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0|回复: 1

郜天仓:那年月,真往死里饿

[复制链接]

1391

主题

442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156
发表于 2021-5-28 09: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J( b) o) p/ h5 R5 ?, O
0 h, Q  S, ?9 \' e
那年月,真往死里饿!
5 j# o& y8 I* Q7 x& l4 Y9 I1 |! V
: q2 j' c8 [" h* R郜天仓7 g6 I7 G+ [/ x( M

' f2 X4 L  r  n: Q文史月刊 2009年3期" u/ H$ A" ~  {9 s: H  A( S

& z1 T! o" x) W* r9 e9 K6 T9 y$ V; q% [' C  y9 K) q
偶然读到一则《朝鲜首次承认缺粮100万吨》的报道,突然地打开了我尘封45年之久的记忆之门,拾回了一个个琐碎的片断……2 B0 o+ ?  o& j3 j8 j

2 o# i+ ^$ Z" J2 p
. a' D. Z: N; v  e
% m2 @! K. C! }/ c人所熟知的上世纪60年代突发的“三年困难”时期,正是我在忻定二中读初中的时光。当时全国物资匮乏,尤其粮食奇缺,城镇居民一律按低标准供应。国家很关怀在校的青少年成长,以人头日供给成品粮一斤一两。这在那时是足以让人眼馋的了。为了缓解由饥饿引发的矛盾,校方根据学生的年龄、身材、食量分三等配给粮食(一等一斤三两,二等一斤一两,三等九两),秋天还将校园内外的洋槐树叶子收集起来,磨成面掺在粮食里充饥。
' o( o. l( i7 \8 l* E
+ a$ I6 H, V. p1 q" {缘于年龄偏小,我只能享受三等供应。可以这样说,我是全班少数受饿最严重的学生之一。按家境状况来说全班绝大多数同学可分为四类:父母有固定薪金属于双职工的;家庭成员中有担任大小干部且掌管粮食权利的;劳力多能赚到工代粮的;或属于山区、或有外援、或有积蓄的家庭。可这四类我都不沾边。我全家四口人:父亲住荣军疗养院养病去了。母亲虽是个强劳力,可也赚不上多少工分。姐姐常年拾柴禾,仅供做饭取暖之用。由于我得不到家里的补贴,每每看到同学们的父母送来食物,或看到同学们星期天背来干粮,就觉得很委屈。其间的委屈还来自于自己连伙食费也交不起,曾差一点被校方勒令退学。有次回家埋怨时,母亲摸着我的头竟哭了:“是妈不好,你爹常年有病,咱们家实在是太困难了,你好好念书,妈一定让你吃饱……”
8 L* c. Z; }4 }2 H9 z, k, Q; R, \2 m4 [' m1 J7 r  [: b( j" U2 s

