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827|回复: 3

2011年《沧桑务川》出版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8-10-25 16: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桑务川》书序和简介






目 录




王明析:往事难以如烟(序言)






文化·往事留痕


邝成大     那些年的戏剧演出


张大愚     边邑文体忆


申尚柔     回忆解放初期务川中学的校园生活


田景康     我在务川中学上初中时的情景漫忆


肖  红     创办鹿池五七中学的难忘岁月


涂文友     农村教书琐记


戴绍康     回忆文革中的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严华萍     难忘《铁姑娘找水》


陈立生    《水库民兵》报办报情况简介


梁文珊     曾经的辉煌——关于《山乡》的随笔


罗来江     一鸣惊人——简忆率仡佬族代表队出席第三届中国艺术节


王成林     北京少代会之行


杨  雄     法国“唢呐音乐节”始末日记


邹利华     仡佬族祭天朝祖大典全纪实




衣食·百姓人生


谢启华     公粮往事


谢启华     催公粮


李维生     生猪上调的历史过程


雷崇明     农胜纪事


王  远     留在湘黔铁路的那段记忆


卢汝明     难忘长坪岁月




军旅·烽火岁月


李玉芳     中国远征军战士李玉芳的回忆


傅定权     强渡临津江前后


刘登旺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西山口战斗见闻


何定元     对越自卫还击战的点滴回忆


杨立新     当兵的日子




山乡·青春忆旧


潘辛毅     高高的新青岭


曹晓科     丰乐知青与丰乐宣传队旧事散忆


申辽原     六峒岭上的那些往事


喻莉娟     六峒岭上的青春汇聚


申辽原     老场长


吴桂英     有个地方叫砚山


王明析     插队琐忆


王  远     大山深处惜华年




历史·沧桑回眸


申  勉     我的一生


关  电     坎坷人生路  报效祖国心


王光诩     历荆棘坦荡无悔


王永奇     我所经历的务川反右派斗争


向朝斌     影响我一生的一件“小事”


向朝斌     从青岩到三江


王  朴     我的父亲王道


附:王道诗四首


孙定康     那些年,在务川


龚泽荣     丰乐区文革亲历记


田景康     简述我所经历的砚山文化大革命


龚泽荣     我所知道的“破四旧”和“红海洋”运动


王  远     回忆父亲王昭福


万晓承     回忆父亲万德升


蒋智尧     铭记影响我苦思进取的两位良师


陈伯权     王大周先生事略




见证·时代档案


会议材料两份


1966年务川一中会议记录十则


1967年2月22日在务川邮电局与杨效义的对话


出席贵阳红代会代表的材料


务川县医院“3·10”夺权的经过及我们的看法


务川一中高二班王月丰之材料


剥去伪装见实情


关于务川一中杀派究竟是怎样组成的


原则地斗争  胜利地反击




记忆·民间语文


请假条两则


一封具有时代特色的信


自我检查


学习小结


给务川一中革命师生的一封公开信


务川一中成立十七年来谁统治着学校


务川县革命造反派临时革命委员会第一号通令


务川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公告


给务川县“四·九”革命派战友及革命同志的一封信


务川县群众专政指挥部通告


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大会方块队伍行进口号




文苑·桑梓情怀


王明析     我苍白温暖的少年时代


唐  时     小城印象


司马玉琴   村子里的物事


柳  木     我的求学生涯


田  渊     务川(组诗选五)


杨  芳     洪渡河·务川(组诗选二)




