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6|回复: 0

佚名:鲜为人知的1958年甘肃叛乱

[复制链接]

1448

主题

303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596
发表于 2020-7-12 05: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放初,西北回匪军大规模叛乱,骑八旅旅长马英,82军190师师长马振武,骑十四旅旅长马成贤被击毙,青马老将马元海(打西路军时青马前线总指挥)被俘后处决。搞暗的,82军副军长赵遂、100师师长谭呈祥、129军357师师长杨修戎、新编骑兵军军长韩起功(打西路军干将)被处决,共有近1万名回匪军被打死.
  1950年5月8日,原回族马步芳第82军旅长马云山,在平凉、固原地区串 联回族匪特,组织发动叛乱,被称为“五八”叛乱。叛匪组织的“忠义军”下设4个团,有长、短枪97支,轻机枪2挺,冲锋枪3支。后扩充为19个团、1个混合旅,有回族匪徒2000余人,妄图攻占泾源、固原、西吉县城,颠覆人民政权。5月8日凌晨,叛乱分子分别袭击平凉安国区政府和西、海、固地区区、乡两级政府,杀死杀伤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337人,抢劫枪支45支、手榴弹395枚、子弹223发,并抢粮食、财产等,还杀害了固原张化区委书记等。次日,1000多回族叛众攻占平凉,拟再攻泾源。回族匪团长马成龙等在固原县扩充回族匪徒千余人,企图攻占西吉县城。西北军区派骑兵第2旅、骑兵第4团、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平息叛乱。在政治攻势和军事打击下,叛军迅速分化瓦解或溃散。匪首马云山因内部矛盾激化,被同伙击毙。至7月底,“五八”叛乱被平息。共击毙回族叛匪174名,击伤24名,俘虏168名,投降400名,缴获各种枪支520多支(挺),子弹3300多发。
  1952年4月2日,西吉县党部执行委员、自卫队中队长马国瑗和宗教上层人士马国琏以及***教主密谋策划,成立“人民军”、“白头军”、“中央新编第三团”,公开进行武装叛乱,被称为“四二”叛乱。当天,回族叛匪100余人将正在组织斗争恶霸地主的西吉县白崖区土改工作组包围,砍伤工作组成员,抢去手枪4支。随后窜至海原县李俊区政府,参加叛乱。千余回族叛匪围攻西吉县城数日,袭击土改工作团,抢夺枪支、粮食,破坏公路桥梁……参加叛乱的回族暴徒达上万人。先后有解放军战士、农民积极分子和土改工作队员30余人被叛匪残杀。致使6个区37个乡的基层政权陷于瘫痪,固原地区1/3的区乡土改工作被迫中断。
  西北军区派遣步兵第8师3个团,骑兵第6师2个团以及平凉、庆阳军分区2个营、固原地区各公安局、县大队、武工队共同平息叛乱。宁夏(省)军区独立营和骑兵第四团也参加了平叛战斗。经多次激战, 叛乱队伍瓦解,被裹胁的回民乌合之众全部溃散。杨枝云、马国瑗等匪首先后向人民政府投诚,杨年子被活捉,叛乱遂被平息。平叛中,共击毙回族叛乱分子151人、击伤23人、俘虏420人,共缴获各种枪支弹药.
  在西北甘肃南部回族反革命叛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956年初,甘、青交界的少数民族中的反动分子组织武装开始叛乱。3月下旬,四川康定地区武装叛乱平定后,甘南地区形势开始紧张,步兵第11师33团两个营、一个山炮连会同师侦察连,奉兰州军区命令于6月11日从临夏进入甘南,与骑兵第一团,73团一同平叛。33团在战斗中,击毙回民暴徒298人,缴获枪支71支。
  1958年,甘南再度发生大规模武装叛乱,这次规模更大,参加叛乱的回族暴徒人数一度高达数万人。步兵第11师除炮兵305团外,全部进入甘南平叛。此时步兵第11师还指挥内卫第二团,成都军区145团,组成了第一指挥部,于1958年3月18日进入甘南,与第二指挥部的独立骑兵第一团和第三团一同平叛。至同年11月,基本平定叛乱.毙伤俘回族匪徒万余人.
  1958年8月,正当11师在甘南平叛时,临夏地区的回族反革命分子,乘临夏地区空虚,号召:“回族团结起来,打到**党”,于8月15日策动临夏、永靖、和政等96个乡叛乱,参加叛乱的人数相当多,仅东乡汪家集就有6129人。留守临夏的11师炮兵第305团,与师直属队和各团留守部队,在副师长王根发指挥下,分路出击,击退回族叛匪多次进 攻。25日,步兵第134师奉命增援11师,两师组成临夏地区平叛临时指挥部,统一指挥11师305炮兵团、134师401团2个营、134师高炮营和临夏军区教导营、铁路公安第九团两个团以及临夏地区各县民兵大队,以汪家集为中心进行全面清剿。经过两个半月积极作战,部队迅速平息了叛乱,歼灭回敌10034人,其中击毙回族暴徒3268人,击伤2302人,俘虏1618人,捕获2846人.对于这些杀害共产党干部和人民的暴民,许多人被立即处决。

https://m.newsmth.net/article/Modern_CHN/44938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9:39 , Processed in 0.0579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