i1 v0 R3 z0 g宣传上,不要违反学生的潮流。”〔5〕第二天,《人民日报》就发表了《向我们的红卫
+ ~3 _$ t, X+ ?  W兵致敬》的社论。社论说:
. i2 W% K: ]" @4 S$ a
; g1 e4 v  X' L+ [( K( V  “红卫兵上阵以来,时间并不久,但是,他们真正把整个社会震动了,把旧世界震动
0 O4 X6 N3 b( `& G了。他们的斗争锋芒,所向披靡。一切剥削阶级的旧风俗、旧习惯,都像垃圾一样被他们
. k+ G8 o" k' e# [扫地出门。一切藏在暗角里的老寄生虫都逃不出红卫兵锐利的眼睛。”
% b* |' Y' [  q4 H9 e! L  “这些吸血虫,这些人民的仇敌,正在一个一个地被红卫兵揪了出来。他们隐藏的金7 V- l0 s) j1 k8 e5 B) m
银财宝,被红卫兵拿出来展览了。他们隐藏的各种变天账,各种杀人武器,也被红卫兵拿
1 w' k0 ^' t0 B" l# D  s出来示众了。这是我们红卫兵的功勋。”
) j" p: o' `/ ]+ Y; r  “红卫兵的行动,真是好得很!”. L2 M- a  D& H+ d
% s6 ~1 n& e1 d# j; p3 G8 }" F
  从8月26日到9月1日,是红卫兵打死人的高潮。据王友琴统计,26日打死12
; G# p; y- @- c5人,27日228人,28日184人,29日200人,30日224人,31日1) x% U* N' ~; U
45人,9月1日282人。8月29日正是高潮的顶峰。社论把被红卫兵殴打、屠杀的7 M3 t, U  h; s) l
人冠以“寄生虫”、“吸血虫”、“人民的仇敌”,强调了红卫兵行动的正义性质,又称
9 l9 O3 Y& N/ X( u6 K# K" I7 J赞红卫兵的行动好得很,分明是为大屠杀推波助澜、火上浇油。这可是奉毛泽东之命而撰
/ @( b7 n3 H) f, H8 s4 A写的社论。有学者说,撰写、修改该社论的是中央文革小组,不知王力是否参与其中。不
$ {% D6 r7 S9 G管是谁撰写的,该社论是奉旨行事殆无可疑。( F6 L- e( o" c% O! J/ ~+ Q/ f+ @- Q
) @( j* s0 u- k$ M, s; P$ p
  文革结束后,“红八月”的残酷真相陆续曝光,红卫兵杀人手段的残忍,惊世骇俗。
% {' A+ O" g) @0 G: m1 r王力为洗白自己,罔顾事实,竟然说他和毛泽东都反对“破四旧”。这既表现了他推脱罪
5 N" r7 }" u' i9 Q" \) @责的无耻,也流露出他对深重罪孽的恐惧。他说是毛泽东,其实正是他自己“没想到会产7 o* j$ ~, H& D' `
生那么大的后果。”; Y  i' Q( X% s2 ?: Y
& n0 a" u1 ^$ w. Z/ D' n
◇ 戚本禹机关算尽4 v: D) C3 d: P/ W' v9 d
1 T" t1 H1 b' ~. t- W
  王力“反思”十五年之后,《戚本禹回忆录》出版了。和王力一样,戚本禹也竭力洗
, h( l; I0 v" ?刷当年毛泽东和中央文革支持红卫兵“破四旧”的罪恶。那罪恶毕竟太大,责任人谁都想- [* |1 P' l2 N5 i
切割。最好的切割办法就是把罪责推给别人。王力推给了陶铸和新华社、《人民日报》,: L; C( u. O+ N% S7 }, J* a  f
戚本禹则推给了叶剑英、万里和首都工作组。1 R7 g! q& {5 x6 A# |2 Z- ]
3 p- o; i8 g) T4 z
  和王力不同,戚本禹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罗列“事实”,用“事实”来证明他的观
8 N' G5 P3 B( g: W! R点。他在《后记》中说:“我更看重我在《回忆录》中描述的历史事实的真实性。”“我9 q% \' k. ~/ N6 D3 c, ^  `  G
相信有一天,即使不同意我的立场、观点的朋友,也会承认我说的那些事都是真的。”
5 @  {: w: J! Z% U/ A
% b& |  \  Z& }8 J* a7 C  }3 ]  果然,2017年1月《红色中国》网站发表了一篇被称作“中右”人士的东夫写的
2 d/ W9 \, n. X& E0 P( r6 \2 \文章《不可不读的〈戚本禹回忆录〉》,副题是“你可以不同意他讲的道理,但必须面对# A6 R( s. _9 b* E! v, N
他摆的事实。”文章说,读了戚本禹讲述的查抄东风市场、写报告阻止大兴屠杀的事实,( g2 p7 w( ~3 V; O8 N
才知道原来“破四旧”是叶剑英和万里搞的。经历过文革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说法的
) V( v. X1 f% d" Y1 ?) m1 _荒唐。但戚本禹的“事实”,确实迷惑了相当多的人。到文革一代逐渐故去之后,戚本禹2 m5 [9 @# c5 T" D3 Y0 [+ _- R
描述的“事实”说不定真还就成了“信史”。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分几个小题目
: Q3 K, U' _% ~6 y,看一下戚本禹的观点和他回忆所涉及到的具体事实。
$ T0 C5 w+ h, p6 Q; k
! w5 e- I  y/ q! l2 W6 M( f  H$ q1 X6 p  (一)红卫兵和破四旧$ J, I8 Z2 ]. L3 x$ u6 N2 r

- ?  L  X9 i8 g! r; h- f  戚本禹说:“否定文革的人,总是把红卫兵与1966的‘破四旧’,所谓的红八月
. W3 K* t7 U8 b8 Q的红色恐怖联系在一起,与其中的随意抄家、乱打人、打死人和破坏文物等不文明、非人
  h3 [# `$ V$ m- i# a1 u道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其实这里的情况很复杂。”〔6〕
/ O% i) P+ t. y( [/ O. R; I# u8 ~/ h( G( m0 v
  他首先把红卫兵和“破四旧”作了一个切割。按照他的说法,把红卫兵和“破四旧”
+ [( m' Y0 ]5 M% ]' Y. i+ a. k的红色恐怖联系在一起,是否定文革的人的别有用心。但是“破四旧”毕竟是红卫兵的“+ u" o1 ?1 @& ]% ]% |
伟大功勋”,没有红卫兵就没有“破四旧”,直接切割于理不通,所以戚本禹用了一句含
! v$ W, G. {& a. m8 h糊的话:“这里的情况很复杂。”
6 R2 \& P6 ^. x7 A2 h/ \- i  v4 w2 O3 Q; u! a' Y+ a
  复杂就复杂在“破四旧”上。前面说过,红卫兵敢于肆无忌惮地“破四旧”,就是因0 \3 y# m# U& R. C' @
为毛泽东和中央文革支持,对此,戚本禹并不否认。他说:, o+ z) R' s7 w* v
$ c, N$ g' y4 v# Z$ ^. h
  “本来‘破四旧’是十六条提出一个口号。我们中央文革小组当然是支持的,所以在. _' z! ~- C& I: _' p9 n
红卫兵小将上街进行‘破四旧’的活动时,我们都讲了话,给以支持。《人民日报》还发
+ }$ g6 V; ]4 n( u1 H了社论,赞扬红卫兵小将的革命行动。”〔7〕! ~3 i$ u8 t' U3 E# |$ r

