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8|回复: 0

邢志远:那年奉命寻李讷

[复制链接]

1399

主题

443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73
发表于 2023-10-24 04: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G' h& A% I; b, l7 i% ^( u: H- f
# ?, o- [8 N1 q" h. N) b9 w
那年奉命寻李讷
" L7 _3 W$ \2 |$ B8 l# N% B* d- A. K
邢志远
, P3 _2 t, s) s: ?, p$ `
. X" l* a2 ]6 Z6 f, B( B- T  “文革”前,我是《解放军报》驻广州军区记者组的一员,1966年夏秋,
7 q4 p1 _- }( @3 N$ ?报社既要出版,又要搞运动,人力紧张,就把驻外地各军区的记者调回北京集中使
+ Y8 D3 N+ C. k, }2 i) `; }2 J! ]$ e用。我们组四个人先后到了报社,就在北京市军内外执行采访任务。
, ?9 e4 I' R' w! i: I; b  k
# D- v7 @, i4 T◇ 事情开始 莫名其妙" x$ _- b- W0 `& M5 T- e; j" c
& ~; d& @: Q. o* W- Q. S# K0 V
  那是1966年10月间,一天傍晚,记者处副处长宋琼问我:“你有便衣没) u0 _2 o7 R. |, e$ n; W, S" Q# ]8 i
有?”我说:“有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 ?; c: P* P* @& ]% V; b# s
  “那好!你快到摄影组去,请他们给你拍一张一寸半身便衣照,马上把照片给& K" z9 \4 l" h1 d
我!”我跑到摄影组,穿上便衣,请他们照相。摄影组同志问:“你照这相片做什
* ~* A/ K# Z+ J3 l& b' i2 U& W. Y么?”
, W9 [6 I" F3 L, J/ {  我说:“我也不知道!”) l! Y/ i- n: b7 z
  他说:“你们记者尽执行神秘任务!”8 D9 n& j; R  y; q& F! d5 T9 a% Z
: _: z* }) U/ L0 o2 o6 A. M6 p9 a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 a5 y  c- P& a4 Y% d" R
3 H" B3 H' e0 s/ a  Q6 y6 Z/ L! ]. v/ Y
  事实确实如此,当时的“中央文革”常常指派解放军报记者做一些调查。这些
+ q3 ?, x# Z+ m( d( t) j任务都是通过解放军报代理总编辑胡痴、记者处副处长宋琼分派记者去干的,记者
  C# B$ c% L/ @4 t之间互不通气,谁也不知道别人干什么,报社其他同志更不了解。8 i5 O! U! l' Y% Z7 W5 G

/ C; L1 H0 q8 C5 _2 C  Y  至于我自己这次要干什么,我也还不知道。2 f9 d9 u6 }# b0 a% S$ I- z7 [+ W
' M8 i; y* x- k7 Y& {- Q
◇ 任务到来 我从梦中惊醒) T' _3 b! \( q
. v; u' W7 O  y* i% O; c) L
  我把照片交给宋琼,就回自己的临时宿舍休息。大约到次日凌晨三点钟,宋琼
0 G  k1 Z( `% J! y* F派人把我从睡梦中唤醒,叫我换上便衣到他办公室。
& i; y- W" U7 p/ M
# p; O& E3 r' r3 u: T  我进他的房间一看,宋琼对面坐着一位个头高大、戴黑眼镜的30多岁的人。
; y& Y0 ^' [  m( l
& S4 L5 N- o9 h- q+ i  和我同时进来的,还有记者处内勤组的女同志金秀芳。她也穿着便衣。/ y, R) a) P& q9 i- k0 q

