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周泉缨把列宁语录抄录进《四一四思潮必胜》中去的吗?
——《四一四思潮必胜》写作真相考 (之二)
朗 钧
目录
序言
一、《四一四思潮必胜》文中的《列宁语录分布一览表》
二、万润南将列宁语录 “社会上有哪些派别,大学生必然的有哪些派别” 写入《必胜》文
三、反“极”左的列宁语录出自《“左派”幼稚病》,还是《“左派”幼稚性》?
列宁的《“左派”幼稚性》和《“左派”幼稚病》是同一篇文章吗?
列宁《“左派”幼稚性》中的观点被周泉缨搬进了《必胜》文中吗?
周泉缨为什么要在讨论《必胜》写作真相文章中删节有关列宁著作的回忆文字?
四、罗征启抄入《必胜》文的是哪段列宁语录?
五、《必胜》文引用的最后一段语录是斯大林语录还是列宁语录?
简介“斯大林语录”走红中国政坛的背景
是谁将斯大林语录说成“列宁说”?
结束语
是周泉缨把列宁语录抄录进《四一四思潮必胜》中去的吗?
——《四一四思潮必胜》写作真相考 (之二)
朗 钧
内容提要:
文章首先呈现《列宁语录分布一览表》。
文章对万润南抄入《必胜》文的列宁语录“社会上有哪些派别,大学生必然的而且不可避免的有哪些派别”及相关情况进行了讨论。
文章重点指明,由于周泉缨将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两篇文章混为一谈,由此可以左证当年周泉缨根本没有读过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这两篇文章。因此,《四一四思潮必胜》文中出现的四条摘自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语录均不是周泉缨抄入《四一四思潮必胜》文的。
文章还指明,出现在《四一四思潮必胜》文中的最后一条所谓“列宁语录”实际上是“斯大林语录”。《四一四思潮必胜》面世已经49年,号称手握《必胜》文著作权的周泉缨根本没有意识到《必胜》文中所犯的这个低级错误。因此,笔者不得不借本文帮助周泉缨校勘此误。
本文结论:出现在《必胜》文中的全部六条列宁语录均不是由周泉缨抄录进《必胜》文的。唯一一段被抄录进《必胜》文的斯大林语录,有可能是周泉缨抄录进《必胜》文的。但却被误说成为“列宁语录”。
正文
序言
《四一四思潮必胜》(简称《必胜》)是“文革异端思潮”的代表作。尽管《必胜》文的叙事腔调没有摆脱文革语境,但是《必胜》文的论述主旨明显站在“十七年”的立场上质疑文革的合理性,其矛头所向暗指毛泽东文革理论的软肋——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整体评价。正是《必胜》文的这个反文革的核心内涵令读者心领神会,令《必胜》文名扬天下。
作为“文革异端思潮”代表作,《必胜》文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必胜》文除了引用毛主席语录之外,还多次引用列宁语录,并以这些语录为依据发表相关议论。正是这些列宁语录装饰了《必胜》文,使《必胜》文显得文理饱满,振振有词。也为周泉缨赢得了“理论家”之美誉。
但是,2010年11月,万润南[]在清华大学文革校友网站贴出帖子,揭秘《必胜》文的写作真相,在谈及《必胜》文的成稿过程时,万润南提到了一位不为人知的老师——李兆汉。万润南对李兆汉在《必胜》的成稿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做了具体的介绍——为《必胜》文“提供了一部分列宁语录的,是李兆汉,当年清华党委宣传部的一位老师” 。
被万润南称为“《四一四思潮必胜》的实际执笔人”,《必胜》文的定稿者罗征启[]在他的回忆中说“参加修改这篇文章的有万润南(土木系给0班学生)、李兆汉(建筑系教师,当时在校刊《新清华》任编辑)”、“《必胜》里引用的一些列宁的语录就是他(指李兆汉)找的。”[]。
然而,《必胜》文初稿《给河南造总一战友的一封信》的撰写者周泉缨在他所写的与《必胜》文写作真相有关的全部回忆文字中却只字没有提到过李兆汉老师,也从来没有对那些列宁语录是被何人抄录到《必胜》文中去的给出过认真的交代。
为了探寻《必胜》的写作真相,就让我们沿着“列宁语录”这条线索,较为系统地讨论一下《必胜》文中的“列宁语录”及其相关文字。通过这样一个讨论,我们或许会行之有效地接近《必胜》文的写作真相。
一、《四一四思潮必胜》文中的《列宁语录分布一览表》
为了笔者叙述和读者阅读之便,笔者将《必胜》文中摘录的列宁语录及其相关信息制成一表,现呈现如下:
《四一四思潮必胜》文中引用的列宁语录分布一览表
导师语录
语录出处和引用位置
1、正如列宁同志所说的那样“大失败给革命政党和革命阶级上了真正有益的一课,上了历史辩证法的一课,上了他们懂得如何进行,善于进行和巧妙地进行政治斗争的一课,患难识朋友,战败的军队善于学习。”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列宁全集》第39卷。 “给河南造总战友的一封信“信首。
2、列宁说过:“知识分子之所以叫做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们最有知识,最彻底最正确地反映了社会阶级利益的发展和政治派别的发展。如大学生的政治派别的发生划分和社会政治派别的划分不相适应,那他们就不称其为大学生了。……所谓适应,并不是大学生的派别和社会上的派别的实力和人数上完全相等,而是指社会上有哪些派别,大学生必然的而且不可避免的有哪些派别。”
《革命青年的任务》, 1903年,《列宁全集》第7卷。 “派别的规律性”章节。
3.1、列宁对这一无产阶级革命派的斗争艺术做过科学总结,他说:“要战胜比较强大的敌人,只有尽最大的力量,同时必须极仔细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那怕最小的‘裂痕’,利用各国资产阶级之间以及各个国家内资产阶级各个集团或各派别之间的一切利益对立,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机会,那怕是极小的机会,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是暂时的动摇的不稳定的靠不住的有条件的。”
3.2、列宁还强调指出:“以上所说的一切,对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和以后的时期,都是一样适用的。”这就是说,这种斗争艺术也是我们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搞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则。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列宁全集》第39卷。
“斗争的复杂性”章节。
4、列宁在分析布尔什维克的历史时说:“革命准备年代三个主要阶级的代表,即自由资产阶级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它挂着社会民主派和社会革命派的招牌)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派这个主要政治派别的代表在纲领观点和策略观点上进行着最激烈的斗争预示着和准备着行将到来的公开的阶级斗争。凡是一九零五年──一九零七年间以至一九一七年──一九二零年间引起群众进行武装斗争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而且应当)在当时报刊上找到他们最初的提法。……各阶级都为未来的战斗锻炼着自己所必须的政治思想武器”。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列宁全集》第39卷。
“414必胜”章节。
5、列宁说过:“任何大革命,尤其是社会主义革命即令不发生对外战争,也决不会不经过国内战争,而国内战争的经济破坏比对国外战争造成的更大,国内战争会发生千百万种动摇和倒戈事件,会造成大的极不明确力量极不平衡的混乱状况,旧社会中的各种坏分子,数量当然非常之多,大半都是与小资产阶级有联系的(因为一切战争和一切危机,确先使小资产阶级破产,首先摧毁他们)这种人在大转变时候,自然不能不露‘头角’。而这些坏分子‘露头角’就不能不使犯错误行为,流氓行为,贿赂,投机及各种坏事增多,要消除这种现象,就必须花费时间,必须有铁的手腕。”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 1918年,《列宁全集》第34卷。
“414必胜”章节。
6、列宁又说过:“在革命已经暴发,闹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什么人都来参加革命,有的由于单纯的狂热,有的是为了赶时髦……要花费极大的力气,可以说用千辛万苦的代价才能从这种蹩脚的革命家手里‘解放’出来。”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列宁全集》第39卷。 “414必胜”章节。