  P( j: K3 Z! g& Q. a0 [  既然“破四旧”的活动是中央文革支持的,那么“破四旧”的罪责理应由中央文革承
0 k' [3 N1 q& U+ E" ~' P担。但是,戚本禹话锋一转,轻轻的一句话,就把责任推掉了。他说,虽然“破四旧”是6 j/ A0 {( z. K2 @$ P% q6 j3 c/ F
革命行动,“但是,后来在某些权势人物的唆使下,把‘破四旧’行动演变成了一场乱抄& R1 N( |, U9 \& M
家、乱打人、打死人……的非法行动。”是什么权势人物呢?“据文革小组当时的调查了& x7 }8 {+ Q" s& c1 r
解……是叶剑英领导的首都工作组控制的。王任重在里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8〕
% S: N& `4 N7 l4 H
- `1 l4 b8 E7 k1 s7 e* h3 V( b  在这里,戚本禹又进行了一次切割——切割“破四旧”。即毛泽东和中央文革支持的* Z" V- J# R2 v& u5 {" Y0 J
“破四旧”本来是革命行动,后来在叶剑英唆使下才演变成了红色恐怖的非法行动。因此
7 T; h3 t& ]' ]  T! v2 _,打死人的责任应该由叶剑英和王任重承担。(按:王任重和首都工作组毫无关系,只是
, Q) G* ^5 D/ O( ]6 I8 J' j因为在中央文革小组中和江青有矛盾,戚本禹就把他也拉上了。)这种切割,只能骗骗没; e# p) F) E0 A* ^+ T, ~
经历文革的年轻人。
. V& x6 a8 d" i7 ]7 W. P  k! }- `2 M9 W! S
  红卫兵走上街头是8月19日,当天就打死了人。8月24日打死人的数目上了两位
0 p  @& Y+ G+ C& S% O数,26日上了三位数,9月1日打死人的高潮结束。前后不过十二天,何来演变?在这! ^( s7 F1 a; S% N, G
十二天中,毛泽东、中央文革小组、《人民日报》狂热地吹捧红卫兵,从未间断,吹捧的2 v8 Q! S3 X% f
内容正是他们的抄家、打人。8月31日,正值“红八月”的“红色恐怖”高潮中,毛泽8 d* g8 u4 Q+ c4 |8 U3 {2 m
东第二次检阅了红卫兵,对红卫兵的“破四旧”大加赞赏和鼓励。在检阅之前,林彪审定
2 G' Y4 P  k& E; }5 s别人为他起草的讲话稿时,在“革命的小将们,毛主席和党中央热烈赞扬你们敢想,敢说
& W1 |* a5 x0 n8 G) o,敢干,敢闯,敢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你们干了大量的好事,你们提出了大量的好+ p1 G0 A8 y& [6 ~* ~7 D
倡议。我们十分高兴,我们热烈支持你们”这段话后边,加写了“坚决反对压制你们!你& n3 H2 F5 t; h. E6 z$ R
们的革命行动好得很!”毛泽东作最后审定时批示给林彪:“这样修改很好。”〔9〕. ]) z& g# b4 W& o7 c7 u0 Y- O

5 s8 i- V- r' ^/ H# Q2 y  当然,叶剑英、王任重也吹捧红卫兵“破四旧”。那段时间。举国上下无人敢不吹捧
: l1 U) W; q0 C9 l,就连最敢讲话的陈老总,也说:“群众运动打死几个地主有什么了不起的。”〔10〕
8 L% ]8 _: n, n, z7 _: v" i% |3 b- A大家吹捧,是因为都在看毛泽东和中央文革的脸色行事。现在始作俑者不承担责任,却拉; t  N$ j* `' I
追随者垫背。戚本禹自己在回忆录中承认了对红卫兵“破四旧”“我们中央文革小组当然
0 j' }5 [% I) o- r是支持的,所以在红卫兵小将上街进行‘破四旧’的活动时,我们都讲了话,给以支持”
! O% \# m) E  O, ], g3 i,可是却一点不反思自己的罪孽,还用垫背者来洗清自己,手段未免低下。+ L6 i" X# P2 d
3 x( u# C$ e8 x( ^
  (二)关于首都工作组
9 M) T+ N7 N5 d( k$ B0 ]2 s! K7 c$ V* L, |/ T& z, y0 @
  戚本禹把“破四旧”的责任推给叶剑英,主要根据就是首都工作组主持了“红八月”
2 @. P; Y3 V, j: `  R的遣返。他说:6 E3 e2 A9 F! B/ X8 e

7 J' F2 x+ w  [% g) L& m  “就在红卫兵上街进行‘破四旧’的1966年8月,首都工作组以加强首都安全的: f/ I' ]/ c6 c1 W, R. L7 J+ d! e
名义,实施了一项把一些居住在北京城里的地、富、反、坏以及历史上有重大问题的人驱
9 [( B& ?$ T0 x) N* a$ r# r赶出北京的计划。而他们用来出面执行这项计划的主要是一些高干子弟的中学生带头。”
  B1 _. B& K8 H0 n% h  “我记得在一次毛主席参加的中央会议上,叶剑英还向主席汇报了把一批人驱赶出北
3 M1 `0 b6 a  O! m, U京的事。当时主席对这种做法是有疑问的,主席认为只要这些人没有现行的破坏活动,那3 `7 w- Z* ~5 D: W  G* n
就应该就地发动群众对他们进行监管,而不是把他们简单地赶走。主席说你把他们都赶到
" Z% X2 _9 m3 a9 H* N农村去,那叫农村怎么办啊?由于主席的表态,总理就中止了这个计划的实施。”〔11
- @0 U2 S; q) Q3 O; Z) q$ v: E! R" }7 F7 j$ g8 T1 O
. q5 W2 V2 W& a) B3 k) e( n
  首都工作组确实实施过一次遣返,但不是在“红八月”,而是在它刚成立的1966
( Y: D; c! ~" Y- A+ G年5月。周恩来在1967年1月曾对此事作过说明:/ g8 W: ]! r0 I9 u6 I* u

& D) Y8 \/ M9 O; F! E  “文化大革命初期,总要把地、富、反、坏弄走,有些不稳定的人也调一调。组织一, k' T3 i0 I" X3 l1 S2 u; k
个工作小组,但又担心扩大,有点踌躇。请示主席,主席指示,除个别劳改犯外,其它自$ c$ A" z4 J6 H! T
己消化,不要把矛盾上交,也不要把矛盾下放。”; O3 X# \. X4 o; f+ Q5 U# E
  “六月十日我请示过主席,六月十三日回来,传达主席指示,这个工作就停了。当时/ i# d3 I- n* {' T! k* C$ D+ _
将一些坏人向新疆送了些,可能送的多了些。〔12〕
+ W$ Z: }' c! K1 o% w
+ h( b/ V; v% j! s6 Y  这次遣返和“红八月”红卫兵的遣返是两回事,它根本不是由“高干子弟的中学生”) ~  A1 x3 a. t( ]
出面执行的,那个时候中学生还在上课呢。据张民讲:“按当时规定的政策,第一步是清" r  c- u" p% W' Z; t8 L* \9 M! E
查,第二步是通过公安派出所和街道居民委员会,说服、动员其迁出北京。”〔13〕具
& `6 J' ]/ r/ Q体遣返了哪些人,由于看不到档案材料,不得而知。
$ j7 a8 s# H! B; o+ b& e, }" S) {( g1 a4 f- O0 G
  戚本禹把首都工作组5月实施的遣返挪到8月来,目的就是洗清毛泽东和中央文革纵  z! b. L8 Y% R* q3 r6 Z* K2 g
容红卫兵的罪责。他以为把事情推给首都工作组,罪责就可以让叶剑英承担了,因为叶是
4 N4 R1 d  `9 M. m首都工作组的组长。其实首都工作组所做的一切事,第一要负责的是毛泽东,其次是周恩# s8 o$ b3 Z; p% g5 P" j
来,叶剑英不过是具体执行者。关于首都工作组的成立,周恩来在1967年讲过:+ X) m2 _" M: f: w- D

1 l, X+ W/ f4 O7 y  “我总想向你们说一个问题,一直没有时间。去年三、四月份罗瑞卿的问题被林副统
( V- F, @( T2 [! |帅揭发出来,后来彭真的问题也揭发出来了,首都安全问题也被提出来了。主席上半年没
; c% |8 e% V& |1 f回来,就是因为不安全。主席在北京总的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 a4 H4 Y0 z0 i8 m. Z4 v
& e3 ?% e& K. @. L( ?0 w4 D3 y# E: h
  “根据主席指示,林总提议成立一个北京工作组,准备处理这个问题,是毛主席亲自
1 o# w. \! Y8 o批准的。”〔14〕( q- s  k5 A' @' n  D/ s

6 N, V& ]+ E! C5 \* G  原来因为毛泽东感觉北京不安全,不敢回来,所以指示林彪解决这个问题。林彪提议- V& y1 W9 [/ l( Q1 l* i3 V9 ~
成立北京工作组,于是周恩来着手筹备,然后再由毛泽东批准,成立了首都工作组。这个9 T8 M! y( x7 v; w0 L
由毛、林、周共同策划的神秘机构,是周恩来直接领导、事无巨细均由毛泽东拍板的凌驾% m% ]7 Q" p' m6 T1 [
在政治局之上的机构。戚本禹把“破四旧”的责任推给首都工作组,以为这样毛泽东就洗' {1 F1 M2 o2 d& Z, p) N
白了,结果恐怕适得其反。5月指示首都工作组遣返和8月纵容红卫兵遣返,主意都是毛
- i6 b7 N( T8 y泽东定的。
+ f# ]0 N8 O4 s
; r8 J* B: I+ G) a! C  (三)查抄东风市场/ P) p: M8 p2 q

