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89|回复: 1

解密中国特色的“内参”

[复制链接]

1446

主题

303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588
发表于 2022-4-17 06: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密中国特色的“内参”:直抵政治局 能量巨大

无封面设计,最多三四页,16张打印。恐怕这样的小册子目前在任何报摊上都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读书是毛泽东的日常功课,也是中央领导“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本小册子中关于消除公共资金浪费的最新指示,正在成为各地严格执行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本名为《内参》的读书书中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领导工作的第一件事

大部分内部参考资料被指定为国家机密。领导上班前看新华社内部参考资料

“中央领导和各省市领导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新华社内部参考。”很多新华社记者经常向同行炫耀。在中国,官方新闻机构的任务是为各级领导撰写和编辑国内外重要新闻。这类新闻统称为内部参考资料,简称内部参考。大部分被列为国家机密,只能由相应级别的官员阅读。因为内参报道的真实度、敏感度、深度都远远超过公开报道,有些官员几乎不看公开出版物,他们的信息来源都是内参,对重要问题都会给出指示。

内部参考是党和政府治国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民意和现实的重要渠道。目前,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主要报纸以及广播电视台定期向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提交内部参考文献,其中新华社的影响力最大,出版物数量最多,内部参考文献体系最完善。

内部参考分为四类《国内动态证明单》供政治局常委使用

新华社每天都会发布几篇内部参考文献,最高级别是《国内动态证明单》,专门提供给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参考,一般反映极其重要和紧急的事件。其次是“国内动态证明”和“国际参考证明”,供省级以上领导参考,主要反映重要动态、敏感问题和重要建议。

此外,新华社还出版内部参考出版物。面向地市级、部门级的内部参照,比动态证明弱很多。最低一级是《内部参考文献选编》,主要从《内部参考文献》和《动态证明》中选取一些不太敏感的内容,每周一期,发给县、团等基层干部阅读。

内部参考读者精力虽小,但报告却很大,他们特别注重权衡取舍

《内参》的读者主要是党、政、军的领导人,这就决定了它的传播范围虽然小,但能量很大。因此,要了解中国的政局和领导人的工作,就必须了解“内部参照”机制;要了解领导者的思想关怀、政治考虑和领导风格,必须了解领导者的“内部参考”指示。

一般来说,国内内部参考文献主要报道重要政治动态、负面新闻、争议话题、突发事件、重要技术突破、基层舆情等敏感内容。这种内容不适合公开报道,但必须让中央知道。国内内部参考文献也报道了重大成就、重要经验和典型事例。这些正面报道在得到中央领导指示后,很快就会变成公开报道,形成很大的报道势头。国际内部参考文献主要报道重大国际事件、重大国际外交动向,以及外国政要和媒体对中国的各种评价。

然而,内部记者对新闻的选择是基于一些模糊的政治尺度,没有一个刚性的框架。主要看两方面:一是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的指示,二是新闻媒体负责人的判断。一般来说,一切可能侮辱或损害党的名誉的事情和问题都不适合公开报道。

领导和内部参考:毛泽东最喜欢的“资源”和邓小平评论最多

在我国历届领导人中,毛泽东一直把内参作为重要的“教材”,是他增长知识、做出重要决策的重要“依据”,其中他最喜欢的读物是《资源》。1971年,当毛泽东在去野外的路上与当地领导人交谈时,他说:“我每天都是学生,每天都要读两本《参考资料》,所以我知道一些国际知识。”

根据已发表的权威数据统计,在新时期的中央领导人中,邓小平阅读的内部参考文献种类最多;邓小平也是阅读和指导最多内部参考文献的人。根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邓小平纪事报》,邓小平阅读和指导的“内部参考文献”数量达到220篇左右,其中一半出现在1975年至1978年的三年间。

Xi中讯反映香港工作人员违纪,邓小平指示严格处理

领导来信也是内部参考的重要形式。Xi中讯在主持广东工作时,写了一封信,反映大陆派往香港工作的人有违法乱纪的情况。邓小平在1988年7月4日看完之后,作出指示:“各方面反映,人民和机构(公司等。)在香港发的很复杂,很乱,腐败违法乱纪的也不是一个人。建议成立专门的小组,需要一年的时间来整顿和撤销一批机构。对于犯罪的人,不管后台是谁,都要快速严格处理,找一个处理一个,找一批又一批,绝不手软。”

领导批示让内部参考成为“方上剑”