7、列宁(注:应是斯大林)曾经这样说:“当困难出现的时候,当地平在线出现一小朵乌云的时候,套中人的这些特征在他们身上九表现得特别可笑。只要我们有什么地方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障碍,他们就立刻恐惧起来,不要弄出什么事情来。只要听见什么地方有只蟑螂发出沙沙的响声,但还没有完全从洞子里爬出来,他们立即就吓得往后退,胆战心惊,大喊大叫,说大难当头了,说苏维埃政权就要灭亡了”
斯大林《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向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的结论》,1930年,《斯大林全集》第13卷 “给河南造总战友的一封信“的信尾
从上面的《一栏表》中可以看出,《必胜》文一共引用导师语录七条。其中一条引自列宁的《革命青年的任务》、一条引自列宁的《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四条引自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最后一条所谓的“列宁语录”实际上是斯大林语录,其出自斯大林的《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向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的结论》。
下面笔者将按照这七条导师语录的出处以及相关人士的叙述,对这七条导师语录及其与《必胜》文的录用关系展开讨论。看看这里面都藏匿了些什么荒诞不羁的真相。
二、万润南将列宁语录“社会上有哪些派别,大学生必然的有哪些派别”
写入《必胜》文
在《必胜》文中引用的七条“导师语录”中,有些语录并没有呈现出与《必胜》文叙述主旨之间的必然关联性,有些语录的引用只是为了附会局部议题之需要,有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之嫌。例如,出现在《必胜》文开篇序言《给河南造总一战友的一封信》(简称《一封信》)信首中的列宁语录——“大失败给革命政党和革命阶级上了真正有益的一课,上了历史辩证法的一课,上了他们懂得如何进行,善于进行和巧妙地进行政治斗争的一课,患难识朋友,战败的军队善于学习。”——就给人一种唐突之感。
这段列宁语录的使用表明,《一封信》的作者认为,《必胜》文写作时期(1967年“7.20武汉事件”爆发前后)的政治形势表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和1905年俄国革命一样走向“大失败”了。所以,语录抄录者用“战败的军队”来模拟文革“大失败”中的“革命政党和革命阶级”以及大学生革命派别——毛泽东的党中央和中央文革,以及北京的清华“四一四”抑或是河南的“造总”。这段列宁语录的反右倾的调门和《必胜》文全文的反“左”主旨明显不合拍,似乎是针对河南造总组织内部的“右倾”情绪而选用的。但是,这段语录之后的文字又自相矛盾地说“从祖国的白山黑水到曾母暗沙,天,是毛泽东思想的天,地,是毛泽东思想的地!”——似乎文革形势并不是那么糟糕透顶。由此可见,这段列宁语录没准还真的是如万润南所言,是被人后天生硬地“提供”进《必胜》文的,其目的只是为了强调要“善于学习”。
再例如,出现在《必胜》文结束语《给河南造总战友的一封信》信尾中的中的那条语录:——“当困难出现的时候,当地平在线出现一小朵乌云的时候,套中人的这些特征在他们身上九表现得特别可笑。只要我们有什么地方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障碍,他们就立刻恐惧起来,不要弄出什么事情来。只要听见什么地方有只蟑螂发出沙沙的响声,但还没有完全从洞子里爬出来,他们立即就吓得往后退,胆战心惊,大喊大叫,说大难当头了,说苏维埃政权就要灭亡了”—— 与信首使用的那条语录对文革形势的估判大体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文革的形势很糟糕。河南造总组织内部的有些人被比喻为“套中人”——“吓得往后退,胆战心惊,大喊大叫,说大难当头了”。这段语录的调门显然也是在反右倾,而丝毫没有反“左”的情调,与《必胜》文全文反极“左”的主旋律极不合拍。