1 k0 z8 s* \0 e: X3 L6 I  查抄东风市场是戚本禹所谓反对红卫兵打人的铁证,《回忆录》对此作了非常生动的
1 W2 P5 f0 O' P6 k6 j+ l7 d描述。戚本禹讲,红卫兵走上街头乱打、滥杀后,“很快就被中央文革派出的记者反映到, D5 U- |1 T$ D7 Z& A, M/ Y+ ?: @
文革小组来”,“为此,中央文革小组专门开会作了讨论,周总理也参加了”。“总理和
0 U0 j* q# E7 v# a江青让我立即去了解情况,并去制止老红卫兵这种乱打乱杀的暴力行为。总理还派了卫戍( \% {% K" V1 b# F6 x' ^
区的解放军战士和我一起去。”〔15〕于是就有了查抄东风市场的精彩一幕。' ~( g/ @* h/ m5 [9 F) @4 f

. C( h- ?4 [( W4 A8 G& H8 q* _  笔者曾面对面听戚本禹讲过这段经历,有些细节比《回忆录》所写还要血腥。用不着* v4 \$ r  P% W$ c' _) g
怀疑这段史实的真实,那种血淋淋的场面,非亲历者编不出来。但是这件事绝对不是发生
9 v4 G9 B  @9 K3 S在“红八月”,而是在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市委《重要通告》之后,即66年的11月下旬% P2 B! W2 |0 M0 J5 L% q

, k. K% Q  r8 `7 n: k3 V4 y- n9 f0 k- l) [5 x. ]. ?
  关于这份通告的出笼,吴德曾经这样讲:) }! U! ?( U$ ~

7 A, i4 ^; y- B' O  “那时(是)武斗最多的一天,根据火葬场的统计是七十多人。李雪峰可能到天津去
! i. I9 b  x$ U* i/ e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很紧张,寝食不安。我去找公安部部长谢富治。我谈情况时,谢富) H6 f" Y1 y/ O6 o
治也显得很紧张,神色惊疑。我们认为要制止这种情况。谢富治说,由公安系统、市委分
6 O; B$ s3 w$ z- ^  V别发出通知,要求不准打死人。
: J" }0 K6 n: V4 i  D5 ]% t+ F1 T) v  “我从谢富治处回来,就开始起草市委通知。公安系统的通知由谢富治打电话,让市
" V" \4 g! Y: V公安局来拟。
6 l% e  T: C1 t/ }8 R% f  “我们市委的稿子还没有发出去,当天夜里二点钟,谢富治打电话找我去。我去后他
1 @" j& f0 \, r& b" x3 n) w+ b) G6 n对我说:公安系统拟的稿子送给毛主席了,毛主席批评了。大意说:你们还是想压制群众
9 Y! ^: q/ v  a( s,文化革命刚开始发动,你们不能像消防队救火一样。
; C5 C* x: `6 g6 i  “这样,混乱的局面就无人敢加以制止了。5 }% Y0 y0 X9 v/ y( B9 J+ l
  “然而,不断传来打死人的消息使我发愁了。10月份,我又找到周总理和中央文革. Z* w3 I2 M% V3 M- C; g- G
小组,我还找过陈伯达一次,提出是不是可以发一个通告,制止打死人等无法无天的行为
: u7 _  k5 e7 s2 |2 W9 Y5 [/ |  i。中央文革小组不同意,还是说,这样会约束群众的革命活动,影响发动群众。  U# H* H' j& Y6 p# k
  “一直到11月18日,我们当时都搬到京西宾馆办公了,中央文革小组才同意市委& J- U- g3 D" M1 g3 [# ?+ |! Z
发布《重要通告》。《重要通告》说:任何厂矿、学校、机关或其他单位,都不许私设拘% a, U2 Z% X8 ?/ E, G! t2 \
留所、私设公堂、私自抓人拷打。”〔16〕2 @. P, H9 J+ y
1 f; t3 `, x" Q; {! n
  戚本禹正是根据这个通告才去查封的东风市场。陈伯达取缔六中劳改所也是这个时候
1 X, D5 e; ]2 R0 v,《陈伯达遗稿》同样用这事说明自己反对打人。殊不知9月6日陈伯达还去六中支持红5 r3 b: r0 B/ z4 O7 K2 I
卫兵,那时六中劳改所已经打死人了,陈走后,六中红卫兵又打死学生王光华。) z9 ^$ U' y, Y+ D
2 b" ?& f4 V8 c+ q
  吴德的回忆是真实的,直到10月份中央文革小组还在维护毛泽东的放手发动群众、- B& a0 _, `& X! c( l9 i/ h& U
不准压制红卫兵的决策,连一份制止打死人的通告都不准发布,怎么可能在“红八月”开
5 B7 E$ `0 j3 v9 I2 |会研究红卫兵打人问题,还派戚本禹去查抄东风市场呢?戚本禹说是周恩来派他去的,我2 j$ Z* |, o8 c" d8 d' G
们不妨看看文革中周的讲话:
8 h" `7 N) N- B6 t# l6 A" F2 D+ B8 h* V1 c1 y8 C( U9 p# [. e
  “东风市场设了点,有四间房子关了八个人,我想去,不方便。周荣鑫同志去过,雍; d: s/ M4 Y9 J7 ?' J3 K' f
文涛同志也去过。设点押人不能搞。”〔17〕
% [& b0 [2 r, R5 M2 U+ n' Q% A
( m9 p  q3 |7 [0 B  这是9月25日周恩来对首都红卫兵造反司令部负责人的讲话,目的是婉劝红卫兵不
3 H3 k2 n! K3 W. D% h1 a; G要设点打人。直到9月下旬,周荣鑫和雍文涛都对东风市场的打人据点束手无策,周恩来
) B& L" t4 @6 I& s) ?& ?! A的规劝也透着苦涩和无奈。如果“红八月”周恩来就派戚本禹抄了东风市场,怎么还会有# F6 }( A, |7 I- P0 a2 G
这样的事?- I( K% c# z/ j. P: ]
8 O! M1 E1 ?2 R6 x1 V
  戚本禹说,红卫兵乱打滥杀的情况,是记者反映给中央文革的。“红八月”之后,确# p7 S. t$ e- ?6 A# H
有一位《解放军报》记者采访过东风市场,他在叙述了目睹的惨状后,说:
' o( k  `% U( {0 L8 E/ E
4 _# @/ y# W4 f5 }4 k+ h+ g# y" K  “回到报社,对东安市场(按:文革中改名东风市场)红卫兵发生的过火行为,我连. z4 p  ]3 d4 P& ]5 ~8 U
夜写出情况反映送往中央文革。没想到第二天下午就传来,要记者学习《湖南农民运动考
0 H' C! z# v+ n9 e; R察报告》,并专门宣读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
+ G/ [# r7 ^9 ^8 N, c! Z: ]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
( m7 i6 e) }; K5 E- S; @3 A- t9 A暴烈的行动。’这段语录。”〔18〕7 Z7 y& d( m: Q4 m
$ S8 A/ t( c7 }) n! @
  这才是中央文革在“红八月”中的真实态度!诚如戚本禹所说,他们完全知道红卫兵
- B2 U$ i! A% q% t8 C的乱打滥杀,他们不缺乏了解情况的渠道。但是,在毛泽东不准压制红卫兵的指示下,在
3 m: v' P% \9 c% n- a# f中央出台《严禁出动警察镇压学生运动的规定》和《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工农兵要坚决5 I! I: z7 Q% w, x
支持革命学生》的形势下,他们不会也不敢开会研究制止红卫兵乱打乱杀的暴力行为。他
- p7 \' u- Z. \$ L5 p! o! G, |3 r* e们不仅自己不制止,还坚决反对别人去制止。北京市委的《重要通告》、《解放军报》记9 X, h, ~# n+ A! f
者的采访反映,都是例证。类似的事还有不少。直到9月2日,周恩来起草了《有关红卫
1 l& E& y! i+ l1 e5 ?) A兵的几点意见》,要求红卫兵不要打人,拘捕人必须与北京市委、北京卫戍区和公安部门
& H# P2 U% v' v0 a  q商定,讨论的时候,中央文革的人还坚决反对,致使该意见胎死腹中。
3 M4 z3 N7 m4 n1 g9 l1 X5 l
, }) }( d6 K1 ]; B, ], H9 O; Y  或以为戚本禹毕竟查抄了东风市场,这不也能证明中央文革反对老红卫兵的乱打、滥
+ U; f; g, X9 i- T2 M杀吗?笔者拟借用戚本禹的一句话:“这里的情况很复杂。”查抄是11月下旬,也就是
' A6 k( B0 `% q% Q冬天进行的。1966年的冬天和夏天,那可是乾坤大转移。毛泽东曾经说过:“有一部& g8 O: [: g# A, Q) P* d% w8 l
分人夏季是革命的,到了冬季就变成反革命了。”〔19〕这部分人就是夏天“破四旧”7 o, V7 s; _8 Q) K
、冬天“刮黑风”的老红卫兵。夏天,他们在学校里造反,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殴打
$ y* ~4 C5 ]5 x  J, ^; L( M校长、老师,打死人;冲上街头“破四旧”,抄家、批斗,打死“黑五类”;革命豪情高
: z0 A  J: I) e# t- M' h6 D( G万丈,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对他们百般呵护、怂恿、支持。冬天,他们保爹、保妈、保工作; F2 ]) d% m5 g) _
组;上街贴大字报,刮“黑风”炮打中央文革,变成了“反革命”,遭致毛泽东和中央文" ^5 A: Z/ W1 I! a' J
革严厉镇压,部分老兵甚至被关进监狱。东风市场打人打了三个多月,为什么没人敢管?( n# ~& D" g/ t& Y
11月下旬,中央文革为什么又查抄了它?道理就在于此。戚本禹把他冬天镇压老红卫兵
" z5 q+ X2 `. t4 H/ U的事搬到“红八月”来,企图以此掩盖他们夏天的罪行,心机虽深,但骗不了从文革走过8 G6 A3 j5 I3 w* U9 b  C
来的人。
/ l$ w0 \/ r1 c6 F9 G0 Z+ c/ T7 k5 ~  W
  其实,王力也好,戚本禹也好,一直到关进秦城监狱,他们始终没有停止对红卫兵“! ]6 Q8 L) V. K5 b7 ]
破四旧”的歌颂。1966年10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主题是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i6 v. @- ?2 c
,记录红卫兵“破四旧”丰功伟绩的《把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竟然是会议文件之一。! P: E  I: ]( R" h6 Z1 S
也是在那个时候,林彪指示办《首都红卫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抄家战果展览会》,中央7 }2 L, [+ X* \/ a7 l0 P# _
文革小组直接领导筹办工作。1967年春末夏初,筹办就绪,中央文革全体成员在陈伯
8 [! ?" C3 s) N; I达带领下到展览馆接见工作人员。据当事人回忆,“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们个个脸上泛着罕
8 V6 t/ t# u, q见的红光,一副春风得意的神态,颐指气使。”〔20〕不知道那时“容光焕发、神采奕
1 c, M" j# X+ f2 D% P' K$ [7 J: ^奕”的戚本禹是否像他在回忆录中说的,认为“破四旧”是“随意抄家、打人、打死人”
) r4 }1 h4 W, i, j的非人道行为?这个展览办了两年,一直到1969年初才结束。到那时为止,社会上一. u3 v. T' O9 w8 H) V
直无人敢对“破四旧”说半个不字,而王力、戚本禹其时已经在秦城监狱了。
( @: x) U( @6 A8 o: p( b( U& j; Z7 J  M  ~2 m. a& A
  (四)关于大兴“八三一”事件7 i+ s$ P) W" r0 R7 w

