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9 03: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65; f! \( R$ ?9 F# F& T) h8 F9 p
& I1 [9 v& [* v2 C. J# O5 N
1月3日省委发出《关于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10项纪律》,其中包括:如本人有"四不清"以及其他违法乱纪的错误,应主动检查,彻底交待;应规劝基层干部的家属、亲友正确对待"四清"运动等。
n# `/ }5 j1 q+ O2 P& p" |7 B6 g4 T M O+ t
1月23日省委发出《关于宣传"二十三条"的通知》,针对不少基层干部对"四清"运动的政策不摸底而存在误解和顾虑,对"小四清"(清工分、清财务、清账目、清仓库)有怨气,工作偏于求稳的情况,要求各地认真宣传《二十三条》。各地要安排2天至3天认真学习《二十三条》,使贫下中农得到鼓舞,使基层干部端正认识,消除顾虑,自觉投身"四清"运动,积极做好农村各项工作。) @: Q3 j T. v* U+ K7 X2 D
% F) F/ F7 i: n
1月27日省委组织部向省委呈递《关于调整加强面上县、社领导班子问题的报告》,《报告》指出,全省面(未列入"四清"运动试点的县市称为"面")上96个县市,因第一书记抽调参加"四清"运动,领导班子很弱,形不成领导核心,急需调整加强的有42个县市,公社一级也有相似的情况,领导班子缺乏战斗力或烂掉的占24%. 31日,省委批转此报告,同意组织部的意见。省委认为,县、社两级至少有一个能力强的副书记(代理书记),并组成5人至7人的领导核心,如找不到这样的副书记挂帅,应从点(列入"四清"运动试点的县市称为"点")上调整,抽调适合的干部回来。
9 W% B2 x' I' Z9 A8 W7 y, O8 C! [
$ R. a) _$ | ]( D" ~ 2月6日省委、省人委发出通知,要求全省进一步推广潮汕先进耕作经验。16日,《南方日报》发表社论《进一步推广潮汕先进耕作经验》。是年,由省和各地聘请的潮汕老农达7200多人,各地派到潮汕地区跟班学习的技术员、农民、知识青年有1000多人,公社、大队、生产队建立学习潮汕经验的样板点共6300多个,样板田150万亩。( W$ [: x+ m2 a' B: C9 @9 H
5 Y; `9 F3 k! Z7 I3 K
2月8日至12日全省第四次归侨、侨眷代表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动员归侨、侨眷积极投入"三大革命"运动,接受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兴无产阶级思想,灭资产阶级思想",使侨眷、归侨跟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潮流。
2 H9 Y# e9 F, q4 k4 [' G% F
& i# y7 ]- o( R9 n$ o" t( F 2月12日至19日省委召开二届三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省委第
/ W5 I" \( p3 T. ]1 L Q3 m3 u
6 Y3 ]8 l0 Y8 Z 二书记赵紫阳在会上传达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全国工作会议的精神。由于陶铸已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不再兼任省委第一书记,会议选举赵紫阳为省委第一书记,补选李子元为省委候补书记兼秘书长。陶铸、林锵云、宋维栻、李嘉人退出常委,补选罗天、罗范群、王阑西、赵卓云为常委。选举焦林义为广州市委第二书记,曾生任广州市委第三书记。0 q. Q& f7 o2 E6 b1 b" Q
x2 F7 S& N1 S- j! S7 J5 }! N
2月14日省经委、省委工交政治部召开工业交通战线干部大会。会议认为,当时工交战线的中心任务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生产为中心,广泛深入开展以技术革新、技术革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比学赶帮"竞赛。会议强调,工交部门的政治工作要抓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并且要抓活的思想,进行活的正面教育,使职工群众经常保持正常的饱满的革命干劲和生产积极性。
- e9 r4 N& N5 h( M) h- d
3 Z4 X5 C0 s+ ?& I3 r$ F7 v 2月20日省委发出《关于生产大队、生产队干部工分报酬问题的规定》。规定大、小队干部的定额补贴工分,要控制在总工分的2%以内;大、小队干部到公社以上开会的,由开会的机关给予补贴或发给证明,凭证明补记误工工分。
/ l; e3 N) Y) x; K( e
5 W- j3 O& _9 ]0 ^ 2月22日省委批转团省委《关于做好农村四清运动中青年工作的意见》,认为,在"四清"运动中,大力加强青年工作,按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要求来培养和教育青年,不仅是搞好运动的保证,而且是巩固运动成果的保证。5月14日和8月15日,省委分别批转团省委《关于在农村建立少年和儿童组织的请示报告》和《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把青少年组织起来,把基层工作活跃起来的请示报告》,要求各地农村逐步建立青年群众组织,建立共产主义少年团、儿童团,加强对青少年组织的领导和教育工作,加强团的基层建设。! F/ T v' D$ J& y
