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7|回复: 0

实验初级中学某人 精彩的《教育放言录》

[复制链接]

852

主题

1924

帖子

717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74
发表于 2022-8-17 01: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彩的《教育放言录》
1 f% d4 R  P6 k阅读: 1 时间: 2012-02-07 20:13 来源: 实验初级中学 发布:金志刚1 }: b3 V1 v+ p3 \6 F( e9 F
9 @$ O/ |8 o+ O: _

. O; l! ^& ]9 a9 e! J# }5 E今年寒假,利用闲暇时间读了一本书,书名叫《教育放言录》,感觉吃了一席精神大餐。该书由丁东、谢泳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丁东是文史大家,主要研究现代知识分子思想史及民间思想史。谢泳主要研究当代报告文学,曾任《黄河》杂志副主编,现在任厦门大学教授。他们两人的思想“碰撞”,注定是极精彩的。9 t# J6 j; ]3 _  w' c. m
6 j: c$ c* \% g7 g
该书源自丁东、谢泳两位学者四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专栏对话录。2004年的《中国青年报》为丁东和谢泳开辟了专栏,每周一次以对话形式,内容涉及到教育、学术、历史、人物、读书、出版、文学、艺术、乃至社会万象。专栏题目定为“十日谈”,借用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小说名,大概是表达思想解放的寓意。专栏开设半年后,又更名为“双城记”(取自于狄更斯的著名小说,隐含丁东与谢泳身居两城,是通过电子邮件对话),以笔名梁子民和毕文昌持续了4年之久,累积下200余篇精彩对话,于是有了《教育放言录》的出版。
1 `  J) ~; {! |# `
* n. ?2 I4 i0 v% a全书采用对话方式,二人畅谈今昔,对备受关注、牵动人心的各种中国教育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既有对昔日教育的梳理,更有对当下教育的批评。文风虽平实,问题亦琐细,然有理有据,从容道来,却是鞭辟入里;而细细思量,所问,所谈,问题之切中时弊,思想之锋芒微现,言语之精彩痛快,均使人为之动容,拍案叫绝。还有老村绘画数幅点缀其间,图文互补,相映成趣,堪称近年文化批评与思想评论界不容错过的佳作。6 Z+ {: U+ q9 M) d
$ d( K! D' e; I8 h, d1 v, `
对话作为一种知识语体,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许多伟大的哲人运用对话这种形式来展现其滔滔辩才和深邃哲思。对话这一形式活泼自由,从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比较随意。对话又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丁东与谢泳都是对社会问题高度关注的学者,对一些社会现象有很深层的思考,所以他们之间的对话,不时碰撞出令人深思的思想火花。培根有一句名言:“言谈使人敏捷。”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丁东与谢泳的对话中,在同一问题上出现见仁见智的不同看法时,在相互的激发下,对话不断向深层引伸,深入浅出地把读者引领到一个全新的思想境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友渔对该书评价道“对于现代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丁东、谢泳的言论是最值得注意的评论之一,不仅因为直率、中肯,而且现实感和历史感兼备。两位学者以言语平实见长,还善于大题小做,小题大做,在陈述和评判之间应付裕如、游刃有余。两位的观点与关切最容易引人分享和共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也评价道“说昔日的教育,是为了冲现在的教育拍砖。拍到点上,砖砖都砸到七寸,这样的“砖家”多了,中国的教育也许有救。”& z5 ^  a5 O  v' L3 ~
: f  X% x" @3 X
丁东与谢泳的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用第三只眼睛去看当今的教育界。假如用最简单的文字概括全书基调,那该就是“厚古薄今”吧。这里的“古”指的是自清朝开设“京师大学堂”到国民党败退大陆的时间段,“今”则是指49年后一直到现在。本书梳理历史的目的在于“讽今”。而这“讽今”能够获取读者认同的重要原因,在于当代教育流弊之明显,已是路人皆知。只是丁、谢两位大家本身即为当代教育变革的参与者,又能辅以历史对比明证,所以说服力就更加强烈。
  K6 k8 @  a- U7 [& n- A* f/ H, U
4 ^$ Y+ J# L+ p' _按照丁、谢两位的观点,“新人不如旧”的原因在于“制度缺陷”,至少有这样一些:5 f& u. K& j2 A

* v- f+ [* N6 C   1.大学接受国家供养,成为政府衙门,有行政级别和主管单位,严重扼杀了学术思想活力。& f5 q6 C5 r5 n
( }( u9 T  Y! c3 p/ h$ S9 b
   2.校长沦为官僚或直接就由官僚兼任(还有书记),同僚间生出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学术争鸣成为空谈。5 E+ g6 S3 B/ y4 n% v  P8 U

. y5 Z6 \: A; d' v& u1 R" I7 @   3.外行领导内行,行政人员庞杂,一个小科长可以对一批教授生杀予夺,教授治校杳如黄鹤。
# h# j. t0 I! o0 N, g# ]+ H8 Z5 R8 v: H& b! b
   4.教育变成产业,培养变成生产,校园变成工厂,师生感情淡漠(你会和你批量生产的茶杯、磁钢产生深厚感情吗)。
6 F5 O- G4 r! w( q$ r
! _, U4 N% d$ |+ C   5.形式主义严重,评估、争创等面子工程劳民伤财;争一级学科、博士点黑幕重重,搞得一线教师无法安心做学术。
. d" W  l" p# \9 y5 n
* p& M# m6 Y: L  P! G+ o, P  ……1 q0 T5 X. ?9 \- p5 v

' H8 P. l7 ~% Y6 g! |+ [7 T+ u本书中每一章的探讨,都宛如一把匕首,解恨的为读者插到了教育制度弊端的心口上。但是痛快没多久,又让人再随着它哀痛起来。毕竟,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经历过,或将要经历这一畸形的教育制度。怎么办呢,我们明明都看到弊端,但就是解决不了。丁东和谢泳所倡导的“教授治校”、“书生论政”以及“现代人权意识”等理念无疑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但是,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各阶层的利益划分从未有如此多元化,利益冲突也从来未有如此复杂过,面对这样的状况,单纯的理念无疑无法化解现实层面的问题。一句话,丁谢二位在书中所表达的这些理念,若没有制度保障的滋润,在复杂的利益博弈格局下便容易流于苍白。5 u+ U% \& u; h- S- u$ w

, d. r+ D$ l) e6 Ghttp://www.linan.gov.cn/art/2012/2/7/art_1413758_14159587.html
7 m. U, k# O- A* }1 f7 |: @, q- B  P0 T; s8 A# m, L8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8 19:51 , Processed in 0.0969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