, ^& Q3 o* Z/ K2 A$ K  大兴屠杀“黑五类”,是“红八月”恐怖狂潮的巅峰。谈“破四旧”,这是一道迈不
/ D( K/ [( U  i. G5 j过去的坎。笔者曾和戚本禹交往一年多,关于文革的经历,他曾系统地对笔者谈过。由于
& r7 K2 s! q6 q3 z- j" k# q研究的需要,笔者最关心的是青海“二二三”事件和大兴“八三一”事件。前者他向笔者
( c8 [% j  d9 G- x( g$ D# r+ G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而后者,除了说他曾经到过大兴之外,基本上一无所知。然而,  @( q' s# J4 v4 Q
在《回忆录》中,戚本禹却把自己描写成大兴事件的亲历者和终结者。他这样说:2 f7 A$ z$ P( [4 c/ R
# V' v, Q' I; ?6 _# j) t) l( O, h
  “在得到大兴县发生大屠杀案的报告后,我和王力连夜驱车赶去大兴,可等我们到了
4 j7 e$ t/ B% [- i! X那里的时候,那些主持大屠杀的人却早已经得到了风声跑了。”5 v1 |0 j8 ?5 ]7 v4 m2 A

) j& V2 F7 T+ D2 u- A  f( R: V  经过调查了解,加上时任大兴团委书记的康生孙女的帮助,他俩终于弄清了情况,然
+ @& _9 F" }; f- z1 q7 h2 i后;“我和王力当夜赶回钓鱼台,已经凌晨四点多了。回来后我马上给我熟识的北京新市
4 ~  P) d; P6 X( P/ a4 [) V- a委的书记马力打了电话,让他去处理这件事情。第二天,马力就亲自带着人去了大兴县。7 l; A" \+ @, i* v! J) p
马力代表北京市新市委当场宣布,如果再发生乱打人、乱杀人的事,就以现行反革命论处' [. L, V( x8 q! K9 ~0 u
。”〔21〕于是,大兴的屠杀停止了。9 Q! c5 s; d* m' H; g' H. A% q
' C0 O' `$ d" Q1 n' V9 U
  故事编得很好,可惜不是事实。他没说他和王力是哪一天去的大兴,但马力去大兴是
& n+ S* c8 ]  M* U9月1日清晨,按戚本禹所述推算,他和王力去大兴理应是8月31日。8月31日是大. ]! f( [4 i5 O/ `# T) j
兴屠杀最疯狂的一夜,亲历者有具体描述:
" g8 l/ @: n) w. k5 Y$ c
! W. j3 O' v2 T7 U, `' J+ `  “我当时在中共大兴县委农村工作部任干事,后被机关群众推选为‘文革组长’。‘+ T+ \' j# U# [$ i+ B3 \  `: C8 K
八三一’事件的当天夜里,我被县委书记王根亢叫醒,说东方红公社(现为北臧村乡)马
: P3 C4 ]6 ?# N/ G0 ~村大队正杀害‘地、富、反、坏’及其家属,马上组织人前往宣传《十六条》,制止杀人
4 \: Z, `! ]3 {2 i。我闻风而动,叫醒文革成员、县委组织部干事张绍千……等10多人陪同王书记驱车前' j0 ^: I+ L: [& ^
往。”# {4 Z7 A- s" m
  “9月1日凌晨1点左右,我们来到新立村与马村交界处就被马村的民兵阻住了。他
8 @$ I$ |9 a8 Y5 F' W. ~们各个手持木棒、铁棍,有的还手持铁锨、刀子,对我们如临大敌,不准前进一步,否则
0 q) v; o2 m" z  O% i, c后果自负。原来,马村的杀人干部事先在村子的四周设立三道防线,不准出入。我们的位+ }/ G/ v3 e0 ], h# q, J2 G% h+ y6 T' _
置在村子的东侧。我们对拦截者说单位、亮身份、谈目的,一直乞求到金鸡报晓也没让进( s' I* f# U5 v, O" b- I
村。这时,北京卫戍区的张益三同志驱车而来,又进一步与阻拦进村者晓以利害,他们仍) A  F- w& o- F, E: h) t7 @
坚定不移,任你说破嘴舌,只能听到四个字:‘不准进村’。”〔22〕9 F5 }3 ~6 \& m% A7 w2 U