后  记/□□


【《沧桑务川》,主编王明析,全书498页,四十一万字,各类老照片八十多张】






往事难以如烟


                                   王明析




       打捞民间记忆是本书的编纂初衷,也是要旨。
       民间是一种客观存在。民间记忆的珍贵在于它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真实影像,弥补正史有意无意的疏忽或者说屏蔽。本书所选的文章叙事都很私人化,民间记忆的色彩很强。民间记忆中的历史与正史相比,有时可能会显得比较纷繁芜杂,但这种表面的纷繁芜杂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对历史真相的一种秉笔直书。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史资料,本书收录了个人著述、专题回忆、旧文辑录等。它们回顾历史的视角不同,落笔各有侧重,但记载的都是个人亲历,都是对沧桑务川历史的回望。
        正视历史在很多时候都需要一种勇气,不敢正视自己曾经的历史是可悲的。而真正的历史其构成一定有很深重的民间记忆刻痕,那些不太为正史所重视的最原始的民间档案,某种意义上其实最能毕现历史的真相和本质;也不乏深刻的现实意义。本书以“时代档案”和“民间语文”等栏目的方式推出的一组“文革”时期的传单、会议记录、各种通告与信函、检讨与交代等,都不是单纯孤立的文本;哪怕微小到只是一则请假条,都是一个时代的备忘录。从这些最原始的档案资料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普通人在特殊环境下是怎样幼稚或发疯,也可以看到冠冕堂皇的政治运动是怎样在系统地、体制性地剥夺人的尊严和最基本的生活权利。如果稍加思考,我们甚至可以发现:一些貌似正确崇高,实则虚伪可疑的东西至今仍广泛而顽固地或隐或显地笼罩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深深影响着我们很多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势。所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的很多篇章都还远远不是“故纸堆”,或者一页页泛黄的历史文档资料。
        关注历史的要害之一是关注人,尤其是普通人。因为完整真实的历史从来就不是一统天下的宏大叙事。《我的一生》是一个世纪老人的传略,但也是一个大时代的备忘录。它在记叙一个旧式知识分子让人欷歔感叹的心路历程时,写人叙事惜墨如金,偶有所叹又让人顿生世事沧桑的感慨。一段既往的历史有可供醒世的作用,我们就没有理由让它湮灭在岁月的荒郊蔓野。这个93岁的老人在提笔撰写自己近一个世纪的前尘往事时,笔端难免出现一些激愤的词句。但无论他在文中因人即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只要读到他在文末最后几句归纳性感慨,我想普通读者都会对他有一种由衷的尊敬。
         由于政协编辑出版文史资料不是以很主流的“宣传报道”为宗旨,而是着眼于“存史资政、团结育人”这一首要目的,所以本书有针对性地选用了一些特殊题材的回忆性文章。其中不少文章所叙之事,没有相关经历的人可能以为是作者的杜撰,但这些折射了时代风云变幻的沉痛文字,恰恰是当事人在那个特殊年代的亲身经历。
        本辑文史资料作为“特刊”,编者尝试编入了一组诗文,意在对地方风物文化的一种缅怀。今天的时尚是弃旧图新,但“新”是不是就一定比“旧”要好呢?也许时间会最终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地方的文化记忆与“旧”的联系(例如旧城镇、旧村寨、旧民居、旧民俗等)可谓千丝万缕。当“旧”完全消逝于时空,文化记忆的丧失就很难说是杞人忧天。理想的生活,需要衣食住行都富足舒适;但精神的丰富充实肯定要重于吃喝玩乐,这就很明显有赖于文化记忆的源远流长。也许这种难以为外人道的记忆是一种很微妙的惆怅,不是什么人都能体味和理解,因为它除了需要时间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与思想意识。所以,本书特意选录几篇有意味的诗文,也有立此存照的意思。


                           2011年8月9日再改于遵义






https://www.meipian.cn/cma2g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16: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桑务川》书序