; ^ B: T, V& u- F/ o- t
2月23日省委印发《关于在"四清"运动中干部经济退赔的两个具体规定(草案)的通知》,具体规定了国家干部多吃多占、走后门的起算时间和退赔办法,规定了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多占工分、多吃多分、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等问题的起算时间和处理原则。) o& p/ `" k: b" L1 V& D- d4 p
( x9 j! \& B8 H& j6 o' u0 Z) p 同日省委发出《关于在城乡四清运动后期进行登记党员工作的意见》,要求进行党员登记时,要按照党员标准10项条件衡量党员,审査和鉴定党员;对党员的登记处理,要坚持党员标准,并要贯彻执行"严肃慎重、区别对待","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接收一批符合条件的新党员。
2 U2 @ D" L9 H6 h/ @9 v! x
2 Z/ R5 D" a7 {6 c 24日,省委印发省委组织部《关于在四清运动中登记处理党员的若干政策界限的意见(稿)》,该《意见》提出:凡混进党内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资产阶级分子以及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或亲属被镇压、一贯站在敌对阶级立场,敌视党和人民的阶级异己分子一律清洗出党;党员是地主、富农、资本家子女的,原则上不能留在党内。4月5日和11月29日,省委又印发该《意见》的"草案"和"修正草案".同日省委发出指示,加强农业生产领导,实现1965年全面大增产,粮食总产量要达到270亿斤。, P/ W" b, @* |) X/ \9 K& F; n, w
3 e! r0 c+ p9 y% U0 J6 @- {3 ? 2月27日东江一深圳供水工程经过一年施工,于是日胜利完工。该工程的建成,使东莞、宝安等县十多万亩耕地的灌溉得到保证,同时可以每年向香港供水150亿加仑(6800多万吨),使香港同胞摆脱水荒的威胁。
& V' `1 U4 c8 J( {7 N- M$ C# U# e4 P! U; U
3月1日,省人委与港英当局签订东江一深圳供水工程供应香港食水的协议,规定每年供水150亿加仑,供水时间自每年10月1日起至次年6月30日。初定每千加仑收费人民币1角,后改为每千加仑收港币1元。) P8 D& z' V" M5 k* [+ v/ R
' G" \. K5 \1 D5 b% Z 3月6日广东省各界青年6000人在广州举行学习雷锋报告会,表示进一步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副省长杨康华在会上作报告,省委书记李坚真出席报告会。$ S! {- E1 d" F6 Q F$ Q+ r
1 J9 P- {$ z3 h7 q o7 T 3月11日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学习电白、绿化家乡、绿化祖国》社论,同时报道了该县坚持12年造林绿化、改变自然面貌的消息和通讯。( H1 q1 z- a( Q. a+ ]6 G, H* g
! ~, ~8 b6 p: g1 g9 J
3月11日至18日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在佛山召开。会议确定卫生工作必须贯彻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更好地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高潮服务,为贫下中农服务。会议还讨论了大力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彻底改革医学教育制度,进一步促进卫生队伍革命化。省委书记、副省长刘田夫到会作了指示。
) g6 Y# |2 F( E, h; B8 N' j! U0 k3 n* D7 a0 V8 Q. k1 p
4月5日至8日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广州举行全省各专署、行署、市、县计划生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会议,着重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领导的问题。省委书记、省计划生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尹林平作了重要讲话,杨康华作了有关报告。会议决定当年必须在全省城乡进一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要求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强领导,贯彻群众路线,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扩大技术队伍,大力提倡综合措施。
: J. N4 |' ? l) j6 z& u! K. o& o* d3 U/ x$ }+ G* r1 T+ W
4月10日 《南方日报》发表《把解放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学到8 k$ w" N8 U8 P* A
