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96|回复: 0

定宜庄:序《“老三届” 师生与北京101中》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8-1-2 09: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定宜庄∗

这部《“老三届” 师生与北京101 中》书稿, 是由我诸位当年的同学,

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也不具任何出版允许的情况下, 凭借自己的一份良

心与责任, 以及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备尝辛苦, 历时数年而终于做成

的。我深知在如今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力行此事之不易, 更为这部书稿终

于得以问世而庆幸。今诸位同学将此书稿持赠与我, 嘱我作序, 我诚恐辜

负他们的心血和重托, 推脱数次而未得, 而同学之谊终不敢却, 遂贸然走

笔, 聊记我因翻阅此书而触发的感想而已。

近年来, 有个现象颇受社会关注, 那就是几位当年的“ 老红卫兵”,

也是北京市重点中学的高干子弟如宋彬彬、陈小鲁等人, 对于自己在中学

时, 向因遭遇“文革” 而被侮辱、被批斗和殴打的老师们的公开道歉, 还

有就是当年一部分中学生撰写的回忆录, 如北京四中(当年的男四中) 学

生集体撰写的《暴风雨的记忆: 1965-1970 年的北京四中》等等。这些行

·1·

为和文字, 使当年那个无比沉重和惨痛的庞大冰山被揭开了小小的一面,

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一面, 也缺少我的母校———北京101

中同学的声音。在这场回忆的活动中, 它始终寂寂无闻, 尽管它与当时的

男四中以及宋彬彬的母校———师大女附中, 还有清华附中等学校一样, 也

曾是北京市最著名的重点中学之一, 同时也像这几所学校一样, 在“ 文

革” 中所受荼毒最早, 也最甚。所以, 单凭这一点, 这部101 中学的“文

革” 集体回忆的问世, 就是很有意义的。

然而, 如果以为这部书稿仅仅是这些集体回忆录中的一部, 还不能概

括这部书稿的全部意义所在, 尽管这样的回忆录现在还是太少, 对于了解

那段历史还远远不够, 但我认为这部书还有一个为其它各种回忆录所少见

的鲜明特点, 那就是在书稿的前半部分, 为这个学校的七名老校长和老教

师所做的口述。这些口述非常真切地讲述了这些将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的老师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岁月中, 被自己倾注全部心力培育的学生们毒

打、凌辱的经历, 令人不忍卒读。

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 也正因其艰难, 所以虽然人人都知道中小

学教师是“文革” 时受害最深且最烈的一个群体, 但当人们谈及“ 文革”

