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14|回复: 3

高宏的:“文革”前的华南师院附中(1-4)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发表于 2017-6-13 05: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彭老师最近看了高宏的(66届初中)校友的“文革前”前的华南师院附中一文。认为”高宏的同学的回忆一文,写得好。全面和客观,他深情回顾了这一段校史,缅怀老一辈附中师长的教导和优良的传统。给华附学子美好的回忆。这是他亲身的经历和深刻的体会。所以写得非常亲切动人。”为此,小编特别推荐大家。希望大家看了以后。也能在网上发表对附中的回忆文章。使我们的联谊网繁荣起来。由于原文是pdf格式的文件,因此打开会麻烦一些,要下载相应的软件才行打开。现在小编是试用pdf转为word的文件。  `, B5 p6 L1 X+ [# B- e

' w/ c" _- O6 n6 z% v4 t1 J                      谨以此文献给培育我们成长的母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 ~! d0 ?) p0 e, ~! n$ G0 N6 h                                    “文革”前的华南师院附中
, g" y! g3 K4 G" V/ S5 X& s$ a8 O. A
% i, B! I3 n6 ?8 m6 \                                            高  宏  的) o7 W! a8 L2 U, b$ A% I$ t
                                         (2008年12月)
" M, ^( {8 A4 ^, {* w& \. q
0 ?% Q& ~9 f$ S; \) B1963年 7月,我在广东实验学校小学部六年级毕业。
/ u4 j0 o) F# o4 i4 q同年8月31日,入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读初一,属于‚老, i0 T5 P; _1 T1 ?- [0 ?  u/ V! ]
三届‛中的一员。在附中读书的这几年,即不是我人生的起
. q2 r8 N+ o+ J* G1 V点,也不是我人生的终点,但却是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站。
0 \4 x( R/ h& V. _这一站,华师附中给我的知识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给我
" `$ P7 e# F; C- E# `# @; |的理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给我的身体锻炼出健康的体魄,# g' R9 s. m# T: K& u2 i  S0 T% T
给我的精神磨练出顽强的意志,给我的人生观打上了抹不去
7 ]; U5 ^6 `. k6 z# F的烙印,同时,华师附中也留给我许多难忘的记忆和沉甸甸! {* w1 Y0 }5 S& {" b& n: Z3 a* G
的思考。今年,值此母校建校120周年华诞到来之际,几十1 R. W+ H" ~4 C1 r9 y7 W, ?
年前的往事不免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z. G% ^0 b( U$ C
              一、华师附中概况5 o4 n" c* y. E) o7 ?6 G6 f
现在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文革‛前称华南师范- O/ J7 I( z; R9 b. u% L
学院附属中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他由中山大
$ x4 o' ~; ?2 ]4 E7 I, _* w; ^学、岭南大学、广东文理学院和华南联合大学的四所附属中/ x2 R5 h$ ~/ C$ o% x
学合并组成。四脉相承的华师附中,其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 u; w! n) e4 U' L" p/ y5 R! E7 O8 n
至1888年设立的广州格致书院,以及后来的岭南学堂、岭2 p: r8 P1 t+ I; M; F" F
—1—; O4 _9 {7 n- l" G2 M/ r
0 n( o; O4 I; _0 Y* j) O1 U: z7 y
, m- t8 S+ z# J+ R4 }. u
南大学附属中学、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中山大学附
! h& n. k% p( R( U1 ~属中学等。0 L: \/ u% ]( t$ K
四校合并后成立的附中隶属华南师范学院,校址在广州% u' C+ Z( F; w' h
市区的中山四路和仰忠街。1956年在广州市郊区华南师范: c" W$ X5 Q3 ~$ j, H
学院所在地的石牌建立了新校区,1958年校本部迁至石牌。
$ c  q& A7 M9 Y6 m" n0 o+ d校本部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各为三年学制,每个年级为6
9 {% E2 ?+ t/ W4 U, O个班,每班约48人,全校为36个班,共有1600余名学生。8 M  x" f5 G+ {5 Q
1960年,在市区的华师附小改称广东实验学校,市区的附7 G: o; t9 l# }, ~; r
中改称中国广东科技学院附中,翌年改称华师附中广州分/ }! @* h! S  j, u9 S/ V) @7 Q
校;1962年两校合并为十年学制的广东实验学校,设有中0 `; F" b$ q" L$ u
学部和小学部,中学部为五年学制,小学部分为六年和五年4 X' a  Y. A- v6 M2 u2 Q( R3 ~
两种学制,随即该校脱离华南师院管理。  K) Y/ L  S% o
为适应备战需要,六十年代中期,广东省在全省初二年, [- a' T* R3 A! O. t1 N
级男生中公开招收了滑翔员,以此作为空军的后备力量。) {% H  S6 [' G8 |& S
1965年8月1日,滑翔班在附中开课,1966年又招收了一
/ k* c) J: C. J  {批,两批滑翔班学员共有483人。我与许多男同学也参加了; I  X' X+ x: I4 M
体检,遗憾的是视力不佳,没能被录取。该批学员隶属华师1 F% S9 }! F( h7 d+ R
附中管理,文化课由附中教师兼任,飞行专业课由部队负责。
; A& w' t. D: B; L‚文革‛爆发后,该班停办。1968年以后,滑翔班学员中
. b+ ~$ Y& [0 u1 J3 h0 v! I陆续有100多人参了军,成为海军和空军的飞行员,其中还" ?. Q4 S# f+ R: V
有多名成为特级飞行员,并产生了两名将军。
# c% b. W) i' O& y% V  J附中是有创新精神和革命传统的学校。早在清朝末年,
5 i* e8 r/ _& K8 \7 {" I' O. P& s当国人还在穿着长袍马褂、留着长辫子、不知道学校何为体7 n  H  M6 ?. k6 w& l: b" h
育课的年代,附中就将现代体育项目引入校园。那时的岭南# o0 b8 P* V' V# U9 d( K5 J
学堂为增强学生体质,强制开设了课外体育活动,计有:足
4 }& {6 u5 a. I! N5 ]( B球、排球、网球、棒球、田径和游泳等,还成立了女子排球. T4 [9 S( ~* m0 V
—2—6 }4 R5 T' E. |- \0 {
! F9 b" t9 p) _# U* K$ m, W+ O% s
: s- D: R5 {; Y: e8 F- ?: g
队,并铸造了‚附中人‛一百多年的体育情结。1906年,
# o7 v8 t( O" I* C: S' q岭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了4名女生,以后附中和附小也招
  V5 z/ f+ B( o. ?2 \5 B4 W' v收了女生,直到1920年北京大学才开始招收女生,随后,
! W' K3 Y6 G/ E; l% w全国各地陆续效仿,冲破封建樊篱,实行男女生同校。1914
% H% J2 Z+ B* Y. }. G8 ?4 V5 b年,岭南学堂在全国率先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1919年五9 a. U/ H, q$ |! Q, G/ }% `
四运动期间,广东高师附中的同学与大学生一道走上街头游
. z4 u7 J1 ^! A0 j行,反对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20年 8月,广东在陈独: v% e# y1 i/ @8 M6 R# ?