8 x" \- u) D: G9 _ 手》的社论,认为"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新高潮,是促进我们思想革命化和各项工作革命化,跟上迅猛发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的根本条件.也是推动工农业生产新高潮和文化革命新高潮一浪高于一浪地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 4月中旬至26日全省工交工作和工交政治工作会议在佛山举行。会议提出全省工交战线的基本任务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生产建设为中心,抓革命,促生产,保建设,把"比学赶帮"的群众运动继续推向前进。会议强调要突出政治,坚持政治挂帅,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大学毛主席著作,坚持"四个第一",发扬"三八作风",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地位,使精神变物质,促进生产发展。会议指出经济管理必须实行革命,不断调整和改进生产关系,使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改进上层建筑,使它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Y% y+ j( i0 w' S. M
4 F; I, F+ u1 h. o
4月24日至5月18日省委分别召开有地委书记参加的常委扩大会议和农村"四清"总团负责人座谈会,研究农村"四清"运动部署和重点县第四步工作问题。9 r8 n$ {7 d4 Q. ~5 `' {
* B' G% n4 @3 G2 Y* U S. O
5月8日至17日省委组织部召开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听取陶铸关于越南形势和备战动员报告,着重讨论面上地区如何围绕组织工农业生产新高潮和备战做好党的组织工作问题。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党的组织工作,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抓战略,促生产作为指导思想。会议认为,今后一年全省党的组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继续调整加强各级各部门的领导班子;在农村大力开展以"五好"支部为目的的比学赶帮运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促进干部、党员思想革命化、战斗化。
5 Q1 m+ c l- V( z- J+ p# K, p3 W; L: I; |' w- F
5月9日至10日本省文艺界有关方面举行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动员大会。林李明和省委常委王阑西在动员大会上要求文艺工作者认真演好《东方红》。在会上,宣布成立《东方红》演出领导小组,由王阑西任组长。7月1日,《东方红》正式在广州市公演。至1966年3月10日,在广州公演了 200场,共接待观众85万人次。( F' j7 d7 Y" X- g# {
& R/ u. c9 _% N) f* z 5月15日省委统战部举行民主人士座谈会,陶铸在会上就国内形势问题作了重要讲话。3 d$ S: A5 l0 Z. ]& z2 [0 w2 v
0 G3 i' N5 N' u' Y; u3 s& `, `! H
5月20日中南局,广东省委、省人委,广州市委、市人委五大系统的机关民兵,联合举行军事野营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民兵7000多人。
3 y3 g2 ?8 s/ G6 R, C
. @4 r4 C; \# T* V7 L$ E% f 5月24日广东省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首次会议闭幕。会议传达# b) }3 U) R/ c3 ], k
) l8 ]- c, T6 y1 n& h 全国青联四届二次会议精神,确定省青联的工作任务,修改省青联章程,选出新的省青联领导机构,黄大仿当选为省青联主席。
5 t/ a7 O' p4 w$ S: }6 G8 @3 G* A
# {0 P' z" `9 |! i3 a; c 5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到广州欢迎来访的印度尼西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苏班德里约,并与他进行多次会谈。
- E8 s4 A0 ]2 L/ c `
8 R( K6 j5 I" I8 F- X, a' Z 6月1日至11日省委、省人委在新会县召开全省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传达了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精神,总结近一年来试行半农半读制度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推行这种教育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是年半农半读教育工作的计划和要求:(1)大力普及小学教育,发展耕读小学,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2)每县办一所新会县圭峰山式的劳动大学;(3)
0 A0 ]; {8 f% k2 U7 v' w9 R$ w) m; z6 z
