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51|回复: 2

林保华:习近平的“四个伟大”

[复制链接]

1446

主题

303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588
发表于 2018-3-27 00: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8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决定今年10月18日召开中共19大。新华社的报导说,19大将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由于这仅仅是政治局会议,因此还没提及“习近平思想”,甚至19大前的18届7中全会也不会提出,而要到19大才“隆重推出”,才能展现19大开始了一个新时代。

然而为习近平思想所做的热身运动已经全面展开,除了各种马屁文章及艺术创作,也有从“理论”上来阐述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习近平“四个伟大”的地位。

毛泽东也有“四个伟大”,那是“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虽然是在马屁文章中提出,但是文革初期由林彪书写题词,并刊在再版的《毛主席语录》的扉页,遂成为家喻户晓的伟大口号。毛泽东当时欣然接受这种个人崇拜,到1970年要搞掉林彪后,才在美国记者斯诺面前假惺惺谦卑一番声称反对这种口号。

一心想学毛泽东的习近平,平时常常引用毛泽东的话与相关口号,对“四个伟大”当然耳熟能详,然而因为毛泽东向斯诺表示过不接受这个口号,因此新时代的马屁精搬出“四个伟大”的壳子,却用新的内容来阐释,也表示了习近平的“创新”。

这“四个伟大”见诸于8月20日3名新华社记者的署名文章中,文章的标题是《以“四个伟大”书写时代新篇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四》。原来这“四个伟大”是习近平自己讲稿里的话,即“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当然,讲稿不会是习近平自己写的,而是马屁写作班子的产物。新华社的文章则是将它进一步发挥。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伟大最后面的伟大梦想最容易理解,就是习近平的中国梦。伟大工程也容易理解,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超过美国的超级强国。

伟大事业就有弹性了,一般指的统一大业,就是习近平的伟大事业,要“统一”它的核心利益,除了台湾,其他有领土争议的地区也都不容分裂或要加以收回。然而中国所指的“核心利益”是随着国力的不断强大而逐步加码。从中国目前热心要发“华裔卡”的心态来看,只要“炎黄子孙”踏足的地方,都会被中国视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规模太大,目前的目标是建立中华大帝国的朝贡体系,其中的指标可能就是中国可以直通高铁的国家,再远一点就是一代一路所囊括的国家与地区。这就是新版的毛泽东式的“世界革命”,只是比毛泽东技巧一些,不是单纯暴力与意识形态的输出,而是先用经济来软化对方,不行才动用暴力;至于意识形态,则与当年毛泽东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有不同,目的就在于掠夺而符合列宁对“帝国主义”的描述。

至于伟大斗争,可有几个解释,实现后面的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自然都得靠“斗争”。毛泽东的“与天斗争,其乐无穷;与地斗争,其乐无穷;与人斗争,其乐无穷”。所以毛泽东也说:“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哲学。”

与自然界斗争各国皆然,没有什么特别,共产党最变态的就是“与人斗争”,所以毛泽东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习近平时代的与人斗争与毛泽东不同,因为统治集团都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怎么可以斗争他们,所以不提阶级斗争而提反贪腐。到19大召开前夕还抓了一位政治局委员与两位中央军委委员,看得出习近平抓人抓到不亦乐乎。当然,习近平可以把党内斗争解释为毛泽东所说革命“三大法宝”之一的“党的建设”,然而这种红色恐怖的“建设”令人毛骨悚然,对共产党却是常态,但是其最终结果自然也会有好戏看。至于对普通老百姓的斗争,自然更不在话下。

文革之后否极泰来,中国出现改革开放。可惜半途夭折,以致目前再次出现亚文革现象,相信斗争到最后,也会物极必反,中国再现生机。王岐山会不会扮演林彪的角色,导致局势出现拐点?

https://www.rfa.org/mandarin/pin ... 0904201712582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6

主题

303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588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00: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个伟大”意义重大

韩庆祥

2017年09月25日08:26来源:学习时报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以下简称“四个伟大”)。“四个伟大”是贯穿这一重要讲话的主线灵魂、思想精髓。无论把“四个伟大”分开来看,还是把“四个伟大”作为一个既区别又联系的有机整体来讲,都具有非凡的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值得关注和研究。

“四个伟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根本总结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如何总结?“四个伟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总体性的方法论。

从理论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不同程度上都贯穿着“四个伟大”的总体思路。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每一次党代会,都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有从思想路线、基本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角度进行总结的,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要注重一系列矛盾双方的结合上进行总结的。但归根结底,贯穿各种经验中的一条根本红线,可聚焦到“四个伟大”上来。例如,作为“伟大事业”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强调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作为“伟大梦想”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认为它能够凝聚共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伟大斗争”密切相关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我们指出这是战胜各种困难、风险的重要法宝;作为新的“伟大工程”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等等。

