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graph] 来源:微信公众号“金台唱晚”
编者按:
三张老照片,三个资深老记者,三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人民日报》历史上,曾经刊登过三张照片,见证了三段珍贵历史。
今日“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推出《人民日报三张经典老照片的故事》一文,向您讲述老照片背后的历史。
1
阙文拍摄《我们热爱和平》 ▲1952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阙文《我们热爱和平》
《我们热爱和平》是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拍摄的一张照片,拍摄者是人民日报美术编辑阙文。
1952年儿童节前夕,根据周恩来 “我们热爱和平,但也不怕战争”精神,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找到美术编辑阙文,让他根据这个主题拍几张照片。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为抗美援朝题词——“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
主题不太好表现,阙文一夜没睡好,后来想到了毕加索的和平鸽,又值儿童节,决定用儿童和鸽子来表现。
阙文马上和北海幼儿园园长于陆琳联系,得知他们那儿养了一批鸽子,孩子们经常到北海公园放鸽子。5月31日,阙文约了中国青年报、健康报、体育报的一些摄影记者去北海公园,于陆琳园长带着一大帮孩子也来了,每人还抱了一只鸽子。
开始阙文拍了几张觉得非常一般,只在人物和鸽子的形式、构图上作了些安排,看不出儿童内心对鸽子的热爱。于是,他就用问话、交谈的方法,启发和诱导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真实感情。
阙文看看男孩又看看女孩,摸了一下他们的鸽子,问:“你们两个的鸽子谁的好呀?”
男孩高兴而俏皮地说:“我的好!”他看了一眼自己的鸽子,又看了一眼女孩的鸽子,然后紧紧搂住鸽子,侧着脑袋,一副非常得意的神情。
他的这种行动使女孩产生了强烈反应。她立刻转过脸来瞧着他,赶紧说:“我这个鸽子也很好!”
一瞬间,两个人物的情绪都达到了饱和点,阙文立即按动了快门。 ▲《我们热爱和平》彩色宣传画
第二天是儿童节,照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反响很大。当年10月,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制成大幅招贴画,照片原来背景上有些树枝,美术编辑做了剪裁和修整,加上点桃花,又上了颜色,用儿童体书写了“我们热爱和平”6个字作题目。招贴画第一版印刷了500万张,此后不断印刷。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几乎人手一张,成为他们浴血奋战的重要精神力量,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摄影作品之一。
《我们热爱和平》在当时苏联和朝鲜也影响很大。北京电影学院苏联专家伊万诺夫看到后,鼓励阙文报考电影学院。阙文是人民日报正式员工,报考电影学院需经上级领导审批。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都给予了支持。1956年,33岁的阙文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从此走上了电影导演之路。因他的人民日报记者身份、翻译过俄文作品,上学后免修了政治、外语。
对这张摄影作品,阙文很少提及,稿酬之类的事也与他无关。他曾说:“是战争成就了这张照片,即使有稿费,我也会捐给抗美援朝的。”
作品中两个孩子,男孩马越,不到6岁;女孩孟运,北海幼儿园园长于陆琳女儿,那年4岁。由于照片影响力,很长时间他们受到人们关注。长大后,马越离开北京到外地上了大学,后来担任了贵阳市警察学校副校长。孟运参加了海军,后来担任北京华联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北京职业商贸学院秘书长。
2
吕相友拍摄《毛泽东接见红卫兵》 ▲196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吕相友《毛泽东接见红卫兵》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数以万计的红卫兵簇拥在天安门城楼周围。毛泽东一改平时穿中山装的习惯,穿了一身绿军装。因为临时决定,衣服是从中央警卫团借来的,衣帽都比毛泽东本人的小了一号。
在拍摄过程中,人民日报摄影记者吕相友发现,陈云因身体原因穿着呢外衣,刘少奇穿着中山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穿着便装来到大厅,与毛泽东交谈了一会儿后匆匆走出大厅,80岁高龄的董必武也去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绿军装。
吕相友在离毛泽东不足一米的城楼栏杆边探出身子拍摄,由于被挡在毛泽东和红卫兵之间,他听到城楼下的人们不停地喊着:“我们要看毛主席,不看记者屁股!”