扩大和试办农业中学;(4)积极试办半农半读中级技术学校。会议认为,试行半农半读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深刻的变革,不仅可以多快好省地普及小学教育和发展中等教育,而且为逐步消灭脑力、体力劳动的差别创造条件,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根本措施之一。王阑西到会作报告。30日,《南方日报》发表社论《半农半读学校好得很》。% k) J6 }9 B7 b3 |% b
! u6 W) c3 _& z 6月12日省委就克服领导干部治病、保健工作的特殊化倾向问题提出意见,要求领导干部不能闹特殊,不能指定要医生开贵重药物,提无理要求o 6月15日至25日广东省第一次贫农下中农代表和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召开。到会代表5000多名。陶铸、陈郁、赵紫阳作了讲话,区梦觉致开幕词,张根生作了题为《为争取今年晚造和明年农业生产获得更大的丰收而奋斗》的讲话,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陈德就民兵工作问题作了讲话。
: Q, Y" R8 L! E2 j9 a
/ n# t+ [5 q! o 会上正式成立广东省贫农下中农协会委员会,选出赵紫阳为主席,林李明、区梦觉、张根生、李进阶为副主席,马伦等95人为委员。陶铸在讲话中要求:(1)每个大队要成立文化室和共产主义夜校;(2)每个大队应有一所完全小学;(3)每个公社要设立一个卫生院,每个大队设立一个卫生站;(4)要普及电影和幻灯;(5)每个公社成立一个农科站和畜牧站;(6)要组织图书、报刊和戏剧下乡。
' Y# m1 S( R9 I2 m/ W/ v, ]. X
- ~6 ?0 @, m9 h, g" p 6月26日广东省北海市、合浦、灵山县、钦州壮族自治县、东兴各族自治县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
: k; a! B* F; w! J* Y! G- Q7 v8 }" L% f3 _0 ?, v$ G! `
6月29日商业部通报批评湛江地区部分商业单位弄虚作假,买卖换$ @, E* B6 C. e8 y
: h! X" g) e% I; T 购计划外食糖的奖售布票100多万尺,然后套购国家棉布,议价销售,从中获利。! N* [% G; m# V, `- _' }
/ @4 x1 I9 g* Q 7月1日至7日全省农村文化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贯彻和落实省委根据中南局和陶铸关于组织文化工作者向农村进军的指示而作出的决定。该决定要求:每县迅速建立一个农村社会主义文化"轻骑队",并在下一批开展"社教"的地区普遍建立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室。省委还决定,这批"轻骑队"的队伍,7月下旬在广州集中,进行为期1个月的学习、训练。7月27日至8月25日,由1800多人组成的全省各县的农村社会主义文化"轻骑队"队员在广州集训。在集训期间,王阑西、区梦觉、赵紫阳先后向全体队员作了讲话,勉励他们确立面向农村、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想,走内蒙古"乌兰牧骑"的道路,坚持政治挂帅,同贫下中农相结合,把自己培养成为思想、作风过硬,具有一定业务能力的革命文艺工作者。8月底,各县文化"轻骑队"队员奔赴各地农村,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
3 ]2 e. B( K2 ?- f0 l" V
! j/ }! ]" s+ n' [8 c# [ 7月1日至8月15日为组织演好现代戏,中南局在广州举行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19个剧种演出的51个大小剧目,全是现代戏。由460人组成的广东代表团演出了5个晚会的节目。陶铸在闭幕式上作了题为《革命现代戏要迅速地全部地占领舞台》的报告。( }' D9 P. w# M! E
9 V. E% O; A* G 7月7日至10日省委召开8个"四清"运动试点县(包括肇庆市、惠州市)县(市)级机关"四清"运动座谈会,研究各试点县县级机关的运动情况,讨论如何把运动落实到实现机关革命化的问题。座谈会认为,机关"四清"运动一定要落到革命化上,机关革命化首先要从精简机构、缩减人员入手,机构设置不必上下对口,但人员一定要减50%. 7月16日周恩来、陈毅、陶铸等在广州观看了由广东省1000多名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以及由著名粵剧演员红线女等演出的现代粤剧《山乡风云》,并接见了港澳第三批观摩中南区戏剧会演的代表,周恩来指出:《东方红》要演下去,它是用我国人民的血汗写出来的,上海演,汉口演,现在广州又演。演出还要精益求精,要一部一部地写下去。- d* ^; _8 B1 t0 l: Z4 R8 L
0 O* {& O" w+ f* P" |
7月20日中南局及省委领导人陶铸、陈郁、赵紫阳、区梦觉、雍文涛等接见参加广东省第一批农村巡回医疗队的全体队员和欢送第二批即将下乡的部分专家和高级医务人员。陶铸指出:卫生工作面向农村,为农民# b K6 n( D$ ]# w, V3 o
" {% b1 I! Z1 A 服务,是一个方向问题,是文化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要求把组织城市医务人员参加农村巡回医疗队形成制度。赵紫阳要求与会人员坚决贯彻陶铸的指示,使卫生工作更好地面向农村,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据统计,1965年全省先后组织3批县以上医疗卫生部门的医务人员8000多人下乡,为农民防病治病,培养卫生技术干部,加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 S4 O( }4 C% A" \2 X5 \& y, E