秀指示下开始了建立共产党和共青团的活动,附中成为全省, ~) A5 N- T& `1 h! B3 C; ^7 z5 A! w5 S8 s
最早的党团活动基地之一。孙中山曾三次造访岭南大学,附
9 e7 E: H+ w& F/ c中的许多师生也曾有幸聆听他的教诲。今天,中山图书馆内
, m; n( I; M; ~的钟楼,当年就曾是中大附中的礼堂,1924年,标志着国. A, H3 O, B* H/ s5 u$ g
共两党合作的国民党一大就在这里举行。附中的师生在风起
. o" S7 d+ w, G1 r7 l! o9 r- \云涌的大革命浪潮中经历了大浪淘沙,在峥嵘岁月的土地革
- V2 \2 J9 i8 Z7 j. D9 p5 V- k命战争中浴血奋斗,在风雨如磐的抗日战争中冲锋陷阵,在
  r: ^7 L( F$ E$ X% i! U催人奋进的解放战争号角声中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Y( V* S% @6 v2 t; U
在广东历史上,附中曾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如与孙中
7 H! F1 V: t3 a0 R山、尤列、杨鹤龄并称为反清‚四大寇‛之一的中国民主革
0 k9 o- E7 J  g4 p' ?4 O命先驱陈少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著名烈士熊锐、林基路,* k( b. f% r7 U
曾参加过建党、建军、统战等许多党的重大开创性活动的) k  K* @: |" Q% W$ ?' _/ {
106岁革命老人谭天度(生前曾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5 e8 C) X0 b" D& Y
务),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生前曾任南海舰队副司令员、+ c, g0 T! O! }- V7 n5 T" N  u
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市长、交通部部长、国务院顾问等, v4 U# Z9 m* u6 x; H
职),原暨南大学校长、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陈序经,东江
( F! u8 P7 o2 t+ a9 {$ K' N" ~$ j纵队政治部主任、原副省长兼暨南大学校长杨康华,蜚声中
: F8 D2 P* o& u外的邓锡铭、钟南山等7名院士,以及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 ]# F" |9 u3 Y2 T& V. G
纪录的举重冠军陈镜开等。
3 C5 a9 k$ p9 F$ Z—3—5 r6 _) i  O# h: T4 N
2 B, m/ T1 Z3 u  d- E, Z9 I
4 u+ }8 y$ g' F2 c* O
1952年华师附中成立后,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力
" x& _& x  x8 F3 i% e: k求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仅仅几年时间,
# b1 D6 B+ V  t) o8 d/ l附中迅速发展成为‚广东首位、国内知名‛的名牌中学。‚文
4 w% h( B2 s) O. v; Y6 y: a革‛前,华师附中在广东省是授课课时最少、开展政治学习
/ V" u: @7 q  x最广泛、参加劳动项目和时间最多、体育锻炼最刻苦、课外" G4 J, l6 e: i" M0 s
活动内容最丰富的学校。1959年华师附中在高考中名列全+ ^+ x$ W" }4 a" b, C/ b( j
省第一,1963年华附在每年一度的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上1 F' w$ u2 @' w8 J' x4 U8 I8 N
获取男女团体冠军,此两项殊荣,附中一直保持到‚文革‛
# O% o( q0 ]+ \1 R4 _7 \爆发。9 b' I  n* Y0 I# f1 k0 i/ |5 K0 s! f
改革开放年代,华师附中更加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
. a& L$ X3 N3 v$ B6 W6 o: V' o  T0 a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保持学校的整体实力,- a, S8 o9 p6 U7 ?
不断培养出众多的杰出人才。华附是我国中学生参加奥林匹: u/ N4 h  N, N
克竞赛获奖最多的学校,所获国际奥赛金牌数量稳居全国之
. f8 f. C! I7 @% M: {1 Y首。华附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继续保持发扬艰苦奋斗精6 z# |+ I  o4 K8 s' ~; i: C
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增强劳动人民感情。从1990年开
" D# Y" X0 j2 e# j! K& g2 t( W8 ?始,附中高二年级的同学每年都要到清远市偏远欠发达农村
- g9 x) S9 w( B3 h& s4 j进行为期7~10天的‚学农‛活动。在此期间,同学们要与
6 B& o4 K2 _( U4 i/ w农民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除参加农忙外,
3 w3 c! L+ N5 n5 q还要进行科技支农和农村调研。
. `; O) {5 A' q华师附中之所以能在中学教育领域不断发展,并长久不7 D& H3 y1 `0 Q
衰,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以老校长王屏山为首的忠实于人民
# e8 D" q4 }1 h* n" o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精通业务的教师团队;同时,附中继8 b) g+ c$ d2 _* g! ~
承了一贯的教学传统,即从不因循守旧,永不自满,善于创1 v3 U* n/ J. ?( r8 E. ^8 s
新和不断探索。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传统得以继" C( I; c- i/ G! N% U4 A0 z, [
续保持和发扬下来。许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曾到校视察、& X  J9 ?5 X0 L
参观,并给予指示。(待续)
& x2 K" d4 m; V8 B- d" E, y$ D2 h* `% ^9 O7 M% Z% ^
http://www.hfer.cn/forum.php?mod ... &extra=page%3D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5: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德育领先
  q% w5 V2 R. G) K2 i/ V- Z一提起‚文革‛前的名牌学校,世人总难免认为是‚分
! }: J3 G7 _: `- t1 W& K数第一‛、‚分数挂帅‛,但华师附中却并非如此。那时的华# }0 O; L: |& ]. o3 }
师附中同全国一样,最强调的是‚政治第一‛,但在‚突出
6 ~( z$ m3 V. H- e9 i9 I# Q! n政治‛上,附中是比较讲究务实的,强调育人要先育德,要
0 S6 ], z# u# Q8 p将学生培养成为忠实于祖国和人民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
' v% P$ h. Z4 H1 ]+ `0 d保卫者。0 ?8 j1 Q! S: G" K
          “八字学风”、“三个天天”要求及“三风教育”
- b1 ]0 y* k( Y, J0 s6 N老师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这是附中的优良
0 y! ]: W9 g: N# ?1 q/ U& j传统之一。强调抓校风、学风,同时注重抓规章制度,是加
" F% F( N/ u; R" J" {. h& n强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用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学生,
5 b* Z% Q. t9 A0 W& t! P培养学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始终是附中德
/ X( a' s7 y; c! ?! ^# _# y育教育的中心。到六十年代初期,附中党总支向学生提出了
1 z& V4 G' r8 r/ c/ K; @‚勤奋、刻苦、认真、踏实‛的‚八字学风‛;同时还提出+ T& D8 P1 ~8 g! S& Z$ S& @7 x
了‚三个天天‛的要求,即天天读报、天天学毛著、天天劳
! H7 E7 w4 u3 f; C  T动;同时推行了‚三风教育‛,即革命风、学习风、劳动风;0 H) Y- V9 X4 j7 y7 m' t
在附中,任何一位优秀学生都会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
+ L1 a6 G1 Q7 W# i! v+ ]: X记得我上初一时,我们班右边墙壁上就贴着‚八字学风‛- O, D. B9 {5 {* x$ \4 r
的座右铭,老师还专门讲解了‚座右铭‛的含义。
! K( B" K- X$ e1 e- Z7 V8 N: h* `‚天天读报‛是要求每一位学生能从小关心国家大事,* [  s- g) M; X  @9 }$ W: A; L/ g3 @
博闻多识,众毛攒裘。‚天天学毛著‛是要求每一位学生能4 X+ u6 F8 W: G6 z% C
通过学习革命理论,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也: ]" X! f  |$ \4 n7 B1 P
是与当时全国开展学习雷锋运动及大兴学习毛主席著作之
5 o, v- N. o/ r. v: S8 z. _0 C9 i风密切相关的。‚天天劳动‛是要求学生从小培养热爱劳动$ ^: [+ O' J( ~' ^* j9 ~: y: T$ Y
的习惯,培养尊重劳动人民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h7 t9 \1 R$ _2 V/ ~/ N: }! g
‚革命风、劳动风、学习风‛是华师附中的一贯校风,
, ?. g3 d/ g: M/ G1 T) x—5—
' H: Z9 @5 ^7 @( \
" Z  U$ Q% {; z$ U3 b( i: w, t3 y0 G* F! O& T5 V
是希望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s# W1 b7 |' M0 W; M
1963年8月31日,附中举行开学典礼时,学校用黄色菊花+ V1 ~) ^4 R; e" U1 y; B8 `! f. G
拼成‚革命风、学习风、劳动风‛的图案摆在大门口,迎接
2 o7 R5 `5 C1 F7 v9 V. C( M( p每一位入学的同学,我就是在这一天走入华师附中大门的,3 R- N1 i! R  l8 E
此情景令我至今难以忘却。+ Q$ i( O' s6 Y  g2 Y6 Y
                 辅导班制度
  B* V$ I# P- l% g6 C1 m" T/ w8 s附中注重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传帮带精神,建立了高年级
0 Q, ~7 D  {  h带低年级的制度,即辅导班制度。该制度要求,每年初一新; c$ z/ V7 g# E) B
生入学后,由高一的一个班对口帮扶初一的一个班,一直跟+ G4 Z0 k2 u; K7 \$ x
三年。
" N$ A1 M* v" v- J/ _6 u在这三年中,高年级的同学对低年级同学进行集体帮扶,; i. G: E$ o, n% R9 U& S
重点在政治、思想、劳动、学习等方面。其中,高年级每个
5 ?& [/ l5 ?: z; j9 X: n班还要专门选派一名品学体兼优的‚专业辅导员‛。可以说,4 Y6 K' l+ ^+ N5 q: z& N
由于有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呵护,小弟弟小妹妹们自然进步较3 |! V) H3 U, _6 n
快,也会更早成熟和老练。# ^0 Q0 }; ]3 o# E- G2 @
少先队工作、发展党团员及评比“三好学生”
7 b! F! Q/ B# h+ ?我在1963年入学时,校领导在开学典礼上就宣称我们% s' P1 i5 m! n/ m1 K
本届新生全部为少先队员,其中80%以上为原来各小学的少
6 \: v0 |% B2 v! u- y! W4 {2 z先队干部。那时,附中在初一和初二年级保留有少先队组织,+ B0 z3 u4 U5 t2 g8 T9 U
每个班为一个中队,学校有大队部,有专职辅导员。五十年+ p! n" |- \* [9 N) C
代,附中大队总辅导员高志光被评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8 i" t& M& T$ i4 t- \
积极分子,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接见。我读附中; ~5 }6 \/ r) L- y; k. X
