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75|回复: 0

黎昌荣:中办五七干校和中侨委五七干校在进贤

[复制链接]

1395

主题

303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216
发表于 2020-12-19 04: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办五七干校和中侨委五七干校在进贤

作者:黎昌荣  

        http://www.jinxian.gov.cn/view.asp?NewsNo=00007768

       中办五七干校可说是建国后,中央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次较为彻底的磨练。常言道,知难而进,先难后易,尝苦知甜,先苦后甜。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知道处世的艰辛、成功的来之不易,绝忌为富不仁。所以,苦难也是一种财富,它能使人知难而上,苦中取乐,懂得仁爱行善。香港富豪李嘉诚每年都要组织全家吃上一顿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忆苦财富饭。此举在于提醒家人居安思危,防腐杜败,激励子孙再创佳绩。因此,五七干校对那些温室里成长,在烟酒中熏陶,沾轻怕重、滥用权力的领导干部很有学习借鉴的必要。五七干校在为研究我国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又丰富了史料,对进一步做好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觉得还是写点什么,以慰自我之心。
       1968年,全国第一个五七干校——黑龙江庆安柳河五七干校创办后,全国先后涌现1400余所,70年代末,这些干校又悄然结束,前后不过十一、二年,就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而言,可谓瞬间片刻,但却精彩纷呈,感慨万千。干校就像一部摄影机,记录了其间的方方面面。在全国众多的五七干校中,大家不能不提江西进贤“五七干校”。
       中办五七干校,其全称为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位于今进贤县民和镇北面的现五里垦殖场内,始建于1968年冬,止办于1979年2月。由于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过问,所以中央高规格地为干校配置了一套领导班子,并作为全国示范性的典型干校来抓。干校由汪东兴(毛主席的贴身警卫)亲自督办,曹全夫(中央军委朱老总秘书,毛泽东堂女婿)任校长兼党委书记,李树槐(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刘少奇卫士长)、宇光(中办后楼研究室、中办学习班党委书记)任副校长,李静声为政治部负责人,张进跃(中央警卫团原政治部副主任)任政治部副主任。
       下放到这里的学员级别都很高,他们来自于中央办公厅秘书局、老干局、机关工委、中央编译局、国家保密局、机要局、信访局、中央档案馆等部门。毛主席、江青的女儿李纳曾在此锻炼并结婚,邓小平特意从南昌到此看望其老秘书王瑞林。近十多年来,许多曾下放到这里的老干部,有的还携子孙慕名远道故地重游,希望找回曾经的感觉,并给子孙予启示。他们抚摸着自己熟悉的一砖一瓦,百感交集,有的还泣不成声,泪流满面。难怪说历史是一门艺术,可陶冶情操;历史也是一面镜子,可以古鉴今。是啊,留得历史在,评价由人说。
       中办“五七干校”基本是一校三地,总部设在进贤县军湖路北段西侧的五里垦殖场内,里面包括物资供应中心(仓库)、办公区和宿舍区三部分。其中,仓库5栋,呈院落状布局,办公房1栋,宿舍9栋,均为砖石结构的单层平房。许多红石柱上、石墙上用毛体或美术字体刻有鼓舞人心、催人奋发向上的毛主席诗词和语录。如:正面仓库每根石柱上分别用毛体阴刻《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词各一句,面向大门一仓库中间两柱为毛体阳刻一对联“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其他墙体上为阳刻美术字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等。办公地点中间两石柱上分别阳刻美术字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宿舍一些墙面上写有“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等标语。
       另外两处是劳动生产区,一地位于总部西北2公里处,包括2公里长的五七大堤、3000多亩改造的农田及养殖、加工场所,养殖、加工场地的建筑均为红石红砖红瓦,在红砖墙上还阳刻有“五七红庄”字样,因此,这里又叫“五七红庄”。还有一地位于县城以西12公里的江西省红壤研究所红山村内,规模较小,学员主要从事茶树、果树的栽培。李纳就在此地结婚。干校一建筑的每根石柱上端均浮雕三面红旗(意为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下面为竖阴刻毛体“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文字。
       中侨委五七干校
       干校原来设在进贤县康乐堤,因那里是血吸虫病重灾区,常有学员患病,此事很快被传至中央,经周总理批示才迁到进贤县钟陵石灰岭,并由王震兼督办(当时王震下放到与进贤相邻的东乡县红星农场),曾驻多国外交官的陈端任干校生产组长(1993年退休后的他受聘为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高级顾问)。下放到该校的学员主要来自于国家外交事务部门,共4个连1000多人。干校现仍保留原有建筑10多栋,多为单层砖木结构,但基本闲置或作他用。其中唯一一栋双层平顶青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办公楼保存最好。学员在办公楼以西600米的池塘边挖有一口“五七井”。砖砌方形井圈,外粉水泥,井圈东侧中间有用水泥浇铸的“五七井”三个大字,右下方为“一九六九年十月”字样,字体略小。干校停办后,许多曾下放到这里的老干部与当地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就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唐树备,十分关心当地教育,并为一所希望小学慷慨解囊。
       时间一晃四十多年了,如今干校历史在逐渐远离我们,干校建筑也在风化侵蚀中衰老,但干校精神风貌始终崭新如初。开放巨变的中国,干校中的学员们做出了重要贡献。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那种拼搏的傲气,无坚不摧的勇气就带到哪里。真可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退休高龄的他们还在默默地为祖国献出余热。人总是要老的,但五七干校留给我们的启示,即那种吃苦耐劳,开拓锐取,公而忘私的拼搏精神却永葆青春,永放光芒。

http://www.wyzxwk.com/Article/lishi/2010/12/18416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19 16:49 , Processed in 0.0193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