. \. |$ Z2 |. M( P
7月29日省委常委召开第149次会议,听取省委宣传部关于广东省文艺战线主要问题的汇报。
% y+ M; @" d1 r b
: F: a( I) n2 i6 } 7月广州外国语学院建立。8 [* s2 e8 @ v" U& X2 b
* F G" Z7 R0 Q0 e/ x1 M
7月省军区在博罗县黄山洞大队召开全省民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现场会议,总结推广了 "黄山洞经验".据会议文件介绍,黄山洞大队民兵营从1964年5月起,积极投入练武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该大队民兵营还创造了学毛主席语录的多种方式,不仅吸引民兵学,而且扩展到全队社员,形成群众性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 N# s" }& S9 R D- M! b6 R3 {
- E0 P" ]$ @5 u- k+ {# g" w
8月6日至13日广东省学生第三次代表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期间,传达了中华全国学生第十八届代表会议精神,陶铸作了指示,省委常委王阑西讲了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施民作了形势报告。团省委书记黄大仿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为革命而奋发学习》的报告。会议选举产生广东省学生联合会,推选林维庆和卓凤仪等12人为省学联的正、副主席。
/ i4 D* F+ Z3 t: U) }/ w$ Z6 T! R! j! F$ A" P. ]: ]) ~
8月6日省委批转省委城市"四清"运动领导小组《关于今后城市"四清"运动部署的报告》。要求城市"四清"运动大体上分三大批搞完,在1967年结束运动。
* m* R7 ` i5 H" y8 O' j
" F! {0 Q5 o( |' P/ _0 b) }1 G 8月7日省委批转省委农村"四清"运动办公室《关于"四清"工作队干部的意见》。省委要求从政治、思想和生活上关怀"四清"工作队干部,鼓舞他们安心工作,搞好"四清",这是所有机关、学校支援"四清"的一个重要方面。
9 N( d( Z' h. Q& H7 h" x
# e: K- s$ ^- N1 q8 M; ? 8月8日省委成立多种经营领导小组,省委常委李子元兼任组长。6 f/ Q' e+ H; N9 f8 g! R) W: v
# H! O1 w7 {# y- M$ F X 8月11日省委印发《广东省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〇年农业建设纲要(修正草案)》,这个纲要的中心要求是:大幅度地增产粮食,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和提高社员分配水平。要求到1970年力争实现全省水稻亩产500公斤,每人粮食约350公斤,社员集体分配达到100元,生产队的积累平均达到1万元以上。1 ?) g. Y1 g: u0 C
! |! M9 v- _# ^ 8月13日省委发出《关于改变超产奖励田间管理责任制办法的通知》。认为实行这种责任制比较复杂,办法比较繁琐,对发展生产的作用并不很大,而且掌握不好容易变样,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提出凡是这种责任制搞得不好或流于形式的单位,应取消实行这种责任制;凡是没有实行这种责任制的地区,社队一律不再采用这种办法。
: @1 g. z! r% l3 B$ H7 q3 x' R6 O: P
8月13日至24日全省专业剧院(团)院(团)长、编导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讨论贯彻党中央、中南局、广东省委有关文化向农村大进军的指示和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的精神,要求全省戏剧工作者动员起来,"为革命现代戏迅速地全部地占领城乡舞台而奋斗". 8月23日至31日省委召开全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经验交流会,共有700多名代表参加。林李明代表省委致开幕词,强调学习毛著的极端重要性。赵紫阳作《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的报告,要求以此次经验交流会为起点,掀起学习毛著的新高潮。王阑西作《为把全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运动更广泛、更扎实、更有成效地开展起来而奋斗》的总结报告。会议期间,佛山市红棉丝织厂高钻、台山县白沙公社阳岭大队升平第二生产队长黄义田、汕头果菜进出口公司傅永才等21位代表介绍了他们学习"毛著"的经验,还有10多位积极分子和先进单位作了书面发言。会后,高钻、黄义田、傅永才等28位代表组成报告团,从9月3日起至25日止,先后在各市区和县、市作报告204次,听众达43万人次。9月24日至10月4日,《南方日报》发表四篇《论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的社论。10月4日至9日,省军区召开学"毛著"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邓秀芳作了题为《加强领导,在用字上下功夫,把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向前推进一步》的报告。会议倡议在所属部队和全省民兵组织中开展一个学习"毛著"的比学赶帮运动。
