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顺:1950年代的上海本身研究非常少,但是和它相关的理路、或者说理论、或者方法却有很多。如"延续和断裂",这个命题已经提出了20多年。科伟林(William C.Kirby)1990年所写的论文"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odern China: Economic Planning on the Mainland and on Taiwan ,1934-1958"开始提出国共两党相似性。不过仅从这个角度出发讨论问题非常有局限性,它的连续性不光表现在大的战略、政策上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也包括知识分子,也包括无具体姓名的小市民群体,他们怎么来应对这样的变化,其中有没有他们对上海都市文化的延续,或者在这个延续当中怎样发生转型和裂变。我是这么来理解的,不能单纯从比较政策相似性,说共产党如何与国民党差不多,甚至有些方面不如国民党。这样的比较在提出这个命题之初有它自己的意义,但是如果连续下来都是这样做,也会走到一个死胡同。
张济顺: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早是美国,然后是日本,很多国外学者都纷纷关注上海史。尤其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研究的学者很多,笑话说他们是"上海帮"。以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为代表,他是领头的人,还有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叶文心等,这些人当时都聚集在一个庞大的科研项目下面,专门研究二十世纪的社会与文化以及二十世纪的上海。据我所知,德国的海德堡大学还有一个专门阅读《申报》的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