. C/ a# H) N% d# Z+ K' [  一见我二人来到,宋琼便向我俩介绍说:“这是戚本禹同志!”
% g( ]/ W# ], R" F
0 d7 S- j$ G6 t. ~8 h/ F  戚本禹!我吃了一惊。6 C1 l' J8 ?* R& U
8 v5 G( ~- c5 l% r
  对于此人,“文革”前我毫无所闻。“文革”开始后,他一跃而成为中央文革- y/ ]; Y5 ~5 Q4 E2 k% Y* j
小组成员,一再在报刊上发表批判文章,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出头露面,名字不断出' Z$ b0 T2 L; p" i6 g  p5 J7 g# r
现在大小报纸上,成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突然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明星。那时我
% N# M0 x+ _& d6 T+ |$ G- q, D& i对他是十分仰慕,但难得一见。如今他竟坐在我的面前,我马上肃然起敬,还有些7 K8 r* o/ m5 B& Q; G
手足无措。
2 ?! k& C1 {2 L& k& A4 Q6 X. {3 Z$ h9 w9 B: |
  我远远地站着,笑着向他点头,我不敢靠前,也没有伸手同他握手。5 O4 R0 i! `0 W( I, T5 Q$ {
# f7 D2 }8 j( P6 r( P" K8 J
  戚本禹一点也不讲客套,他不同我寒暄,只看了我一眼,就对宋琼说:“年龄
! U) E6 U% N) C大了,大了!”) _; S# i8 o, p

8 d* U& O5 F, H* W  我莫名其妙,仍旧笑着站着。宋琼解释说:“在我们的记者当中,他算比较年
2 z* H4 e* ~# d, ^: F轻的,而且比较有经验。”! O/ H; j2 n9 y2 Q2 P

8 \" d5 g  R* @2 n& `! e5 k$ ]  他看到戚本禹频频点头,就转身对我和金秀芳说:“你们俩随戚本禹同志去天+ Z( n5 U) r1 m" ^3 W: I0 T% f
津一趟,具体执行什么任务,由戚本禹同志向你们交待,你们听戚本禹同志指挥!1 A( t. n$ E% l( v& D
( S* p; V* a$ b: a) m3 @  v% H9 K
0 c4 G8 T( F& f6 J" u
  说着分别递给我和金秀芳各一本证件。我接过一看,是北京大学学生证,上面
; [3 ^0 U4 `/ Q3 L! r( F3 \8 T贴着我的便装照片。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戚本禹说我“年龄大了”,那年我已36% J" Z/ Q' }' w" o
岁,装扮一个大学生,显然是年龄过大。6 @* i! K7 b: b6 t( l1 m, H/ V

. X5 w, t+ @  y◇ 直到上路 我才知道要干什么
* v, p# b) t# z  l% [* g7 G0 N  {3 ?  Q! O
  我和金秀芳随戚本禹坐上他的小汽车离开报社,向东开去。车到西长安街,东) i+ Q- s/ P8 ]
方的天色已经发白。; n1 _" X$ s6 a8 t3 A5 {+ [

3 m% n  r. ^2 p- @# r$ e9 }  戚本禹告诉司机:“到北京饭店停一下,咱们吃点早餐。”戚本禹的司机似乎
: s# F* i- j2 d很熟悉,他带领我们进了饭店旧楼下一个小餐厅,大概是汽车司机吃饭的地方。戚
$ S' Z2 z: N8 X0 o1 R5 o本禹点了饭菜,四个人默默地吃起来。
$ \, m+ r7 Y) O* z' n$ L
3 G0 @2 }* a# G8 o9 ^. B" S  我心中纳闷,到底要执行什么任务呢?金秀芳没有外出采访过,这次为什么要
5 Q4 i; b$ L  E1 ]: d) Y6 c带她出来?
7 C3 Q. p# [) x$ ?* u: ?, _% p1 Y! u* S
  _8 z9 v: {8 p! J6 |, [  吃完饭,戚本禹打发司机去结账,他开口向我们交待任务了:“老人家有个小
; H' [2 ?* W+ `6 y4 w0 O' S女儿,是江青同志唯一的亲骨肉,你们知道不?”& x# s" q* s5 X( t0 s  e; y& a
  “知道,是不是叫李讷的那位?”我回答道。2 ~6 }$ }0 U3 R1 F3 `6 \0 H
  “你见过她?”* p" R5 Z1 b/ ?" `+ U4 P9 d; S, w
  “没见过!”1 V9 X7 j" |* x: }& s) x, r, ?