' Q) q, M! T( L
$ d8 m) Z- D! F 9月5日至15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在佛山市举行。会议决定把全省卫生工作重点转向农村,决定县以上医院抽六七千名医务人员下乡,同时采取措施,大量培养农村医生和卫生员,充实农村医疗力量,在三五年内建立起全省农村医疗网络。7 {( @! F% ~. q8 f! q, Y
% H5 {6 L4 z- z- N 9月9日至13日省委召开下乡蹲点负责同志和"四清"工作总团团长会议,研究第一批"四清"运动的问题,讨论如何突出政治、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等问题。+ M# l# ]1 O: L. F+ P' w
, F; v+ M. _# i 9月16日省委发出《关于生产队分配问题的指示》,要求各地不准向生产大队、生产队筹款兴办小化肥厂;生产队的公积金应控制在占总收入的3%至5%;丰收地区可以占8%;灾区和生活困难的地区,社员的口粮至少要安排每人每月吃到30斤原粮(稻米)。
6 C0 j/ e1 _; W% [4 J, z, e& V3 \1 c; C8 d. R4 E$ x
9月下旬省委组织部召开地委组织部长和"四清"工作总团政治部主任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和中南局组织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本省在"四清"运动试点中整党建党的经验。
5 k h- O6 Y- O* r/ q0 j, l. O0 U$ Y7 h
9月26日至10月4日全省工交财贸系统"五好"和先进代表会议在广州举行,27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林李明、刘田夫、罗范群分别作了报告或讲话;会议通过致全省工交财贸职工倡议书。
3 O5 a- X" ^7 v) J2 U
9 d' m0 t8 i5 E! R- V2 y$ E6 `7 k1 J 10月9日至21日全国农村青年科学实验会议在新会县召开,广东省共有3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共青团广东省委、共青团新会县委负责人在会上作了发言。12月22日,团中央发出通知,要求推广农村青年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三个典型经验,其中之一就是新会县团委组织农村青年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的经验。% |) e. {! _: N0 {
J n% x: N+ A# O 10月11日省人委发出《关于认真安排好群众生活战胜秋荒的紧急通知》,规定缺粮地区,社员口粮不得少于15公斤原粮。要求使用发放好救济款,发动群众广开门路,搞好集体和家庭副业生产,增加收入,克服困难。# V* Q7 r3 g0 ^, }4 I3 h" q0 @% p
, l7 P& W9 }, \4 C! j1 e
10月15日经省委批准,省卫生厅对公费医疗制度作出新规定:从1966年1月1日起,凡享受公费医疗者,个人负担药费20%,住院费10%,滋补药品自费。
6 @% h1 s: z, e! ~6 ^. y6 f% H) x l! m1 l# u& M; t7 P9 A( Z8 B# v+ _
11月1日大寨式农业典型在北京展出。在展出的52个典型中,广东省有3个,它们是:四会县清塘公社芙蓉大队、电白县、珠江三角洲(含11县3市)。
9 Y/ j3 i0 H5 f$ t! J) n
) t8 e. f) J5 j1 t! v6 W0 d. C$ z: k) Y 11月10日至24日省委在广州召开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共有262人参加。会议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立足于战争,准备早打、大打的指示,着重研究解决战争观点和勤俭节约两个问题,会议作出《关于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决定》,号召全体党员和干部,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社、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学大庆,学大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 Y F3 W7 K/ C+ l( I
1 w" H3 z3 J* ?, k+ w7 o 11月14日省委发出《关于在全省开展宣传和学习王杰同志的活动的通知》。团省委、省总工会、省妇联在此前后分别召开学习王杰的动员大会。
" ~% F5 x" U3 r: ~+ o M2 F- b
* r. R0 `# E5 o; j* ]! e 11月26日省委发出《调整稳定粮食任务,逐步做到藏粮于民的指示》,要求各地逐步做到藏粮于民,增加储备,队有余粮,户有余粮,到1970年全省农业人口,每人储备半年粮食,除社员个人储备外,集体储备要达25亿斤左右,即每年生产队要储备5亿斤原粮。
G( V" K: y0 t7 [ R% A7 r s- ]" D; E$ c, K. I
11月30日省委决定培养、提拔新生力量,要求在两三年内把区党委、地委正副书记年龄平均从现在47岁调整到40岁左右,两年内把县委正副书记年龄平均从现在40岁调整到35岁左右,每个专署有1名30岁以下的县委书记。