) Z  n' E1 {) @) y. _2 X3 b2 o0 v
不久,母亲开始每星期给我送一次“谷窝头”。所谓的“谷窝头”,就是用不去皮的谷子磨成的面蒸的窝窝头,实质上就是小米与粗糠炮制的产物,吃到嘴里“沙沙沙”地直响。就这也比玉米面掺槐树叶子好吃多了。我总算在同学们中间获得了些许的虚荣与自尊,同时也大大减轻了饥饿的程度。然而,几个月后,连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0 r" s- A5 ?: K0 D3 ]- y7 j# s* Q8 P) W+ C
一个星期天,我离开定襄县城回智村探家。一进门,我就到处搜索食物。揭开笼屉也不看是什么,抓起来就往嘴里塞,连吞了三个团子以后,姐姐才说:“你这一下子把我一天的饭全都吃了!”这时,我才醒过神来,回味着那刚刚下肚的又酸又涩又苦的东西,问道:“你和妈每天就吃这个?”姐姐说:“这是醋糟(做完醋剩下的渣子)、蒲根(河滩里的一种蒲草的根磨下的面)和野菜(苦菜等类)做的团子,就这也是每顿只能吃一个。吃了就吃了吧,不饿谁吃这个!”$ Q; T( b& B, I; T& Z) a8 S0 z
$ i2 Q: K1 I) k; e, z. _4 H
好不容易捱到中午生产队收工时刻。一见母亲,我不禁大吃一惊,母亲变得简直认不出来了:双眼深嵌在瘦削了一圈的菜绿色的脸庞上,显得很是萎靡和疲惫,她一颠一拐地踏着碎步向我移来。我大叫一声:“妈,你这是怎么啦?”母亲强笑道:“你回来啦。”我问道:“妈,你是不是得了啥病啦?”姐姐嘴快:“妈的病是饿病,队里分给妈和我的谷子全给你吃了,你瞧瞧妈的脚……”
$ r& `( d$ w/ z7 {7 @. i
# y0 i, T* v9 S母亲打断姐姐的话,厉声斥责:“用你多嘴胡说。”我蓦地俯身摸着母亲那一双肿得像馒头似的小脚,情不能禁地跪下了,撕心裂肺地喊道:“妈,我不上学了!”
9 O  b* f0 r  X. N; a1 U7 [/ H2 R
母亲一把把我搂到怀里,老泪纵横道:“傻孩子,尽说傻话。你不上学了,就不受饿了?在学校你好赖每天还有九两成品粮吃,你回到村里连六两原粮也吃不够,你岂不是更饿了吗?再说,新旧社会都一样,没有文化不行。你爷爷正因为有点文化,才做过绥远汇圆通钱庄的掌柜,如今新社会种地也得有文化呀……”, L4 t6 q: ^! W' c! Q( W' O
& {0 a. \1 e( U8 H6 n( o" l0 {' \% e
母亲的话通情达理,不容反驳。我说:“那你得答应再不给我送吃的才行。”母亲的脸一下子舒展了许多,笑道:“俺娃懂事了,妈答应你。”$ e5 x; n* @, {. e6 S
- M( P* \! |( Y' {  {

0 M+ X! q: W, S# Y/ n7 a! W, t
" k6 I: Y. J7 @' S7 }8 w- C母亲很守信,再也没有往学校给我送过吃食。而我反倒每顿饭痛下狠心节省一小块窝窝头,积累一星期往家里捎送一个四两重的蒸馒头。这样在我心里尽管得到了一点安慰,但面临着的残酷饥饿现实却变得更为剧烈。当时粮食的黑市价格一路飙升:小米每斤4元,玉米每斤2.5元,全国粮票每斤3元……尤其糟糕的是,有时候即使是手上有钱也很难找到卖粮食的地方。在校生即使是请假不在学校或星期天回家都舍不得下灶,总要托人领下饭食。瞧吧,一过星期天总有成堆的窝头、馒头、小米摆在寝室内的桌上。
( d6 B# O  A" ~' R* B0 v, _0 e9 S
) y5 ]( g& i- I3 A* h接踵而来的便是“寅吃卯粮”的借饭风。我疯借疯饿了一些时候。最严重的是有一次接连三顿饭都将主食还了对方,直饿得我“头晕眼花心发抖,腿软脚麻迈不了步”。从那时候起,我就落下一个毛病:说不定什么时候,心一发抖,双腿就软得不会走路了。这时只要马上吃几口无论什么东西,几分钟就恢复正常。这个症状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才完全消失。* A, X6 h# N3 A. f& l0 u