5 Z* M* s) m9 u8 J4 Y  这时金秀芳笑嘻嘻地插话了:“我见过她的照片,前几个月,宋副处长给我一
( E, y- N5 v" W2 x: j# a3 t张她的小照片,叫我给她办一张解放军报记者证。我给她办了,可没有见过她。”' v! |2 K. {' n) V! G% q
  戚本禹说:“对了,就是她!现在她离家出走了,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本来她& m$ m) x9 X) x+ F% M0 o: J
想到外地去串连,江青同志不放心,不允许她出去,不料她不辞而别,好多天无音) V+ U3 G8 g+ b
讯。老人家很着急,她是老人家最喜欢最疼爱的孩子!”
2 ]$ A8 Q6 v0 T  我恍然大悟似的插嘴说:“我们到天津去找她?”6 K' g' l+ I* G& z% s
  戚本禹说:“就是!她从天津来了一封信,说她在天津。这次我们到天津找到5 Z0 Y- S1 f  n# Z4 a) Z
她,先劝她回来。如果她不想回来,你们二位就跟着她,她到那里你们就跟她到那
4 p" \2 a/ O6 n. ^& X/ F& w里,陪伴她,照料她,要保护她的安全。”
2 ~2 U7 N5 q' @# j2 J9 j, m/ [  原来如此!我和金秀芳毫不犹豫,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好!坚决完成任务
5 L* y" P1 E# }# i。”  O6 W* q) P5 E5 s2 Z  c1 @( l# }: u
3 o! E' E5 ^2 `( c  E
  当时我们二人都没有想到这个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更没有想到这件事责任
" W9 w2 k+ \* L$ D无比重大,都很高兴也很荣幸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 l2 k  B5 h: p) J( O. u; ]8 q' `5 a4 m6 N
  事实上也不容我们多考虑,我们都是革命军人,习惯于一切行动听指挥;我还
( n) Q3 d! e3 k$ T/ R是共产党员,金秀芳也在争取入党,对于如此光荣而重大的直接为伟大领袖服务的
( K( a0 T# S0 W! {任务,难道还能说二话吗?
( n* H6 `- @3 |# ~: h0 u& K
& K5 n2 S+ z: F: x: U  D7 t◇ 寻找过程 相当费周折, @, ?6 M- Q' R3 Z

8 f" i; ^8 `* o. s( Y& R  车子向天津开去,戚本禹和金秀芳坐在后排,我坐前排司机旁边。
2 q& q  \2 H! l, b+ b! Z
( h) L: T7 Q. f, e: t5 u7 H  路上,戚向我们介绍李讷的情况,说她是北大历史系毕业,如今在中央文革工
9 f' r0 Z& x2 {作;说她生活非常俭仆,不讲究穿,不讲究吃,像普通干部的子女等等。
+ |( \1 w$ r( ?* R
1 |+ J0 X1 i! i; Q  戚也询问我的情况,我告诉他我是山东半岛人,什么时候参军入党,参加过哪
" ?- N8 P- r+ N些战役,什么时候当记者,等等。" f2 s0 c/ p, b

- l" u( _1 m: f2 D6 M% }  我也反问他的情况,他回答比较简要,原来他是山东威海人,和我可算大同乡  d3 |+ A' M6 R, Q) }8 D5 m5 k1 x
;而且他也36岁,和我同龄。
' _" _. E8 l( c1 |3 ?7 L( c8 z/ p' b2 Z8 T0 e& S6 O5 G
  车到天津市中心,大约上午8点钟。8 N) f5 v& a& ^7 u6 F/ d
; Y: ~5 x8 ]" T3 u- A, U
  戚本禹叫司机把车开离大街,找到一条僻静的街道,在一个中学的门口停下。
* c+ m2 S6 K; |, A2 j3 P& l# {# K& p. e
  他叫我们在外面等着,自己进了学校。
/ K: f0 w+ [+ y6 P
* N  U- M/ G7 w$ g# ^  这条街和这个学校叫什么名字,我早已忘记了,只记得行人甚少,比较冷清。
8 J9 A) @( t+ \, r$ p$ T/ a' c
2 v: a: {4 f/ f9 D* x, G) T  大约过了20分钟,戚本禹从学校里走出来,满脸的不高兴和失望,对我们说
% ~9 k4 B+ A# Z+ e' H% @:“她写信没说实话,她根本不在这里,这里已经没有外地来串连的人了。”  M* L- |$ u8 ]( f( U/ g
  他转身对司机说:“到南开大学!”
) b/ ~; }$ k7 W5 b2 z2 e6 o: P% b3 A1 b( G" B: t9 |
  南开大学很热闹,校园内人来人往,有住在校内的外地的学生,还有本市来看
: N" g9 g  s5 p/ h: c6 i大字报的人,大字报的碎片、传单和垃圾遍地都是。" k( \. V7 j% h

