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9 K: d! y$ w$ s9 u6 i4 {! Z1 ?
黎澍与戴晴的对话 ——通向“文化革命”之路
) Z0 j- G5 W: Z m8 ^& b3 Z* w% w8 _- M
: Z- m) i' n" e, a“文革”是一场闹剧。廖沫沙说,那是“大革文化命”。比秦始皇坑儒还厉害。秦只坑了460多人,“文革”整死了多少人?
# X7 p' V% {+ Q" d# x3 E0 r- p, |7 v/ P
戴:还是像1942年在延安一样,为进行政治斗争,先进行一场思想运动。
2 m5 \) Z/ L4 a: @. A3 l, U- X+ G. v' c; [! H. u4 `' B
黎:看来还是政治斗争。从1960、1962、1964,就会看出:那时的“反修”是教条主义已达极端化的表现。到了“文革”,就僵得连弯都转不过来。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无非是从苏联学来的斯大林体系,极端僵化的教条。谁动它一点,就是修正主义。
. F, t1 ^, C! N' C& k; [/ B6 K
) ^ L( k; ^! j% N: a戴:为什么对于教条主义,我们那么容易接受,接受之後又难于抛弃?
9 \5 O7 s% ? B7 \4 ~' E* e8 `8 ^2 `6 H- J; l7 O
黎:愚昧。愚昧从何而来?贫穷,文化水平很低,理论水平很低。教条主义拼命“左倾”、“极左”,口号是“反修、防修”。反映到经济上是越穷越好。认为人民不能大富,富了就要修,就要出事。毛泽东说:书读得越多越蠢。其实是怕知识多了不好办,实际是搞愚民政策。大家都无知识,这才好办。这正是个人崇拜、个人专断的最好土壤。) I" r. d' Y3 d$ @/ f
* Y2 A" l8 O4 z1 ?
个人专断是普遍的,到处都有,基础甚广;与中国小农经济联系在一起。有人要搞个人崇拜,让人们点下头来,多痛快。
) v+ U) E$ R4 t# s' L c+ v% j& d8 f: o* Z3 y
民主传统从来没有建立过。推翻一个皇帝,後面跟了不知多少人。解放後出过多少皇帝?恐怕有好几百。文革中就出了不少,什么山东,什么陕西,自己想做皇帝,拥护别人做了皇帝,都是帝王思想。在中国社会上,这种思想直到现在还不能说已经绝灭了。如何消灭?根本办法:一是发展经济,二是提高文化,三是普遍推行民主制,杜绝个人崇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真进步了。这是非常缓慢过程。一百年还是几百年。6 n E7 T* D k+ c! E+ e' H
' e! S; x% a# j# ?50年代,不仅培养你对未来的向往,还培养你崇拜、轻信,培养你脑子简单。到了1966年,除了会呼喊“万岁”,还有什么别的?
3 I0 E( U- P$ b! @. K8 E1 n+ Z7 [
. }$ }' ?, X( F2 L: n. k, b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毛泽东还说过:这种事在西欧那些国家就不会发生。这话的意思是:西方国家民主传统比较稳固,文化素养高。“文革”发生在中国,不是从反面说明了这个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封建时代的遗产,本来就不行,还舍不得丢掉。学习外国,吸取科学、民主。直到“文革”,我们连一点法律观念都没有,不问所犯何罪,也是罪该万死。什么“走资派”,何罪?问了几年,没有一个人能答得出来。随便抓人,关人,打人;侵犯人身自由。谁非法,谁犯罪?那时脑子里没有这些东西。大家都处于愚昧状态。
( S0 O1 ^2 _/ }+ ~# j9 E1 L0 P9 F: \% a1 z! O# }
有了愚昧,就有教条主义,就有个人崇拜,就受人利用,任人宰割。解放以来,一直在文化圈子里对文化人下毒手。《武训传》、胡风冤案,一路下来,没有停过。对有知识的人不放心,只喜欢那种都没有、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
0 \, H0 ~, q. U; f- ]5 B: d* V# n2 R! b. {2 y4 e4 \
江青那些年(指1962~1964)的地位,其实是个“探测器”。《清宫秘史》、《武训传》、《红楼梦》、《海瑞罢官》都是她先出面,说她认为应该批判,大家从来不认为她有多高明;所以听过也就罢了。然後才报告毛泽东:“他们不听你的!”. ]! |6 j( G$ A+ @: V
' a/ |' M, r" _3 g+ E) w$ Z5 {
然而就算她换个人,老实本份,不会干这些事,也会换个形式出现。权力大了,地位高了,人就变了。至少文化界有人投靠,不是张三就是李四,总会有人。(编者注:意指没有江青,也会有其他人出面来整治文化人。), m8 ^1 I" c4 L: k( p: H+ z. j
" L: o: h6 G# q9 M. N$ P8 z+ }+ ~
至于造反,这使我想起可以画一幅漫画。你看“文革”中的红卫兵手捧《语录》,口喊“万岁!万万岁!”到处去“破四旧”。你看,这不是一幅饱含讽刺意味的画面吗?自己脑子已经旧得够可以了,而破的都是形式上的东西。, z9 D# q' _$ J
& M, u8 V. W. T- I# h, v0 V: h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上说:“中国和印度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只是‘东方式的专制’和小市民式平均主义的愚蠢和嫉妒。”毛泽东的统治模式正是被马克思不幸言中!2 y& r' X2 u# T' n q" Z
! d' `4 E3 S* L( z3 o1 N9 ~0 h4 \
; @0 U" E, w& K* X5 v+ `% B& e
【原编者的话】: 读了这一段对白,就可以看出:黎澍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思想家。他对毛泽东的“书读得越多越蠢”这一当时被奉为“最高指示”的话,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解剖:“其实是怕知识多了不好办,实际是搞愚民政策。大家都无知识,这才好办。这正是个人崇拜、个人专断的最好土壤。”他把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唯妙唯肖,绝妙之极!!
* q/ b* [6 p- a' Y0 Y7 J7 ]0 i, [. K, ~: b
他说:“个人专断是普遍的,到处都有,基础甚广;与中国小农经济联系在一起。有人要搞个人崇拜,让人们点下头来,多痛快!”这一段话又击中了专制体制的“要害”:“让人们点下头来,多痛快!”
7 T$ g+ W2 y8 s$ {& r0 u
5 C( o/ \) \5 z8 k1 F试想:现在在“台上”的那些惯于搞“权钱交易”、大发横财的官老爷们又何尝不是这种心态。3 q8 V3 Q2 h" b& g# @) S# [$ Y+ ^
/ [: m9 C1 K7 M- r( ]
黎澍又不无讥讽地说:“50年代,不仅培养你对未来的向往,还培养你崇拜、轻信,培养你脑子简单。到了1966年,除了会呼喊‘万岁’,还有什么别的?”这正是毛泽东留给中华民族的“遗产”。4 t" z& d5 H5 b M1 K3 R% M
' V0 [5 C& U! D# O- N; w3 h- F: d
# M$ @7 X& G. ]7 Z' m1 Q
1 D) t) N. y7 U" c& M2 w9 F M,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