& \8 P5 }, ]" Z6 r% w& r9 C; p( w- ^" v6 Q& r# t, C
12月13日本省司法机关宣布,对能坦白悔罪的37名美蒋特务和7名运送武装特务的船员,决定免予刑事处分,宽大释放。$ C \, H" @8 D" m; n! @
, E, t+ R! b4 X n 12月14日 《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播发的广东省党内各级领导干部就政治与生产的关系问题展开一场大辩论的消息并发表了编者按,指出,广东省近两个月来在党内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的关于政治与生产的关系的大辩论,是一件大事,抓住了一个走什么道路的根本性问题。广东省采取大辩论的办法,即广大干部自我教育的办法,讨论研究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做得好。
$ ^: k" n7 e6 }* ^: j, b4 t/ t: W$ A4 H: h
12月19日至28日省政协三届三次会议在广州召开。省政协副主席冯燊作工作报告。会议补选雍文涛为省政协副主席,增选陈景文等2人为省政协常委。会议号召全省各界人士认真学习"毛著",努力做好本岗位工作,为革命事业作贡献。
) a, k" z0 t: `; \1 |9 j
) {5 M- U/ O9 w 12月20日至27日省三届人代会三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听取了代省长林李明作的省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同意并批准了这个报告。会议还批准曾定石和王如明所作的《广东省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与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和《广东省1964年、1965年财政收支情况与1966年预算初步安排的报告》。会议同意原副省长刘田夫、林锵云、古大存向本次大会提出辞去副省长职务的要求,补选庄田、王阑西、寇庆延为副省长,补选黄荣海等5人为省人民委员会委员,补选王屏山等4人为广东省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改选黄维政为海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会议号召全省人民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更好地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寨、学习大庆,为实现"三五"计划头一年的任务,为争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更大胜利而奋斗。* K7 F* o$ k" l; V6 N
! c- E) `- A$ j! B, E 12月21日经省委书记处同意,省人委成立广东省增产节约和"三
& V8 l- w& b/ q% |# \4 \- g+ S4 s O. O( m- D8 i
清"(清设备、清材料、清资金)领导小组(后改为广东省增产节约反浪费领导小组),组长林李明。同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城乡反浪费斗争,决定在城乡"四清"运动中,必须把反浪费斗争作为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搞深搞透,目的在于使干部树立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为革命,一切为人民的人生观,并解决企业和集体经济内部的管理问题。
" ]6 V: O2 S# W$ p
( S7 w% H/ c$ D6 r 12月30日省委批转省计委分党组《关于广东省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指出:1966年各项工作必须从备战、备荒、为人民出发,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狠抓粮食增产,储粮备荒;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基本建设要严格控制建设规模;集中力量打好以小氮肥厂、后方建设和煤炭、钢铁等基础工业为中心的歼灭战。省委强调,实现1966年计划的关键是突出政治、突出以毛泽东思想挂帅,大学解放军、大庆、大寨精神,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开展一个全省性的增产节约运动。
5 {9 k% }# T4 r
4 J, }( |6 E6 P B 是年全省社会总产值147. 75亿元,国民收入75. 8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9. 69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5. 52亿元,工业总产值64. 17亿元),财政收入19. 59亿元,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 53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7. 55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