8 w8 j0 L1 _1 {' v! y' S2 A◇ 在南开大学 我们也碰了钉子' z/ X1 F4 {# N/ T8 R

% H) m1 T6 N: O  我们找到学校的接待站,自称是北京大学的,来这里找人,请他们把接待登记  a; Y' x! w/ z! f9 H# s
簿拿出来。那位工作人员也没有向我们要证件看,他打量我们一番然后说:“你们0 p5 x/ ?3 `( z" [. m/ U
北大的老师也出来串连啦?”2 ~% _9 K+ g& X
: Z+ j' c% Y$ }# p1 L3 h, G& p
  他显然不认为我们是学生,而是把我们当成讲师和助教了。* }4 f+ \, A# @/ k2 S

6 t9 ~( I* T% J1 }4 m  冒充学生,我们3人的年龄和形像,明显是不合适的。% ^) n: y+ R* x; @# v. t1 ]% ?

6 W8 j# k4 S# |! x* I( X8 b  接待登记簿一大堆,我们3个人动手翻阅,主要查看近十来天的。戚本禹告诉
! x8 v8 l. l' w) y2 v0 o. D: ~/ T我二人:“她叫李小江,就找李小江!”
: t, C$ m3 n5 B. O1 h4 x8 w8 v) D4 X4 I, n/ _
  我们一本一本地翻,一行一行地查,一个姓名一个姓名地看,查了一个多钟头% s$ q2 B8 H8 @6 W* k+ e. B: C1 ?
,看得头晕眼花,就是没有查到“李小江”。
. U5 [, l. y/ y: u" s6 W' a: A. L. E
  戚本禹大概也累了,提出到外地女学生住的地方去看看。
  l9 `2 o, e% l+ U0 J+ n/ _& S% O  D0 Y7 e* u7 C
  我们走进女宿舍,有的就是课堂改成的,看到不少外地来串连的女学生,但看7 x- U/ a+ _  w* G
不到我们要找的人。所有的宿舍都很肮脏,空气污浊,臭烘烘的,很难想像我们要6 t1 k, x! n% K4 }# X  d
找的人就住在这里。
4 p! D' H1 j; t
9 ^/ W8 |* _, ?3 r2 T# o% A◇ 茫茫人海 寻找谈何容易
3 z0 X. E2 }5 y7 X: e
& R; Z% d3 n4 X  中午,我们在一间小饭馆吃饭。我忍不住地说:“既然她会改名字,又不写明! R3 _+ l7 ]+ v1 U
住地,天津这么大,学校这么多,我们这样毫无线索地找,像大海里捞针一样……. ?: F0 P9 k+ S4 e4 D
。”" ^% @7 ^) @$ w% |' U* V
  不等我话说完,戚本禹就哈哈一笑插断说:“你是不是说,应当取消我们这次: n  k+ q/ b& {+ j
任务?”我连忙解释:“我不是说不再找,但这样找很难有结果……。”戚大概也
& N4 d! c/ [9 }6 h  k  n: ]# ^觉得我的话有道理,就不再说什么。4 H, a) @: f% N  h2 U+ v

$ S8 z6 J" m" O; Q1 C! X" h+ X  下午,我们继续跑了一两所高等院校,校名我记不清了。反正进了学校先找接
+ J7 a6 i+ p. Q# D6 p待站,翻阅接待登记簿。也不知查阅了多少本,都没有发现“李小江”。只在一个
6 a- V# O" {7 B' V1 u! F学校的登记本上,发现了一名“李小香”,也是位女性,但年龄和其他项目都不对
  ]+ r; p) P1 m7 `* r/ N" U8 s. D,而且人早已离开,不知到那里去了。眼看着找不到人,戚本禹又交给我们一项任
4 P! [% d# }1 w3 f/ _务,要收集各种传单。
9 H8 C8 K4 s1 c. |/ i0 d. c  U6 n8 F5 e
  天色已经很晚了,街上的路灯亮起来,行人越来越少。戚本禹说:“咱们找个
3 S+ B# t+ ~& w' x+ {2 j部队给北京挂个电话吧!”
) u6 o- n+ ^4 _: E- k
+ A! A4 n# ^; p3 ]* j+ {% }  我长期驻广州军区,对天津驻军情况不熟。这时金秀芳说:“找66军军部吧2 f6 x9 Q6 ]" S/ ~
!”金秀芳长期在北京工作,知道一些驻天津部队的情形。7 N1 I6 R( a4 i2 l( @