照片发表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1966年8月19日)上。照片很快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制成张宣传画在全国发行。后来又被大量制成纪念章,被印制在茶杯、书包、笔记本上,还被制成邮票,大量发行。“文革”结束后,以这张照片为图案的邮票在香港售价高达数千元。 ▲制成彩色宣传画的《毛泽东接见红卫兵》
照片发表后,还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起因是照片中毛泽东将帽子握在左手里,由于黑白照片和印刷的问题,帽子的轮廓看起来像一只脚。在那个年代竟敢发表脚踢毛主席的照片,是对伟大领袖的大不敬,这还了得!红卫兵们很快纠集了数十人,手拿皮带冲到人民日报社门口找吕相友算账。他们在报社门口一堵就是好几天,报社领导拿出照片向年轻气盛的红卫兵们解释半天,说明是印刷问题才算过了关。吕相友本人一连数日不敢出现在办公室,连午饭也是请同事从食堂带回来吃,若有拍摄任务,只好从报社边门出去。 ▲1966年8月18日,吕相友在天安门城楼采访
3
王东拍摄《小平,您好》 ▲1984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王东《小平,您好》
到底有多少家报纸、杂志刊登过《小平,您好》这张照片,王东自己也难以统计了。单是《人民日报》就刊登了6次。中华世纪坛据此做成了浮雕。毫无疑问,《小平,您好》已在中国新闻摄影史中占据了重要一席。它的拍摄者、原《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为了不再重复“那点事”,专门自费编辑了一本书——《关于一张照片的事》。
1984年国庆节,人民日报摄影记者只有一个在天安门广场内活动名额,按惯例应该还有几个名额,王东又去争取。直到9月30日快下班了,才得到通知,有一个金水桥名额,位置在天安门前金水桥中间东侧,那里专门给摄影记者搭了个平台。除了王东,上面还有新影、八一厂、中央电视台、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的人。长镜头和三角架都在夜里运到了广场。广场已戒严,不必担心丢失,晚上还有人对器材进行安检。
10月1日那天,王东把一支1000毫米的镜头对准城楼上,可以拍到领导人特写;随手一台装了标准镜头的莱卡M3,用来拍摄群众场面。为了保证自己有一个更高角度,经验丰富的王东头天夜里请车队师傅用角铁和木板赶制了一个架子,并在半夜送到了金水桥,这样他就可以“高人一筹”了。
那天是阴天,空气不太透明,能见度较差,但人们情绪非常高涨。这是中断了多年的国庆阅兵式,全国人民以及许多外国友人都等着看壮观场面呢。军队、工业、农业、科教、文艺等各种整齐的方队都过去了,接下来的群众游行队伍顿时热闹了起来,队形不太整齐,说说笑笑就走过来了,记者们也没太在意。突然人群中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横幅,上书“小平您好”!这可是预演中没有的,看上去也不像是正规标语——白布上写的黑字,不太规范,言辞缺乏正规标语的严肃性。人们一下子蒙了,但很快反应过来,欢呼雀跃起来。王东没多想,赶快用莱卡拍了两张,只十几秒,这个画面就消失了。王东感到这是个很特别的镜头,不免有些激动,这样的口号从来没见过。晚上回来后他赶快制作了样片。大家都说好,电视里也看到了,要不要发稿却有点含糊,新华社和解放军报送来的照片里都没有这个画面。
报纸是不等人的。一版编辑开始挑照片,没选上;画刊(专版)编辑挑,没敢用。王东心中不免有点遗憾。最后二版准备发整版群众游行稿子,要配几张照片,当时二版主编保育钧(时任科教部主任,后任副总编)一眼就看上了这张照片,“就是它了!”10月2日见报,用了两栏半。从第二天开始,王东陆续不断接到祝贺电话。 ▲王东与《小平,您好》
1984年,结束“文革”,拨乱反正,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似乎首先应该感谢邓小平。北大学生一向关心政治,善于标新立异,于是,便在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游行队伍中,出人意料地呈现了这一幕。国庆游行是经过严格组织、严密控制的,这是一幅不在审查、计划之内的标语,几次游行预演中也未出现过。正式游行时突然出现这样一幅语词随意、制作简陋的标语,不但令官方组织者有些尴尬,就连以机敏著称的新闻摄影记者也大都猝不及防。据说,当时有400多名摄影记者在场,到目前为止,已知拍到这个画面的摄影记者只有《人民日报》记者王东和《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 ▲《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拍摄版本《小平,您好》
今天看来是值得自豪的这件事,其“始作俑者”当时却是提心吊胆。他们不仅那天晚上没睡好,甚至做好了事后“出逃”准备。没想到的是,他们这“无组织无纪律”行为不但未受追究,第二天《人民日报》就刊登了这幅照片。照片获得了当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最佳新闻照片奖和第六届全国好新闻评选特等奖。
据王东回忆,保育钧当时看到了电视画面还嘀咕,不知咱们记者拍上了没有。人民日报大胆刊发,不但使照片成了传世之作,还在同行中引起不小反响。新华社摄影部在总结国庆报道时说:“这次报道中的重要失误,是漏拍了北大学生高举‘小平您好’横幅游行的场面……”
《小平,您好》凸显出了非凡的意义和价值。从过去高呼“万岁”到对领导人亲切问候“您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0713/c383233-285514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