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81|回复: 1

如歌如嫂:《岁月如歌》之《无忧集》(上、下)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9-15 0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忧集(1966年12月---1968年2月)


注: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在席卷全国的大串联中,做为年仅十七岁的高一学生,我记住了父亲的一句话:不要钱,白坐车这种事,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再有,搞什么革命,不如趁此机会,到全国去转一转,开拓视野,长长见识,也算有些收获。由此,我转遍了除西北数省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1966年11月,我更是离家三个月,直到来年二月春节才回到北京。《无忧集》便是我从这时起到走上社会前的习作。

《无忧集》题序
五湖山水诵诗文,引友呼朋酒未温。
无忧之年说愁怨,不知愁字作何论。


大串联中的诗作:


夜宿富阳
夜宿江村愁未眠,一壶浊酒话当年。
举杯欲醉广寒客,冷月宫中怕向前。
1966年12月 富阳
注:1966 年12月,我和几个同学为了熟悉社会,锻炼自己,从上海出发,中经杭州、鹰潭、瑞金,到井冈山止,历时两个月,行程近三千里。诗《夜宿富阳》、《偶感》、《秋江》、《夜宿石碢田家作》及词《鹊桥仙》、《满庭芳》、《念奴娇》便是在此期间写成。

散译:
从杭州出发,经过一天的行程,晚上,我们寄宿在富春江边一个小小的客栈里。因为一个同伴生病,大家有些忧虑,担心她不能再和我们同行,谁还睡得着呢?索性喝上一杯两盏,说些旧日的闲情逸事,但,这也无法驱散我们心头的忧烦。
夜渐渐深了,月华如练,银辉横斜,此刻,如果我们也能飞到月宫,与吴刚、嫦娥共饮桂花酒,那该有多妙啊!凉风吹来,一阵萧瑟的寒意袭遍全身,忽然记起古人“高处不胜寒”的名句,想必月宫定是非常寒冷,谁还敢再去奢求那虚无飘渺的幻境呢?

偶 感
富春江上月西沉,吴越地方多旧闻。
落叶飞花东逝水,山川依旧度晨昏。
1966年12月 桐庐
散译:
富春江畔,清夜沉沉,斜射寒江的一弯冷月已渐渐沉入西山,这里曾是春秋末期吴越争霸之地,耳提面命的夫差、卧薪尝胆的勾践、撅坟鞭尸的子胥、弃官散财的范蠡,还有那浣纱的越女,笑颦的东施,都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思。尽管有着无数动人的历史传闻,但大自然是没有感情的,几千年来,岁岁叶落花飞,日日江水东流,无声无息地送走一个又一个的清晨和黄昏。



秋 江
青山遮断行人眼,白云掩映日边秋。
千古离恨对谁倾?两江寒水洗我愁。
1966年12月 桐庐
散译:
望不断的青山重重,遮断了我们北眺故园的双眼,山边浮云半绕,青烟迷离,辉映着脉脉西下的斜阳。抚念今古,人们伤离感别,留下多少动人的诗句,此时,我们行进在南国的暮色里,这满腹离愁别绪又去对谁倾诉呢?且用眼前这如同姊妹般的两条秋水洗去我的万缕愁思吧!



夜宿石碢田家作
跋涉江南夜, 石碢细雨斜。
十里无人迹, 林深野径滑。
忽遇白发翁, 拉我进田家。
问我“何方人?”笑回“北京娃,
长征过此地, 行远欲天涯。”
一言尤未了, 眉弯老叟夸。
告我“小孙女,有幸上京华。
曾见主席面, 老翁枉嗟喳。”
谈笑兴正高, 主妇请新茶。
桌上开村酒, 盘中炒菜花。
殷勤要我饮, 劝酒过喧哗。
此意如何拒, 渐渐红双颊。
夜深睡无眠, 凉风动窗纱。
不忘石碢夜, 白发与田家。
1966年12月 石碢岭
散译:
这是江南一个冷雨潇潇的夜晚。我们跋涉在石碢岭的重山峻岭中,夜已深,四周万籁俱寂,任你走个十里八里,也遇不到一个田人樵夫。高山深谷,便生密林杂树,我们一步一滑地行进在林中盘曲的小路上,跤已经不知跌了多少,我们是多么希望能快些找到一个安身之处,结束这一天艰苦的行程啊。
忽然,路边出现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他两鬓斑白,银须盈尺,那审慎的目光,那温厚的神情,一望便知是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他拦住我们,问明了情况,便执意要我们去他家过夜。盛情难却,加上力尽体乏,我们当然欣然前往。
我们换下湿透的行装,坐在老人不太宽敞的小屋里。他满面笑容地问我们:“你们是哪里人啊?”我们告诉他:“是北京的学生,响应毛主席步行串连的号召,长征路过此地,目的地是瑞金、井岗山,还想到更远的地方去。”
一番话还没容我们说完,老人便笑逐颜开,两道剑眉弯如新月一般不住地跳动。他树起大拇指夸奖我们热情高,有志气,并说:“我也有个小孙女,也去过北京,还见到过毛主席,我这个白发人是怎麽也比不上她了,只有枉自感慨了。”
正当我们兴高意浓,谈笑风声时,这户小小农家的主妇,已经沏好了一壶新茶。她热情地让我们喝下暖暖身子。不久,饭就菜熟,桌上摆的是他们自己酿就的村酒,盘中炒的是他们自己种植的菜蔬。老人殷勤的为我们把盏劝酒,可我们这些中学生又有多少酒量呢?老人见我们不再多喝,大声地责怪我们,声音之高,在城里人看来未免过于吵闹了,但我们懂得老人的盛情,又怎能再去拒绝,使他不高兴呢?渐渐地,红晕爬上了我们的双颊。
夜深人静,我们躺在竹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凉风吹拂着窗帘翩然翻动,我们的心也象这窗纱一样不能平静,我将永远铭记这难忘的石碢雨夜,永远铭记这间小小的农舍和这位好客的白发田翁。