时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是彭世英老师,他也是我们初中时期
/ l7 A3 g, f0 V. ~0 |2 |的政治老师。彭老师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是树立正确人生观
4 E2 i6 n; F2 Y5 f1 x1 ?# b7 f  N6 L的启蒙者。那时彭老师是全省少先队优秀辅导员,他的事迹2 p; e0 L2 r9 T* K) b# p; n4 s5 |
多次上了报纸和电台。一次,报纸上刊登了彭世英老师的先
4 l, S* ~! ?! ?' y. N6 w3 v& g—6—1 P1 {( |! r" u6 m
+ ], z0 z7 @, _6 n1 S" T

+ m7 z' Q1 d+ N/ b/ q进事迹,我们都争着传阅。彭世英老师会拉手风琴,他善于
, J: \7 c9 N9 `. n* e/ ]- s* c利用文艺的形式来教育我们这批青少年。
7 c* ], a$ m. F8 X. n那时附中少先队大队部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革命传统
& e8 q! V$ L* P0 n( p% C( U' `3 D4 L教育和入团教育。记得1964年为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 |- q8 V2 ], j7 [( c3 s
15周年(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全国统$ Z* B* o. j1 W, k8 a/ G" |+ `1 p
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1953年6月,
, X5 Y$ N0 `7 P8 T# `6 U2 X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在; ?; I. Y, n5 L9 B1 w7 G
彭世英老师操办下,附中少先队大队部提前几天(好像是
( s6 q4 v4 p" d( F# s10月10日,星期六)在岗顶初一初级和二年级新教学楼前4 {& t# P( N6 ?$ c9 a
的小操场举行了以歌颂革命先烈为主要内容的篝火晚会。晚
6 b5 r' u: S) B) z$ J# N4 J会上,校航模组发射了火箭。在冉冉的篝火旁,有一首表演% V4 g5 u4 k' O- a5 C$ k
唱《踏着先烈们走过的道路》,激荡了我们少年的心。数十* h/ F3 }, S) G1 o' S, l! x
年过去了,我们中的许多人至今还会唱这首歌。这首歌词如
5 F, c0 g/ R% c8 i下:‚在波涛滚滚的赣江旁,有方志敏同志战斗过的山岗,3 _  p  m# c; t+ L. k
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有杨靖宇将军住过的茅草房。多少先
! ?2 F5 ~' I2 }& U( {4 n' x& I' j烈,多少红色的战士,忠于革命忠于党。为了人民永远地幸6 s. a0 t! R/ w
福,他们的鲜血洒在革命的大道上。‛‚我们今天能戴上红领
6 m3 P" P  e, z, P4 V! i巾,能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的大门,是无数革命的先烈,用
. d4 G" _; c) b7 L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踏着先烈留下的脚印,我们继续向
' w. q" F: H- ]9 k前进。向敬爱的先烈们宣誓,你们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完成!‛" R  i# r% p; o# E7 \5 `/ H" t
那时,附中学生满15周岁要举行隆重的少先队退队仪, t& r, A8 n. x8 m! G0 x+ J
式。我至今保留有1965年10月1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华南! {; x3 v$ f3 V* u, [; z$ x# Y
师院附中队部‛颁发给我的退队《贺信》,称:‚少先队组织8 `4 A% Q2 o3 L' S; I" H
珍惜您为少先队所做过的许多有意义的工作,您曾经用您的) S. Q  D$ y- E7 {4 b/ t2 D
行动为我们的队旗,为您鲜艳的的红领巾增加了光荣和荣
8 ^% ~% M3 [# T3 {6 p誉。‛‚希望您在今后的生活中听毛主席的话,读毛主席的书,
. d( `: E* D% D2 ]' _. a—7—
4 ~2 r8 M! {$ a  J9 L- F) V2 K9 X8 s, W
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在革命化和劳动化的大道上奋勇前进‛。9 P/ s# Q7 ?- |; S  P6 V
‚当您成为先进工作者,成为光荣的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的
: f& ?5 e' g! o: A& A7 s时候,当您为祖国树立功勋的时候,您可以骄傲地说:‘我+ j% \3 u3 r; f2 K) ]' a
曾经是带红领巾的人’。‛, a3 L1 Y0 D( _& A
华附在初一时就对学生进行了入团教育,对初二已满$ J! _0 ]7 Y  y8 @' R7 {0 e8 H6 `
15周岁的优秀学生,开始进行发展团员工作。附中入团的: m! W: t; `( `/ O
要求很严格,程序也很民主。要发展一名新团员,由团支部
, U3 {7 L, j1 F% _. D召开通表会议,全班同学都可以参加提意见,可以说,决定! }( {* g) N$ f2 H
权并不都在老师手里。学校团委在批准新团员前,往往也要
8 H. D; z/ o4 P; a! _( [5 f- h参考大多数同学的意见,这样的团员,基本上都能起到表率
$ I6 [2 |! k4 N1 a作用。我们年级在初二时最早发展的几个团员,如一班的王8 a+ P) h9 I# x0 t" Z1 k
平生、二班的丁松筠、四班的何苏义等,都是大家公认的好5 Q" z" \' F- z+ ^# ?; n
学生。1966年5月24日,我被校团委批准加入共青团,当: o1 I; i- Q" L4 _! R
天,我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 A! L6 J7 `+ P; Y& V+ v/ x‚文革‛前,毛泽东与刘少奇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的3 V! \0 i7 U, n4 s
分歧开始激化,刘少奇为证明党的教育路线基本上是正确
3 l) N) C: I1 ]( c9 q4 u的,他让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在个别学校的中学生中发( H. U- Q  K& g' q# o2 v3 t
展党员。1966年 4月,经中共广东省委同意,华师附中在: M$ G( `$ A! g
高三年级发展了杨小村和李束陆两位优秀学生入党,那时他4 u& r+ L3 z8 {& Q
们刚满18岁。
  w6 K5 U! [' J4 Z* Y) M毛泽东在五十年代对学生发出‚身体好、学习好、劳动
. n8 n- l/ S, Y  ^: F% O$ u$ t' ]好‛的号召后,许多学校每年都要评选‚三好学生‛。附中
6 U/ {7 s8 R/ t! k( ]8 t对此项评比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每年一个班只能评出一两: f" L. x8 z- Y! {6 V3 c$ t
名,先由全班同学提名,再进行民主讲评,尔后通过无记名
2 ], i- b+ f* w1 U, O& r, @; k' V. K投票选出。2 V' k0 v! ~* S1 ?( V* U
                关心政治和关心国家大事
* w% h0 ?1 X. x( G4 T—8—
0 {" ^" t+ {) n# `3 L/ ^
8 |$ {8 j/ o- x' h* N7 X  p3 |+ Y% f! w8 W! m6 O
培养学生从小就关心政治和关心国家大事,是使学生树
/ P& ~- c' V% |立革命人生观的重要途径。附中是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在
' [$ l4 e4 q2 j5 [" h; a不同的历史时期,许多师生都曾积极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5 [5 ^3 I. z  g  ~% e7 ^
中,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革命者。8 y* I/ @0 E9 G0 k5 h* i
该校的革命历史可以追朔至五四运动时期。当时两广高
3 J) _8 c+ L# P, B* [& M3 {' Z5 l等师范学校附中(中大附中前身)的师生积极参加了五四爱
7 E! @) T9 J2 x3 s3 T; Y2 Z+ P6 m国运动。1920年夏秋开始,在陈独秀、谭平山等人领导下,
4 d' d7 L8 C- `广东开展了有组织的建党建团活动,时任附中教员的谭天度: I0 [/ N  o  _4 t' i1 t
等人就曾是第一批的党员和团员。以后在各个革命历史时% z9 Z5 }& }7 ?! B  ?6 B
期,附中的师生都走在革命斗争的前列。
- V) ]1 N0 e& m3 V3 o) ]& J7 y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后,当时的中山大学
: l0 u+ C" \6 n, R$ D( z附中建立了多个进步学生组织。1935年爆发一二九运动时,8 ~/ I2 f3 ~* L+ ]
中大附中学生曾生、杨康华等打着大旗走在游行队伍前列,# X4 j' E+ V- L7 T1 ]; h4 z
他们后来成为华南地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人民音乐家冼星# I0 {) n( y4 F
海是原岭南大学附中学生,他创作出许多激昂的抗战歌曲。
1 ]- e. g4 ^- ?  H著名烈士林基路是原中大附中学生,他牺牲在新疆。
8 r- `% p- S% E# K3 o; E: a3 T1949年广州解放前,中共广州地下党组织在大学和中
/ J! h' N% ?& m% F# J; E学建立了‚广州地下学联‛这一党的外围组织,后来任附中
$ Y" V6 A" O: k1 C4 z( U  T校长的王屏山就曾是该组织成员。1964年 8月 9日,华师
- F; Z( Y! T% J2 g  Q8 |附中举行校庆活动,曾有学生在晚会上用诗歌朗诵的形式讴
1 V! m/ X/ [7 Y; M" K" d" h2 r歌了这段校史,在我的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痕迹。
+ d  ~& J. A; B# Z. R9 h& @  u在附中校风影响下,同学们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六十年: Z( y7 t1 F% H" i" @! @/ R% K' g
代,每个班都由学生自己凑钱订阅了一两份报纸,挂在读报2 v- X& c. N  I+ ^( [: o1 V
架上供大家阅读。' _9 t& L6 r) q; A
1958年 8月,毛泽东下令,由周恩来亲自指挥了金门# V6 I8 t# Z; t& c3 g
炮战。随即,中国政府对美国军舰和飞机侵犯我国领海、领, {, o3 M/ F% s3 ~# O0 w. g6 ]+ H
—9—
+ g5 ~, f4 A+ V2 Q- o! m% a2 G3 }0 i5 I

7 E: ~4 V4 R6 _6 e0 X- g0 @空的行径发出了一次次警告,到‚文革‛前,已达200多次。
( j- h+ Q: w- [$ {& p7 w为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有的班级还制作挂出了对美帝
4 E1 f8 Z/ y& T( C6 L: P国主义的警告牌,以此提高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
% U2 @# Y$ G( X+ {: u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新疆罗布泊试爆
/ V; w; C) a( o4 c, O了第一颗原子弹,当广播中传出这一消息时,全校沸腾。加
5 C- t' c& b1 F7 n上三天前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下台,一个‚防修反修‛的学$ Z1 m: c% L4 V5 `3 A8 c6 p2 H# F$ t
习热潮在附中兴起。  H) b, @% U6 V( E+ L* h# M
那时,每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们许多同学都会到华南师
  ~  g6 e) D# `( x% v院大草棚的操场前看露天电影。记得就在这一期间,放映了0 n& L8 |, R" a) \# k
《英雄儿女》的电影,我与许多同学一样,被电影中的英雄
$ z. |: y& ]/ o主角王成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这也加深了我们的
% h+ x% i* S1 E‚英雄情结‛。当天晚上,我还写下了饱含激情的日记。当# @8 N- d6 j( {# ]. ?
