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71|回复: 0

沈寂 武振平:上海文化五七干校忆往 (二)

[复制链接]

1399

主题

443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51
发表于 2020-12-19 07: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寂   武振平  + ?2 `: l# ~: ?, s( T
   作者简介: 沈寂 (1924—) , 生于上海, 原名汪崇刚, 笔名汪波等, 原籍浙江奉化。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肄业。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写作, 曾主编《幸福》、《春秋》等杂志。后去香港任电影编剧, 编写《中秋月》、《狂风之夜》、《一年之计》等十部电影剧本。1952年, 因参加爱国运动被香港政府无理驱逐出境, 回上海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任编辑、编剧, 改编中国第一部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和故事片《开枪, 为他送行!》等剧本。近二十年来, 先后著作《上海大亨》、《上海大班》、《上海大世界》等长篇小说, 主编《上海老城厢》、《老上海电影明星》、《三百六十行》、《老上海南京路》等画册, 并与戴敦邦合作编绘《老上海小百姓》。沈寂被公认为专写老上海题材的老作家。; 武振平 (1927—) , 1946年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1949年起在上海解放日报工作, 历任编辑、记者、评论员、文艺部副主任。“文革”后, 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0年离休。著有《冲开的闸门——当代文学题材问题》、《敝帚集——文学论文随笔选》、《速朽集——杂文散文选》、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 (1949-1976) 杂文卷》。;
( c* ^+ K8 s* c3 M- {! R2 T# ]2 z7 ~; [- {# f* b
  
3 ?3 d, v6 \$ [; G2 v  a0 X   一 采访沈寂先生
4 m9 l0 K- m' @. x0 n. A. {& ^2 {
' V0 K$ ^! a% l6 Q  & k, c- P0 f7 p9 h+ Z  u5 x9 z' u" I
   采访时间: 2012年10月20日
" R! [" J- e) a8 }% Z6 f: Z3 K9 t3 `: _
   采访地点: 上海市斜土路沈寂先生寓所& [$ l& f( M2 w* q/ p- I
" {4 l( V9 O/ W+ V3 q0 f
   沈寂 ( 1924—) , 生于上海, 原名汪崇刚, 笔名汪波等, 原籍浙江奉化。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肄业。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写作, 曾主编《幸福》、《春秋》等杂志。后去香港任电影编剧, 编写《中秋月》、《狂风之夜》、《一年之计》等十部电影剧本。1952年, 因参加爱国运动被香港政府无理驱逐出境, 回上海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任编辑、编剧, 改编中国第一部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和故事片《开枪, 为他送行! 》等剧本。近二十年来, 先后著作《上海大亨》、《上海大班》、《上海大世界》等长篇小说, 主编《上海老城厢》、《老上海电影明星》、《三百六十行》、 《老上海南京路》等画册, 并与戴敦邦合作编绘《老上海小百姓》。沈寂被公认为专写老上海题材的老作家。
0 I4 [7 P  b# W+ J& s( b) G
/ ?* t  q( S: j: S' S7 g- O% T   [采访者按] 1968年, 已经44岁的沈寂与他所在的电影系统的同事一起被下放到了奉贤五七干校, 据沈寂回忆, “文革”中开始的“斗批改”, 电影系统首当其冲, 而他所在的天马电影厂又是电影系统搞得最早的, 等到他去奉贤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时, 大部分人已经回到“革命队伍”了, 而他仍然是“牛鬼蛇神”。但是那时厂里的包括导演、演员甚至工人等都到五七干校去劳动, 当时领导说电影厂的工人也是知识分子, 也要接受改造, 连厂里的造反派也到了五七干校。在采访中, 沈寂回忆了他在五七干校时的所见所闻, 以及他的同事们所发生的故事。1 E7 q* \0 a* R- g
( S5 m% }, z0 g. {% }
   到干校后, 我们最早开始造房子, 刚开始用芦苇, 后来用砖头; 后来插秧啊, 挖河啊, 什么活都干。冬天挖河泥, 下面的人用铁锹把泥巴往上扔, 上面的人再将泥挑走。# V* f  ~' N: {" N$ K1 g- t" f$ U$ ~
  ^$ {9 V. `" _# J
   那时奉贤农村经过自然灾害, 没有什么东西吃, 我们电影系统将近1 000人, 没多少菜吃。我们种的菜自己都不够吃。什么活都干。当时的农民对我们干校这些人说过几句话: 衣服最破, 吃得最差, 学历最高, 工资最高, 斗得最苦。+ z8 o+ ]8 R" S3 y$ p5 O1 R