  鹊 桥 仙
飘然客旅,黯然思绪,执手今朝归去。几番入梦梦不成,望小楫,云山愁侣。
听风听雨,无神无趣,落落心悬两地。若君知我再相逢,羞欲说,寒都夜语。
1967年1月16日 鹰潭
散译:
从上海到鹰潭,行程千余里。一个月来,我们飘泊在异土他乡,旅程的艰辛,彼此自知。然而,更令人神伤的是,一个同伴因病不能再前进了,她的同胞妹妹也只好陪她归去。晚上,躺在床上,望着窗外迷蒙的夜色,久不能寐,恍惚入梦,忽又醒来,披衣起坐,亟目眺远,我仿佛看见云山之间那一叶随波飘荡的扁舟,看见我们那位因别离而愁上面颊的伙伴。
多情自古伤离别,此时此地,风飘雨洒,情绪是那样凄凉,心境是那样感伤,清愁无限,茫然若失。在这分手之际,多少话欲说还休,多少情深埋心底,而今后,你我只能分身南北,云山阻隔了。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也了解我,让我们共同期待着北京的重逢。想象着那一天:我结束了江南的跋涉,象游子回到故乡,你来迎接我,夜虽然冷,我们虽然还有些羞涩,但我会鼓足勇气,在你面前一倾衷怀。


满庭芳
--过大柏地

千里征尘,江南跋涉,曾过无数水乡。而今行处,峰壑共苍茫。忽报前边已是,大柏地,好不疏狂。催同伴,骤起疾步,插翅欲飞扬。
遨游,谁似我?关山道路,燕北儿郎。更有前村壁,犹举刀枪。何况清风细雨,添神韵,惊倒余王。云天外,当年旧景,“雨后复斜阳”。
1967年1月 大柏地
散译:
千里行程,万重风景,跋涉在江南这富饶的土地上,我们曾路过数不清的鱼米之乡,那烟波浩荡的碧池澄塘,那流波潺潺的秋水寒江都给我们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现在,我们正行进在陡岩出没,雄峰回旋的赣南山区,但见古松奇柏,傲指蓝天,高山峡谷,苍莽一色,比那江南水乡则另是一番意境。忽然听说前面就是毛主席曾赋词颂之的大柏地,闻此消息,一幅“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美景仿佛出现在我们眼前,真有点手舞足蹈,喜不自禁,急急催促着伙伴,快步疾行,恨不能插双翅飞到大柏地。
漫步在雄奇的关山之上,我们这些来自燕山的青年,襟怀舒放,逸兴遄飞,留连忘返。还有那小小的名叫前村的壁墙上,弹洞依旧,历历在目,我们眼前似浮现当年红军战士高举刀枪,前赴后继的鏖战场面。更何况清风细雨中,一道彩虹凌空飞架群峰之间,使如画的江山更加多姿多彩,而真正惊倒同伴余小萱、王进军的是那云天外重现毛主席当年谱入诗篇的瑰丽壮景:“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念 奴 娇
---雪后登黄洋界

