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54|回复: 1

裴毅然:马识途与李井泉的文革情仇

[复制链接]

1399

主题

443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51
发表于 2020-6-12 04: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识途与李井泉的文革情仇3 R% `  Y: t$ t" U# ?/ i

4 n  Z' [$ {, q) I来源: 动向- a, e0 @- g5 y! c
作者: 裴毅然
3 S, x9 e) T  f2 `4 e8 A0 f, T4 B
; q; W1 ?; J+ P3 V1 t马识途(一九一五~),西南联大中文系毕业生,一九三八年二月加入中共,曾任成都川康特委副书记,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是文革中被李井泉第一个抛出的四川走资派,死里逃生,晚年写下文革亲历《沧桑十年》,内中与西南王李井泉的文革情仇,甚值咀嚼。* [, L: T& |- {  g2 W& N

, M. Z: _( W* j0 X) g: g- X/ l- y李井泉(一九○九~一九八九),江西第三师范生,一九二七年春入团,参加南昌暴动,一九三○年转党,入中央苏区,参加长征,一九四二年任抗大政委;文革前的西南王,西南局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政治局委员,文革后的人大副委员长。主政川省十六年,被称为“浮夸书记”——“二十亿斤粮食换来一个政治局委员”(谎报二十亿斤产量),千万川民饿死于大饥荒。3 l' Z8 T/ I9 f7 j

4 Z4 l0 Z/ r2 Z) H+ w“国际间谍”
: x3 r: H# K: e+ M4 B
9 I9 N* ^0 N, Y2 ^文革初期,北京中宣部首先被毛泽东划定为“阎王殿”,部长陆定一、副部长周扬乃正副“阎王”。各地为紧跟中央体现文革业绩,先后抛出各省宣传系统干部,作为当地的“走资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之所以在宣传部门找走资派,一则仿习中央,二则以言定罪,宣传系统最有辫子可抓。8 e% a+ \/ \( u

) w9 D! h1 Y- N+ s5 r8 Y5 B# t% `一九六四年末,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马识途下放南充任县委副书记,专搞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四清”运动。文革后,马识途才知此时已被怀疑有重大政治问题,西南联大读书期间,他奉命接触美国大兵,进行统战;五○年代他任省建委主任,与苏联专家有私交,中苏关系恶化后每年仍互寄贺年卡。就这么一点小事,被人密报是国际间谍,李井泉专门成立“九人专案组”,他被下放搞“四清”乃审查期间的特殊“流放”。马识途抱怨:
1 e! V* x$ A2 c- ~/ W6 R( O/ X8 K8 o. {2 E
对于一个在白区出生入死干了许多年的老同志如此不信任,动辄怀疑,是没有道理的。对待同志的手法,也未免太恶劣了。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受到严重的破坏,上上下下都是书记说了算,一个人可以掌握许多干部的生死命运,可以决定许多人的吉凶祸福。可以仅凭一句道听途说,便叫一个干部大祸临头。马识途就正是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为里通外国的嫌疑犯了。/ d; `% l3 A" [% o1 s) x

4 e! N, g2 Q% F7 B+ `/ A0 }李井泉在老区以“左”出名,独断专行,加上毛泽东对白区地下党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开国后一律压低一至两级使用。马识途四六年就任川康特委副书记(省级),四九年后降任成都市委组织部长。五十年代初,中央要调马识途去英国搞外事,被李井泉否决;马在建设厅长任上,建设部派他出席捷克国际学术会议,也被李井泉挡住。加上马识途在四川不宜普遍植棉、水利方针等科技问题上没有紧跟李井泉,李对他印象恶劣,对人说:“此人可用不可信”。7 p2 W! H* S$ M( Y4 W2 q& q3 l. S* i