% q+ U1 u6 O0 k0 n! b+ `. c  X" h
, `8 }7 }$ P- G9 B" o3 [# _
1 {( F6 g/ U& f2 s. P0 Q, f: z那时候,同学们围绕着“吃”,赌博的花样也不断翻新、千奇百怪。有用扑克赌的,有因争论问题引发赌的,更有趣的是竟拿“口大口小”来赌。一天中午,有个外号叫板头的同学不知从哪里得到一个消息:某班某某因赌“口大口小”连着赢了好几个窝头。于是他一回到寝室,就高举着一个窝窝头大声宣布:“谁有本事五口吃掉这个窝窝头,我送他白吃,吃不掉还我两个,谁来应战!”挨着我躺下的彭同学,那日午饭刚还了债主主食,只喝了一碗开水冲的菜汤,正空着肚皮叹气呢。我推推他,附耳鼓励道:“板头挑战吃窝头哩,你人高马大,加把劲赢了他。”0 e2 X% A9 o  B6 W
+ v; i# ^7 X' w& t5 Q# \. o/ ?
彭同学打了个激凌坐起,从板头手里接过窝窝头,看了看,又翻了翻,问道:“五口?”“五口。”“真的?”板头笑着说:“哎呀,这当着大家的面,我还能反悔!”彭同学再不言语,只是一个劲儿盯着窝头翻看。这是个隔了夜的二等窝窝头,色泽暗淡,又干又硬,因为是掺合着洋槐树叶子做的,无论是重量或体积都比一般的窝头大很多。3 F* o* p+ }/ H0 g
/ B7 F  L5 o4 l$ h. u
这时候,寝室内的十几位同学都围拢过来观看这场赌戏。彭同学双手捏住窝头两端,猛然朝顶部深深地扎下第一口。这一口简直太大了。若按这一口的容量,四口就可以将窝头吃完。板头那原初很有兴致的扁脑袋,霎时就耷拉了下来,他估摸自己十有八九要输。对于彭同学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吃进嘴里的窝头如何下咽?据彭同学事后回忆说,这里边有学问有技巧,首先得动用舌尖一点一点地将食物拨动、挤压到口腔两侧,其次是必须保持冷静的心态。这一口足足用了三分钟。彭同学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珠后,从侧旁咬下第二口,这一口比较顺利,只是略显吃力了些。9 B+ Y" I: T% w; O

9 D" y0 x( T# @4 g# a: @2 F: V意外的麻烦出在第三口。彭同学第三次下口处选在窝头的左侧,其形状是一个下钩的月牙形。严格地讲他下口的时候不是咬,而是用手把那“下钩的月牙”反转朝上直直的推到口里,恰好塞死在食道的入口处。这样一来,除舌尖的作用失效不说,更要命的是咽喉部出现奇痒、恶心的症状。刹那间,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渗了出来,眼泪生生地夺眶而出,额角上暴涨的静脉血管激烈地跳动着。围观的同学们不知所措地瞪大了眼,更急更慌的是板头,大叫道:“快救人!”说着便伸汤匙欲掏食物,彭却急用手指了指碗里的水,又指了指他的嘴,板头会意,忙往彭嘴里灌下三四勺水,由于水的软化作用,几分钟后彭的口中开始松动,一场危及生命的事故终于排除。
9 a* k8 c  o" ~; h* K1 Y
: H' y, K& g" f8 r$ @
6 ^1 w& y& K: s! t: `$ ]* B% `) Z; i0 J% H1 V* T
打赌风波结束后,借饭风、赌吃风自然也就减弱了许多。同学们除认识到那是“自我折磨、自我作践”的危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诱使和影响。可以说当时全社会盗食成风,尤其广大平川农村更甚。有一年暑假我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事情。一群下地的社员劳动了一会儿,大伙就轮流遛进瓜菜、玉米地,去生吃瓜菜或玉米。他们生吃玉米的办法很独特,他们不是撇下一个玉米剥开来吃,而是并不将玉米撇下,就在玉米苞上撕开一半外皮,用嘴啃几口,再把玉米皮合上,然后再找一棵玉米继续啃。8 G# H2 c( m7 I) v
: f6 y! t4 H8 r& ^+ S& W$ Q
临收工的时候,人们不是腰里揣一两个玉米,就是箩头里的草下埋几个红薯之类。一天,我看见邻居烩着一小锅南瓜,就问母亲他家哪来的南瓜。母亲没说话,姐姐在一旁笑了一下也没说话。没用一个时辰,我家的南瓜也煮好了。母亲一边吃一边说:“咱家的日子全凭英子‘扑闹哩!”
* r# O+ Y8 h3 G% c! _% k; p1 o" H; y/ l3 ^# f; c& y+ R3 j
5 E9 K% k6 s" _5 P% K