然,大家也马上学会了这部电影中的插曲《英雄赞歌》。
; p; H7 h+ d4 F+ U! L; K4 X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
* G3 r( L9 _  Q% E' e6 N1964发行了《毛泽东著作(甲种本)》和《毛泽东著作
% o* }; |; A1 o' `. }, ]$ ](乙种本)》,还在内部发行了《毛主席语录》,一个学习毛3 M. @) ^( u1 q4 p' d0 i
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兴起。那时,附中许多学生都自4 B8 o9 N: T! J+ a
费购买了甲种本和乙种本。这一时期,首先由部分干部子弟, I/ b, b) J! U6 h1 f5 F" x! v
从家里拿来了《毛主席语录》,大家如获至宝互相传阅。到+ e4 s' a/ Y# K
‚文革‛前,通过干部子弟‚走后门‚,大多数人都有了这
# _$ H: s; A7 Q7 y7 ~6 V2 E; y本‚红宝书‛。每天晚饭后至晚自习前,往往就是大家读报0 o  H# p) V  e5 _5 B
和学习毛著的时间。那时,还有个别同学主动学习了马恩列
" i# f/ l2 k8 T斯的著作,扩大了理论学习范围,以至于有的同学很早就成
' X1 v7 ~& C$ H/ O为虔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文革‛爆发后打‚语录仗‛,& \" [3 X! p" P7 \
附中绝大多数学生随口就能背诵出许多毛主席语录,在这种5 |, }: G5 l0 ~. k9 i
‚语录仗‛中往往会占有优势。
7 g- J' t1 E6 u* C; l) h—10—
% `5 u: d/ I, x& ]$ Y" E7 i5 a- X) ?* H5 S" `) S' y

2 X, [4 u0 w- p7 B                学习解放军运动
" L. I  {, u! C2 t从1963年开始的‚学习雷锋运动‛,发展到1965年毛
6 ~! c( ?5 O0 s, t6 Y: {& r泽东发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和‚备
: o) O3 M. V1 f% |, W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结合当时的援越抗美和备战工( k, t9 q  Z( `' d0 B# o
作,一个如火如荼的学习解放军运动在全国兴起,华师附中: ?: \, m$ V/ m2 F+ u( `
在这一运动中一直走在全省中学的前列。那时,解放军涌现
% o! M  V% l( B0 Z* ?/ r! y2 m出许多英雄人物,如王杰、欧阳海等,还有众多的学习毛著; m, ^* W& A$ [0 q% K) y
标兵,如黄祖示、廖初江等。附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0 P+ \# I- S5 @: o/ j. X. K
‚身体力行‛这三个方面来体现学军的成效。! t2 J  S* H9 W9 B
‚走出去‛,即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解放军军营参. N8 P; r- U# e8 O9 B8 Z
观。主要内容包括:听部队军政训练和军史介绍的汇报、参( k; j1 T- Y' C# x5 V  m2 m. e) U
观营区及战士整理内务、观看射击、投弹、越障碍、单兵战
- A% v' w; z8 H; Q3 X1 Y8 o+ X2 Y. P术等表演。" U5 C, Q* s' f" p/ S" Z% X
‚请进来‛,即学校每年请一些老干部或解放军指挥员
3 t8 Z) P% ^" E% y8 r, V7 ^8 |来校传授革命传统,每个班也都请老干部讲述革命斗争历7 E- E3 S# p  e: J$ @
史。1965年八六海战后,麦贤得成了著名的战斗英雄,学2 ~2 C0 G9 B; n& }" h0 j9 r% b( n& y" g
校就邀请了他舰艇上的指导员给大家讲麦贤得的故事。
) f5 j: X! a/ Y$ Y/ T‚身体力行‛就是要学生的学军上注重落实在行动中,
9 X; W& p0 [/ Y) N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兴学习毛著之风。在学习毛著
7 F+ D1 R- M8 J6 Z" F+ u4 ~- b的活动中,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毛著心得交流,强调
# r5 y- C/ [4 I: y. v/ {: ~树立革命人生观。二是开展谈心活动。学校效法部队开展的
8 N( \  R1 _9 y$ s( z4 E% y: j  M0 a‚一帮一,一对红‛的做法,在学生中开展‚400米走谈心6 ^1 s, ?& Z9 k7 Q% {2 K+ K
活动‛,即在晚饭后,三三两两的同学在400米操场边走路9 ^9 y4 ^8 R$ j% }; K
边谈心,互相帮助,解决活思想。三是整理内务。每个人的+ k1 O. x! o4 i3 y/ D
被子都要像解放军战士一样,早晨出操后要整理成‚豆腐块‛3 i8 W9 v& B9 M0 q" W6 q
状。我同许多人一样,在‚文革‚中住校及之后下乡当知青,1 W' p8 ]$ I7 X$ D
—11—
% y) o' b8 O$ r7 u8 Z7 V
0 ]7 K: A% e9 S! v" N5 g
6 q2 j' G+ X) |. t5 A$ O6 w( S, r还一直保持了这一‚部队作风‛。记得我下海南岛当知青时,$ |% [+ H, ^: H
一次团首长(那时叫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下到我们连队,
' z: |. m& D4 X看到我整理的内务,竟然以为我是复退军人。四是加强纪律。
) V) R+ g7 j! K5 F8 a9 e3 v$ L  L2 O附中一贯强调纪律,在学军中这一传统得到了加强。附中是
5 e* X0 \, y; z; \全校寄宿制,那时晚10时,只要熄灯铃声一响,所有宿舍) I- z/ z$ Z  ^0 ~4 R, y% U
的灯光都要立即熄灭。早晨6时,起床铃一响,所有人都像4 {, |0 X* r$ b/ s: D# s, q
弹簧似的立即跳起,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迅速跑步集合。  J" s, s) ?0 k* B
年级值班教师点名后,会进行简短地讲评,对最后到的班级& Y+ m- X0 R+ b* c0 l# }
和个人点名批评。而后分班级进行两、三千米的长跑,当时
7 S3 {' ?, p0 O" d8 l出校门正门向东跑到邮电学校,向西跑到石牌桥,然后回到$ n0 U# l; B2 [/ j, W8 ~
学校后再进行各种形式的早运。五是开展军体活动,几乎囊* V2 [3 C3 m; R& N4 P" }0 |) F6 }& h
括了部队陆军单兵训练的所有项目。六是组织了基干民兵武' m! b+ @# z# l0 ^" ^- ]
装连。学校从高年级中挑选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组成基干民, ^( r+ J4 Z( y$ T# _
兵,对这批人着重加强了军政训练。
) S' G: V% p, c+ J) }5 T1965年全军大兴将军下连队当兵,地方领导也跟着仿) v0 R9 A) ~7 d9 K# `+ i2 O: }
效,纷纷到基层蹲点。校长王屏山为进一步抓好学生饭堂的
$ Y% k  M! T( ]: Q伙食,也在学生饭堂同厨房工人一同劳动了一个星期。那时
. o9 \( A8 m- M‚经济困难时期‛刚过,市场供应仍十分困难,但华师附中9 w& H2 j8 y9 K# ?4 K+ @! f
却能让学生吃饭不限量,而且每餐至少能吃上几片肉。在那
7 V" ]2 k- ^0 C, \( Q2 N0 h( V个年代,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这与学校领导的努力是分5 l/ x3 G! M) z" P7 c5 K
不开的。
. Y5 e& x0 G; D$ A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及培养劳动人民的感情, K2 t$ W9 Q9 m% U6 E" `" F: S) N
加强学生的劳动锻炼是华师附中的一贯传统。通过劳动
. w, ?) C; T" L, Y( s锻炼,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 q- N" k, h, v# T还可锻炼体魄,从中学习劳动技能和生产知识,加强与工农& A. E7 i" Y- F+ \* r. C0 ?