* V( }+ ^! f" c# o3 z; R1 m李井泉也被打倒7 i$ v+ [1 i5 s- A
2 f1 }: {# M9 I" _3 F, k
一九六六年五月,马识途在南充忽接指示,要他带上组织关系回西南局参加文化大革命。此前,马识途两次顶撞“政委”李井泉,但从未想到会被“祭旗”——四川第一位走资派。罪证是他写了许多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小说。西南局机关大会上,当场宣布他是“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停职反省。他吓得目瞪口呆,几乎昏死。此后,报刊广播点名批判,承受各种批斗,病妻王放惊惧而死。马识途监禁六年,死里逃生,三个孩子扫地出门,寄食于人。7 O4 O3 C! `9 B

  u- B' D5 d4 J. u命运弄人,随着文革深入,李井泉也被打倒,但他被接到北京保护起来,可怜其妻萧理(省轻工业厅副厅长)代夫受过,与马识途、沙汀、艾芜同为成都昭觉寺监狱难友。“第一夫人”挨批斗,马识途还是陪斗。马当然没有好脸给“第一夫人”看,但“第一夫人”却热面孔贴他的冷屁股,放风时总递微笑,以博好感。一次,她终于对马识途说:“我知道井泉他做的有些事情对不起你,希望你能谅解。那个时候他也是莫奈何,从北京宣布中宣部是阎王殿后,各地都抛出宣传部长来,他不得不把你和李业群抛出来呀。”马识途回答:“你现在来说那些所谓‘莫奈何’的话,还有什么意思呢?现在我们都被抓进来了,不都是一样的命运吗?”萧理默然,过了一会儿说:“你的命运和我不同,你是出得去的,我是出不去的了。他们强迫我写揭发他的材料,我一张也没有写。我只希望你出去后,告诉他,我没有做一件对不起他的事。”( n$ L* L1 ?5 Y4 _0 {  N6 u
. O4 P" A! m/ w5 K$ M0 [
过了几天,萧理靠每次藏在舌根下积攒起来的安眠片成功自杀。虽然那会儿“走资派”经常自杀,但萧理的自杀仍使马识途久难平静,想到人家自杀前已交托遗嘱,自己竟毫无感觉,甚失悔。
9 X0 H3 I/ T& Q& v% ~9 n& g0 }% R, `% f, @( H' |( Q
忠人之托7 Q- e" G: G5 }4 U9 |" n
/ R& R, x/ H- L+ P
可是萧理的丈夫毕竟是自己的仇人,挨批斗时曾立誓:“将来我要是平反了,他如果不向我表示道歉,我决不再去看他,无论他做多大的官。”
; l+ s" }7 Z" [3 U8 n; o7 D9 ?9 z) n- j) n8 r- V# [
文革后,李井泉升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进入“国家领导人”之列,许多老部下去看他,马识途没去。后来,马识途当了全国人大代表,李井泉每次看望来京的四川团,马识途都借故躲避。李井泉向另一位挨过他整的人道歉,但没向马识途道歉,上南充去还在说地下党的坏话,马识途更反感了。邓小平上成都,接见川省老干部,李井泉也来了,马识途坐得远远的,不和他打招呼。但一想到萧理的临终之托,又觉得对不起萧理。/ G6 l7 S& Y: O

7 J  a* b5 R. i" i! j3 y一次,马识途上成都金牛宾馆看戏,发现李井泉又来成都,坐在前排沙发,因受不了良心谴责,他径直走到李井泉身后,李向他打招呼,马识途来不及回礼,匆匆说:“我和萧理关在一个监狱里,她自杀了。她自杀前对我说,要我出来告诉你,她没有写一份揭发材料,没有做一件对不起你的事。”李井泉眼圈登时红了,用手绢擦泪,不断“唔唔”哼着。马识途没告辞,走回后排坐下。8 _+ M' Q7 ^- O
+ @' _% q) S/ L! `; Q
还算老实
; V( [! J; [" n; {8 }2 U7 [7 P* s6 g9 g# y" N
季羡林为马识途自传撰序,因为很少有人回应季羡林写下“文革亲历”的呼吁,季感“极大失望”。马识途能详细写出文革亲历(三十三万字),季誉为“实如空谷足音”。
4 N$ z1 b: z$ V/ m, c+ S/ m( o9 l$ S: S& S
纵观马识途自传,虽因“党性”必有回避,叙及部分则基本可信。尤其他能实录一些真实心态,如对李井泉的仇怨心理;任宣传部副部长(主管文艺)时的惊恐,宁愿干机关看门收发、打扫厕所的杂工;包括对自己也冤枉过人的忏悔,以及“资本主义道路我是不敢走了,就是社会主义道路我也不想走了”……我对这本传记增添信任的另一细节是他给续弦的最初情书:“不幸的命运把我们两个扭在一起,却给我们带来了幸运”。第二位夫人乃重庆报社编辑(罗广斌同学),前夫也是领导干部,文革中自杀。" U* l1 c' \; G