" `% ^1 ~2 m' C+ W   我是在文学部的, 跟美工组一起, 我们将近十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 组长是著名演员中叔皇。 当时我睡上铺, 基本上是白天劳动, 中午休息, 晚上开会。) b" n2 L# R: A, Q

' g6 ?$ U5 U5 Y( `  B1 P   当时干校的造反派也受工宣队领导, 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在五七干校发生了很多事情, 至今令我难忘。
) }* d2 Q8 w4 Z( D0 `
% B3 y8 [! w* o" `3 R# m6 c3 f   顾而已绝望自杀% L+ b+ ~9 c  m2 ^

2 p9 X/ O6 p- W; h5 ?   老演员顾而已与我非常熟悉, 我们关系非常好, 他出身资本家, 长得很胖, 不能劳动, 他开始没有去干校, 在家里接受改造。1970年6月份有一天, 造反派到他家里, 把他押到了干校, 并马上召开群众批斗大会批斗他。我们很多人都感到很奇怪, 说他“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 攻击江青! 这个罪名可是很重。我们都不敢相信。顾而已否认, 结果工宣队就拿出一封信来让他看, 看完信后, 顾而已面露绝望而失落的表情, 一声不吭了。原来这封信是他的老婆写给造反派揭发他, 说他曾说江青的坏话。没想到他老婆竟然揭发他, 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2 m& `4 q7 D. Z9 X' P9 p

8 L1 ~8 d; [7 H# D   顾而已怎么会说过江青的“坏话”? 这跟当年上海一桩著名的集体婚礼有关系。而这个著名的集体婚礼就是发生在1936年4月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 证婚人是沈钧儒, 主婚人是著名导演郑君里, 三对新人是赵丹与叶露茜、顾而已和他的前妻杜小鹃, 还有蓝苹 ( 江青) 与唐纳。顾而已曾跟他当时的老婆讲过当年这件事情……没想到, 这却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 A; G* K4 a4 E. ~, l
* j: P2 s1 ?' [. }7 O9 o
   第二天早晨起来, 我去吃饭, 在外面碰到了顾而已, 他坐在宿舍对面的一个椅子上, 面无表情。 我对他说, 老顾, 去吃饭吧。他说, 你先去, 你先去。等我吃好饭后回来, 听到他房间里有人哇哇大叫, 一个医生正在给他做人工呼吸。原来顾而已上吊自杀了! 就在他去干校的第二天, 他拿了一根绳子, 坐在床上把自己勒死了。5 y% Q: \* m$ }& ?: W6 C