从实践上讲,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也蕴含着“四个伟大”的完整逻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召开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有一个鲜明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要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旗帜和道路,实质上讲的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质上讲的是以不同方式进行且具有不同意义的“伟大斗争”;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不同程度上且以不同方式都与实现“伟大梦想”密切相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质上就是上述三大宣示的根本保证。它由“伟大事业”缘起,由“伟大梦想”引领,由“伟大斗争”支撑,由“伟大工程”提供根本保障。这样,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四个伟大”之系统整体,就逻辑形成了。

“四个伟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从根本上是如何展开的?有没有一个总体框架、根本红线可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从中可以看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从根本上是围绕“四个伟大”展开的。

首先,分开来看,“四个伟大”的每一项都在治国理政中举足轻重,意义重大。

一是作为“伟大事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代会都确立的主题,它要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具有举旗定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实践”“主题”这五个关键词,明确显示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在“伟大事业”问题上所具有的充满自信的战略定力。

二是与“伟大梦想”紧密相关的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代会都要特别明确强调和确立的,它要回答“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根本问题,具有目标引领作用。如“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这些奋斗目标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置于重要位置。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治国理政的目标追求和根本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和实践,都紧紧围绕着实现这个崇高奋斗目标精进展开。

三是作为与“伟大斗争”紧密相连的精神状态,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代会都要鲜明强调的,它要回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根本问题,具有滋养斗志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懈怠”,更强调精神状态问题。这一精神状态,是“伟大斗争”的本质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把它概括提炼为“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四是作为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党的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代会都要彻底强调的,它要回答“提供什么样的领导力量”的根本问题,具有政治保证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力量和领导主体,是进行好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领导力量和领导主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更是从全面从严治党切入和突破的。其次,联结起来看,“四个伟大”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已显示出整体性,并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总体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代会大都把“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连在一起来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除了把“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连在一起外,还往往把“伟大事业”与“伟大斗争”“伟大梦想”“伟大工程”直接或间接地连在一起来讲。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把“伟大事业”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并提。

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第一次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并提。类似这样的论述还有: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就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等等。

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四个伟大”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点,可以从逻辑和历史两个维度去把握。从逻辑维度看,存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打铁还需自身硬。“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十分艰难曲折的过程,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领导好、进行好这一伟大斗争,就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需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进行好“伟大斗争”,需要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有这些,旨在推进新形势下的“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四个伟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怎样看待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说过:“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理论创新,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推出新的理论。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分析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面临新的实践究竟是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理论创新的生长点和聚焦点究竟在哪里?

对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到“四个伟大”当中来寻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显然,这里所讲的“四个伟大”,就是时代的呼唤,就是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根本问题。这是因为,从深层次看,“四个伟大”是围绕“需求与供给”“目标与路径”的关系展开的,这涉及理论创新的根本问题。理论创新是“供给”方,时代呼唤、实践要求、党和国家发展需要是“需求”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就是目标,是党、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分别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精神支撑和政治保障,能满足党、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推进的理论创新,就是建立在“四个伟大”实践基础上的,是从“四个伟大”的实践中生长出来的,是在对“四个伟大”所蕴含的时代课题、根本问题的解答中形成的。“四个伟大”蕴含着党的创新理论形成的实践逻辑、现实逻辑。“四个伟大”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生长点和聚焦点。比如,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使中国强起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新发展理念”,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体方略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良好国际环境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支撑的“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努力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为基本内容的“坚定政党自信”,等等,都植根于“四个伟大”实践之中。这些理论创新成果,都是从“四个伟大”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多是为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而提出的。因此,要围绕“四个伟大”实践拓展理论新视野,基于“四个伟大”实践,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创新理论作出新概括。

“四个伟大”: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行动纲领的基本遵循

我们需要从走向“强起来”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来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为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制定科学有效的行动纲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行动纲领?行动纲领主要包括政治上和实践上的纲领。其中在政治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从政治上认识和把握行动纲领提供了方向指引,是从政治上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行动纲领的基本遵循。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属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他还指出,我们要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这里,高举“一面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提出“三个新”、推进“两大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等等,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旗帜和道路进行的明确宣示,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鲜明政治态度。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主要属于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想一帆风顺推进我们的事业,想顺顺当当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那是不可能的。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还会不断出现。”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如何“进行准备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属于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些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前后接续的奋斗历程,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量的积累,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质的飞跃。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属于怎样为“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斗争”提供政治保障问题。要真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好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因此,“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斗争”是“伟大工程”内在根据和推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作者系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925/c40531-2955630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6