. h  K6 l) O0 U* L, S& K* E《动向》2014年2月号
; ?6 I6 ]9 |; B: t6 W
' h- H8 t8 {# u* F1 h, U5 k/ G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 ... 83%85%E4%BB%8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9

主题

443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251
 楼主| 发表于 2020-6-12 04: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104岁马识途:“我们党找到了当代最好的带路人”* r1 a" b% B$ _
2018-10-19 07:36:44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P0 l# a. ?( `
, q' S3 @$ B& n5 }! H) d' e# r; e! M) h0 {
  很难想象这位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侃侃而谈近2个小时还中气十足的老人已经104岁。
) S& \3 n; `6 R/ e3 p
8 B/ F2 {7 s7 ^/ S6 F  今天,在很多人心里,马识途老人无疑是一名作家。他自上世纪60年代正式开始文学创作,近60年笔耕不辍,共出版了小说、诗歌、散文20多部500余万字。姜文执导的电影《让子弹飞》就改编自马识途作品《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3 n' F6 a. s" b

+ P, h1 h% B$ y' p: p- O+ L; T, b  2018年,10月10日,《马识途文集》北京首发式暨马识途书法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老人从成都乘高铁来到北京。作为中国作家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嘉宾们自然要称赞肯定马识途老人在文学上的成绩。但老人却更坚持自己是一名职业革命家。
: {, q8 `2 g7 z0 ]- O; [: H( x- j
# h- P- i, t8 o) r: x2 Z  在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的采访中,老人说得最多的就是他作为革命者的初心和使命。
, o0 G3 _/ o  n. X4 k0 x3 G9 V5 d2 p: B& {4 p, w% U% S8 r, Q7 u3 V
  1938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G# m2 w3 K' c
) }5 ]( ], T# U% v& E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滕县沦陷、厦门沦陷、合肥沦陷、徐州沦陷、广州沦陷、武汉沦陷……国民政府为迟滞日军南下步伐,掘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年底,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给国人抗战士气沉重一击。2 X" M7 q4 v& _; l5 ^, l8 Q7 l

- l& `( D0 }1 R! I) p$ ~8 P$ e  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都在问:中国还有没有希望?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 b+ s' A$ H% I% U1 y( b6 J8 j9 [1 D) M3 V9 s, c
  这一年,24岁的进步青年马千木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以后,这个辗转北平、上海、南京各地求学的年轻人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寻找救国的道路。他发现,在国家民族和中华文明陷入危亡的时刻,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必须依靠组织的力量才可能救中国。他认定,共产党是真正救中国的党。他坚信,自己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于是,他在“入党申请表”上填上了“马识途”的名字。& r1 f' `- ?1 c1 r
9 G! R' R; x* w; ?7 f$ ?
  “我解放以前做地下党工作,解放以后搞建设,都是一致的。为了革命,为了救国,为了人民。”& {" b2 m, R$ M  j' l
, s% n4 E# z4 ]  e: w9 K- a0 v
  在10月10日的活动现场,老人将自己的一幅书法作品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上书遒劲有力的八个大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 W& q2 P( x  p$ z- v# ~
6 u  R# F- P- Z8 T3 e  中国的道路就是要靠共产党- J1 ~: Z, r- {- w$ W9 |: q$ d
( g* G2 q" N( F) Y5 W1 l( h* D! {
  和鲁迅希望医学救国的志向相似,1936年,马识途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工学院化工系。他想学习制造弹药,走工业救国之路。但目睹毕业后的学长们不是当买办就是进机关做“文抄公”,马识途很快明白,不彻底改变中国,工业救国只是一场美梦。在中央大学读书期间,他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 q7 B$ a$ P) C) s/ H1 p3 S2 P! C3 A1 W0 @* _
  马识途入党的那天,介绍人钱瑛翻开了两本书。一本书里有马克思的照片,一本书里有党旗的图案。钱瑛将两本书立在桌上,把一张写着入党誓词的纸递到马识途手中,让马识途对着马克思的照片和党旗的图案宣誓。$ D/ I. n/ J4 r8 X