# l0 z! x5 F; H7 [& f9 z: ?9 n: z- Q   我跟顾而已太熟悉了。在香港我们曾合作拍过很多影片, 在上海他也拍了很多好的影片, 他这个人对人非常好, 没想到竟然是他的亲人“害死”了他。这让我们所有的人感觉到, 白色恐怖就在身边。我知道, 他是绝望了, 他的绝望不在于“运动”, 而在于亲人, 连他最亲的人都这样对他, 他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他老婆过去曾经当过舞女。“文革”之后我们给顾而已开追悼会, 他老婆竟然也来了。赵丹当场把他老婆骂了, 赵丹和顾而已都是南通人, 他们关系也非常好。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人性失落, 这场运动是每个人灵魂的大暴露。
; S! n; [+ Y$ f3 ]9 L5 D, }% t9 W9 G+ C& s) N0 _/ R4 y
   桑弧“不爱红装爱武装”?, h& C- T) m, v9 h
0 n5 h9 s- @( D$ R
   著名导演桑弧那时在五七干校也是经常被批斗的对象。经常在我们劳动时就接受批斗。记得有一次在插秧时, 天上还下着雨, 工宣队突然要批他, 他没有穿雨衣, 于是他就在田地里淋着雨挨批。. k/ Q9 ]7 D& D, u
& m1 L# `" m1 ~8 b: X( a4 O
   桑弧不太爱讲话。有一次, 我们被一起拉出来斗, 因为我们都是属于“三名三高”, 三名是指有名的人, 三高是高报酬、高工资、高职位。这次为何要批他呢? 原来是因为1965年桑弧拍了一部电影《上海之春》, 这是一部大型的歌舞剧。当时桑弧选用了毛泽东写的一首诗《为女民兵题照》, 因为里面有一句这样写道: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那么如何在舞台上来表现呢? 武装, 可以让演员穿军装; 红装, 他就找了两个女演员穿红色的衣服。于是, 造反派就抓住这件事来批判他, 并当场打他……后来桑弧对我说: “我以后再也不拍电影了。”
0 i. U3 O9 ]0 L, s9 w
0 j- z- E, M1 A0 [5 H   汤晓丹“怀念蒋光头”被批
, @9 |' H$ [9 \2 A: D" n5 n! A) E, l% b' R- |% o7 d' u
   著名导演汤晓丹在五七干校是属于“隔离审查”的对象, 为什么他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呢? 这也跟他曾拍过的一部影片《红日》有关。
" C7 F: B1 W5 q$ e+ Q0 L0 r9 }  t
1 A1 y5 Q: g+ @, n5 v9 }' P5 ?   《红日》是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拍的一部电影, 汤晓丹是导演, 主演有张伐、高博、杨在葆等。 由于拍这部片子的时候天气很热, 汤晓丹本来是有头发的, 一场戏拍下来他感到非常热, 于是为了方便, 他就把头发剃掉了, 而这, 成为他的重要“罪行”, 造反派说他剃光头是“怀念蒋光头”, 无疑是给他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
! G0 s* p) F  o4 A
1 {! ]0 o5 I' K9 a. ~0 L( j: _   发生在舒适身上的“人间悲剧”
0 o( L7 }8 F0 t8 }6 T& j; u* j. m0 V% I# K7 }/ Z8 z4 v4 ^
   演员舒适在五七干校中也是“隔离审查”的对象。他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 妹妹在台湾, 因此他的“问题”比我们严重得多, 我们每个月可以回家一次, 他和汤晓丹是不能回家的。舒适的妻子慕容婉儿也是著名的电影演员, 拍过很多电影。舒适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时, 婉儿不幸得了癌症, 这更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A) N+ ~* k- w: m

# Z/ p2 v& l! U0 x  c( L   有一天下午, 妻子的妹妹在厂里造反派的陪同下来到干校, 找到舒适说, 他妻子病得很厉害, 想让舒适回家看望一下妻子。当着造反派的面, 舒适说我不回去, 让我回去, 必须把我的问题搞清楚。 没有问题为什么把我“隔离审查”? 我知道, 他是故意这样讲的, 平时不让我回家, 妻子病重才让我回家。
# V: P* x8 P; s% g5 q2 {
1 x, i- Y+ m, y3 u8 F% M   后来在妹妹的劝说下, 他同意回家了, 由干校的造反派押着他回家, 并必须当天返回。当时从奉贤干校到他在市区的家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辗转回家后, 他看到婉儿在病魔的折磨下已经疼得昏过去了。于是舒适招呼她一下, 将她叫醒。她掉眼泪了, 没想到舒适会回来看她。舒适心里难过到了极点, 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妻子病重到晚期, 而子女都不在身边。二人就这样相视着, 病重的妻子嘱咐他一定要相信群众相信党, 他的事情一定会搞清楚。讲完这句话, 妻子又昏过去了。妻子的妹妹让他等妻子醒过来再走, 舒适说我不等了, 我就这样走吧, 再等她醒过来, 我更走不了了。于是, 造反派当天就要把他押回干校了。
0 J; u' H) L* ]% A; X" j; v, ?8 G2 P% a5 X+ J9 v3 N
   第二天早上, 舒适接到电话: “婉儿没有醒过来。”舒适听到后大哭起来, 我当时就陪在他身边, 安慰他。这简直就是人间悲剧。舒适演过很多悲剧, 但却没有比这个更悲惨的了。) Y  p# p" m5 X