2 i$ b7 q8 O% I  s7 Y当年的饥饿真是刻骨铭心的。临近午饭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听课就听不到心上了,都盯着各自在玻璃窗木框上刻记的红杠杠。太阳的阴影一旦与红杠杠对接,准是敲响下课铃声的时刻。当时的那种饿,吃了饭也饿,不吃饭也饿,有时是吃上饭更饿。加上那时又处在盗食成风的大环境下,学生们岂能“出污泥而不染”?7 `. i. G" D+ o* ^
8 p2 w- O- Q/ R4 f8 n
因为那时的饥饿是无时无刻的,不仅不分白天黑夜,甚至有时是突发的。有年冬天夜半1点多钟,记不得哪个同学把大家从睡梦中喊起来,说:“我实在是饿得睡不着了,听说菜窖里新买进一批蔓菁,你们想不想吃?”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想吃。不一会儿,那个同学扛着一大口袋蔓菁撂在地上。大家疯狂拥上哄抢猛吃。不想好吃难消化,每人隔十几分钟就撒一泡尿,而且有的还直喊肚子疼。
6 g& I$ s2 |* r' _: G! K9 {2 p3 A6 A7 S0 N
又有一次,有人得到“火车站台有一批葵花饼和豆饼(都是榨了油的渣子)”的消息。我们几个同学结伴而行,搞回一些来,吃了好几天。还有一个星期天,在学校闲着,上午9点多钟,我和张同学饿得烧心火燎的。他突发奇想:“北西力村种着好多‘猪瓜,咱俩去吃一顿”。他的话正中我下怀。他从家里取了一把镰刀,我们大步流星赶往地头。一看瓜个不小,足有十几斤重。‘猪瓜的学名不知叫什么,反正是专门喂猪的饲料。形状就像如今的冬瓜,切开是粉红色瓤子嵌着白籽籽,很难吃,好比生西葫芦加醋的味道。我俩啃了半个瓜,总算垫住了烧心火燎的空腹难受劲儿。8 g  l# Q+ s8 j/ n

  T8 {- t8 J4 E1 i$ Q# k) p5 s7 ?" H' r# N9 ?# B9 ]. `

- ?$ {( D; s! Q; N/ k5 \/ e# `那年月,村里护田的营生也很难干。过于严酷,都把人得罪了,不行。过于放手,又怕失控,交不了大队的差。大多数聪明的护田人采取的策略是:对小偷小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偷盗次数较多的人,逮住后也不声张,放了人,赃物归护田人所得;对惯偷大盗者重点监控,一旦逮住,毫不留情送交治保会处罚。
2 d0 k6 |2 I# q) a6 F4 @' M2 w! A" r9 P5 J% R3 j$ m
但也有个别死搬教条的,对全村人一律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结果落了个悲惨的下场。有个叫郭二忙的,每日端着一把明晃晃的大铁叉,尽职恪守在村口要道上,任何偷盗者都难逃他的法眼。有一次,他的二叔担着一担草走过来了。二叔平素口碑很好,从未有过偷盗记录,就放过去了。刚走了几步就被二忙喊住了:“二叔,你这扁担颤悠得可不对呀,侄儿还是查查吧!”一搜,果然七个玉米苞露馅。二叔哀求道:“你婶子病了好几天,就想吃个嫩玉茭,叔叔这是今生第一次,你就放叔叔一马吧!”二忙毫不容情:“二叔,侄儿吃的就是这碗饭,快跟我认罚去!”5 K5 d. u) x  w/ [9 l# p
; i" K% ~$ p. d' H
几年以后,二忙病倒在床,很少有人理他,他又是光棍,没有多少时日的就病饿交加而毙命。出殡那天,连个抬棺材的人也找不下。最后,经主祭总管长跪于大街上求告才得以安葬。% p& R4 l8 y7 k5 E, E3 H/ \
# r' V. t3 s- Z. j+ {2 F, z4 y
- _2 u. P/ u% A. p8 b$ ^