: z* X+ i3 ~( s) H, Q& t1 m4 A8 ?  “我的一生经历了各种斗争、危险、折磨,很不顺利。但我从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不会背叛我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马识途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说。
/ s9 A# @, ?* m! t7 x( t
% f0 b* l9 D3 p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马识途入党80年始终不渝的信念。电影《让子弹飞》用了《盗官记》的框架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马识途。但如今说起导演姜文在电影中的表达,老人并不满足。5 |) K5 ~1 l% h$ f

% W+ D( o& e- l) p. ?  “我尊重姜文的追求,但我书中的原意和他不一样。我写的是农民要怎样才能得到解放。靠偷靠抢,不行;立山寨当土匪,不行;抢官当县长当青天,也不行。”
6 K' D5 m: e+ W4 V+ i% |( r. Q* |  ]2 g
  姜文扮演的土匪头子张牧之在原著中惩治了恶霸后,最终被反动派镇压砍了头。但他的一个得力手下独眼龙不知所踪。江湖传说去川北投奔了王维舟。上世纪30年代,王维舟是川东地下党的重要领导人。全文虽只这寥寥一笔,但马识途暗示的是如果没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没有共产党的纲领指导和组织领导,农民运动必然是悲剧收场。
( S# A+ N2 O" }8 C6 I# {0 O# G. C9 p/ I4 C2 q" Q; B6 L
  “中国的道路就是要靠共产党。”马识途说,“现在从严治党很好,要坚持。”
6 C& I/ X" B' b7 w
1 i1 N) n( j  n3 E- \  我们党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1 |  m- x" t* l# A& r
9 l" c, s, p7 m; o* T/ @
  多年前,马识途在上海参加一次会议时见到了聂荣臻元帅。聂帅问:“马识途,你识途了吗?”马识途还未回答,聂帅又说:“识途也不易哟!”
# |1 m7 I" J9 V* A) P- F! y- P- u9 f, H0 ?1 t
  “我现在最幸福,因为我们党找到了当代最好的带路人。道路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党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走过很多复杂曲折的道路,如今走到正确的道路上实属不易。我佩服习近平同志,带领大家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马识途对新华每日电讯说。( ^; R, g8 a) ~& z3 Z# E2 |) ?
8 [% ^" v# n! k3 l
  在马识途眼中,难能可贵的是“清醒”二字。中国是大国,但离现代化强国还有一段距离。在十九大报告中,“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中国道路指明了方向。
  H9 A# v3 V# W/ g4 @7 t9 Y" `; }; v! ^' m( m$ p
  “今天的党中央非常清醒,知道我们的任务是什么,困难是什么,需要做什么,怎么做。2020年、2035年、2050年,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我相信我们做得到。”马识途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9 l1 W+ v) r1 {3 q0 _! E) D