- w; N+ F: L4 \# |   董霖床下的一张报纸
0 N$ w& }3 f2 m; v. P& f
  T# s) ~# Y7 {7 Q( n: v   我们这里有一个演员叫董霖, 老是演反派人物。他在五七干校时, 也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5 `! e8 B& R8 t/ _' K
+ K/ u0 B; }! n' j
   由于我们睡的是木板床, 上面铺个席子, 夏天嘛, 一般会在下面铺张报纸, 这也没有什么问题。 没想到, 有一天有人把董霖铺的席子拉开一看, 是一张解放日报报纸, 可怕的是, 报纸上还印有毛主席的头像……于是, 他当场被打为“现行反革命”, 性质相当严重。董霖感到莫名其妙, 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
+ c- V& e6 q' F& w1 ~& D. C% H* D% B7 X: R9 {) ]
   丁景唐打扫礼堂引发的批斗
  H0 \: j( `% K$ }
6 }8 I- q' s' @9 C8 J   我们是属于电影系统, 在奉贤时隔着一条小河浜就是出版系统, 因此隔壁搞批斗喊口号, 我们都听得很清楚。
& G. g  n7 l' `% x( p0 u4 `" _% t% b4 a, Q# u0 n. m
   丁景唐是我的老朋友, 上世纪40年代我们就认识了。他当时是出版局局长。在五七干校时属于出版系统。因为我们离得不远, 所以经常一起劳动。
. s6 O5 V7 }& r
. U. H0 [9 T1 |4 @* o& s# Q   有一次, 派他去打扫礼堂, 他看到礼堂上的石雕毛主席像上布满了灰尘, 于是就用扫帚去扫。 不巧这一举动被造反派发现了, 竟然敢用扫帚扫毛主席像? 这简直是重罪! 于是他立刻被批斗, “打倒丁景唐”口号传到我们这里, 我当时不知情, 还问别人为什么要打倒丁景唐。/ m( w5 U0 e2 W3 s' A
5 k$ R. \5 R" J* A
   我在干校读完了22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q) U+ ~1 t- k2 o  D% @

