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04|回复: 0

施宣圆:“难友”朱维铮

[复制链接]

1399

主题

443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51
发表于 2021-3-16 22: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U7 q5 ^* p6 |# g! R! i  p5 f* B% {+ O& p2 b& e7 }' R
201303291040504754.jpg
7 S4 N$ i8 U* q$ M' Z: s+ N4 r5 r" D( M. \
   朱维铮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每当想起他,心里总是很难过。他是我的学长,我入读复旦历史系,他刚毕业。周予同老师教我们中国古代历史文选,他和贺卓君是辅导老师,但那时颇为“师道尊严”,学生与老师接触不多。“文革”前,他是市委写作组“罗思鼎”成员。“罗思鼎”成员都是我们历史系老师,他们是业务“尖子”,朱维铮是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一位非党人士。
2 }5 o4 i& J& f. z* Y3 L$ |    1965年11月中旬,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文汇报》发表,我在《文汇报》理论部,偶尔在报社大楼见到朱维铮。他是“罗思鼎”“跑腿”的,经常送稿件到文汇报社。1967年初“一月风暴”不久,他被上海“市革会”派到《文汇报》北京办事处(下称“北办”)。 “海罢”批判期间,“北办”在北京搞了许多文化名人的材料,曾经受到毛泽东的表扬。朱维铮到“北办”,持《文汇报》记者证到处活动,搜集情况。是年十月,《文汇报》派我去“北办”“顶替”他的工作。我记得,我到北京的那天晚上,他就带我去北影厂一位名演员家里采访。我们俩骑上自行车,一路又说又笑。路过天安门广场,停了下来,我第一次到首都,看到高大壮丽的天安门、广阔雄伟的广场,很兴奋、很激动。那时我们都年轻,风华正茂,能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感到很自豪。过几天,他回上海了。8 q: P4 b1 x" P& [, m9 F
  次年4月12日,《文汇报》“星火燎原”造反派炮打张春桥,这就是轰动一时的“4·12事件”。在“清查”时,都说“北办”是“炮打”黑后台。我和一名同事被“揪回”上海审查。其实,当时“北办”主任艾玲和我们根本不知道上海“炮打”的详情。据说在“市革会”“群运组”当副组长的朱维铮在这次“炮打”中思想动摇,立场不稳,也被审查。但是,倒霉的是到了1971年3月下旬,全国清查“5·16”运动,我们“北办”人员,从上到下,包括勤杂人员,统统被“一网打尽”,关在“上海市文攻武卫(民兵)指挥部”(今外白渡桥边俄罗斯领事馆)地下室办“学习班”。专案组的人责令我们交代与“5·16”的关系,并要揭发艾玲,抓出“4·12”炮打的“黑后台”。与其说办“学习班”,其实是关进囚牢,一人一个房间,窗户密封,房门紧锁。在一次“放风”时,我偶然发现了朱维铮。顿时一愣,后来想起来了,他也在“北办”工作过。我们被关了四个多月,“审查”不出什么。释放后送到《文汇报》厂部车间“劳改”。以后,朱维铮回复旦了。前几年,香港出版一本《十年一梦》,作者在书中说,朱维铮“思想不通,关在民兵指挥部的时候,他在里面大声叫喊,用拳敲、用脚踢铁门,要求把他放出来,没人理睬。”我曾经问过这本书的作者,究竟有没有这回事?他说是当时负责我们“办学习班”的某某人告诉他的,确实有这回事。那时我没有听说此事,但从朱的倔强性格,应该是可信的。况且,“北办”的任务很特殊,我相信,朱在“北办”是不会与“5·16”有什么联系的。他心中无“鬼”,所以才敢干这样“顶撞”。后来有一次我见到他,问他有没有这件事,他得意地说:“我才不怕他们哪!……”我与他是系友,又曾经关在一起,是“难友”,所以关系一直比较好。. x$ I, q' u* l- f( M0 D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上海兴起了“文化热”,朱维铮在“文化热”中表现非常突出,策划和组织一些大型学术研讨会和大型丛书,可以说,他是这场“文化热”积极的策划者和推动者。当时,我和朋友主编一套《中国文化之谜》丛书,已经先后出版了四辑,王元化、罗竹风、张启承和唐振常诸先生分别作序。第五辑的序请朱维铮撰写。他收到我的信后,说:“材料看了,深感你的事业已初获成功,赢得如此广泛的读者。但也深悔同意贸然作序,因我对你主编的‘谜’,实在缺乏系统了解。不过既然答应,就不能反悔,尤其是对老友。于是摒弃手边诸事,想了一天,苦熬两夜,勉强凑出不足三千字的短文。”那时,朱维铮在上海学术界已经很有名气,工作很忙,但他是一位很讲交情、很讲义气的人。朋友有事找他,只要他能做到的,他从不推辞。由于《中国文化之谜》在上海出了四辑就转到外地出版,书名改为《千古之谜》,所以这篇序未能发表。我曾经向他打招呼,表示歉意,他说没有关系。    7 t4 |$ |5 u$ Z5 |0 n
  我在《文汇报》办学林专刊,有问题常去请教他,他总是有求必应。有时为我介绍作者,有时为我推荐文章,有时“评点”《学林》。记得在一次座谈会上,他对《学林》上刊登的某些文章提出尖锐批评。他说,有的文章观点看来很新,其实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抄来的。有的文章全是胡说八道,没有什么价值。那时,学界正在讨论海派文化和京派文化,他很反感,说文章不要人云亦云,赶时髦,他说他从来就不主张什么京派和海派的说法。那次座谈会参加的大多是老教授,他们都很佩服朱维铮的发言。他就是这样一位敢于批评别人,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人。
+ }0 x, [+ d! y) s5 N1 ?" J% a( a0 Q
* w+ u, J" K8 F(作者系《文汇报》高级编辑,原《学林》专刊主编), Z: v9 d* t7 [* l" X: L. d- ~
. x4 i; j: R* M9 r, J. {
7 @7 Z; K; Q- b7 h- {) f
http://shszx.eastday.com/node2/n ... 4864/u1ai58979.html
0 g6 f' `: K, e6 I' A7 {5 z" z( o+ p
8 S; q6 H6 R" Q0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7 08:04 , Processed in 0.2053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