8 Y; j5 `* a( n$ u3 y9 [: e5 H  R  我们找到66军军部值班室。值班干部见我们三位穿便衣的人闯进来,开始神
8 H; u" D) a  S6 D色有些紧张和戒备,后来见我和金秀芳掏出解放军报记者证和工作证,就变得相当' `7 Y* A$ d3 u. @; e' ^8 w1 u3 ^
客气。戚本禹也有证件,还不止一个,我只看到他有一本《光明日报》记者证,上4 g3 x9 n: D6 p
写姓名为“向东君”。
% o$ v  c% w  ~8 o  k3 v  b
5 Q) n6 Z" J0 V+ t7 g◇ 直接通话 接电话人是江青  p& s) Y( ]# V. ]
' q6 X$ d: k% L" U& S
  这时他什么证件也没有拿出来,全靠我和值班军人交涉。我说要向北京打电话( ~; _& v4 J7 v$ n3 C
,值班军人同意了,戚本禹就拿起了电话。我已记不得他怎么要的电话,不久就接
' O* W1 P+ c1 R) q0 P7 Z: c通了他要找的人,头一句话他就说:“她骗了我们,她写的通讯处是假的……。”9 E6 a( ]5 _8 h
* i. [. Y& l+ a* {! [8 i  S
  他把在天津活动一天的情况给对方讲了,我当然不知道对方讲了些什么。戚放) o! ~9 M% N4 l1 z" P( X  K  a: N
下电话对我们说:“走,咱们回北京!”5 p$ j# h! T1 I2 K. Y/ V
  我忍不住问戚:“你跟谁通的电话?”$ Y% y- [  n' ]" w
  他说:“跟她妈妈!”
, G! `; k  T! j6 a5 n
/ W7 N8 e4 n% O' e0 |  她妈妈?她妈妈不就是“敬爱的江青同志”吗?戚本禹跟江青讲话怎么这样随6 O/ ~5 |6 x8 C) ~% W
便和放肆呢?
1 F% y6 {: P6 N5 U6 i
) B4 `" F5 {% r5 H6 w" L2 d  我有点不相信,便傻乎乎地问:“是她妈妈本人吗?”
9 {: L, `' u# W' h% I% \* ]  “是她本人!”
# A% j" t( p5 X$ ?$ i9 w) R. k1 f# U
  我们辞别那位怔怔地瞧着我们三个不速之客、有些莫名其妙的值班干部,出了" |) Q# i" u/ w  x8 o
66军军部大门就往北京奔。" f; U* ?. Q. `5 a1 S% t
0 r8 l5 j  {6 u3 Z2 Q7 f/ v. {
  在车上,戚本禹突然说了一句:“她妈妈叫我带着她、管着她,我一个人哪里
2 J$ S  U  I% Z3 V; m管得了!以后交给你们胡痴管去!”车在京津公路上开,我们三人都不停地打瞌睡
' W' Y9 Z; x& s% X- i8 X# W
0 h" D/ M  R! u. R3 Y( u; n2 A% Z* g5 q2 S
◇ 任务结束 一趟任务徒劳无功
0 o9 \9 z& T6 u$ o
  t& }( o8 p" M# N2 N  回到北京,已经过了半夜12点。
0 X5 ^* s+ ~5 ?3 w( {1 Z, M- p' p7 d4 A
  戚本禹把我二人送到平安里3号解放军报社大门口,说声“再见”就走了。此
8 t+ ?  m2 v) C' t后,除了在几次大会上远远看到他坐在主席台上,我再没有接触过他。1968年, F7 n# y" S2 q9 |9 O( l+ R! F
初,他从政治舞台上消失,我更是无缘同他“再见”。
2 o- R) U6 C" n
8 q4 A' U' X( s. c9 A4 _/ Y. G. D  回到报社,按照记者处领导的规定,我没有向别人讲过我的天津之行,报社绝8 {2 v' K/ d0 x2 s1 \
大多数人也不知道我去过天津。
  s, }" y: t  C. |8 y. r$ z: i5 |$ `# _: j5 v" I6 K
  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完。0 `! l) C2 W! Z% I2 [5 |: J- V
, M( V' D1 U& G& R% l4 C. O8 G! B
  金秀芳同志从天津回来后,宋琼副处长又派她同两位刚从部队调来的年轻力壮; c; g2 k# K$ U* ~
的记者一道,再一次外出找李讷。他们3人从北京到上海,又从上海到杭州,还是5 Q: L7 f4 J) A) F
没有找到,只好无功而返。这是以后金秀芳告诉我的。我想这必是江青坚持要派人8 V3 `1 E. Q2 n
去找。至于为什么要到上海和杭州找,金秀芳没有说,我也没有问。因为有纪律,
% [9 K4 k' \& C8 l: i! @5 L2 \我不便多问,金秀芳同志也不便多说。' x" a7 u# j0 R* S9 n. v
; ]0 Z2 A/ u4 U! ]/ |4 l# j
  现在有些报刊文章说,李讷是196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解放军报》社的
9 _! N( N9 V5 u" x/ D1 l;还有的说,李讷在“文革”外出串连,一度同家中断了联系,江青下令派人寻找
' I: V5 e4 H% q,最后由《解放军报》记者在上海找了回来。) N6 l6 s. O. x1 G- ^5 i