$ v: M0 L% [# D1 S. o8 F6 U“三年困难”时期的饥饿,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深重灾难。2 _: |7 `+ s" |$ B; \1 G2 X
9 Y9 L0 U. h' W! B5 @
我所在的村是全定襄县最大的大队,“三年困难”时期全大队累计死亡人数不下300人,超过以往正常年份死亡率的五倍还多。从1963年开始,境况逐年好转,但在我的经历中,吃不饱问题一直延续了20多年。当时解决饥饿问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向生产队借粮。彻底解决吃不饱问题是在1984年以后。! t& w! w) U1 R1 u5 O

! H  Y6 L8 G" `1984年,“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平川地区全面推广施行。这一年,我妻子承包了8亩多土地,出产小麦800斤,高粱3000斤,玉米1200斤,糖菜4000斤,总收入1100元。当收获得3000斤高粱堆在院里的时候,妻子兴奋得彻夜难眠。第二天就把欠生产队的1200斤借粮全部偿还。小平同志的“一个承包制”基本解决了数百年来中国农民的吃饭问题,从此并彻底远离了饥饿。( N6 x* w4 \( d9 X* ^" Y. D) x, S

, Y" V# W/ ~6 ~1 \$ i# o& V. W(责编 丁杰)' H3 K" T. r  l( N8 U$ T
1 B1 B, A9 W$ }" Y5 R) S# _; e

# }" n3 p: E  B,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1

主题

442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156
 楼主| 发表于 2021-5-28 10: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乞白赖读初中; j' L7 }/ D  h8 M

' M) R$ K8 r0 F* q. _5 l郜天仓' @7 Q3 w$ h# N! c+ q3 I/ x3 _0 }

: o9 U/ D- o, V* @. i4 a文史月刊 2009年8期
( Y! j/ Y4 Z4 t2 N3 K6 F
! \2 Q: P' N, l( t8 z  w/ o4 n& f1959年8月,我接到了忻定二中新生入学通知书,我把通知书上最重要的两条“携带本人学习所必需的文具及课本费3元,入学报到预交伙食费10元”指给父亲看。父亲看了一眼,点燃一袋烟,盯着窗户出神。可别小瞧这13元钱,当时足够我们4口之家半年多的花销。我怯怯地说:“要不,这书我就甭念了。”$ k, a! I- \: {1 T+ z1 N( {. n6 P
' v) N3 u6 W! o9 v
“胡说”!父亲将烟斗往炕上一摔:“你小子给我争口气,能考上咱就得好好地念!”0 L9 W% s+ Q4 g

/ g$ k7 P4 u; [9 ?: H4 r9月1日,是入学报到的日子。我们搭了一辆去县城的马车,父亲伴我同往。临别,母亲把3元钱塞到我手中嘱咐:“这是你近几年的压岁钱,妈一直替你攒着,掂量着花。”
; m: ~2 y$ ?3 T& W3 U9 B$ g3 W$ T; q4 n1 r  A# D! G
虽然母亲给了我3元钱,可以解决书本费的问题,可是那10元钱的伙食费依然没有着落。去学校的路上,我一直担心不能按规定交纳伙食费学校不让我报到。到了学校以后,不知父亲用了什么方法,竟然说服了学校允许我报到上课,同时说服了管后勤的吴总务,同意我在学校“先吃饭后缴钱”。
, i* Q" K4 r9 D7 ^7 r$ e4 y0 ?7 B- s+ L( x2 J
然而好景不长。3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大家正在上晚自习,吴总务来到我们班问道:“谁是郜天仓?”我站起来回答:“我是”。吴总务显得很恼火:“自打入学,你的伙食费一个子儿也不缴,你想叫谁来养活你?全年级5个班300多人,没有一个像你这样‘没皮护(指没脸皮)!别人缴不起伙食费都主动退了学!你也长些骨头,念不起就不要再念了,何必死皮赖脸……限你一礼拜,缴不来钱下灶!”0 }# K1 F  B2 t