往事难以如烟

         王明析
        
    打捞民间记忆是本书的编纂初衷,也是要旨。
    民间是一种客观存在。民间记忆的珍贵在于它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真实影像,弥补正史有意无意的疏忽或者说屏蔽。本书所选的文章叙事都很私人化,民间记忆的色彩很强。民间记忆中的历史与正史相比,有时可能会显得比较纷繁芜杂,但这种表面的纷繁芜杂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对历史真相的一种秉笔直书。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史资料,本书收录了个人著述、专题回忆、旧文辑录等。它们回顾历史的视角不同,落笔各有侧重,但记载的都是个人亲历,都是对沧桑务川历史的回望。
    正视历史在很多时候都需要一种勇气,不敢正视自己曾经的历史是可悲的。而真正的历史其构成一定有很深重的民间记忆刻痕,那些不太为正史所重视的最原始的民间档案,某种意义上其实最能毕现历史的真相和本质;也不乏深刻的现实意义。本书以“时代档案”和“民间语文”等栏目的方式推出的一组“文革”时期的传单、会议记录、各种通告与信函、检讨与交代等,都不是单纯孤立的文本;哪怕微小到只是一则请假条,都是一个时代的备忘录。从这些最原始的档案资料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普通人在特殊环境下是怎样幼稚或发疯,也可以看到冠冕堂皇的政治运动是怎样在系统地、体制性地剥夺人的尊严和最基本的生活权利。如果稍加思考,我们甚至可以发现:一些貌似正确崇高,实则虚伪可疑的东西至今仍广泛而顽固地或隐或显地笼罩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深深影响着我们很多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势。所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的很多篇章都还远远不是“故纸堆”,或者一页页泛黄的历史文档资料。
    关注历史的要害之一是关注人,尤其是普通人。因为完整真实的历史从来就不是一统天下的宏大叙事。《我的一生》是一个世纪老人的传略,但也是一个大时代的备忘录。它在记叙一个旧式知识分子让人欷歔感叹的心路历程时,写人叙事惜墨如金,偶有所叹又让人顿生世事沧桑的感慨。一段既往的历史有可供醒世的作用,我们就没有理由让它湮灭在岁月的荒郊蔓野。这个93岁的老人在提笔撰写自己近一个世纪的前尘往事时,笔端难免出现一些激愤的词句。但无论他在文中因人即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只要读到他在文末最后几句归纳性感慨,我想普通读者都会对他有一种由衷的尊敬。
    由于政协编辑出版文史资料不是以很主流的“宣传报道”为宗旨,而是着眼于“存史资政、团结育人”这一首要目的,所以本书有针对性地选用了一些特殊题材的回忆性文章。其中不少文章所叙之事,没有相关经历的人可能以为是作者的杜撰,但这些折射了时代风云变幻
的沉痛文字,恰恰是当事人在那个特殊年代的亲身经历。
    本辑文史资料作为“特刊”,编者尝试编入了一组诗文,意在对地方风物文化的一种缅怀。今天的时尚是弃旧图新,但“新”是不是就一定比“旧”要好呢?也许时间会最终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地方的文化记忆与“旧”的联系(例如旧城镇、旧村寨、旧民居、旧民俗等)可谓千丝万缕。当“旧”完全消逝于时空,文化记忆的丧失就很难说是杞人忧天。理想的生活,需要衣食住行都富足舒适;但精神的丰富充实肯定要重于吃喝玩乐,这就很明显有赖于文化记忆的源远流长。也许这种难以为外人道的记忆是一种很微妙的惆怅,不是什么人都能体味和理解,因为它除了需要时间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生活阅历与思想意识。所以,本书特意选录几篇有意味的诗文,也有立此存照的意思。

                                      2011年8月9日再改于遵义
        
http://hongduhe.com/forum.php?mo ... &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16: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桑务川》征稿启事

为了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务川自治县政协将于年内编辑出版务川文史资料第十四辑《沧桑务川》(暂名),现向社会各界诚征各类文史稿件。
        一、征文内容
        1、建国前后重大历史事件的个人亲身经历,如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清匪反霸、1957年反右、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越自卫还击等。
       2、改革开放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或一件事,如创业亲历记,打工亲历记等。
       3、各类值得记载的政治、文化活动的亲历亲闻实录。
       4、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风貌的各类原始档案资料,如会议记录、日记、工作简报等。需提供原文复印件,正文可由作者或提供者保留。
       5、真实记录并反映务川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变化、风土人情的各类纪实性文章。
      二、征文要求
      1、文章要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要有鲜明的“民间记忆”特点,拒绝官样文章和工作总结一类的文稿。
      2、文章必须用事实说话,所记人事必须真实,拒绝虚构。
      3、亲历者无法自己动手著文者,可用“口述笔录”方式写作,注明口述笔录者姓名。
      4、提倡写有意义的人与事,以复苏和铭记真实的历史记忆。
      5、来稿字数不限,但编辑有权对来稿进行删改,不愿删改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三、其他
      1、征文截止时间:2011年6月30日止。
      2、书面来稿请寄务川政协宣教文史委。提倡用电子文档方式投寄文稿,用附件方式寄发。投稿信箱:⑴、wczx5621252@163.com(王);⑵、651136300@qq.com(邹)。文末注明作者简历、详细通讯联系地址。
     3、来稿一经选用,待书出版后即奉薄酬,并赠样书两册。
     4、联系电话:⑴ 0852—5624343(王);⑵ 0852—5629602(邹)。