的受难者时, 更多关注和提及的, 却总是各级领导干部, 以及著名的科学

家、学者、作家以及文艺界名人, 对于首当其冲的这些中小学教师, 却较

少问津。究其原因, 首先在于社会上对中小学教师缺乏尊重的现象, 至今

仍然广泛存在, 他们的遭遇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再者, 如今再做此事,

也的确存在相当的难度。当年受到冲击最大的校长、老师, 主要是学校领

导、教研组长和著名的老教师, 目前大多年事已高, 很多已经不在人世,

即如本书所访的老师中, 有三人年已九十有余, 另几位也在八十岁以上。

·2·

还有, 用口述的方式来做此事, 虽然看似简单, 却有很强的专业性, 从如

何进入现场到访谈后的整理, 都需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更重要的

还是, 从人性来说, 直面自己最难堪、最受屈辱的那段经历, 任何有自尊

的人都难以启齿, 尤其是面对自己曾经的学生。

我佩服我这些同学的勇气。他们采访自己当年的老师时, 不仅遇到无

数次的冷遇和拒绝, 也要与这些老师一起, 共同面对那段不堪回首的过

去, 他们却将这样的访谈坚持做了下去。尽管最终肯于向他们披露这段经

历和感受的只是一小部分老师, 但已经达到了依靠征稿并由自己撰写的回

忆录不太可能达到的效果。毕竟, 这样的体验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所不

可能有的, 但如果没有人一再登门, 汲汲于此, 反复询问, 很难有老人会

自己主动把这段经历讲出来。只有这样面对面的交谈, 直接、真切, 确有

用文字撰写很难达到的效果。

文方校长在口述的最后说: “古今中外, 什么年代、什么时候, 有中

小学生打老师的吗? 文化大革命完全是摧毁文化的大革命, 哪有什么文化

呀? 能用这种形式来代替文化吗? 现在来看, 文化大革命害的不仅仅是当

时被打的人, 还有当时打人的人。打人的这些人, 最后坑害的是他们自

己, 他们一辈子心里总有疙瘩, 心里总存着一个歉疚, 一辈子亏心。” 学

生打老师, 这是千古奇闻, 更是国耻, 这是“文革” 中创巨痛深而且最难

触碰的伤口, 不仅对于被殴打、被侮辱的老师, 也对于人生刚刚起步的学

生, 乃至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人心, 都是如此。

这部书稿的后半部分, 是当年101 中部分同学撰写的回忆。其中的大

多数文章, 都有平实质朴的特点, 这可能与编者更崇尚准确、谨慎的文风

有关。书稿中的很多内容, 在涉及当时发生的各种事件, 譬如中学生中

·3·

“四三”、“四四” 两派的形成、军训与工宣队入校的过程, 以及该校部分

同学赴江西等地而受武斗派系牵连而死的经过, 前前后后, 大大小小, 混

乱驳杂、枝蔓丛生且众口不一的各种事件, 交待具体, 叙事冷静, 条理清

晰, 实可以为“文革” 史料之补充。即使只是谈到自己的感受, 作为亲历

者, 也为后人理解这段历史, 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虽然这部分内容还显单

薄, 提供文章的同学, 也大多是当时属于同一种家庭出身、同一种境遇的

人, 不具备更全面的代表性。但在目前的社会状态下, 在大多数的同龄人

更热衷于编写“上山下乡” 的知青回忆录, 热衷于描述知青趣事、乐事甚

至仍然高喊“青春无悔” 的时候, 能够不回避“ 文革”, 并且敢于认真严

肃地回顾那段历史并提笔将自己的思考写出来的人, 我认为都是值得钦佩

和尊重的。

书稿当然也存在若干不足, 尤其明显的是, 无论老师还是同学, 对于

“文革” 前101 中学, 几乎众口一辞地, 都过于美化了。事实上, 101 中学

在“文革” 前并不是如这部回忆录中许多老师和同学描述的那么一片光

明, 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出现, 也并非都自“文革” 始。举例来说, 这个学

校对于没有“高贵血统” 的普通同学的歧视, 是我在“ 文革” 前就或隐

或显地时时感受到的。尽管有文章具体详细地讲述了101 中当年的政治思

想工作, 但我认为, 这种歧视比起表面上的那些“以阶级斗争为纲” 和各

种政治思想工作还要刻骨得多。至于迄今为止仍为众人津津乐道的“革命

传统” 究系何物, 也是尚未被大多数人认真思考过的问题。

在“文革” 前北京的重点中学中, 101 中有它的特殊性, 除了它的

“革命传统” 之外, 还有它在王一知校长的热心培植下创办“ 半工半读

班” 和在“文革” 中特别活跃的“贫下中农子弟班” (后者可能其他学校

·4·

也有), 都有太多的教训可资借鉴, 有太多的题目可以讨论。当然, 这些

特殊班级的兴办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诸如强调阶级路线、消灭“三大

差别”① 等等做法紧密相关, 是那个时代各种做法的一个具体个案。其实,

“文革” 时这所中学师生的经历, 在当时全国的所有中学都曾经发生过,

也正因如此, 对这个个案的呈现和剖析, 对我们的后代了解那个时代、了

解那一代人的遭遇, 都具有典型意义, 也是这些编者不辞辛苦地编撰这样

一部书的目的。

这部书稿的编者深知, 这项工作还仅仅是开始, 但也正如他们所说,

即使将来我们还有时间和精力, 访谈对象恐怕也只剩下学生了。“ 文革”

这座冰山, 确实正在渐渐沉入时间的深海, 而抓紧时间, 将它的真相尽可

能地揭示出来以警示后人, 是应当承当起来的责任。

是为序。

2015 年岁末

于北京上地寓所

·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7554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0 07:17 , Processed in 0.0525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