主题

303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588
 楼主| 发表于 2018-3-27 00: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曲青山:“四个伟大”的由来及其相互关系

2017年11月08日15:1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将“四个伟大”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来阐述,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一个重大亮点,也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四个伟大”明确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全局工作的总框架、谋划事业的总坐标、推进工作的总抓手。

“四个伟大”的由来及历史演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强调了这个问题,这是对以往这一问题表述的高度概括、高度凝练。

第一个伟大是伟大斗争。伟大斗争的完整表述是“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个表述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在习近平同志主持下起草的,在进行讨论时,习近平同志坚持一定要把这句话写入报告。实际上他对这个问题是有深入思考的。这句话的内涵也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实践完全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试想,如果不进行伟大斗争,我们会取得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吗?党和国家的面貌会发生历史性变革吗?是不会的。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一同走过了过去5年,我们感同身受、体会深刻。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伟大斗争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常使用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概括和提炼。

第二个伟大是伟大工程。伟大工程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概念在“四个伟大”中出现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写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他总结了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这就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他认为,在这三个法宝中,党的建设是起关键作用的。他把党的建设称为一个伟大的工程。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要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党的坚强有力,改革开放就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就不能顺利实现。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实际,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并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宏大的工程来实施,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命题和概念。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起,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概念一直使用到现在。十九大报告用伟大工程对以往使用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了进一步提炼,形成了伟大工程的概念。

第三个伟大是伟大事业。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就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始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党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以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和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从那时起到现在,党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中都强调和突出了这个内容。

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新中国建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不懈探索,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可以说,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我们进行的事业就是社会主义的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近40年了,我们干的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伟大事业进行了高度凝练。

第四个伟大是伟大梦想。伟大梦想又是怎样演变和形成的呢?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命题一经提出,就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概念,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就已经出现了,这个概念是从“振兴中华”一词逐渐演变而来,从党的十三大一直沿用到党的十八大。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用“中国梦”3个字进行了新的高度提炼,成为画龙点睛之笔,进一步丰富了它的思想和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进行了概括,提出了伟大梦想的概念。

“四个伟大”的相互关系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它们首先是一个整体,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来论述这个问题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四个伟大”时,是用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它们贯穿起来的,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报告之所以用伟大梦想来论述其他三个概念,需要从党的历史上找原因。

中国共产党成立将近100年了,即将成为一个百年的大党、百年的老党。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与“四个伟大”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中国共产党要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必须首先肩负起、完成好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个历史任务就是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即反帝反封建。从世界历史看,这个历史任务不应该由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来承担,而应该由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来承担。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由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中国这个历史任务就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所以,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与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就有了新旧之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民主革命,就要分别写好上下两篇大文章:上篇是民主革命,下篇是社会主义革命。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肩负的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个历史任务就完成了。

第二个历史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个历史任务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推进的,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推进的。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我们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奠定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1978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革除体制机制的弊端,大踏步地跟上时代的潮流,继续向前推进这个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党成立96年来,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救国,第二件大事是兴国,第三件大事是强国。前两件大事做完了,第三件大事还正在做。党的十九大又规划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就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报告在阐述“四个伟大”时,“四个伟大”的前后不是随意排列的,而是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排在第一位的是伟大斗争,它是统揽“四个伟大”的前提;排在第二位的是伟大工程,它是统揽“四个伟大”的保障;排在第三位的是伟大事业,它是统揽“四个伟大”的方向;排在第四位的是伟大梦想,它是统揽“四个伟大”的目标。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排列呢?因为,进入新时代,我们就是从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开始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这个斗争是方方面面的、各种各样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斗争;抵御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图谋,进行“颜色革命”,要斗争;反对“三股势力”,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要斗争;铲除腐败,割除党身上的毒瘤,反对“四风”、持续改进作风,要斗争;战胜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以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风险挑战,要斗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伟大斗争的历史。伟大工程的建设、伟大事业的推进、伟大梦想的实现都要通过伟大斗争。报告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报告还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报告指出,“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但是,它们之间不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表明,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伟大斗争不能进行,伟大事业不能推进,伟大梦想也不能实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关键在把这个党建设好。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治吏从严,抓纪律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党的建设成效卓著。这是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建设伟大工程决不能松懈。只要把我们的党建设好了、建设强了,取得伟大斗争的不断胜利,推进伟大事业的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人民长期前进的方向。而在这个伟大事业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我们长期奋斗中的一个伟大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远大理想中一个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斗争在考验着我们,伟大工程在引领着我们,伟大事业在激励着我们,伟大梦想在感召着我们。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中国这艘巨轮就一定会驶向胜利的彼岸,我们的伟大梦想就一定能实现。(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108/c40531-2963464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22:47 , Processed in 0.0420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