: z3 M# |: h) C& I/ N  张益三是和马力一起被市委派去大兴的(不是戚本禹打电话叫去的)。此事,吴德在
5 P* a# _: F- s$ U- k回忆录中讲得很清楚:  t1 n* P1 s6 G( C
5 T* o% N! e$ n& J4 |+ @! e
  “大兴、昌平发生了乱打乱斗,一夜之间打死了几十人……我们立即派人去制止,结  S1 D& E2 h/ J3 @1 M
果,派去的人进不了村子,村子边都站了岗,不让进,就像禹作敏一样。〔23〕我们说
; c, Q& e' Q$ v* J  V市里派人去不行,让卫戍区派人去。被派去的是卫戍区的政委刘绍文、张益三和市委的秘! N, q" B5 H- ^' `4 _
书长马力。”〔24〕5 d, ?5 L1 M# ?- |, B; f5 I2 y
( J; ^& ]9 t# c% I
  8月31日的夜晚,大兴县的恐怖气氛远非“水晶之夜”可比。村内杀人,村外布岗
& }9 u8 }; N8 Z+ C6 S, h; B,严禁出入。县委书记带十几个人、市委派卫戍区政委去,都进不了杀人现场。他们不断
) \) r  x% A4 _5 ~# X) y地冲锋,直到9月1日的黄昏时分,才冲至第三道防线,王根亢厉声吼叫:“你们不让我
! t6 \( h, h* A% v: R- n- X们进村,就先杀了我这个县委书记吧!”站岗的民兵经过请示,这才放他们进去。现场的- l- y' ~9 t5 k) T: V
惨状,令人毛骨悚然。而戚本禹说他和王力一到大兴,“那些主持大屠杀的人却早已经得
, V  @; P% R. X9 w" }/ A到了风声跑了”,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1 k5 \6 R8 K9 K
: H  l* }0 V' e2 v( b  尤其荒唐的是,戚本禹还说他为制止大兴屠杀打过报告:
. H( S* _5 R4 A! I, x; [& w
& N! Z( U7 L3 q4 U3 L8 ]6 U1 P  “在亲自到现场调查,综合各方面反映的情况后,我跟陈伯达说,我们得赶紧给毛主& K8 Z7 |  @4 |( A9 O* U
席、给中央写个报告,制止这种事情。不然的话,还会出大事的。陈伯达让我来写。于是4 _0 `7 O& k3 M4 }5 j
我去找了关锋和王力一起商量。”: o2 {3 J+ }5 _
  “我们的报告是1966年8月26日写好,先送给陈伯达、江青,第二天江青和陈9 }. z* e+ g4 m% [* T
伯达就在上面签了名,上报给主席。第三天8月28日上午,主席一起床就批了。”2 F1 d3 C  N4 }% {/ ^7 M$ \6 M4 L
  “8月29日下午,主席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我们)特别谈了在大  ~) |' p& c( b- K5 h& y
兴所发生的灭门惨案。主席听了就问,这又是谁的发明啊?总理说,中央肯定没有这样布
" u- z0 ?) b9 d1 a置过。谢富治也说,公安部事先并不知道这事。叶剑英则一声不吭。”〔25〕/ f% v: d* d/ ?5 a" Z4 f
" l  D- p; F$ H7 L$ L
  故事编得有声有色,时间逐日排列,毛、周、谢的讲话口吻逼肖,不由得不令人叹服9 t& J' M' r1 O3 H# Z) w5 b+ A+ n
。可惜故事有悖常理。大兴县杀人是8月27日开始的,戚本禹居然在26日写出了报告
  N1 O- V. \) q4 z& o。中央29日研究了大兴的问题,大兴县却在31日大规模杀人。离奇的是,戚本禹、王
0 v9 W( w) }/ j$ P' z+ T% G力那晚还赶到大兴把杀人者吓跑了。/ {* E$ G5 n6 G% z

& w4 |" s* M0 ]8 r& j1 `  难道说是戚本禹记错了日子?不是。因为戚本禹和关锋确曾在8月26日给毛打过一
4 Y' k& b$ U- H! z* {+ p个报告,毛批了,而且专门于29日召开常委扩大会研究了该报告。此事在《建国以来毛& V6 A% C. _! N6 x7 U) z1 B
泽东文稿》第12册上有记载。29日的常委扩大会,在逄先知、金冲及的《毛泽东传》
2 \1 Y) C5 x, ^: x* @" ?上也有记述。但那报告肯定不是关于大兴屠杀的,因为那时候还没开始屠杀。戚本禹为了7 k" Y/ _  }- D
证明确实写过关于大兴屠杀的报告,就把这个报告拉来顶差。殊不知他并不清楚大兴屠杀
2 x1 r) Q$ U. u, L7 x1 _的来龙去脉,本想移花接木,反而弄巧成拙。
! N# U- W0 ~# N9 b& a! F/ l4 A
; D0 ?* V7 {7 w9 L+ b& U+ Q) h  关于大兴“八三一”事件的经过,笔者在《血统论和大兴“八三一”事件》一文中曾
; O. R) S, g% c- ^有论述。〔26〕事件起因于榄杆市事件。8月25日,小房产主李文波砍伤了抄他家的
/ Z! f* W2 e+ R( P3 g/ ~女红卫兵。在举国上下视红卫兵为天兵天将的时候,李文波的行为无疑大逆不道。尽管他% ~4 T" F5 I& }3 W% H; I5 n: j/ o
被当场打死,事情却并未了结。中央专门开会研究,周恩来、谢富治立即发表公开讲话,
: t* x. r/ q- Q% a把事件定性为阶级报复。谢富治在北京市公安局的讲话尤为出格,他竟然说:“红卫兵打
6 F5 Y6 t# J$ G& \了坏人,不能说不对。在气愤之下,打死也就算了。”“打死人我们根本管不着。”于是4 S$ Y$ K: {, w1 D) H
整个北京市刮起了复仇的旋风。清华附中的红卫兵负责人在大会上说:“阶级敌人用白色3 e* S. K: S' A7 L
恐怖向我们进攻,我们要用红色恐怖来还击。”〔27〕红卫兵由打“黑五类”,发展到$ T6 |3 W4 ~! Z# s
打狗崽子,“破四旧”每天打死人的数目由两位数跳升到三位数。  D% W* r. K0 i$ Q5 O7 J6 o, A
5 f* T" ^( M7 J+ ~! s& f. U% F
  “这股腥风刮到大兴县以后,有人讹传地、富、反、坏四类分子要‘反攻倒算’、‘4 h' [4 c. C" E. Y- X8 b- d! h
妄想变天’、‘阴谋杀害贫下中农’等等。一时间阴风四起,铺天盖地而来……从8月27 z  L: U3 m; M% A; V
7日至9月1日,大兴县的13个公社、48个大队先后杀害四类分子及其家属325人
1 d# K4 u7 h. z3 \: ^; A5 R。”〔28〕  Q4 x2 G  ]. H9 s1 v% ]

) R& }% Z( v2 @) [- L- m  这次恶性屠杀事件,起因于爱护、支持红卫兵,直接导火索则是周恩来、谢富治的讲- E0 o' b$ Q+ ^
话。据《北京日报》社1985年2月编的《宣传手册》)讲,大兴县公安局8月26日  p' @, ^  Z+ q! q; v: f
召开局务会议,传达了谢富治在市公安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各派出所纷纷行动,27日+ O4 E& r( Z  {
就展开了屠杀。“有的人造谣说:这事(指杀人)公社知道,县里知道,市里知道,连周
% f3 F$ R/ H. F& O9 L' L9 ^& m总理都支持。”〔29〕/ g9 P& S! d! e3 p

2 c! m9 o7 A6 n7 _$ o- ~+ i  戚本禹显然也知道一些内情,所以他在《回忆录》中竭力撇清周恩来和谢富治的责任
  ~! z/ l  a+ _9 @,却把罪名按在万里的头上。他说“在大兴县发生的灭门惨案中,也是当地公安部门根据
( h$ a7 L" ^2 x, O6 ]6 W万里等人的指示提供名单”。明明是县公安局会议传达了谢富治的讲话,戚本禹却说是万4 B0 n+ E% U  Y- Z( q
里的指示。明明是派出所利用基干民兵联手村干部杀人,戚本禹却说“也是老红卫兵支持. u. |2 k& f2 h. N
搞的”。如此信口雌黄,目的只有一个:洗清有罪的“左派”,把污水泼在主张改革的叶  \. H; I: |3 q* x
剑英、万里身上。
, F: K# V! Z6 d
0 F, W- [" _0 }: A$ w◇ 红卫兵如何走上杀人道路# j. p  V+ u1 N( u5 V. h+ Y7 C
- F+ k9 p1 z$ @$ }- W- N4 p; a
  王力、戚本禹说中央文革反对“破四旧”,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破四旧”所针对& j0 ~: N: N  Z, \
的地、富、反、坏、右,不是文革斗争的大方向,而他们是始终把握斗走资派这个大方向$ U( ?+ N5 @+ P" o/ d3 S
的。“破四旧”是走资派为转移斗争方向挑动、引导红卫兵去搞的,王力点了陶铸的名,( {2 Y1 `, z; A( x$ B' p- L5 n
戚本禹则举出叶剑英、万里。
8 j3 X. g+ p# ?7 I* v+ k! r: k6 w, J) b; u7 H3 L' g/ F/ o) [
  走资派,或者说一切当权派,当然欢迎“破四旧”。在“炮打司令部”的形势下,当
. z$ H. ^- ?/ W3 F权派人人恐慌,巴不得把祸水引向地、富、反、坏、右。这一点,在地方上表现尤其明显
" f1 M. g2 S3 K+ z。各省的方面大员,接过毛泽东支持红卫兵的旗帜,纷纷组织官办红卫兵,让他们走上街
  w1 Q3 v$ ~# w6 T, [头“破四旧”。典型的如西南局的李井泉、中南局的王任重、西北局的刘澜涛、湖南的张, x& x( x/ Z% d& k" C6 W* Y, @- G
平化、上海的曹荻秋、杨西光……一段时间里“捉黑鬼”、“斗鬼风”甚嚣尘土。偏远如6 @) n7 U, A7 ~. ?+ h& H0 E% z
青海,王昭也把佛教大师喜饶嘉措拉出来,鼓励红卫兵去破他的四旧。
, f7 _0 U% K2 f! [0 s1 b
& r. d: A7 {/ g) \+ k) K  但是,北京的“破四旧”却不能用这个理论去套,因为北京的红卫兵是毛泽东支持的, t  S$ n' I+ q; x+ N( y
。毛泽东支持他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大方向正确。北京红卫兵打死人,不始自“破四旧”. U# e* ]) [: G# S
,而始自中学生斗黑帮。第一个打死的,是师大女附中的副校长卞仲耘,此后不断有学校# p5 e( @; v% E( T0 r/ Q/ p
领导和教师死于“左派”学生、红卫兵之手。是几十名、上百名的教育工作者的牺牲,刺5 d# i$ ^/ S2 x7 ^0 B0 ~; D) T
激起红卫兵运动的恐怖狂潮。有个北京红卫兵这样描述他们当年的经历:“从拿起笔,做
. ~. v5 k6 Y( Q) p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到抡起皮带扬铁棍,打死老师打流氓,最后,定格在旧社会残存# T1 @- t" X  b
下来的地、富、反、坏、右分子身上。”〔30〕# t, X: W! h$ r) w# i
; i$ d1 m8 a1 ~0 W% W
  “破四旧”打死“黑五类”,不过是打死教育工作者的延伸。到8月下旬,二者合流
' Z: F# w$ i: x4 h又互相激励,遂愈演愈烈。校长老师都敢打死,地富反坏右又岂在话下。6 r) `9 Q8 c3 r! Z! B# Y
+ X; H4 l4 S6 [6 t+ R
  余英时曾提出,“中国是一个最讲‘尊师重道’的古老文明古国,而且尊师的传统从4 R  G: i3 m* ^+ K
未间断过。”“为什么文革爆发后,第一个暴力行动便指向老师呢?”他认为这是个值得
% v% n3 Z! m2 f8 e* e讨论的大问题。其实,这问题说大很大,说简单也简单,红卫兵不过是:“毛主席挥手我$ x0 s! e5 c$ C% j! d6 X
前进。”) L# F, ?$ I* V% u+ X9 }( j% y6 t% R