但是,在《必胜》文引用的七条导师语录中,有一条列宁语录却用得恰到好处。这段列宁语录出现在《必胜》文正文第二章“派别的规律性”中,现摘录如下:
“知识分子之所以叫做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们最有知识,最彻底最正确地反映了社会阶级利益的发展和政治派别的发展。如大学生的政治派别的发生划分和社会政治派别的划分不相适应,那他们就不称其为大学生了。……所谓适应,并不是大学生的派别和社会上的派别的实力和人数上完全相等,而是指社会上有哪些派别,大学生必然的而且不可避免的有哪些派别”。
列宁的这段语录出自他的《革命青年的任务》[](简称《任务》)。《任务》是1903年列宁应《大学生报》之邀而撰写的一篇政论文。此文刊登在该报的《自由论坛》专栏上。列宁在《任务》这篇文章中将“1905年革命”爆发前夜的俄国大学生划分成反动派、漠不关心派、文化派、自由派、社会革命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六大派别。列宁认为“大学生的政治派别划分不能不反映整个社会的政治派别划分,每个社会主义者的责任,就是尽可能自觉尽可能彻底地划清政见不同的各个集团之间的界限”。
《必胜》文引用的这条“列宁语录” 确实和《必胜》文的主旨议题有着很好的印证关系,指明了中国文革时期中共上层对峙的政治利益集团与大学生政治派别之间的背景关系,不但为《必胜》文中的核心立论找到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很好地呈现了文章的文序逻辑。这条“列宁语录”的使用是《必胜》文的一大亮点,是炫耀之笔,为《必胜》文增辉添色。
文革期间,中国“大学生的政治派别划分(也)不能不反映整个社会的政治派别划分”。中国的最大反文革派别就是以刘少奇邓小平为代表的“走资派”。“走资派”反对文革的基本理论依据就是要肯定“十七年”。当刘邓为首的走资派整体失去话语权,当代表刘邓势力的清华大学红卫兵退出清华文革舞台后,肯定“十七年”的思潮不但没有退潮,“二月逆流”之后,反而改头换面、变本加厉地以“红线主导论”为核心论点,举帜扬帆地出现在清华园,并在反蒯势力中迅速滋长蔓延。
正如列宁在《任务》文中所强调的,大学生中的政治派别的社会属性“归根结底”将“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随着历史发展的参加者和创造者的觉悟程度显露出来的”。在数千人的“四一四”人群中,对肯定十七年的“红线主导论” 的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绝大多数“四一四”人只是从政策和策略的角度去理解“红线主导论”。只有类似万润南那样身份背景的人和人群,才可能较早和较为自觉地意识到“红线主导论”的份量和价值;只有像罗征启这类文革前的清华宠儿才可能充分意识到“红线主导论”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两种政治判断所指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归宿。
那么这条列宁语录是谁人抄入必胜《必胜》文的呢?
《必胜》文中引用的上述这条列宁语录是有人认领的。这个人就是清华文革校友万润南。
万润南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说:“这篇文章(指《必胜》文)源于我根据列宁的一段语录,说社会上有多少派别,大学生中也会分成多少派别。我和罗征启聊天时谈到了这个看法。他听了眼睛一亮,说‘这可以写一篇好文章! ’ ”
应该承认,万润南用这段列宁语录来模拟中国文化大革命中大学生的政治派别的划分确实恰如其分。尽管语录后面的后续的文字写得并不十分到位,且没有直面清华大学中以刘涛贺鹏飞为代表的反文革派别的存在。
2010年秋天,当万润南在清华校友网站首次谈论《必胜》文写作真相时,周泉缨的反应超乎强烈,近乎失态。在给万润南扣戴了若干政治帽子后,周泉缨余兴未尽,竟然在文章中狂呼“文化大革命伟大的试错精神万岁!”,不知“文化大革命伟大的试错精神”万岁与否和《必胜》文写作真相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必然联系?
但是,面对万润南对“社会上有哪些派别,大学生必然的有哪些派别”这条列宁语录的认领,周泉缨却没有了底气,既不说“yes”,也不说“no”,始终保持沉默,似有默认之意。
三、反极“左”的列宁语录出自《左派幼稚病》,还是《左派幼稚性》?