5 h. l/ [/ B8 {9 ]   我在干校是属于“审查对象”, 白天跟革命群众以及造反派一起劳动, 晚上学习。但是“牛鬼蛇神” 是不能参加学习的, 而我的问题没有解决也不能参加, 于是他们在宿舍里开会学习, 我就到外面去。! I0 b3 [! m4 [! o+ R
9 u) g8 T; A- n- M" n
   夏天蚊子多, 没有灯。我们那里有一个图书馆, 是一个很大的房间, 而且还有电灯, 一个小青年在那里管理, 他下面还点着蚊香。我没地方去, 就跟造反派说我要到图书馆去。造反派同意了。我跟小青年讲了, 他很欢迎我, 他说你来了, 我可以睡会觉了。9 y% o0 \) s. G3 y: a
/ D2 l4 j5 l1 J5 k
   图书馆里的图书不多, 大部分是毛选, 还有农村赤脚医生手册什么的, 最让我欢喜的, 是有全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按说“牛鬼蛇神”不能看这种书, 我们连毛泽东头像都不能戴, 他们唱毛泽东语录, 我们就在旁边低头认罪。我想, 我就看这个书吧。
8 y. o/ m9 C2 C( o/ }- r) t# P1 W8 [) F+ ~4 n6 {+ U
   于是, 差不多每个晚上, 我都去看一个半小时。我看得很快, 不久全集22本就全部看完了。我对《资本论》的理解, 也就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写了五分之二的内容, 恩格斯写了五分之三。我被恩格斯深深地吸引了, 他的自然辩证法、社会发展史尤其吸引我, 由于在干校的劳动, 使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有了更深的体会。社会发展史我反复看, 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我感到推动社会前进的, 是经济。但是当时不能做笔记, 也不能讨论, 我只能反复看, 反复想。因此, 进干校后我收获很大。马克思是经济学家, 他看到了经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很科学, 很辩证。
/ Y) F" E' u- H3 ]: s9 k. B- L# s
* c% Q! ^# E" z0 Y   “打倒沈寂”4 p. ?) L) q: x3 k4 x
, w2 b: I9 D! G. C/ {
   我在干校和革命群众关系都处得很好, 有一次一个人事科的干部跟我讲, 你不要留在电影厂了, 有机会就走吧。他说运动结束他也走, 电影厂不是好人待的地方。看来, 大家对有些问题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 o: c- s$ l5 s5 a) [6 h6 c1 ~. z3 R; n/ P9 I
   由于我之前在香港写过不少东西, 存下来一些稿费, 是港币, 抄家的时候全部抄走, 被“冻结”了。
  |+ H" K2 i: }3 q4 O. A( s4 t% J2 E" ^. b
   在干校的时候, 他们查这个问题, 查来查去查不出问题, 我就被“解放”了。有一次中午我在午睡, 中叔皇叫我说: “沈寂, 我去小便。”我便跟着一起出去了。出去后, 中叔皇对我说: “沈寂, 下午开会要斗你了! ”我问为什么, 他告诉我说: “那些港币啊, 被冻结的港币, 问你怎么处理, 你要表态, 千万不要说还给你。”后来下午工宣队果然召开我的批斗大会, 说: “沈寂, 你站起来, 你去香港放毒, 赚了很多港币啊, 你打算怎么办?”我说: “没收, 没收! ”中叔皇于是紧跟着说: “打倒沈寂”, 好, 批斗会就这样结束了。我知道他是在保护我。0 W1 z+ {( R% O% T! r. @1 ^) d

( T4 a7 A+ \0 Z+ n' X. D# X   接下来, 是去工厂战高温。由于工厂缺乏劳动力, 我们这些人被派到工厂去战高温, 一听到这个消息, 大家高兴死了, 因为不仅可以拿工钱, 也可以经常回家了。后来轮到我, 工宣队的人对我说, 你不是去战高温, 你是被清除出文艺队伍。我说好, 清除。我当时对电影绝望了, 宁可离开电影厂。当工人就工人嘛。当时整个电影系统就我一个人被清除出文艺队伍。
3 m4 O1 \# X3 ~8 S8 [, C2 s7 k& Y: E) D
   后来, 我去了燎原化工厂、光明化工厂等, 当起工人来。我在工厂待了六七年, 还升了车间主任, 它们一个生产厂长还让我担任副厂长。后来我回到电影厂做编辑工作, 一直到退休。去年上影厂成立60周年, 发给我一个奖状: “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从香港被驱逐出境, “文革”中被清除出文艺队伍, 现在又是杰出, 我经历的“三出”, 是这个我们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不过, 我一生的青春才华没有白付出, 最后得到了肯定。
$ L/ n: f9 ~4 D' m" h
2 {5 D* p' p+ P$ Z3 c0 Q0 r  
8 C0 V2 j' ~: l* b   二 采访武振平先生
% g9 o/ Q# r7 M
( e: }2 F7 P, }4 A. i1 h' e  4 |& ^6 D/ T% B" P
   采访时间: 2012年11月24日
/ M4 I5 v, D2 v9 M& O, g4 {9 ?
- K7 T$ b, H( j   采访地点: 上海市中山西路518弄
8 x1 N# `. g3 k8 a7 V" Q0 E  K4 L" ]: I
   武振平 ( 1927—) , 1946年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1949年起在上海解放日报工作, 历任编辑、记者、评论员、文艺部副主任。“文革”后, 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0年离休。著有《冲开的闸门———当代文学题材问题》、《敝帚集———文学论文随笔选》、《速朽集———杂文散文选》、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 ( 1949 - 1976) 杂文卷》。' H" T( g5 u- N; j& m/ P! ?! l$ ^
3 i  V/ H& }/ F6 A/ T* S/ x/ m
   [采访者按] 武振平先生1927年出生于江苏扬州,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49年入《解放日报》工作, 曾任文艺部副主任 ( 主任为姚文元) 。1979年转入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 武振平先生曾向笔者讲述了他在五七干校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在他的眼中, 五七干校是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惩罚, 但是他们也在那里自得其乐, 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8 Z0 N4 z5 [7 f2 y