2 L7 U7 q! e( S& y. _8 b# G  文革前,毛泽东不止一次地指斥教育界,有些话说得很严重。例如:
2 T2 ]) ~* x2 ]. J! d& t, i* _# d1 a0 J0 \6 \6 v1 a5 ^
  “无论哪个城市的大学、中学、小学,那里的教授、教员以及行政工作人员,过去都" F: I# R+ z7 ]. @9 u$ L4 n
是替国民党服务的,都是亲帝国主义的。”〔31〕
1 n! Z8 Z, r+ W! Y  “我们过去自己没有大学教授、中学教员、小学教员,我们把国民党留下来的人统统
+ g6 l) ^0 }. \' D$ o8 u收下来,逐步改造。有一部分人改好了,另一部分人还是照他们的老样子。你叫改造,他2 i: ?7 g4 N( T) ?7 T3 l
们不听你的。”〔32〕3 [% R" Z/ Q- I; N' g6 D* r) O. l
  “我们在解放以后,对知识分子实行包下来的政策,有利也有弊。现在学术界和教育
. d% ^: a7 n% t9 s# q界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掌握实权。社会主义革命越深入,他们就越抵抗,就越暴露出他们, N, _" P! }; F7 v- Z7 b" R6 G
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面目。”〔33〕
* J* C9 K4 b1 R0 m' \9 Y) Y4 |9 J  “我们被蒙在鼓里,许多事情都不知道,事实上学术界、教育界是资产阶级、小资产6 W: q4 W6 f4 q& v4 r* b  \
阶级在那里掌握着。……现在大、中、小学大部分都是被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地主阶; R% t3 h: Y+ c" ^! i8 g
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垄断了。……这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不然将要出修正主义。将来出, @, k/ t/ H" o7 c8 r
修正主义的就是这一批人。……这批人实际上是一批国民党。”〔34〕
; G5 d' n7 M" E8 k* s0 R% `% Z3 }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
- S/ T  F3 d5 Q! N0 U+ f下去了”〔35〕' K/ n8 ?; C5 b. Y4 _

* w% S3 M8 E" y* [$ T( e  只要读读这些讲话,红卫兵对师长们痛下黑手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是一场严重的阶
, l8 T5 S) N7 l( `级斗争”,阶级敌人就是身边的校长和老师,这对那些错过了革命战争年代而又急于当革8 f1 x1 i+ ^0 u( r
命接班人的干部子女们意味着什么?请看两位干部子女的对话:
, n' v# v, N- _4 ]% G4 z) ^3 Y
. R% }1 }# m& q. G0 b. P2 l% A6 C2 T4 X  马(笑冬):我当时就觉得文革给我们这代人提供了革命的机会。
6 b/ Z: b" i- V) p0 k  叶(维丽):这种想法在干部子弟中挺有代表性。……很多干部子弟急于证明他们是5 q# a+ p, X5 L- b; @0 [7 c
有这个能力的。我后来看到一个16岁的干部子弟写的日记,他参加了7月底江青第一次0 d- i7 l4 W! Y* e
接见北京中学生的会。男孩在日记中说(大意):“北大附中红旗、清华附中红卫兵的刀4 ?5 J" Y2 X, u* x' E: F4 ?5 W; e
已经磨得很亮了,我的刀在哪?”这个日记表现了那些有资格革命的青少年的心理,箭在( k, C4 w+ W1 o
弦上,露出一股杀气。〔36〕
; a: [" ]" e0 V& I! K& U$ P: E+ x* q  g5 T3 \" [% k
  这批杀气腾腾的干部子女如何走上了杀人的道路,倒真是个值得讨论的大问题。巴金7 O4 M9 X* i9 {1 U$ M) W% {9 ?
说:“孩子们一夜之间都变成了狼。”不谈长期的狼奶教育,单就“红八月”看,“孩子" Y2 S1 l7 d+ P: m& z9 k" Z- S/ Q
们”杀人也不是一夜之间练成的,他们经历了三次高潮。
* i' m& X  w5 F8 n7 H) b8 G9 I! W5 ]! `
  第一次高潮发生在8月初,即文革再发动之始。高潮的推手是撤销工作组。
" Q% a4 ~3 n: ~3 O9 R6 j! e0 t* b: `/ w+ j8 M2 N- F( L  @. a
  早在1964年,北京四中、六中、八中的高干子弟,从毛泽东和毛远新的谈话中,8 @$ G- \- F# L0 ~' c  E6 N- I6 Z
知道了毛对教育战线的不满,他们遵从“学校应把阶级斗争作为一门主课”的教导,以不# F1 N: T- H3 i' e; m6 |
贯彻阶级路线为名攻击学校领导,是为“四、六、八学潮”。学潮被北京市委化解。
. F  `9 R0 ^' K4 ?2 X* Y' H+ J( J, V) L1 e" _  @
  1966年6月,清华附中的高干子弟组织红卫兵,仍以相同理由造学校领导的反,
$ C1 q. q) U. K  \3 b* s  i1 q0 B, H  Y他们遭到工作组的抵制。
% {2 f. }2 C! J0 }# @( o9 ?0 }6 ~3 I/ c8 w0 j
  两次学潮,都是遵从毛的讲话闹教育革命,文革发动,他们自然代表了毛泽东的革命
) [3 `: i0 ]( ]& i) q  ^路线。北京市委、刘邓工作组站在他们对立面,自然就是反动路线。其实,工作组也是按
+ Y3 O# x9 }8 `) _9 O& V照毛泽东的指示搞教育革命,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校长和老师。不同的是斗争方式,一个要
5 X+ ]9 o2 W7 P; |5 J# _放手发动群众,让学生大闹天宫,一个则想用传统搞运动的方式。7月29日,中央宣布
" t9 H- g! D1 G0 m/ z撤销工作组,又撤销了禁止乱斗的1966年310号文件,学生们彻底获得了解放。& ^) [! B, o! E( j, {& ]6 Q