摘自列宁的《革命青年的任务》的那段语录的来历已经搞清楚。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出自《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列宁语录”的摘录情况。
根据《列宁语录分布一览表》显示,《必胜》文引用的七条“导师语录”中,有四条出自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现在我们就重点讨论一下这四条出自《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列宁语录”是不是由周泉缨抄入《必胜》文的。
在谈及列宁著作对《必胜》文的影响时,号称对《必胜》文享有著作权,且创生了“统一论哲学思想”的理论家周泉缨曾经在他的2006年出版的《试错》书中写下过如下这样一段极为有趣的文字:
“罗征启对《四一四思潮必胜》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贡献,那就是罗在我写《四一四思潮必胜》前一两个月的样子,曾送我几本马克思和列宁的小册子,其中有一本就是列宁的《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因此很快列宁的《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中的诸多观点,就被我搬进了《四一四思潮必胜》。所以罗深有感触地对某414派成员说,‘ 这小子脑袋灵,前些天我刚给他一本《“左派”幼稚病》(指列宁的《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他很快就自如地将理论用在《四一四思潮必胜》里了‘” []。
周泉缨的这段文字包含三个内容:
首先,周泉缨认为列宁的《“左派”幼稚病》和《“左派”幼稚性》是同一篇文章;
其次,周泉缨说自己将《“左派”幼稚性》中诸多观点搬进了《必胜》文;
再其次,周泉缨说,由于自己将《“左派”幼稚性》中观点搬进了《必胜》文,所以还受到罗征启的夸奖。
下面,我们就依次就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列宁的《“左派”幼稚性》和《“左派”幼稚病》是同一篇文章吗?
只要有过一点马列著作阅读经历的读者,都可以从周泉缨的上述文字中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即“理论家”周泉缨同志竟然将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这两篇文章混为一谈了!
列宁的《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简称《“左派”幼稚性》)写于1918年5月。就文体而言,《“左派”幼稚性》是一篇辩驳文,其辩驳对像是以布哈林为代表的“左翼共产主义者”及其刊物《共产主义者》杂志。两个月前签署的《布勒斯特合约》让列宁踌躇满志。列宁在这篇文章中不但重谈《布勒斯特合约》问题,还就“国家资本主义”、“赎买政策”等问题与布哈林展开辩论。《“左派”幼稚性》文中充斥着对布哈林政治观点及其人格的贬损和挖苦
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简称《“左派”幼稚病》)则写于1920年4-5月间。《“左派”幼稚病》是一篇政论文。在这篇文章中,列宁就“俄国革命具有国际意义”、“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基本条件”、“ 布尔什维主义历史的几个主要阶段”、“ 布尔什维主义是在反对工人运动内部哪些敌人的斗争中成长、壮大和得到锻炼的”、“领袖、政党、阶级、群众间的相互关系”、“ 革命家应当不应当在反动工会里做工作?”、“参加不参加资产阶级议会?”、“不作任何妥协吗?”等若干问题与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及德国的“左派” 共产党人展开辩论。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是列宁主义政治学的构成之作。列宁的《“左派”幼稚病》较之《“左派”幼稚性》的知名度要大得多。列宁的一些著名论断(即语录)都出自《“左派”幼稚病》这篇文章。譬如文革中毛泽东曾引用的列宁语录“无政府主义往往是对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罪过的一种惩罚。这两种畸形东西是互相补充的” 就是出自《“左派”幼稚病》。
1967年4月20日,毛泽东写下这样一段批示:“过去的八条,现在的十条结合起来是对的。左派起来了,对立面也起来了,这也不要紧,有点反复有好处。无政府主义是对机会主义的惩罚,要走向反面。” []
1967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署名任立新文章。文章以 “无政府主义是对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罪过的一种惩罚”为标题,将反对“无政府主义”提到一个极高的政治高度。文章引用列宁的话说,因为无政府主义者“虽然非常‘猛烈地’攻击资产阶级,但是他们还是站在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立场上。”[] 文章实际上是在转述毛泽东的批示精神,暗示造反派即将“要走向反面。只是这样明确的整肃造反派的政治信号确没有引起全国和清华园造反派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