对内部参考反映的问题进行批示后,附有领导批示的内部参考复印件将通过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给相关省市部委领导。他们在下达追加指令后,要么直接解决问题,要么将追加指令的内部参考复印件转发给下级官员,直到问题解决,要么给上级领导一个满意的答复。正是这个过程让很多基层官员认为内部记者有“登天”的本事。

内部参考保密面临网络挑战

眼睛和耳朵的功能有时会失灵。一些媒体和记者使用内部参考资料进行交易

近年来,地方官员为了彰显政绩或支持地方保护主义,往往不愁没有好消息上报中央,但为了防止记者“登天”,自然受到优待和防范。保守自己的秘密,接触自己的感情。也有少数媒体和记者利用内部参考从事交易,打官司,为老板和地方政府求项目,对方以金钱、广告、赞助等方式回报。这就导致了内参的耳目失效。

内部参考保密面临网络挑战,神秘感逐渐消失

随着信息收集和传播技术的变化,内部参考文献的保密越来越困难。过去,记者手写稿件必须上交内部参考文件。现在都是用电脑发布稿件,记者可以保留稿件。结果很多人改稿公开发表,赚取稿费。但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政府很难屏蔽新闻,矿难等突发事件往往在第一时间被曝光,这也让一些内部参考文献失去了神秘感。


https://www.csxming.com/minsheng/36810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6

主题

303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588
 楼主| 发表于 2022-4-17 06: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度百科:新华社内参

新华社内参是新华社主办的内部刊物,是向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提供内部情况的重要渠道。这些刊物根据不同内容,分别确定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密级,供不同层次的领导同志查阅。所谓“内参”,指一种具有参考性质的内部信息传播载体及其工作机制。在中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是独特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中国新闻传播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1 内容简介
2 历史资料
3 内参级别
4 报道取舍
5 邓小平看内参
6 习近平作批示

新华社内参是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向党中央及省、部领导机关报送各种内参的统称。新华社内参是新华社主办的内部刊物,是向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提供内部情况的重要渠道。这些刊物根据不同内容,分别确定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密级,供不同层次的领导同志查阅。 《新华社内参》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供特定级别领导阅看参考的刊物,以便决策者及时了解真实的民情动态和社会走向,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国家富强。
新华社通过自身内参报道权威、准确、及时、实用的特色和直达最高层的畅通无阻的渠道,一直在发挥着:“为领导同志掌握真实情况服务、为领导同志科学决策服务”的作用。通过内参反映情况,解决问题,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一大特色。实践证明,内参报道有着公开报道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所谓“内参”,指一种具有参考性质的内部信息传播载体及其工作机制。在中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是独特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中国新闻传播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参”是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下进行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民意、了解实际的重要渠道。