* m6 e8 O# m" e+ k7 ?6 e  很快,把阶级路线推向极致的“对联”出现了,“红五类”学生(其实是高干子女)
6 j5 W5 C+ h5 _' I4 W6 f% A4 E* T+ ?自我感觉极度膨胀,老子天下第一,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他们开始动手了。8月4日,北4 [: {8 @0 a+ G  e1 u0 P
大附中的彭小蒙在北大万人大会上用皮带抽北大工作组组长张承先,在座的中央文革大员
* y  X/ \$ D+ y& T. }* V: i无一人出面阻止。江青还当众拥抱彭小蒙,称她“小太阳”,说中央文革和“革命小将”$ N6 s9 l+ b8 ]4 x$ D; y. }
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与此同时,毛泽东在给清华附中红卫兵的信中,点名赞扬了北大附中
+ h9 I* @' C% x# V0 A& ?红旗和彭小蒙。这无异于给造反学生的野蛮行为火上浇油。
' z9 k# s3 _2 I
! ~. D$ T) S2 F7 A# U) E, L. X4 g  从此,中学生放开手脚批斗黑帮了。典型案例如四中和八中的游斗,师大女附中的“. q1 M: n: R- o+ s1 s# L8 v: v
八四”殴打校领导和“八五”游斗打死副校长卞仲耘。其时,中央正在开八届十一中全会
) n! q) |4 Y) ]! ^7 h,高层斗争惊心动魄,谁也不敢管毛泽东支持的红卫兵。卞仲耘被打当晚回家对丈夫说:
5 D- P" G3 P9 Q* k  K( a“她们打死我就像打死一条狗一样。”胡志涛去了西城区委,说:“我们的生命没有保障
( S* T# m$ N+ _6 L" Z3 y+ n了。”区委根本不管。回到家,她丈夫说:“怎么打成这样?”她说:“工作组走了,没
% {% B5 a* R; Y, O2 D- Z: @7 g人管了。”第二天早上,她去北京市委求救,市委把她支到中学文革办公室,办公室说我( {6 }$ U: t0 W1 D: c: V  U# D* X
们刚成立,没法管。她们不敢不回学校,结果那天胡志涛惨遭毒打,卞仲耘被打死。- w6 }6 m; f- O! I4 M& ^

! y" K( Z" n2 f& w8 y' [7 k) b/ }* B  笔者赞成叶维丽的看法:“这一阶段出现的暴力,在我看来,在‘文革’的‘再次发
. B4 V( z4 X. U- p3 w$ \动’中,起了特殊的威慑作用,具有其他形式不可代替的功能。”, o. b3 ~1 l) I. Z" x' v5 E2 i' D

3 \9 T2 r: Q2 O' X  I0 P0 e  第二次高潮是8月中旬到8月25日前。标志性事件是8月13日的批斗小流氓大会1 T" O5 I. ~4 `' M
和8月19日的批斗黑帮分子大会。8月18日毛泽东接见百万革命师生,则是起了巨大
! z, j( g, D6 x: \. w/ [7 c的推动作用。
2 a3 H9 A2 X6 [; u# Z% z& x: h0 K( y8 Z
  批斗小流氓大会是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王任重主持的。由于在会上残酷殴打批斗对象
* P1 D9 d/ R* q,对中学生震动很大。请看两个中学生的回忆:
( E( n3 r  J  x% y7 s  Q3 E) H- e5 v7 h) _
  “那次在北京市召开了一场斗争大会,场面非常大,我后来回想应该是在北京工人体4 E7 a% F- D/ F5 Q& m
育场。我们学校的学生都去了。会是在傍晚开的……在开会的过程中突然有人从看台上冲, e* k( l5 x+ i# [) W/ P; ], i
下去,打那几个被斗争的对象。我感到震骇……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暴力,在暮色苍茫
/ Y2 F" u: L/ {+ ^2 q中一个像古代罗马角斗场那样的场地。”〔37〕! S) t+ D" y* |# q0 x  k' B6 L
6 j# n7 h+ d$ @8 r- X! n
  “北京工人体育场批斗小流氓的十万人大会,我们学校的‘红红红’是召集人之一,
5 M$ q5 k* O4 m2 R6 z6 z4 I因为他们组织的一个人挨了小流氓的扎。在会上他们把小流氓打得极惨,可当时在座的中
6 n1 P+ ~0 Z, ~, ^4 J2 X- o' ?央首长包括周总理等没一人制止。”〔38〕: _; }% V& Q: S. g. v5 l: I

4 Y3 `4 D  k: j( h  批斗会后各中学掀起打流氓的狂潮,红卫兵把周围胡同的小偷流氓抓进学校,严刑拷
7 W0 ~. H0 X/ |+ i$ \/ \打,校园暴力增加了新内容,关押黑帮老师的劳改所、教育室扩大了收容队伍。这次是往8 n3 @! O/ g: b# a5 l. r5 v( \! c/ [3 Y
死里打。人大附中因打死“四龙一凤”中的凤而名噪一时。师大女附中打死周围饭店的一2 x; W- d. q) J3 }
名女服务员。两名被打死者都不过18岁。各中学红卫兵打死流氓的事时有所闻,这为几
4 ]1 A( P$ m3 \天之后冲上街头打地、富、反、坏、右开了个极其恶劣的头。
2 o: j& |. B; |) A+ D+ ^
7 t  S  S# q+ [  中山公园音乐堂批斗黑帮分子,是为四、六、八学潮翻案的大会,批斗的主要对象是
. I8 L8 N, ?% V8 R, f- k彭真内弟、市委教育部部长张文松和市教育局长李晨,四、六、八中的校领导陪斗。会上- F, u& i1 e/ b! s' I, }- S4 ^9 S
,发言者声泪俱下,听众席群情激昂,不断有红卫兵冲上台抡起铜头皮带抽打批斗对象。
; C5 q6 f5 P1 N" N; z李晨被打得头破血流,拉回后台冲洗后再押回批斗。八中校长孙国梁被打断三根肋骨,副+ o+ Z; R3 L3 |" v7 R, ?9 g8 T3 d
校长温寒江被打得当场昏厥。3 B' ?% f1 f4 B7 a, h
. W9 k4 G  V2 \: ]7 U& O4 w
  这次批斗会后,校园暴力急剧升级。当晚,北京外国语学校打死教师张辅仁、职员张
& P& L/ |' o" k% }福臻;北京女三中校长沙坪从19日开始连续被打三日三夜,于22日被打死。此后陆续
9 _0 n+ w1 ^: r/ R被打死的有八中支部书记华锦、景山中学工友李锦坡、白纸坊中学支部书记张冰洁、北师
! u+ Y* A0 ?- M4 w4 m院附中教师喻瑞芬、人大附中老师杨俊、第十五女子中学支部书记梁光琪……
: y% R: h7 f) f% N9 G5 P
; Z6 s) X5 `% B  E$ C) I8 i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毛泽东有一个讲话:
, l- ?  |4 o) S- ?, b  _# `% p
: b' T8 O7 j9 Y+ H  “我的意见,乱它几个月。坚决相信大多数是好的,坏的是少数。! n  o9 o6 t+ |. e( G' v4 }
  “我看北京乱得不厉害。学生开了十万人大会,把凶手抓出来,惊慌失措。北京太文4 M; g" r" T) H, y! ?4 n' W$ b
明了,发呼吁书。流氓也是少数,现在不要干涉……”〔39〕4 l, D6 e* g, Z$ V! L4 l( |: y
9 k" b, y$ w( {- P5 B
  已经打死那么多人了,毛泽东还认为乱得不厉害。“呼吁书”号召红卫兵不要打人,
6 J5 t  t) N" C- c3 _6 e2 C6 j毛泽东却认为太文明了,是惊慌失措,对打流氓倒有些不以为然,对暴力批斗黑帮却不置  I: W$ u3 D( O. `
一辞。这大约就是“掌握斗争大方向”吧。
% K  l+ s) e9 n4 J$ B- \# T/ ]- M" k1 C+ s* n
  第三次高潮是8月25日,也就是榄杆市事件之后。由于事件定性为“阶级报复”,
! o+ ]; [/ ?3 s* R9 W! s0 ^/ ]红卫兵掀起红色恐怖复仇狂潮,大量的人被打死。新凤霞在《绝唱》一书中说,8月26! n# L! }$ {" I9 Q' \( L
日到28日是北京市“打全堂”的日子,她听到红卫兵说:“今天北京市全面开花打全堂0 w! u; C2 _$ A4 g1 K+ G9 d  |
,一个也跑不了。”最后,终于引发了昌平、大兴的大屠杀。: S& n' Y! t# z! y! A' ~& k

; P2 V; S' b, N* A' t, C2 X0 |  “红八月”的乱打人、打死人,是在一片轰轰烈烈的革命气氛中公开进行的。据卞仲
: O6 g" H0 l6 t) M耘的家人回忆,他们去火化卞遗体的那天,城里到处红旗飘舞、锣鼓喧天,和他们的悲戚* O+ j7 a+ w0 n4 h& ^# k0 Y! h0 n
心情形成极大的反差。整个十年文革,“红八月”一直是革命的象征,是红卫兵引以自豪
: {( [! q+ ?1 B$ p$ b2 S、官方媒体反复赞颂的“丰功伟绩”,谁胆敢否定“红八月”,谁就是反对文化大革命的2 c# M2 b$ B# X, d8 Q
现行反革命。而王力、戚本禹却在几十年之后说他们当时就反对“破四旧”。当年他们的: p+ ?% _. x9 P6 ]
革命表演有目共睹,他们会在那个时候充当反革命?- [9 t& H1 t0 E3 _" G  ^9 S& {