结合。那时,附中从初一开始,就组织学生学习毛泽东的《青8 Y! ]8 l& l- g0 ~' K
—12—
, y+ A2 ~- R; [! K/ A  B& I' B
% y; A+ L2 \' w1 z$ n( h
5 m1 [3 m5 N9 H7 b6 f4 X9 \7 t- M年运动的方向》等文章,强调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读
( b8 C  @4 X; ^/ ^3 c书期间,学生通过到工厂和农村劳动则是与工农相结合的一
" [0 E# D* s: L9 v: U( \条重要途径。  Z4 D- f8 `" s' U6 b
华师附中每个学期(即7月和12月收割水稻大忙时)都
! b( f3 P. a) `8 \8 t( E要组织全校同学到农村劳动一个星期,其定点地为广州郊区
0 I5 ?' |7 w* C( x" U花县(今花都)新华公社岐山大队。每次下乡,同学们都要. V2 o( w  S! c7 _
乘火车到新华站下车,而后像解放军一样,背起背包,提着$ |4 z8 R7 a0 N7 F" p
水桶,一路高歌,走好几公里路到达目的地。华附学生到农
$ l" ]' C5 H8 W9 X  P, q" w村参加农忙不是简单地劳动,他们都必须按照老八路和解放9 h" K6 h) [* H
军的传统,与农民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并% R" L& P# s7 n
预交粮票和伙食费。一般是两三个同学与一户农民‚三同‛。
) G( t$ l. T9 ^8 v9 G2 I在此期间,所有学生在参加收割大忙外,还要抢着为‚三同
7 s" O: [/ {* }" w' i7 A户‛挑水、扫地、做饭、剁猪菜及浇菜地等。此外,学校往
7 r0 ^# F. k  d+ U0 o; m% F往还组织农民对学生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这样的结合,使
# k- |# L8 y1 O% V附中的学生与当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已四十多年9 s* D+ p- V; n) Y6 ]
过去了,有的同学至今还与农民保持了来往。每当农民见到
) Z( R* {1 b- U" P) J1 m老附中的同学,都说‚再也见不到这样的好学生‛。附中同
+ C6 b1 Q3 h8 x- p' d  }学的下乡劳动锻炼还为后来上山下乡打下了劳动技能基础% b* u+ [# F$ C
和对农村生活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加深了对农民的感情。0 p1 I) M1 D1 s' t( K
那时的华师附中还在校内设有机械厂和化工厂,在远郊
, u5 Q5 N8 x1 c* |5 F  e龙眼洞农村建有校农场。每个班在每个学期除参加农忙劳动$ w' K  ^+ s0 f- ~. H- N  S% i
一星期外,至少还要在校工厂、校农场,或者到广州钢铁厂、$ \) i/ I- T) r1 E* i* y
广东柴油机厂(又称广东拖拉机厂)等国有大企业劳动一星
2 f, a1 I: W$ O6 R3 d期。, G. H$ [$ h# a% F+ b- Y
此外,华师附中每个班都在校内有自己的菜地。课余时
; T; a& C7 l3 t1 Q1 K间,大家都积极参加种菜活动。我们许多人为了种好菜,专) w# k8 v+ U+ |
—13—* a* \3 Y9 F" D/ m' c9 `8 _
: n7 b" O+ O2 j0 j4 L2 |' d

/ d4 p- y& P% p( _" i门买了一些农业技术书籍,研究种菜的方法,并开展部分园8 ?- }: C3 n0 X7 ~# v8 B
艺试验。据统计,1965年度,附中学生自己种植的蔬菜已, B/ @( C* |/ Z2 i6 J! C2 j2 [
能满足饭堂总用量的三分之一。
3 Z5 c6 s( |- r9 x$ y附中的这种劳动锻炼,使许多人很早就成为劳动能手,
3 _5 X- ^6 m3 F  U* A不少初中生就能熟练地开刨床、铣床,就连初中的一些女同# ?/ `, M" i6 ^  d7 i4 @! t8 b# }
学也能挑着100多斤的担子健步如飞。' `# R6 k: c  z; A" ?1 o5 @
像华师附中在教学时间内安排这样多的劳动,这在当时
( V5 J) h* `" q5 w5 [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那时有一句流行的口号叫作‚怕艰苦
' G# r0 X( H2 X3 ?" F就是修正主义的开始‛,而劳动锻炼正是培养‚不怕苦不怕7 a. c2 B1 ]9 Y7 _
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每当一些老附中回想起这种劳动锻炼
/ P8 E; o& J- ]  Z7 H: A时,总不免感到从中获益匪浅。5 o+ \  [; s0 t
                  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
0 ]' R1 v/ S- y2 p) R华师附中培养学生发扬革命传统,大兴艰苦朴素的作风0 o! o1 q% K7 s- H" Q  U
是从小事做起的。
9 s- m4 K& F, @+ |4 X那时附中吃饭时是八个人一桌,每桌一盆菜。每当就餐
! S3 h8 d! F; o; ^; v4 F2 O时都有值班学生巡查。只要见到桌上掉有饭粒,值班生一指,, Z, ?7 v8 k. q
站在桌前的人就必须无条件地捡起吃掉。这在今天看来似乎. O" N- |) I, `" h
不可思议,但在当年这的的确确是作风的具体体现。
9 C- _9 X/ s8 B( c- [' b那时劳动是必须打赤脚的,有些刚进校的女生穿凉鞋劳
; |: v/ P, `; s3 b动,往往会遭到大家的当面批评。  g8 M" |6 h) R7 X9 I- U
节约一滴水、一度电,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看到课1 G" u' y& d" A
室无人而开着电灯,路过的人不但会随手关掉,还会向该班
- O7 D& ]. [. [( v3 T提出批评。洗衣服时,能用两桶水就绝不用三桶水。
2 q- g. {7 f: @为学习雷锋,自觉不买零食,成为许多积极要求上进同7 }7 b( u# ~( |4 \
学的自觉行为。在两三年内,没买过一根雪条的人是大有人
# I0 A/ [1 D7 g8 @0 {- ~, [在。如果有学生偷偷带食物回学校,那是很丢人的事。, y( ~- J. z" s( g2 V4 D
—14—0 t2 E* s1 S) J/ {
1 ~, F- K8 T1 w' b

& y5 c0 [" y2 T那时的伙食费每月只有10~11元,学生家长给子女每1 t8 s' N. f4 g9 E" B6 _3 l
月不过十二三元。交伙食费剩下的钱,除买毛巾、牙刷、肥6 B( u# a( o" }: [5 i5 M, D
皂等生活必需品外,附中学生花费最大的就是买书。那时,3 g9 z8 x- ^+ \
每个星期五中午学校都组织新华书店到学校摆摊,主要类型
$ k/ N5 c7 {6 T! q为政治和革命传统教育、科学技术、教学辅导等类书籍。
) t5 h* ]) Q! o2 x- I- i" D2 r华附学生中的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子弟较多,针对这一1 \  q! |, w4 E' g3 {7 b
特点,学校提出了一些要求。针对少数领导干部用小车接送% s2 B& p. k4 P/ U
子女上下学现象,王屏山校长除做好思想工作外,还亲自到
& Y* X" J, J9 Y+ W6 T* U学校门口劝阻。1963年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后,这一现象基
( ~$ H. ~' P, D9 u9 p) B( ]! X$ J本上被消除。6 Q& j  a3 ^# o6 P& L3 h
附中设在广州市郊区,学生在周六下午回家及周日下午; H3 @' d$ m! |  R. |
返校,基本上都是徒步,很少有人乘坐公共汽车。
) a3 [# G. a! c0 D附中的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并自觉做好事。班里同学家+ A8 {* e- j8 _: o, R
庭如有困难,则会有人主动支援,并不留姓名。1966年   3$ m8 A0 n# Q4 W2 s  \
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6.8级大地震,周恩来总理亲
4 E- z, y' i/ }( q3 e7 z5 [/ [  d赴灾区指导救灾。附中有一些学生匿名通过邮局捐款,本人
! l* J7 b, p: z就寄去了5元钱。% t$ n( \  m2 X/ `, f
              “革命时代当尖兵”  ]3 b1 `& H7 e  S$ y- N7 w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也是一个令人容易冲动的$ y& v& v$ X$ q
年代。为了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许多有志青年都想尽3 S: {& M- b, u
早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附中的同学当然也被这团烈火所4 v4 E: q- v' T. I9 G& H5 G! E
点燃。‚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 P$ {1 Q4 H3 i0 b/ l+ g
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革命时代当尖兵,哪里有困难哪里
8 e* p+ T$ l$ E2 |有我们,赤胆忠心为人民‛,像这样煽情的歌曲,时时都在
/ k) x* ]& m" |9 R激荡我们年轻的心扉。
5 K" N  I2 W; A- [' _* o从1963年开始,全国都在倡导学习务农的典型董加耕、& @3 F4 h/ B% L4 S2 L( K- Y& ~& G
—15—" |: Y6 K2 K% c. R7 x" a: S& F

4 a6 Y9 O# f& k8 E* o# N9 u1 H5 ], ~( ~# b7 y) Z% @) ?