% Z: M9 F1 ]& y+ O" V2 }+ g  解放前在隐蔽战线进行斗争,解放后搞建设,马识途的初心从未改变。他一辈子都在思考、追寻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正确的道路。但80年风雨,他的内心也痛苦过。
1 U4 I) W$ C6 y. @0 V; \% J/ j0 \. e$ t: T- U( R
  上世纪60年代,马识途被下放到四川南充县任县委副书记。他看到老乡生活艰苦,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搞革命牺牲了很多人,就是为了将来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什么农民的生活还是这么困难?为什么我们努力工作,还是没有让老百姓满意呢?”
4 z' d' L8 e% p4 T; Z
7 p: L' V0 I! w3 }2 d  在刚刚迈入改革开放的1980年,马识途到中央党校高级研修班学习。参加学习的同志都爱争论,大家有时面红耳赤、有时捶胸顿足、有时痛哭流涕,但争论的焦点还是——中国的道路到底在哪里?& e8 W3 _# O! B8 K2 N- s" t4 G! Q
$ m6 F/ k: c" D" i* @, g' u
  幸运的是,时间让马识途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1931年,16岁的他出三峡经汉口到北平考高中,乘船、住店、坐火车,几经周折。此次出席自己的文集首发式和书法展,马识途乘高铁从成都到北京只用了不到10个钟头。
5 N7 Z; J( f; T- ~  A& n8 d- r1 _* b' J  v$ K4 v3 _. ]
  老人欣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017年他为建党96周年书写的一副对联:“自古清谈多误国,而今苦干来兴邦。”+ f2 o4 k/ n. ?: ]; [

& h9 d3 K4 K1 Q" L/ u  “现在我们党的路子找对了。对我们经历过这么多复杂历程的人来说,心里真正知道清谈误国、道路正确、埋头苦干的意思。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我认为是最好的。”
! I0 G8 S9 F# w( t1 F
, _: m: l! d4 `. M- r  知识分子首重爱国, ]6 F& x3 a( |3 w0 X4 X( u: ]

0 f6 L) |1 ?/ O* L# P) D  1931年,马识途在北平念高中。一天,他随同学到和平门外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去听一个讲演。到了一看,原来演讲人是鲁迅先生。这是马识途第一次见到鲁迅。被称为民族脊梁的鲁迅先生是马识途最敬佩的人之一。
3 m/ V! M  c! f1 M! M$ u4 a$ v0 q- L; c7 P1 E2 C, U$ g# d
  1940年,鄂西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马识途妻子和刚满月的女儿被捕入狱。为了避免马识途身份暴露,党组织让他投考西南联大,到昆明去隐蔽。1941年,他考上西南联大外文系,一年后,转到中文系学习。
$ {' `2 q+ l/ Q- E! x! q
& K# J* K" c; q  在10月10日的《马识途文集》北京首发式上,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主席、中科院院士潘际銮称马识途是西南联大的骄傲。当年,潜伏下来的马识途在联大发动和组织学生,曾参与领导了“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一二·一”运动。+ j/ v5 \3 N7 |$ }/ c; ]