/ y5 H9 i( Q# l9 r# k  不能否认,毛泽东、中央文革确实都说过不赞成打人、要文斗不要武斗的话,“十六, q; p" K3 v/ R' V- {! f
条”也明确规定“要用文斗、不用武斗”。但是,为什么会出现打死这么多人的事呢?问
& U" V5 X' ^0 t# x( |8 o5 S题出在,他们认为推动运动发展、实现革命目标远比打死人(何况是打死阶级敌人)重要
1 Q, O8 t, d3 \. A* H得多。红卫兵打死人的时候,他们不仅不出面阻止,反而鼓励红卫兵继续革命。他们是拥0 p& K& D& {9 H, W) `5 t
有绝对权力的最高统治者,他们的态度理所当然地引发了恐怖狂潮。
8 ~/ p+ p- M  \" H6 `0 t9 D  \' y$ R6 A+ S. v- h+ C  |+ I
注释:
' U* W* u7 C4 b7 i: n6 ~
2 i! q. Z) S. n1 @1,《王力反思录》下册,香港北星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第644页。  G5 m  L+ r. b3 i9 y/ J
2,《戚本禹回忆录》,中国文革历史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4月第一版。第474" V  w' V) N8 q" `
页。
8 {9 l( i3 ]/ V, [( Q' X. Q* d1 G& l3,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1
; ^& D! a1 ?( _438页。( ^" Y) ?+ t- K4 D; w$ x2 Z
4,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27页。
5 z* b2 O2 `# b4 m8 Q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 f  z% m% ?- E0 Y6 X0 |
版。第52页。
' S; k8 k, f' r6,《戚本禹回忆录》,中国文革历史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4月第一版。第474
" v0 W1 d9 A0 _* R* r  K页。) d; }" x3 N( I, R1 a0 A
7,《戚本禹回忆录》,中国文革历史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4月第一版。第474
& z2 n/ q: r; ~. `; K* D, }页。5 V- ]  N- t  o% M; k/ R0 f# C
8,《戚本禹回忆录》,中国文革历史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4月第一版。第474* L. @* N8 h; [2 B: Q
页。
+ k5 l+ b0 H& o2 ]- e* z% M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版118页
+ s# V$ c9 |6 U8 `8 i) _10,《陈毅在外交部关于红卫兵扫四旧的讲话》1966、08、30,载宋永毅主编
4 A3 w4 G% {+ k* R/ s' f《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2010年版。* g* q2 R2 h( n! k8 D
11,《戚本禹回忆录》,中国文革历史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4月第一版。第47/ j; B/ W: h* ~( I# r( E4 q
5页。
4 N+ h5 ]/ S0 S12,《周恩来接见科学院京区各单位代表谈话纪要》1967、01/21。载宋永毅' L( V5 P( `, i9 {/ @
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2010年版。$ O  z# \8 G5 X2 t) j+ d" H
13,张民《周恩来与首都工作组》,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4月。第100页。
4 B5 i9 N3 {0 a14,《周恩来接见科学院京区各单位代表谈话纪要》1967、01/21。载宋永毅
! y! M3 {& v* |. H主编《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盘,2010年版。
$ Q' b6 {$ B4 [" {. x/ S4 R! w15,《戚本禹回忆录》,中国文革历史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4月第一版。,第43 R3 ^: Q& |, ]6 Y/ y7 u
82页。) G! G* `  @* [; m' M9 g4 Q$ o' a
16,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281 A% h% w+ h1 B8 W! e' K
页。
" J) u/ H; A9 O7 _6 f" Q17,《九月二十五日周总理在接见首都大专学校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主要负责人时讲  Y1 o1 e! D" Z1 d0 S$ ~
话》,载联合编辑组编《首长讲话选编》,1967年3月,第156页。
" `* m6 j9 q8 |) d0 W0 o9 \% {0 D18,李景荣《狂热?幻灭——红卫兵运动剪影》,载《那个年代中的我们》,远方出版; z& _! n8 G: D
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19页。
- A& m+ }* F8 D19,《毛泽东接见卡博和巴卢库时的谈话》,载《毛泽东思想万岁》武汉版,第196
* t+ t/ Y2 ]) ?6 z! K7 q* P1—1968年卷,第290页。
2 q: f' V# K/ l/ ~8 x7 @20,丁大华《世所罕见的红卫兵抄家战果展览》,载《文史精华》2008年第一期。1 ~' D+ s% p  N, D8 j. |
21,《戚本禹回忆录》,中国文革历史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4月第一版。第48: d9 ^5 Y- Y* h+ y7 a* H
4页。: ~5 E* b9 N& G7 g+ `; @
22,张连和《五进马村劝停杀》,载《那个年代中的我们》,远方出版社,1998年
" Z, D+ O& O2 W2 I( F9月第一版,第399页。
! I1 {( g- V3 N2 I' t: {: f1 R' a23,禹作敏:80年代天津大邱庄的庄主。庄内曾私自打死人,并拘禁办案人员。天津
) Z$ c0 |( Y4 w9 R2 K公安局动用400名武警封锁大邱庄,村民和工人持棍棒、钢管与武警对峙。1993年
) C" R; J$ p% b9 i- l, d8 U* x禹作敏被捕,判刑20年。5 r9 R) U! @( s. _2 g6 n# \1 O
24,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38页8 F9 {' [/ y" M% a. H
9 J: O& D  W$ l  g, D/ m8 k9 o) D, Z' ]
25,《戚本禹回忆录》,中国文革历史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4月第一版。第482 a; Z5 U$ H9 e, @: [3 _
6页。  ?& J/ N9 p& `3 X' ], e
26,载《炎黄春秋》2012年第2期。. y7 W8 o' v) k- s5 t7 ~
27,引自王友琴《文革受难者》,开放杂志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第267. ~( \- l# V6 [0 l* Y0 B$ k- z$ A; k
页。$ J  i& ^2 E7 @3 ]. M
28,张连和《五进马村劝停杀》,载《那个年代中的我们》,远方出版社,1998年# ~9 q% h; M% M* d% K' g. m' i
9月第一版,第398页。0 ^7 y! y+ Q7 _: \$ F0 F6 b' l
29,引自王友琴《文革受难者》,开放杂志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第81页  T& x/ J% l* d3 Q" {; V% S  J$ n

. r2 G$ u! v) l3 R0 b5 `30,高宜《最黑暗的夜晚》,载王克明、宋小明主编《我们忏悔》,中信出版社,20! o/ F) X" z8 u
14年5页第一版。. f6 S4 k+ G  D1 Y% s7 O) I- W' t
31,《接见非洲和拉丁美洲青年学生代表团时的谈话》(1964年8月25日),载6 k  P# F; X% h: |* L" o, f3 }
,《毛泽东思想万岁》武汉版,1961-1968年卷,第220页。
/ F7 C- D6 Q( {32,《接见几内亚教育代表团、总检察长时的谈话》(1965年8月8日)同上第3" P; b' G$ q6 ~1 E* _3 c0 ]3 @+ G( T
14页。' n" ^, F2 m. j# z: x7 X7 l5 a  J
33,《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的讲话》(1966年3月17日至20日)同上第* G% V( f) {3 A, ]: p7 Z' L2 u
335页。
: H0 \& W+ S% f) ?' J$ V34,《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66年3月20日华东)同上第332页。
2 E& ~# B" B% A5 g0 B& B9 s6 m5 F35,《毛泽东给林彪同志的信》,即“五七指示”。
& K7 W- J0 S- Z' e0 X4 P36,叶维丽《动荡的青春》,新华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第110页。
( V2 E+ x( l7 A. ?: k! ?37,叶维丽《动荡的青春》,新华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第107页。. X7 ^, n3 L- X4 X. i
38,老鬼(当年第47中学学生马波)《血与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 B; p* I8 H8 h  K( m0 V7 ^第一版,转引自《文革受难者》第310页。) R% S0 }( f8 w! ^+ x' j8 f
39,《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6年8月23日),,《毛泽东思想万岁》  Y# P4 S: @5 U6 K" t8 {
武汉版,1961-1968年卷,第349页。
9 ]( k2 o' g6 z1 T6 Y4 R9 ^, n" i5 h" M' M& Y" E
- s8 N- l  q1 M6 G
http://www.cnd.org/cr/ZK18/cr986.gb.html! q+ I/ W: v0 ?# ~" K5 o4 m# J0 Q
9 `7 w" m2 a( i$ 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11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69
发表于 2023-11-11 04: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打死人的“老红卫兵”,居多是自家的孩子,自然就不要别人计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8 22:03 , Processed in 0.1425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