长空雪霁,井冈山,拔地千峰迴走。玉树琼竹,君请看,如此黄洋哨口。雾海漫关,云滔拥雪,壮景谁成就?路迷天外,狂飚怒向人吼。
满目壕堑依稀,如见旌旗舞,当年鏖斗。红色天兵,炮声中,十万敌酋顿首。今日黄洋,无数后来人,英姿依旧。时光难待,雄文四卷在手。
1967年2月 井岗山
散译:
拔地参天的井冈山,似巨人般耸立在罗霄山脉中段,而雪后的井岗山,更如银蛇狂舞,玉龙飞腾,好一派壮丽景象。大雪过后,我们奋力攀上黄洋哨口,但见松林玉裹,竹海银装,昔日峥嵘的岩崖早已是粉塑琼雕。雾气象海潮般从山口涌入,任意东西,弥漫无涯,低垂的白云抚拥着寒雪,遮蔽了山路。呼啸的山风吹过,苍松茂竹抖落满身积雪,昂首挺胸,那排山倒海的涛声仿佛是向人们发出的阵阵吼声。
身在哨口,望着依稀可辨的旧日壕堑,就好象回到三十五年前,无数面战旗在硝烟中飞舞,坚如磐石的阵地上坚守着神勇的红军战士,十万敌军在他们的面前土崩瓦解。请看今日黄洋界,无数后来人正不惧险阻,奋勇攀蹬,他们象当年的前辈一样英姿勃发,让我们趁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为我们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1120cb010003ir.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7-9-15 08: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毕业前的诗作:




春 夜
密草疏禾共水生,帘门半掩月三更。
闲来无事敲棋子,梦里蛙鸣三两声。
1967年4月 北京
散译:
宿舍西边是一片稻田,人们忙于“革命”,无暇生产,一畦畦水田里草多苗少,杂乱地混生在一起,春夜溶溶,时过三更,透过半掩的门窗,看得见一弯明月高挂树梢。寂静的春夜里我们无事可做,干脆摆开楚河汉界推枰论艺,睡梦中,稻田那边传来阵阵蛙鸣。

夜 过 秦 岭
春宵过秦岭,明月上巴山。风细透窗冷,泉飞落谷寒。
朦胧新睡意,梦断旧山川。今古非可比,谁言蜀道难?
1967年5月 四川
散译:
春夜沉沉,车轮滚滚,我们乘坐的火车已驶入四川的门户──秦岭。窗外,浩月当空,明河共影,阵阵山风吹进车窗,使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凉意。火车飞谷越峡,窗外,泉瀑飞泻,惊湍直下,无底的寒涧发出隆隆的轰鸣。
已是三更天了,困意徒起,不觉伏几朦胧而睡。梦见了李白,听到了他面对铁壁横天的长叹:“蜀道之难,难于上亲青天。”毕竟今人胜古人,现在,还有谁会说蜀道难行,会因巴山蜀水的险峻而踟蹰不前呢?

雨后游杜甫草堂
五月蓉城花,草堂春雨斜。学诗知子美,远游访杜家。
史笔拔山力,文章百岁嘉。浣溪流水去,俯首拾精华。
1967年5月 成都
散译:
五月的成都,虽暮春将尽,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景致仍让我这个北国来客感到春惊奇。莫说满城花团似锦,只这浣花溪畔杜甫草堂的一园细雨,便已让人如醉如痴。因为习诗,知道了老杜,这次远行千里来到四川,当然要拜访他流寓成都时居住的草堂。
杜诗不愧“诗史”,他用如椽巨笔为我们勾画出当时的社会风貌,他的诗作,流传千古,直到今日仍为世人称道。漫步在莺鹂婉啭,翠竹千竿的草堂,脚下溪水泠泠流淌千年,身边小桥错落柴门茅舍之间,无限诗情画意,似满园新花俯首即拾。


对 饮
天外清风窗外雨,对雨消去愁几千。
一片落叶一杯酒,叶落酒尽应醉眠。
1967年9月 北京
注:
毕业的前一年,我和同学闲来无事,常在晚上去校外的小饭馆吃夜宵。穷学生没有钱,所谓夜宵不过一碗馄饨而已。小饭馆里架着一口大锅,昏暗的灯光下摆着几张油渍斑驳的桌子,桌子的四周是那种最简单的长条凳,汽油桶改装成的煤炉子喷着熊熊的火苗,掌勺的不时把煤块投进去,大火筷子一捅,烟尘和煤灰腾的一下窜向天花板,小饭馆里弥漫着一股呛人的煤烟味。煤炉子上的大锅被铁篦子分成两部分,一边煮着大棒骨,一边下着馄饨。馄饨很便宜,一毛钱一碗,馄饨汤是用冬菜、榨菜、虾皮外加酱油调和而成,夏天还会撒点香菜,虽然很简单,但那时觉得非常香。汤是不限量的,随便加。我们花一毛钱买碗馄饨,再花两分钱买牒咸菜,吃一碗馄饨起码要添加三次汤。偶尔奢侈一下,也会买瓶酒,只是那年头几乎看不见瓶装啤酒,即便是散装啤酒也难觅踪影,我们又不敢喝白酒,最喜欢喝一种叫青梅酒的果子酒,此酒的后劲特别大,平生第一次喝醉就是喝的这种酒,而且是烂醉如泥,躺了十几个小时才勉强爬起来,为了记住这第一次醉酒,醒来后我乘兴写了这首小诗。