! d8 y9 w, {  _0 O& ]0 X   第一次下马威) B: d+ C7 w/ M$ w- F7 e, e
$ _/ c4 ~5 n; c/ t8 c
   我记得很清楚, 第一天去五七干校我们就栽了一个“大跟头”。1969年11月份, 还没有进入冬天, 《解放日报》派一辆大卡车将我们一车人从市区拉到了奉贤海边的五七干校。那时奉贤海边完全是一片荒滩湿地, 一大片的芦苇荡。虽然前头部队已经去“扫荡”了一遍, 除掉了很多芦苇, 但还没有正常的道路, 到处是泥地, 卡车开到那里, 一下子陷了下去, 我们在车上感觉卡车渐渐地倒下去了, 幸好全车只有一个同事受了伤, 不过, 这第一天的经历, 还是给我一个始料不及的“下马威”。
6 W6 o0 D. a( g$ e: }8 N
" R4 f$ W0 a4 z% W4 b   我们到的时候, 先遣部队已经盖好了草棚房子, 是泥土房, 芦苇上面涂上泥巴, 上面再用草棚盖上, 很简陋的。我们《解放日报》是17连, 差不多100个人, 一个宿舍有4张床, 上下铺共8个人。6 X0 X9 F' U! y- h0 Q) M" @
0 F0 i2 {1 k2 [8 J" T$ U0 ]
   到干校后, 我们就开始劳动了。一开始是去挖河, 因为那边是盐碱地, 不能种庄稼, 因此要挖很多河沟将水引进来, 挖差不多三四米深, 四五米宽。天天挖, 越挖越深。在下面将泥巴甩上去, 我那时四十岁不到, 有的是力气, 但是甩多了, 后来肩膀就疼了。后来挑粪, 插秧, 盖房子, 养猪, 种田, 什么活都干。我们自己盖房子。干校里面原来没有大食堂, 我们就盖食堂。因为我们都是新手, 就跟着干校的一些老师傅盖, 他们比较有经验。盖好后的食堂看起来有七八米高, 因为没有水泥和钢筋, 我们就用木头。我们原来都没有做过体力劳动, 不会种地, 不会盖房子, 因此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x: ?! S9 R* @# i7 L9 H7 F

% T  K  T/ }3 w3 R, `8 {   当时文艺活动也很多, 打乒乓球啊, 每个连都有乒乓室; 唱歌, 还有舞蹈队。大家也在大礼堂组织放电影。后来我们就读书, 读马列主义等。
0 m! o3 V5 W" Q0 J
7 w1 C5 H0 z, Q/ w   马达掉到河里去了9 ~6 |8 p/ z# O  Y& B5 B
+ Z) O) S# U6 E8 Y: X  I3 n, J& ~
   劳动也有危险。当时五七干校的许多生产物资和生活物资都是从市区运过去, 有的用卡车, 还有的要用船载, 从黄浦江的小河道运到奉贤的柘林, 那里当时是一个港口。我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生产和生活物资从船上运到岸边, 然后挑回干校。然而从船上到岸边要经过一条又细又长的木板, 我们就踩着这条木板来回扛东西。由于跳板很窄, 而且我们肩膀上还扛着很重的东西, 因此这段路非常难走, 也发生过危险的事情。! B2 }: n- Z$ B1 r$ y( x  {9 o