. X$ F0 h6 A, r, q果然一星期过后,吴总务动了真格的,下令伙房撤了我的灶。撤灶那天,有个同学见我没饭吃,给了我两个烧山药蛋。那两个烧山药蛋,我是和着泪水吃到肚子里的。! u4 I$ e* k% f/ r

- I1 Q4 M6 d2 ?7 w' U2 u7 G: l可能是班里的同学向班主任老师汇报了我的情况,班主任老师又跟吴总务进行了协调,吴总务又给我复了灶。然而,吴总务在全班同学面前对我的公开羞辱令我无地自容。从此以后,我上课常常走神,总是思谋着怎样才能按时缴纳伙食费,很快我的学业一落千丈,成绩由全班的尖子滑到中下等。* k% }$ C! }+ j0 \3 l. B$ z
$ v$ t! H9 ~" D6 w) @: o9 B
面对现实,我再也不想这样下去了,我想找母亲想想办法,好让我没有任何思想负担的去上学。但回到家里听到的一件事,又让我打消了找母亲想办法的念头。  R& i, I% F1 L# ]" }; e! q
1 V; X, t" g% v% p9 F, d
我家喂着1口老母猪,两年前赊下生产队里30元钱的米糠,最近生产队里让我家还这30元钱。我家自然没有钱还,这时生产队里便决定以那口老母猪顶账。这样那口老母猪虽然还是由我妈养着,但已成了生产队的财产。同时生产队还决定,饲料由生产队提供,每天给我妈记1个工。
% S* K0 V4 E# Z; e. ]) _
+ r3 N, r# i  J6 Q, o0 E后来老母猪产下了的6头小猪,因为队里只明确母猪是生产队的财产,但是并没有明确小猪属于谁,所以我妈就以每头小猪4元的价格卖给了猪贩子。消息传开,队长便组织社员开我妈的批判会。会上生产队长破口大骂:“没见过你这种死不要脸的灰女人,竟敢偷卖队上的小猪,限你明天把卖小猪的钱退出来……”我妈受了批判以后就躲到东楼村我的姨姨家。7 t( j  Q/ N* U$ I8 B. B

# G% _: J& z: g: N) ?回到家吃了奶母做的一大碗红面掺榆皮面河捞后,什么话也没说我又回到学校。: B( k' P: K6 M3 B" l$ B6 ^5 }) |, w
* V% e6 s# f) G" M0 }
希望彻底破灭后,我的心情反倒平静了。于是,学习成绩也紧跟着大有提升。但是没过多久,这种平静就被打破了。大约1960年5月至6月间的一天,班主任老师正式找我谈话了:“你的伙食费问题已经提交校委会研究了,决定限你在一周的时间内,交清12.56元的欠费,并保证以后逐月清理饭费。如果你不能执行学校决定的话,下午的课就不必上了。”  @& {, u5 }: j
. Q9 A$ c& W4 w, A
第二天上午,我就离开学校去向父亲说明此事。当时父亲住在省荣军疗养院,省荣军疗养院设在河边村阎锡山的故居里。定襄县城距河边村20公里,走到疗养院时,已经是中午了。一见父亲,我就忍不住哭了起来,并说明了学校的决定。父亲安慰道:“不怕,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共产党是养穷人的,不会让穷人没活路。”
0 {) p% M; b0 [. ^# i8 i# w+ R- U+ `$ O0 L
父亲出去了一下午,晚上回来的时候,手上便拿着一张省荣军疗养院写给五星人民公社党委的便函:; C9 ~. p9 v4 a1 [5 K5 H
3 A% x: x2 X/ E; y
五星人民公社党委:8 a9 H' `- Y5 c+ J1 Z: h) M2 C4 ]

% A: O+ z, t* g得悉忻定二中校委会决定将我院养病军人郜钧同志之子郜天仓处以“勒令退学”,原因是拖欠伙食费12.56元。我们认为这个决定是欠妥当的。郜钧家中十分困难,孩子小,无固定收入,劳力短缺,情况特殊,建议党委助一臂之力协处此事,解除郜钧同志后顾之忧,以利安心养病。
6 @5 U- D' h" q( T
# V3 k4 d- a$ {# y8 H7 `顺致
& C+ |" w, ~* B" c/ @6 z) b; g8 J6 B# X) Z5 Q2 D1 ^" \: ]
革命敬礼9 T8 _) z( o4 J+ H( a: _' ~+ M