邢燕子等。后来,周恩来总理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看望知0 S5 \9 q9 e8 }  v- B! J* b
青,再加上附中老师曾让全校同学阅读一本描写参加军垦的
1 v! k7 @1 C' F/ `$ \- L7 T中篇小说《军队的女儿》,更加让许多同学热血沸腾,产生/ g0 E0 g+ t! R
青春期萌动,学生也难免会有一些像‚不考大学就直接务农‛
- \" U* i( K. m的偏激举动。1964年,附中曾出现 100多名应届高三毕业2 i; Q$ n* _9 w$ R7 F# j
生不考大学,直接申请下乡务农。后经省委研究,有4人获
- s- q5 k+ C4 U: H$ r准,其中就有将军的女儿江雁翎,她也一时成为广东省青年
$ l" e/ [) ?. m, g% x  Q; f' K5 p$ d的典型。我那时读初中二年级,我与同桌女同学智远芳商议. L6 n1 N' I) s# M
后,她直接写信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一师,我则写信给) J) F8 s2 A' g0 k- d/ p
黑龙江农垦的八五二农场,要求就是直接务农,参加社会主
9 }  n- _9 D5 U  ?义建设。后来,我俩都收到了回信。对方说我们年龄太小,% ^# y4 |6 \4 h+ Z3 u) ]
鼓励我们继续努力学习,准备长大后再参加祖国建设。这些1 _" i  J" l! B% [( D
事,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但在那时,却是
3 G: n) C/ c  K3 g( G" c6 P+ `我们那一代年轻人实现革命抱负的一种具体体现。! l, H" j: h8 ~2 Q5 n
附中一直提倡‚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由于有了这样" P: r0 A' F4 e9 C$ p+ {
的思想基础,华师附中在‚文革‛前考不上大学下乡的比例
. j7 i* K$ P$ [7 R( a是最高的;‚文革‛中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几乎不费吹
0 J& ?; p5 U* w- Y7 o灰之力。1968年11月5日下午,随着广州太古仓码头红卫
& w9 i9 @9 \. b, O7 F2 b三号海轮汽笛的轰鸣,伴随‚红卫兵战友们——战场上见!‛. @' ?6 g2 z4 c. C0 Z% A
的响亮口号声,广州第一批知识青年满怀豪情奔赴海南。当  Z' h) H( o; z; ]! b) [2 y2 j. D
时,《南方日报》把华师附中一批女生在船舷上的青春定格
" X1 c5 S; p) \7 m" J& D在历史的画面。
  @/ V1 a5 ~: H( F+ Z        “反修防修”教育、阶级斗争教育及阶级路线
9 b$ l  M( k  ]5 x" d+ z" e当然,在整个国家都在推行‚左‛的做法时,华师附中, C) f) Q6 T5 E0 L0 f' O! P- S3 S
的各项工作也难免不受其负面影响,其中的德育教育也必然) t7 F  X6 {$ l2 ?( E
会有一些偏向。9 ^9 L+ R: F. T% p9 W  x; U
—16—5 [( @* r# P, o

" v% E1 N* s/ F  l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d, T2 V0 r. M" h2 U. U' B的路线和策略等问题上出现分歧并逐步激化。到上世纪六十% B& f- b- N, B% i8 B" K, g
年代初,更是发展到唇枪舌剑地步,中共连续发表了几篇针
& Y; e* f  v; d' ?对苏共的评论文章。1963年 6月,苏共中央发表《给苏联
' }5 \% {% E- U# J; ^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对中共进行反击。
8 O! J0 _( i% o: [% U8 s  Q$ E从1963年9月至1964年7月,中共中央以《人民日报》和
7 U/ y& ~; h, U! O, Q/ [1 C《红旗》杂志编辑部名义,相继发表9篇评论苏共中央公开
3 v" D4 P* U7 G+ U6 e2 ]# B信的文章,批判‚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与此同时,苏共继
# t' R# ~+ L, C, E3 n1 \续发表文章进行还击。1964年7月14日,中共发表《关于: J/ ~+ k7 Z% _5 ]; n& x
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九评5 x7 |  z% v' q! v; r: y# U
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在这篇评论中,中共谴责苏共推行了5 c+ E$ z6 P1 k' r. P# s
一系列的‚和平演变‛政策,为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开辟了
! z( h& W' K( A+ i8 H( l* |- U  S$ [道路。《九评》还从15个方面提出防止这种资本主义复辟的* w9 {  y3 x0 B' _
论述。文章指出,为防止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在中国重演,必
& ], K# W. e! H5 G须注意从上到下地、普遍地、经常不断地注意培养和造就革5 A- e$ P0 ]: V5 v  @+ h
命事业的接班人。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
5 }5 s' a% a, R' t# Y( k5 N业接班人的五条标准。
% `: u* c& k& D$ \6 C+ ~华师附中为贯彻中共中央这一精神,从几个方面进行了$ Q) s% |; s! W3 b$ q8 I
‚反修防修‛教育。首先,要求高年级学生,凡是与苏联同
2 U( E# o( ?/ R. F5 P1 L4 n; h学有通信联系的,都要邮寄俄文版的中共九评。这一做法,) t$ `+ P% X' K. F& W. D! Q8 G
彻底断绝了中苏两国青少年之间的民间友好往来。其次,利, Z/ t3 X2 ?* ?- T: E5 ~
用各种政治学习机会,向学生灌输九评中的主要观点。再次,. r' j! I8 ]0 |4 h% H. U5 F& u
要求同学检查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妥,有‚演变为修正主
" G7 d% A6 E; e义‛的倾向。又次,要求学生经常用九评中提出的培养无产
- e0 M* T2 L. j, d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4 L) T0 ^$ ~* p4 B$ M# ?7 I通过这些教育和学习,使华师附中同学增强了‚反修防
, g5 ~: q3 h, N0 Z—17—
/ a: N* y4 ^# O; v' ^& a$ d' X
  n3 I9 K% H- `) y修‛意识,并提高警惕,防止党内的‚中国的赫鲁晓夫‛篡- Y/ Y3 C* U0 ]. R8 [. I
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 i/ T' |& ~/ i/ I# O- x2 U# @
在1962年夏召开的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提
# a9 h$ g! j9 k4 j出‚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观点,全国的! I3 {) ?% P8 u& w( k$ P9 _
各项工作都紧跟其上。1965年,华师附中在强调‚阶级斗
8 `" F. {1 W: F& p; E争教育‛的同时,曾在学生中开展了‚向党交心‛活动,要' n( X* A& G6 C5 H4 f+ h
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检讨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要在‚灵' f1 ?+ X- Y; Q) J0 m, v" ^8 p) s
魂深处闹革命‛,深刻剖析自己的‚丑恶灵魂‛。期间,有的
! R6 O1 {7 @! d# o5 t. d5 `学生剖析的内容令人瞠目结舌,校领导发现后,及时叫停。4 e, G% n; Q  l# E( S* w6 I4 G# T
在‚向党交心‛活动时期,尽管附中也在同学中批判了‚自
; S! J6 ~: j  ^$ {; N& I) \, \来红‛思想,但在发展团员等工作中,仍突出了‚阶级成分‛
; n: a5 H/ H0 n+ k6 C1 f和‚阶级路线‛,使一些积极上进并表现突出的非‚红五类‛
  y9 l$ u" N2 \' r0 }( U- E出身同学不能入团,伤害了这些同学的感情。
4 @0 r& B0 i. h% M+ \- q1965年底和1966年初,全国大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
/ T5 @( s7 Y0 ?官》和‚三家村‛,附中紧跟形势,组织张贴了一些大字报,6 @% Y! P+ V  z