6 h3 h0 B; ^: X) B  在西南联大,虽然马识途把很多精力放在了革命工作上,但当时西南联大中文系名师云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李广田、陈梦家等知名学者的开明与博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5 p1 h: n1 q* {$ x
' m! [, g8 }0 y0 ?+ X  和马识途交往最深的当属闻一多先生。马识途曾任鄂西特委副书记,闻一多先生的侄子黎智(闻立志)是鄂西特委下面的一名县委书记,后来去了延安。因为黎智同志的关系,闻一多先生清楚马识途的政治面貌。后来,闻一多成为民盟重要领导。马识途就是中共和闻先生之间的主要联系人之一。
/ V% N6 v  z9 Z- O) N
( a) z) m7 p& N- K, y) u9 v& ]' {  闻一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在西南联大,马识途经常陪闻先生一起回家并聊天。闻先生曾对他说过,想去延安看看共产党的领导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 a# y: h( N. Y- v$ T
2 Z; D8 [% M) s  在马识途心中,知识分子首先要爱国。“当时中国快灭亡了,全中国都要起来奋战。何况我们有点知识,受点教育的人,更是要站起来。”/ A+ G9 A/ N6 W
4 q/ m  S: y/ e% I% M! N
  为了革命,马识途的第一位妻子英勇就义,大女儿和他失散了20年。
3 p0 \: v, M  i3 Y7 x& l* d. f7 P( a) B- F
  谈到民国知识分子,马识途认为要客观地看待。“当年有的知识分子,牺牲流血,为国家奔走。但也有的知识分子脱离社会,脱离群众,思想落后顽固,甚至沦为汉奸。这样的人,我不赏识。”
- s2 d. F$ }- q% [7 J! `! n6 c
8 u2 v" F  Q/ T8 j8 f# F. G  坚持人民史观的马识途认为,知识分子最大的长处是提供智识,给国家提供智库。“真正的精英知识分子应该知道中国往哪里去,该怎么走。”马识途说。
+ H( @6 x( K# w( }
, e* k* `- ^5 ~4 N. B% l6 O  我的写作是为革命呐喊
  \" K. b& a1 H
# w6 S8 w7 W% @( [9 U( w0 R  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还是个十几岁的学生时,就读到了马识途的短篇小说《找红军》。不过,当年阿来看的那本书没有封皮。他一直不知道作者是谁。直到阿来到四川省作协参加培训才知道作者是马识途。
( Z! R! u8 ?- w5 ]4 s+ j9 y5 u) w; J3 A) k2 [+ S3 s
  在10月10日的《马识途文集》北京首发式暨马识途书法展上,阿来致辞说:“马老这么大岁数却一直坚持写作,90岁以后几乎每两年出一本书,100岁以后还写了两本,这种奋斗精神,即使年富力强的人都难做到。”
, Q7 o' a/ `) M  I1 W3 H4 z- f6 y6 T; C0 ]* U+ f; J8 L; t
  《马识途文集》共18卷,有3卷的内容是首次编辑出版。马识途在现场宣布,接下来还有两本书即将出版。
/ E2 N; {7 z7 w' d9 i+ ]
0 h/ @  Y) J$ [, G% l0 n  F  ?4 ^  2016年,马识途写了一本人物回忆录《人物印象——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他将自己记忆中敬佩的人物写下来。其中有他从事革命工作接触到的领导,也有鲁迅、巴金、吴宓、夏衍、曹禺、李劼人、吴祖光、艾芜、沙汀这样的文坛名家。他总共写了90多个人物。' J" L1 }5 t* O1 A
2 C* c6 f* ^4 h" c
  去年,马老被查出得了肺癌。他在病房里仍然继续《夜谭十记》的续集《夜谭续记》的创作。和前作一样,还是10个故事。- }( v' k% a3 E" i3 A. U7 Y
- V7 G- c& g: P% f6 F+ `
  当年《夜谭十记》的第一个故事《破城记》中的前半段内容《视察委员来了》原本是1942年马识途在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习作。后来因为继续革命工作,马识途中断了写作。直到1960年代,在韦君宜(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的鼓励下,马识途才重新开始创作这10个故事。等到1982年写完最后一个故事《军训记》,已经距1942年写下第一个字过去了整整四十年。- S3 g' o2 S" v

; u; {7 J7 @; U! m1 @! f  “当初,韦君宜跟我商量要把这个系列继续下去,《夜谭十记》《夜谭续记》《夜谭新记》……后来,她去世了,没人监督我,也就搁下了。现在我104岁,过几年要去找她报账。”马识途风趣地说。5 J& X) Q8 @# d% g. _, a

2 [) e, B2 c; m$ X! o  虽然年过百岁,马识途依然笔耕不辍,“从事写作是把我的思想说出来。作家写作的目的是为天下立言。”- n  Z+ u) U' Q% }9 D
( f& l) S' ^8 R/ z. x0 {
  革命是马识途的道。马识途称,自己的写作主要是为革命呐喊
4 H( k! B; r4 m8 w: S; F# x3 h/ Q- S2 p4 ?$ E
  采访末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请他签名。马识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了“文以载道、书以载道、新闻也应载道!”  K+ \  @0 G% C9 @
5 T: K6 ]- b3 Z2 C; G1 ^
(记者李坤晟、童方、张书旗)( |$ E+ [  ^0 D3 u3 ^& e
$ j2 J& v5 t/ L6 |: @, R
http://www.xinhuanet.com/2018-10/19/c_1123580402.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7 09:21 , Processed in 0.1024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