新华社内参报道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内参报道是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一大创举,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一贯重视内参的作用。1948年6月5日,党中央发出了第一个关于内参报道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新华社应供给各种资料的指示》,规定“为了帮助中央了解各地情况,新华社总社和各分社除了供给各种准备发表的新闻稿外,并需担负供给各种参考资料的任务。
1952年毛泽东同志就新华社内参亲笔批复“此种内部参考资料甚为有益,凡重要者应发到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的负责同志,引起他们的重视”。 从1946年到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共发出26份有关新华社内参报道工作的指示和规定。
内参级别
新华社每天都要发若干条内参,最高级别的是<国内动态清样附页>,专门提供给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参阅,一般反映极为重大和紧急的事态。
其次是<国内动态清样>和国际<参考清样>,供省部级以上领导参阅,主要反映重要动态、敏感问题和重要建议。
此外,新华社还编发内参刊物。面向地市级和司局级的是<内部参考>,反映问题的敏感度比“动态清样”要弱许多。
最低一级的是<内参选编>,主要从《内部参考》和“动态清样”中选出部分不太敏感的内容,每周一期,发至县团级等基层干部阅读。
报道取舍
在群山的峰巅上千旋百转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王家湾。从红石山头往下眺望,只见三座山峰脚下夹着一块几亩地大小的谷地。一条小河从谷地中间穿过,河岸两边,各有几排瓦房,围墙雪白耀眼——这是新盖的公社粮库和公社机关。公社背后的山坡上,错错落落现出上下几层窑洞。粗粗一看,王家湾不失为一个秀丽的山村。然而,听了公社副书记雷步升的介绍,我们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在毛主席离开这里三十三年后的今天,这里竟然是这样的贫困:1979年,全社五千一百八十九人,平均每人只从集体分到口粮三百一十五斤,收入三十二元六角九分,人均现金才一元六角一分。 午后1点,正是社员吃晌午饭的时候,我们去拜访了当年接待过毛主席的王家湾行政村代表主任、现任公社党委委员高文秀。这位1935年入党的老党员,如今已经七十二岁,老伴已去世,全家现有十一口,分了两家。我们先看了看他儿子住的窑洞,大小几口正在吃饭,不同年龄的人饭都不一样:最小的吃面疙瘩汤,大一点的吃“渣渣饭”(一种把高粱连皮和苦菜一起煮成的又苦又涩的饭),大人吃糠拌苦菜。窑洞里除了一盘炕,一个锅台,几只缸罐外,空空荡荡。揭开缸盖一看,大部空空,只有一只缸里还有一点高粱,锅台上还剩半盆面。
走到上一层的窑洞里,只见一个干瘦如柴的老头,缩着脖子斜靠在炕壁上。老雷说,他就是高文秀老汉。我们打量了一下,炕上有一片烂毡,角上堆着两条破被。一个入党四十五年的老人,晚景如此凄凉,我们一时语塞鼻酸,说不出话来。还是高老汉首先开口,问我们从何处来。一听说我们是北京新华社派来的记者,老泪就顺着脸上的皱纹淌下来,哽咽着说:好,好,难为你们还惦记着俺们……
在一阵沉默之后,我们问老人:这些年日子过得咋样?他无力地摇了摇头,一声长长的“唉——”停了一阵才说:“不瞒你同志,已经饿了十好几年啦。去年还算好,一口人分了三百来斤粮,自留地上一人又弄来四五十斤,饿是饿不死了,比前些年吃树叶的日子好过些了。” (摘录)
2011年:江苏泗洪“镇村公交”便民利民 “一二块钱就能坐公交车赶集走亲戚,让我们农村人享受到了城里人一样的便利。政府给大家办了件大好事。”坐着崭新中巴车的76岁老人周英心生感慨。今年7月份以来,江苏省泗洪县有63辆这样的公交中巴奔跑在9个乡镇、149个行政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交通一体化探索出了一套高效模式。

2011年:江苏泗洪“镇村公交”便民利民
据了解,泗洪县为镇村公交制定了可行的路线图,提出全县23个乡镇分为两批开通镇村公交,2011年开通13个乡镇,2012年开通10个乡镇。 (摘录)
《国内动态清样》推介“衡阳经验” 2012年衡阳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开创乡村发展“以强带弱”的“四村十联”后,受到外界广泛赞誉和好评。由新华社记者丁文杰、史卫燕撰写的《湖南衡阳推行“四村十联”构建农村党建新格局》的通讯,刊登在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5094期上,推介我市“四村十联共进”经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阅后批示:衡阳“四村十联”的做法值得全省推广。

邓小平看内参编辑
仅依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年谱>,邓小平阅读和批示“内参”的数量达220件左右,有一半出现在1975年至1978年这三年时间。邓小平读过的“内参”大致有四类:
一是新闻单位常规性报送的内部刊物。如新华社每天出版的《国内动态清样》、人民日报社的<群众来信摘编>和<情况汇编>及《情况汇编特刊》、光明日报社的<情况反映>、中国青年报社的<青年来信摘编>、上海解放日报社的<情况简报>等。
二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机关创办的内部刊物。如国务院信访室编印的<人民来信摘报>、中央办公厅信访处编印的<来信摘要>、中央军委办公厅信访处编印的<信访摘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编印的《信访简报》、财政部办公厅办公室编印的<信访摘报>、石油工业部办公厅编印的<外事情况反映>、教育部办公厅编印的<人民来信来访摘报>,等等。
三是邓小平办公室收到并呈送的各界人士来信。其中既有国外人士、华裔科学家的来信,也有国内各方面人士的来信;既有献计献策的,也有反映问题的;既有要求落实政策的,也有恳请平反冤假错案的;既有老干部家属的请求,也有青年学子的陈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四是中央领导人之间的相互转阅。其他中央领导人有时看了刊物的相关内容,作出批语,并予转阅。在这种情况下,被转阅者也会看到“内参”的内容。邓小平这样做过,也“被”这样做过。

习近平作批示
2013年1月23日,据媒体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内参报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20日下午接到中央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的通知后,根据江苏省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要求,省委办公厅当晚就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及正在召开的省“两会”迅速进行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从现在抓起,从省“两会”和春节抓起,切实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带头树立良好形象,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 ... 5%E5%8F%82/127637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08:43 , Processed in 0.0277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