4 a4 ^3 o9 t6 Y4 h# R   记得有一次, 《解放日报》总编辑马达在扛东西的时候从跳板上掉下河了。那天我正好不在, 突然听到有人喊马达掉下河了, 马达当时劳动也很卖力, 因为他是走资派。我很吃惊, 工宣队也很害怕出事情, 马上把他送到医院了。当时我们觉得很危险, 但是也不敢讲, 因为当时号召我们劳动要 “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u8 f  ^0 G1 Y
; ~: m# ?1 F- B0 ^! N
   张乐平爱“吃老酒”
& t1 L* X, ]! I$ P2 Z- m# N# ?% @$ y
   在干校时我跟张乐平一个宿舍, 他在《解放日报》负责画连环画。他这个人蛮有趣的。
! r8 I; G+ t- b
) r! {- [8 N8 e) w8 I& u0 @   张乐平有一个特点, 他要吃酒。他嗜酒如命, 晚上他在编辑部美术组画插图, 有时我找他聊聊, 聊到很晚, 他就喝老酒。当时他在编辑部里当着我们的面讲话时, 酒气熏天。我说你又喝酒了, 他就笑笑, 我就调侃说他是酒鬼。到了干校后, 每天还是喜欢喝酒。那时喝酒是违反纪律的, 但他不管, 天天喝。这也没办法, 他不喝不行。他的酒从哪里来呢? 当时干校附近有一个镇 ( 名字我忘记了) , 在柘林附近, 他就经常去买些酒来喝。当时工宣队啊军宣队大家心里也都有数, 知道他爱喝酒, 也管不了, 也就算了。* t) D, }, g- X/ D: B! a* F
3 O& K; \- a* N5 p
   后来我问别人, 张乐平什么问题来干校啊, 那个人说他是美国特务, 他在抗战时在美国新闻处工作过, 不过他那时主要是画漫画抗日。0 q9 p7 x/ P; _- L5 O
$ A9 `1 d$ t3 D3 m
   “你救了我一命”
( i4 e2 N: }2 \$ l0 M& g7 J' n7 q5 `+ L( F! I7 m
   “文革”后, 有一次我陪香港一个朋友去家里看望张乐平。谈到“文革”时期在五七干校时, 张乐平对我说: “武振平, 谢谢你救了我一命, 你救了我一命! ”我感到很奇怪, 我说我怎么会救了你一命呢? 原来, 张乐平有小肠疝气这个毛病, 很麻烦的。有一次在干校, 他的小肠疝气复发了, 他这个毛病定期复发, 发了之后就要马上抢救治疗。那时我们一个月可以轮换着回家一次, 他突然疝气发作了, 必须回去治疗, 这次正好轮到他值班, 不能回上海, 我正好要回上海, 他就跟我商量说: “武振平, 你帮帮忙, 你替我值班, 我要回上海去! ”我说可以啊。后来他回到上海后马上抢救, 要是耽误了就糟糕了, 所以张乐平很感激我。, [+ T  [$ a' J1 `6 _' A4 [( ]& h

# R- x; @7 t( g# |) ^6 ~& }   批尚古山房老板' `& q. n6 O; w
8 o8 R2 ^+ x, ?/ w0 x1 ~
   当时我们每周开大会, 连里开小会, 搞批斗, 后来由于我表现好, 被调到了尖刀连。尖刀连由各个单位抽出来的人组成, 主要成员是上海书店和新华书店的, 还有上海解放初期很多私营书店的老板也到干校来接受再教育。批判他们什么呢? 他们卖书的有什么好批判的呢? 我记得有一次批一个书店的老板, 特别有趣。4 b4 l, e3 Z& g6 j1 d( }
7 t5 Q8 T, {) T. _
   解放前上海有一个很有名气的书店叫尚古山房, 专门印字帖的, 他的老板 ( 名字我忘记了) 是个光头, 因为当时每个连队每个星期都要开批判大会, 那么找谁来批判呢, 这要动脑筋的。大家当时都找他批判, 这个人也无所谓, 已经麻木了, 每次都只有一句话“我有罪, 我有罪”。大家都偷着笑。 这个人有个爱好, 就是喜欢旅游。有一次, 他去蒋介石的老家溪口去旅游, 当时去旅游的人也不多, 他还带了一个小青年, 后来工宣队问他, 你为什么到那里去旅游? 他只好说: “我有罪, 我有罪。”
3 A. n9 s8 h6 B( o* J7 E6 c, N; G+ B7 K- Q; w# O
   批判刘金大会5 L5 `0 Y: k; H" I7 D