/ D) \% x- r. f' X3 v/ f6 a山西省荣军疗养院党委(盖章)7 Y3 P  D) z4 K' N3 x

; H5 F! ~( w) X山西省荣军疗养院工会(盖章)# }1 A6 Y5 s0 v  q. n1 u  F0 Z

0 w; E- Q1 ]0 D$ Q1960年×月×日- z: B+ |6 H- G4 K* j

. I/ d, J3 [& I, I0 Y7 G7 b) S% a翌日下午3点钟,我跟父亲跨进了忻定二中的大门。班主任的回答干脆利落:“实在对不起,爱莫能助,请找校长。”校长任尊三,一脸的和善。父亲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就因为我儿子欠学校伙食费12.56元而勒令退学,这未免太轻率了吧?”
% h% J% H" s8 n6 D+ @* V9 w. Y& c' s+ H/ B3 U/ c3 `
任校长语气和善:“你儿子的情况我后来才多少知道了一些,但对于校委会的决定,我虽然是校长,但是我一个人无权改变。不过,要想改变校委会的决定,只有通过你的努力来实现。我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g* F3 l, o7 k' R' D1 @/ _

# d/ O1 L3 f; j) d, I- [父亲马上听出了对方的弦外之音,于是领着我去找公社。在五星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见到了公社党委的张书记(名字不记得)。父亲客气地趋前搭话:“张书记,有件事要麻烦你,”说着便把荣军疗养院的大札递上。张书记看后皱皱眉头:“欠伙食费12.56元就勒令退学,这是什么逻辑?这样吧老郜,我们了解一下,你明天上午来吧!”/ b  z8 O3 Z. X0 c7 J) H6 M: f  Q

3 F5 ]& Y  h4 r1 P  J0 H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了张书记的办公室。我们刚一进门,张书记就冲我父亲说:“你家里的情况我派人调查了,完全属实。昨晚党委研究了一下,作出两条决定,一是补助郜天仓同学现金15元交给学校抵顶欠款;二是建议学校免除郜天仓同学的伙食费。”) j1 ^2 g+ b) c  k" h" i* G
! j- h' Z4 P! d
一个钟头以后,父亲将五星公社党委的公函连同15元钱摆在了任校长面前。任校长阅后提笔签道:照五星公社党委意见执行。又转脸对父亲说:“找总务处樊主任去办吧”。8 J3 H8 S, L& ^3 x/ v7 I( J' w
, Q" s$ i7 n$ }: [
后来学校虽然允许我继续上学,但是并没有采纳五星公社党委的“免除伙食费”建议,好在学校总务处樊主任对父亲有过承诺:“今后有关伙食费的事让你儿子直接找我。”在以后的两年中,我曾向樊主任要过三、四次钱,每次6至7元,再由我交给吴总务。+ v+ R! L" N* j7 Q9 O5 Z# f  f7 G/ W/ T( b
" k1 U% ~& m* w8 y0 o% O; L
几十年以后,在我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仔细一想才发现,樊主任当时给我钱的时候,每次都是从他的钱包里掏钱,一不按手印二不打条子。我就质疑,这会不会是樊主任对我的捐助呢?于是我赶紧打听樊主任的下落,想弄清楚这件事。然而令我抱憾终生的是,他老人家已经作古好几年了。4 A' O# Y+ E$ f2 Q
, ]" }0 O9 _* i
后来由于“伙食费问题”的困扰,我的精神状态一直难以振作如初,中考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同时,我也很感激我的父亲,不论他是“脸皮厚”也好,还是“心计多”也罢,总算从客观上成就了我的三年初中学业,这就为我的人生道路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 t8 I- u# H5 y6 c# U1 S* g9 Y1 F4 Z+ T! P* g. W/ s
(责编 丁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9 03:59 , Processed in 0.1017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