! T6 h& R' e! j2 H9 ~( d% I! f+ B3 `( X  事实真相是她自己回到了北京,回到了她父母身边。她真正到《解放军报》工
3 G2 ~; F" ?% _作,是1966年11月、12月之间。
! O9 {: I  L: W. m) \* \: D* W* N! T
◇ 不期而遇 她竟然到军报来工作了
0 G0 h3 a* {, u  Y& e7 Y. |. U) S, M' P# i0 ^
  11、12月之间的一天,我外出采访回来,我的直接上级、报社驻广州军区
( f) F9 M+ u3 \1 y" q1 t8 Q记者组长杨子才同志,突然找我说:“你上次到天津找的那位同志,现在到报社当) [1 M  \( [' ?' g/ c
记者来了!她如今的姓名叫肖力,你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千万不能说出去,要保密
2 D$ [9 p7 h9 E: Z。”
; Z( F7 ~8 F9 \* ^9 d! `  a3 w8 i. K6 \+ L2 b
  惊奇之余,我很快找到肖力同志所在的办公室,远远望去,只见她身穿新军装
" f) g% j8 `* V% ]: j6 U' G( Z,白净面孔,端庄大方,脸的轮廓像她爸爸,戴着白框眼镜,眉眼有些像她妈妈。
- d; f0 `1 n  S# t
9 u* \& ]8 q# q0 t* ~+ m" P6 L! S/ _  原来她是这个样子!我心里很高兴。能和伟大领袖的亲人在一个单位工作,我1 V! {$ o  i5 W
们是多么幸福呀!3 J% m$ ~8 g: r% t. a  R7 ~
/ O9 X4 J. d6 C, D0 a
  以后我经常同她见面。我们都住在报社办公大楼的五楼,那是筒子楼,住在斜, q8 u' }* ?9 i
对面,可以说是朝夕相见。但因上级没有安排我同她合作采访,我就没有主动找她
* B0 `' s  r& W6 h1 X! z: y谈什么。每次相逢,只点头微笑而已。不知谁告诉她,我曾到天津找过她,有一次# h" G- h( ~' ~
她正吃炒花生,就随手抓一把塞给我,以表示谢意。
/ \7 Y9 @( F+ W0 ~! ]% B; b7 g
3 ?+ b9 c; S4 Z, L  我顺便问她:那次你跑到哪里去了?
% k4 E. m0 [$ J0 ]5 s! A  她说:“我爬泰山去了。”; K0 C7 B- }" F5 [0 \
  接着又说:“这次外出,对我锻炼很大,要自己找车坐,自己找住处,什么事
/ w5 p8 R- L! L# G& [都要自己干,长了很多见识。”" t" D1 g3 t, s, R, b. ~