印发了一些批判资料。学校还组织学生学习了关于开展‚四  m" z: K( U* v6 q7 V
清运动‛的二十三条,广泛开展了忆苦思甜活动。这一系列/ N  |0 Z6 m! j" I% u
的活动,使华师附中的老师和同学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
/ D) T; [. o2 L# t3 P" R- X终于在1966年5月27日,在附中贴出了广东‚文革‛的第
9 o- U' D. p# `4 G: C一张大字报。. {7 ^! [" s2 R# T8 ^) R- n
6月1日晚,经毛泽东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3 K* o1 u9 u8 F5 q, ?; C0 U
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人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文革‛
1 r, _. _( x. j1 |: E狂潮迅速在全国爆发、蔓延,华师附中理所当然地成为广州
0 T5 B+ n3 I  I& u1 V地区的‚文革‛急先锋。紧接着,广东省委向附中派出了第% h  {' B0 W& G# Q" a+ J5 W* _
一个工作队,并引发了学生与工作队之间的矛盾。8月   11( n0 A: ?9 g1 \$ h+ F- ~
日,广东最早宣扬‚血统论‛的大字报张贴在附中,同时引. }: S( g! \$ d2 F4 w9 I- A
—18—$ K( S4 o: U! t6 i% G

6 `3 a; ?* [9 O0 D起两派学生的通宵大辩论,随即掀起了红卫兵运动。那时发$ M( c  d# K  p' I1 I: t$ l
展红卫兵不但要以‚出身划线‛,而且一些低年级的干部子
, r% W0 Y* Q* T6 m. ^1 l4 E弟甚至动手殴打‚出身不好‛的同学,造成人为的‚阶级伤
4 f# d4 y3 j5 h0 q痕‛。为解决华师附中‚文革‛中出现的问题,中共中央中+ {# P; E- s  Q; O. h' n: y7 {
南局竟然在7月和10月连续四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及一次
# J3 ]2 I, ]1 U2 v书记处书记会议,其规格之高,次数之多,在全国绝无仅有。
2 T7 O/ i' `; `华师附中的‚反修防修‛教育、阶级斗争教育及贯彻阶
8 j* d; @1 g( c1 u$ E3 J# |级路线的做法,为‚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播下了种子,为华6 e- }$ `* c+ S! v" f& w
师附中成为广东最早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单位埋下了
* ], [2 R$ M1 i$ v# z* a1 s! H3 I伏笔,并在‚文革‛中结出了难吃的‚硕果‛。这一惨痛教
. F4 k) r) u8 i1 V( o- ^! T7 o训,则要用另外的文章来阐述和分析了。
  M; y6 N2 D6 P3 G' X2 g' t$ ?# V4 i  [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5: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智育创新) a! F5 o, K/ ~( U" L3 H4 V! |
( Y$ J# Y( d  i: R7 w; U
文革‛前,华师附中的领导十分明确‚学生以学习为4 y0 a  q0 ^  H1 d
主‛,在强调德育领先的前提下,学校始终把教学放在首位,- ^  |! x! u6 H4 h+ u  |. I( i3 k
狠抓‚教学为主‛,努力探索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规律和新
- Y/ _/ l3 R& ~2 w9 j5 ^7 ~4 a& s' j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那时的华附不论是初中还是
& v$ Y' z9 @% n2 S; ]高中,都能做到‚高进高出‛,大多数初中毕业生也都' f7 j9 x; D. ?* m( O) L
能考上本校的高中,这与附中紧抓教学为中心是分不开/ n8 B4 ^+ s8 j! B$ W. {
的。同时,华师附中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科技活动和文体活
8 r9 A6 |" x$ G) P8 Y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K/ {. `& c1 u& @
             创造并保持一流的教学质量
* }7 [! ]& l0 `9 H' w1959年,教育部对全国17个省市高考成绩进行排队评
4 _* h7 v' u( x9 t比,广东名列14位,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十分光火,+ ^, T& J( P1 K/ V9 @2 |! Z9 B
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并下决心扭转这一局面。在调研中,: y1 [2 B( @! y
陶铸发现华师附中在当年高考中不但各科名列全省第一,而
6 B8 O! W# v7 ]) z5 A且全省前10名成绩优秀生中,华附竟占了7名,已远远超+ I5 s, N6 J4 z8 x; \
—19—/ f# r  o( M# ^6 p" Z

0 K9 E& Z3 u9 ~+ i
! s- U5 Q' x& _& p+ u" ?3 S过号称省内‚第一中学‛的广雅中学。于是陶铸在全省县委
7 Q- S5 i/ X' k/ H: r% b7 n7 C8 S书记大会上将华师附中树为中学标兵,号召全省学习。此后,
# |5 _& m2 p% t) Z* o9 e. K华附将广东高考第一的荣誉一直保持下来。
# ~- l8 b2 M" v选拔和培养优秀教师
7 U4 P. d- g' E9 m9 s" r  B校长和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能否办好学校的首要条
$ q" m5 F& i0 E, [4 i  W件。华师附中历来重视培养优秀教师及科组建设,努力培2 n" R/ l% z$ \
养学术领头人,其主要途径是通过选拔、学习、锻炼几* @- [- O0 n, N. I
个过程。3 E  }1 T) L$ }$ A7 A) }
附中依托华南师范学院,每年都选拔数名优秀毕业生到0 p0 y, M0 z9 `4 U! W' X& q6 k
附中任教,并把他们作为学校教师的骨干来培养。王屏山校
* x) P$ o* E8 \. {长认为,即便是响鼓也要用重锤敲,必须一开始就给年
+ C2 F9 \& j8 T轻教师压重担,这才有可能早出人才。遵循这一思想,大& a& l. L7 l- z: H% i
多数年轻教师一到附中,往往会被委以重任,从一开始就要  J; n' U: j' c( F0 y- M
挑大梁。有好几名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到附中一上岗就+ G" j, p. z+ Y" [+ E( |3 o9 v
担任了高三和初三年级的班主任,从中可以看出华附领
7 q0 D& B5 i/ \9 E导的胆识及魄力。  J2 K% A- F0 |9 T. S7 M
华附特别注重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来提高新教师的教8 n8 n2 l6 x5 q$ J: l
学能力。学校的所有校领导都必须兼任教师,这已经成为了: b( m) N1 b) T# h6 ?9 n
传统。对此,王屏山校长亲自带头,教学一辈子,学习一辈
6 ]/ p% c% |0 p; k  Q子。他努力在教学一线探索,长期亲自执教高三的数学课和* }! s! B, d  D) B
物理课,每周常常要上4~6节课时,还要听6节课。在王
0 I+ f8 c, v6 Z9 {) q) j* [屏山带领下,华附教师都养成了勤奋学习的好习惯。4 b) a. {- j1 y4 b  h/ T
王屏山认为听课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实现教育改革的重* R6 P, V7 N/ i5 h6 C! v* C) J
要途径。他在附中校长任期内,除亲自授课外,还坚持听课
3 s# o1 `0 q/ I0 r- B制度,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一次,他曾连续一个月$ h  h, z9 u) V/ K# c8 h
听了刚毕业来校任教的年轻教师叶智友的英语课,并不5 j: }$ L$ z# L* s2 L0 m
—20—; U: N5 `+ q3 M# v; }- Z
: v& e: c# z, K1 k

' o* u7 g5 r1 c9 ]+ S发表任何评论。迫使该教师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越讲
2 Y  z7 z$ ^: G6 a越好。以后他当上了科组长,退休后,还被澳门大学聘! `& n- i8 j3 ]8 k5 N) V: R
去任教。7 c  I4 F3 B7 ?  G. ?