                                                                          政协务川自治县宣教文史委
                                                                                  2011年1月10日

http://www.hongduh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88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5 16: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务川文史资料第四辑《沧桑务川》出版了。
这是一本——
民间记忆中的地方历史


私人著述中的世俗文化




全书498页,目录如下——








目 录




王明析     往事难以如烟




文化·往事留痕(56000字)


邝成大
那些年的戏剧演出


张大愚
边邑文体忆


申尚柔
回忆解放初期务川中学的校园生活


田景康
我在务川中学上初中时的情景漫忆




创办鹿池五七中学的难忘岁月


涂文友
农村教书琐记


戴绍康
回忆文革中的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严华萍
难忘《铁姑娘找水》


陈立生
《水库民兵》报办报情况简介


梁文珊
曾经的辉煌——关于《山乡》的随笔


罗来江
一鸣惊人——简忆率仡佬族代表队出席第三届中国艺术节


王成林
北京少代会之行




法国“唢呐音乐节”始末日记


邹利华
仡佬族祭天朝祖大典全纪实




衣食·百姓人生(29000字)


谢启华
公粮往事


谢启华
催公粮


李维生
生猪上调的历史过程


雷崇明
农胜纪事




留在湘黔铁路的那段记忆


卢汝明
难忘长坪岁月


军旅·烽火岁月(21000)


李玉芳
中国远征军战士李玉芳的回忆


傅定权
强渡临津江前后


刘登旺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西山口战斗见闻


何定元     对越自卫还击战的点滴回忆


杨立新


当兵的日子


山乡·青春忆旧(47000字)


潘辛毅
高高的新青岭


曹晓科
丰乐知青与丰乐宣传队旧事散忆


申辽原
六峒岭上的那些往事


喻莉娟
六峒岭上的青春汇聚


申辽原
老场长


吴桂英
有个地方叫砚山


王明析
插队琐忆




大山深处惜华年




历史·沧桑回眸(130000字)




我的一生




坎坷人生路
报效祖国心


王光诩


历荆棘坦荡无悔


王永奇


我所经历的务川反右派斗争


向朝斌
我是怎样成为右派的


向朝斌


从青岩到三江




我的父亲王道


附:王道诗四首


孙定康


那些年,在务川


龚泽荣
丰乐区文革亲历记


田景康
简述我所经历的砚山文化大革命


龚泽荣
我所知道的“破四旧”和“红海洋”运动




回忆父亲王昭福


万晓承


回忆父亲万德升


蒋智尧
铭记影响我苦思进取的两位良师


陈伯权     王大周先生事略




见证·时代档案(72000字)


会议材料两份


1966年务川一中会议记录十则


1967年2月22日在务川邮电局与杨效义的对话


出席贵阳红代会代表的材料


务川县医院“3·10”夺权的经过及我们的看法


务川一中高二班王月丰之材料


剥去伪装见实情(1600字)


关于务川一中杀派究竟是怎样组成的


原则地斗争
胜利地反击




记忆·民间语文(23000字)


请假条两则


一封具有时代特色的信


自我检查


学习小结


给务川一中革命师生的一封公开信


务川一中成立十七年来谁统治着学校


务川县革命造反派临时革命委员会第一号通令


务川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公告


给务川县“四·九”革命派战友及革命同志的一封信


务川县群众专政指挥部通告


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大会方块队伍行进口号




文苑·桑梓情怀(18000字)


王明析
我苍白温暖的少年时代




小城印象


司马玉琴   村子里的物事






我的求学生涯


田  渊


务川(组诗选五)


杨  芳


洪渡河·务川(组诗选二)


黄曙荣
旧体诗五首




编  后


http://hongduhe.com/forum.php?mo ... p;extra=&page=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1 20:20 , Processed in 0.0334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