, ^1 G( a/ ]- e6 m  当时我听了很感动。她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拒绝养尊处优,真不愧是无产阶级
/ U, N- t$ j( _2 W' H伟大领袖的优秀女儿。我想起了社会上流传的毛主席给李讷的题词:“天将降大任, _0 Q' Z1 R1 Q& ^
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李讷同志正是按
; F7 q4 V) y! c照伟大领袖的教导认真实践的,她一定会成长为堪当大任的坚强的革命事业的接班
0 J, S' ~5 q) U8 Z人。
* c. z& A$ |) M/ w; @' e9 C' K4 X- P5 m$ X* F  f
◇ 长期保密 这在当时办不到
0 C8 u, O* j# g. _1 d! b
1 \! c/ j+ W2 _  O: h6 s  可是,她在报社要长期保密是办不到的。
4 u3 q' q& N5 O) j- }
5 x0 ^) N  b. E  K( g# p5 d8 n  “文革”以来,报社有的记者如杨子才等人上天安门城楼采访,见过她在伟大
7 s9 R( m, S" E. g8 ~7 G) M领袖身边,有的摄影记者还为她父女拍过合影;同时,她自己要长期隐姓埋名,也
$ [8 w; x; Q# Y4 d& t! H是不可能的。随着“文革”形势的发展变化,她身不由己,到报社不满两个月,就
0 Y  Q$ O! @; z+ x9 [' ^( K) p挺身而出,自我揭开了庐山真面目。1967年1月13日,她组织了“革命造反
, z7 r  Q% A0 j/ b4 j8 v突击队”,贴出了题为“解放军报向何处去”的大字报,带头一举把胡痴、宋琼以
6 p7 J( ?6 n) s及杨子才等人揪了出来,“开创了解放军报文化大革命的新局面”。5 j- m# s. Q: \

, z+ Q2 m, X/ j  由她领导的“革命造反突击队”,左右了军报的运动,同时,她担任军报版面
- m  ?9 r$ U# u6 R- P组组长(后担任解放军报总编领导小组组长),执掌军报编辑出版大权。从我奉命  ?/ X3 r) z% U3 R
寻找“北大学生”李讷,到李讷掌握军报大权,时间不到两个月。当然,几年之后
! s" T$ r) P) U3 A* G3 C,李讷同志离开了军报,又经过若干年,胡痴、宋琼等人都获得了“解放”和平反: E5 g4 G: O; ?+ ^
,杨子才九十年代初期还当了《解放军报》总编辑。这都是后话。
: k: M% V8 ?/ ^4 s; k  ~4 Q& g* Z: c3 ^4 A9 G  N0 q$ @- p
  同时,随着“文革”的发展,我对许多事情和人物的看法也逐步深化。我庆幸- @: F5 \7 \/ O
那一次到天津没有找到李讷,没有执行那个神秘而又神圣的使命。如果在天津找到
# t0 {1 |1 `, T- e: G了她,并陪伴她到各地去串连,以后的遭遇真是难以设想。倘若在路上有一星半点- D* I/ {/ W: g6 x; a+ Q
差池,出点什么闪失,我如何说得清?以后想到这一点,想到那个担子的千钧之重8 c8 G7 z$ m7 @1 N- k7 Y) x; k* V
,我很是后怕,甚至有些不寒而栗!至于那本北京大学学生证,我曾经保存了几年
" g" j6 x! w/ U8 g' V, ]' q,却一直没有拿出来用过,后来把它毁掉了。现在我很后悔。我虽然不是货真价实# o- J/ f; [! V
的北京大学学生,但那本学生证却是真的,上盖北京大学的钢印,无疑是当时在北( e0 {8 O* C% \8 E& D' R# t3 e0 c" o
京大学掌权的聂元梓那派人奉“中央文革”之命给办的,至少可以作为一件“文物
/ y6 o1 V/ D/ u' |+ R" p”保存下来,以纪念我那次不平常的天津之行。
$ ^" g4 [: V, T' d1 H# _8 ]& |  l' E' v+ T  {

  W; ]; l" }+ shttp://www.cnd.org/HXWZ/ZK05/zk452.gb.html8 q1 n; o7 U% e4 k# V  G  L# [. c
6 \6 a- l, E+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9 19:25 , Processed in 0.2494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