少 年 游
初秋,结伴小萱、小华骑车旅游,至狼牙山,冒雨上棋盘砣,归后作:

清风凉月,寒星数点,飞车过汀洲。登山骤起,飘飘细雨,
好个狼牙秋。
犹忆当年五壮士,以死报神州。雾卷雨蒙云崖畔,不忍去,
总淹留。
1967年10月 北京
散译:
夜风清爽,月色凉淡,伴着闪烁的星辰,骑上自行车,从北京出发。穿过沉睡的村庄,跨越清澈的河流,将河中小小的绿洲抛在身后。到了,到了,前面就是狼牙山。盘曲的山路上飘起蒙蒙细雨,放眼望去,整个狼牙山区雾气纷纷,云海茫茫,啊!好一派如画的狼牙山秋景。
棋盘砣,因相传两个神仙在此下棋而得名,那誓死报国的狼牙山五壮士,更让这大山名传千古。站在云飞烟绕的悬崖畔,怀着对先辈的深沉敬意,久久不愿离去,多少感慨萦绕心怀。



醉奴儿近
--游白洋淀

轻舟一叶,聚散满船云雾。更击楫潺潺,方道渐离宿浦。芦花街巷,似曾见,欸乃樯橹。徐来拂面轻风,袅袅飞歌洲渚。
浩渺金波,冉冉红日,翔集鸥鹭。渔岛风光,又是一番风度。船首临风,情满怀,欲说且住。佳游今日,请君莫忘,少年画图。
1967年10月 北京
散译:
清晨的白洋淀,烟飞雾绕,几步之外便什么也看不见了。但见雾气在船头时聚时散,但听湖水在船下潺潺流淌,听着船桨击水的声音,才知道我们的小船已离开码头,驶向淀湖深处。飘荡在迷宫一般的芦街苇巷中,浩乎无际的白雾遮掩了四周的一切,听得见船橹的欸乃声,却很难看见往来的船只。湖风拂面,吹送渔歌阵阵,又是谁在引吭高歌呢?
看,红日喷薄,朝晖尽染千里烟霞,晨风吹散万倾晓雾,浩渺的湖面上,观彩波跳荡,沙鸥翔集,见金花飞溅,锦鳞游泳,远方渔岛,几叶渔舟,几处炊烟,白洋淀,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临风而立的我,欲说又止,还用我再多说什么吗?看两位同伴,不也陶醉于如此多娇的晨景中吗?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永远记住今日,记住白洋淀的这幅少年时代的画卷吧!

  冬 夜
梨花满地月如弓,信步前庭忆旧容。
醉眼朦胧因酒渴,暗香疏影有无中。
1968年1月 北京
散译:
一场小雪飘过,天上残星寥落,冷月如钩,地上瑞雪平铺,梨花千树,悠闲地漫步在楼前庭院的小路上,回想着夏天这里草木青翠,鸟语蝉鸣的景致。刚和朋友喝了点酒,现在看东西还有些朦朦胧胧,望着灌木枝条上的雪花和地上稀疏的树影,忽然想起古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此等诗情画意这里是有还是没有呢?

461120cbd371f14346d19.jpg

香山送小萱参军
  峰寒路曲行人少,别君欲问意何如?
  野壑依然呈旧貌,戎装新试气绝殊。
  举杯置酒客须饮,提笔赋诗墨尚疏。
黄鹤楼头君莫忘,擒来龟蛇报捷书。
1968年2月 北京
散译:
冬日的香山,寒气笼罩着群峰,盘曲的山路上,游人稀少,在握手话别的时刻,想问一下即将投笔从戎的你,感想如何?香山是我们每年的必游之地,尽管已不见红叶探崖,层林尽染,但举目远眺,依然见山势峥嵘,峰峦曲折,万壑松涛也依然回响在我们耳旁。何况你戎装初着,潇洒的身姿显得愈发英气勃勃。
饯行的便席上,把酒临风,心潮澎湃,小小的酒盏虽盛不下我们的友谊,但还是请端起来吧。应该写一首诗来记下今天的惜别,但我的拙笔实在难堪此任。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武汉三镇,当你站在黄鹤楼,展望长江两岸起舞的龟蛇二山时,请不要忘记朋友的嘱托,我们期待着你传来胜利的消息。

《无忧集》反映的是我的高中生活,其背景在我的一篇中篇回忆录“生活在毛泽东时代 ----动乱年代的高中生活”已经详细述说,如果不是当年留下了一些文字,许多事我都记不起来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1120cb010003jm.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0 19:38 , Processed in 0.0497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