5 M; D/ W! d7 M4 ]& u* H/ D   刘金是文艺批评家, 当时在上海很有名气。有一次干校召开了全校性的批判刘金大会, 这是比较严重的。为啥呢? 因为江青点了他的名。
5 r- b6 x8 j3 E& o' X1 p! Q
( |0 R. @' D$ n1 `6 [; r   他当时是文艺出版社的编辑, 编了一本小说叫《战斗的青春》, 是写河北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江青为何点名批判他呢? 这个小说的作者是天津文联主席雪克 ( 原名孙振) , 江青批他是“走资派”, 是“文艺黑线的代表人物”, 江青批他, 也连带着批判刘金, 说他是三青团。实际上刘金是抗日时期的三青团, 后来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鉴于此, 到了干校, 刘金也成为一个很好的批判对象。 他“档次”很高, 到全校批判, 各个连队组织发言, 批判他的材料到处都是。当时我们连长让我写批判材料, 当时这种事已经是家常便饭, 我一边写材料, 也觉得好笑。后来我们连长念, 我们都偷着笑, 感觉像是一场闹剧。刘金由于被批得多了, 他也不在乎了, 只是说“有罪有罪”。
' H4 n( F, I% `# x9 o/ j
& K) K/ j# ?* T3 N! O, B7 h   记得开刘金批判大会时, 是在我们那个大饭厅里, 大家都带着一个小板凳, 围坐在一起, 一边批判一边喊口号: “打倒小爬虫! ”为啥说他是“小爬虫”呢, 因为江青当时批评他是“小爬虫”。
2 }- x6 V: d; ?; ^
( I/ n) [3 |% W5 I. J   戴季安写《干校的黄昏》0 _$ i# m( J6 b6 ]3 W3 N4 |0 Y

' j0 s% f1 E: z4 X   译文出版社的戴季安, 大家叫他“十八戴”。在干校也有过几次小批判。有一次我们在干校里办墙报, 办墙报我们编辑是拿手活, 因此就叫我们来办。戴季安当时写了一篇稿子叫《干校的黄昏》, 描写在干校里每到黄昏大家劳动归来的景象, 为了扫除一天劳动的疲劳, 大家有的唱歌, 有的拉手风琴, 有的跳舞……一片热闹景象。本来也没什么问题, 突然工宣队要批判他, 问他怎么不写 “干校的早晨”? 为何要写“干校的黄昏”? 是不是希望干校到末日了? 于是, 他也很无奈地接受批判, 其实这本来是一篇很好的散文。" z3 A5 e  _- a1 q* d/ d
- n5 O5 K7 b  {/ Q) D& L( u
   柴子豪插秧“碰钉子”" ~+ ^3 D9 C# H7 {

0 \( T9 Z/ z* b# t   柴子豪是当时上海宣传部文艺报刊处的处长, 他也在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记得当时我们在干校插秧时, 他碰了一次“钉子”。当时我们插秧的地方在海边的水田里, 水田是人造的水田, 虽然经过清理, 把水灌到里面一遍一遍地冲洗, 但是泥土里仍然不干净, 有一些“杂物”。因为插秧时要赤脚下去, 脚难免会受伤。有一次, 柴子豪刚刚脱了鞋把脚踏入水田里, 就哇哇地大叫起来, 把脚拔出来一看, 木板上一个铁钉子插入了他的脚底板, 痛得他要命, 后来马上被送到医院去了。后来他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才回到干校。
' A3 J5 f. N$ U' F* X  H3 N& O! y; f8 B  Q! M# n
   当时在干校接受改造的还有《解放日报》总编辑王维; 文艺出版社老总江曾培; 还有郝铭鉴, 他是政宣组的组长。2 X; b( c2 ~% ]/ @, f0 N

& e9 O. }$ ]+ B; b* F   我于1974年年初回到上海, 在干校里待了四年。经历了这些事情, 我们对干校的感情是很复杂的, 本来是对我们的一种惩罚, 但是也让我们学会了劳动。7 ]! r5 l1 F, v
' K0 m. F+ w. c5 x
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207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7 02:03 , Processed in 0.1218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