在校长带动下,附中的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经常在
! ~- g+ Q/ ]% y2 U" e; u) a, w校内和校外参加听课,汲取别人之所长。学校也不时组织一
& z& f1 m# g, P0 u' O& |些教师参加培训等。许多青年教师任教不几年,就成为学科! H4 E; k8 H( j( w9 e5 M
的领头人。5 k. W) Q9 R& u+ q% l) T- q
五十年代,我国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界也是如此。1955. r/ P' ~0 p" o$ c  {
年,王屏山被组织派到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学习了一年,师从
9 W+ \0 s( N1 l苏联专家安娜·西达斯耶娃,专攻教育理论。通过这种学习,5 x5 P0 K3 ]1 N( s$ G/ S4 U8 T% t
大大拓宽了他的视野,并使他坚定建立我国自己的社会主义
2 s; s* S+ r. q/ X/ e) Y教育学的信念。‚文革‛中,全国大批教育战线的‚凯恩斯
9 `( p2 V# S6 Z& }教育思想‛,全面否定对苏联的学习,并把这种学习冠以‚修  W6 g5 f7 g% P; i! L& P1 r
正主义‛的帽子。今天我们认真总结这段经历,可以说,要
9 x, r0 r; a7 C/ c0 f. |9 E. `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改造
! q: c( ?8 W+ `" k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这种学习是必要的,成效也是明显的。! a1 Z3 w$ a% Z1 I- @
当然,一定要有创新。" P$ r/ @& o1 F
‚文革‛前华附不但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打造了2 [# m0 o; B# m# M
学校的名牌,还同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其中已有" h5 }' J2 l! k& X1 w" B& I) t
20多位担任了省内中学的校长。$ B* k9 J5 I" ]4 ?
                  注重教学改革& V9 Q' F0 n& k$ u+ X) r, m5 M( o
‚文革‛前,华师附中曾创造了高考录取率达    98%
- ~$ r8 E) ]# L9 d; U$ U2 d的记录,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奇迹。那时高考录取率很低,
" j4 S! Z. s8 m0 Q; m" w就连广州市区内的一些中学,也有连续几年没有一名考% E  v$ }0 O" K' N9 `# ?% [/ z
上大学的。但华附的校领导并未对此满足,并盯住了更
& W- ?3 [6 d9 l+ ?高的目标。
  i7 m9 F) i( }: A  r, i—21—! m7 G0 e1 ]2 f  e1 \- [+ g9 @
, y4 W) m6 G2 s: _" A( B
; E" m0 Q; p" U; V4 v* q
华师附中在教学质量上保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不/ y; z5 ~  u% L# C, {
断改革创新。早在合校初期的五十年代,华附就率先开1 ^( }* ?6 v8 G
展了以‚启发式‛教学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六
- @( q3 q5 p0 \) o$ l, J# Z/ W5 B十年代,学校又率先实行了课外活动创新。
) v6 ~' E. ^( d3 d: P由于受时代的制约,附中的教改也走过弯路。1958年,
% j# O) M) M  K0 ~: o3 o随着大跃进及‚三面红旗‛的‚左‛倾做法的推行,全国教
9 ~+ K  w- e" Z& W+ W育战线开展了‚拔白旗、插红旗‛的教改,附中也受到干扰,
& r9 ?) }4 K* _/ l+ w2 T影响了教育质量,伤害了一些教师。但附中很快就在  19595 ~9 d2 R' c. x4 X3 U0 s- j
年自己纠正了这一错误。
4 D$ Z+ U1 t! z8 u$ P' m               数理化教学改革
( v3 \9 b4 x) J. V1 Y% @  E数理化的教学改革突出体现在对高三毕业班的教学上。: Q- @: p4 r3 ]" l* k# Q
那时高考前,学校都要自己要进行‚毕业考试‛,华附出题  @& a: ]9 ^( `8 K, l- j
往往难度较大,学生考分较低。仅此做法,在‚文革‛中就- I0 j0 I" A* K* U. t) X
曾受到过严厉批判,说是用‚难题‛‚压学生‛,使学生成为
( Q, {; B# w. t. z. k9 d% k9 Z‚分数的奴隶‛。
; f* I+ l" o3 g2 \现在回过头来看,华附的做法是很有可取之处的。当时
, Q( I% K0 F" f1 @& C校长王屏山曾对学生们说,1+1=2谁都会作,大家得了1001 R$ P  r7 F/ ^; S* O, o# e
分也不会高兴,因为这贬低了自己的智商。因此,不能把分- {! Y4 V! D0 @! o' y" I1 J6 a7 d
数高低看得太重要。而通过做一定的难题,找出解题的方法2 U0 ]1 {) |2 y
和规律,这才能提高大家的水平。# h" p+ }: j$ L4 p
我们从初一开始,许多同学就买了《趣味数学》、《趣味
  Q4 ^/ x+ n+ A" n! \4 e4 Q物理》及数学补充习题集等书籍,并想法找到一些奥林匹克  `9 ]% f% P2 p+ g
赛题来做。我们从这些难题、趣题中寻找解题的规律和技巧,7 A0 K! c& a2 {
这对提高理解课本知识是很有辅助作用的。我们班许多人都7 N  @" j1 |8 u1 \+ J
有一个记难题的数学小本子,上面记录了许多代数和几何的
, c: N% v+ |. a, w8 s: @# Y. W( W难题,特别是一题多解,很能让人思路大开。华附的这一传
" N# u1 c* x' b" X5 j4 R/ ?—22—) k9 Y! b3 {8 j( X- G! }
  t. ?" g' L& d! F+ a; p) n8 ]& O
2 s+ e2 H8 f) {
统一直得以保存下来,无论是在‚文革‛前还是近年,华附5 ~$ @& z/ Y+ j
学生参加全国甚至国际奥赛等总能取得优异成绩,不但为学0 [5 l  _$ k# R- D/ b5 O
校争光,也为国家、为广东省争得了许多荣誉。
/ c4 a8 h" b! D% d* r% C                语文课教学改革
% J, g0 k; ~! V9 w语文课老师在上课时通常不是按部就班解剖课文及讲4 r& ~* u0 q! }4 ~
解语法,而是更多地教我们去学习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U! A5 m6 ~- d
记得给我们班上课的几位语文老师很喜欢用形象、生动的语
6 `' z) K% Y7 S4 [言来吸引我们年轻的心灵,以至几十年过去了,每当同学聚
2 o1 f. c7 M4 K, k, a1 ~- K( a1 ]会时,有的人还能模仿出老师上课时的语气和动作。附中的+ t. v/ e4 Y& Y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写作能力,为此,学校还要求学生从初一
! n1 T: f; z! h) j# h9 M开始写周记,并由班主任批阅,同时还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天
; n1 `& G: X* s0 H天写日记,以此锻炼学生的分析事物能力和写作能力。
* Q+ i3 H1 N9 ~! M9 H- ]语文课老师除了完成教材规定的课程外,常常会推荐一
" T) f, l. E- n些课外读物,并结合这些作品,就其构思、全文结构、人物, V  w6 [; w) t& p$ D* q
刻画、乡土语言的运用、思想性等进行讲评,有的老师还会' b6 t* q8 s$ T/ T* L
举出小说中的一些语言来介绍讲解。记得我们读的最多的小
# ?: x6 U' X. D7 g- S说有:《军队的女儿》、《艳阳天》、《山乡风云记》、《欧阳海4 |5 L  z* E% G# q9 @4 t2 K1 ^
之歌》等。" C" U3 O% C# Y8 Y9 c4 k  y9 Z
那时什么都要讲政治,尽管语文课教学比其他课程融入
3 L6 R' V# t) A4 z# X& P/ g! L了更多的政治因素,但老师对学生所进行的启发式教学方
6 ]/ u7 D8 ~' G2 x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大有裨益的。许多年过去了,; |/ x0 j' V) d1 r2 u9 N
华附涌现出了相当一批有作为的作家、记者,及报刊、电台、% H  H/ w' z9 [/ H
电视台、出版社等单位的负责人,一些在机关的工作人员也
1 F$ l- l) U: s/ L; V成了重要的‚笔手‛。
8 @  I7 ~# `- @9 u* `4 _5 b5 |               外语教学改革
( {( H7 ^+ m% {. x- B& M! j' d) D华附在五十年代的外语教学主要是俄语,进入六十年代
4 ?0 {2 W% Y. V2 K( }—23—
$ |2 R! q5 F3 N' G: Y) D% Z2 x9 g, ?/ F* s3 L! N5 D6 J: B' K+ J( X4 u6 R

0 u3 Z9 G/ t; W' ^. ]! f后逐渐改为英语为主。
; u9 o7 ]6 X; U1 e$ i6 [* B我在1963年9月入校,正好赶上推行新编的全国新教  f# B4 v# b1 ?! G- e9 l2 u* Y
材,其难度提高了许多。华附对这份教材是一学期学习一册,( [2 ^* ~2 i  |5 R6 P; \8 [
广州市许多学校是两个学期学一册。为了能让学生消化新教
2 @" u) t# ]- K6 M* I材,华附对外语教学进行了较大改革。& R/ z2 ^8 x$ q  o3 K! X
校长王屏山认为外语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
1 m$ B5 d' I- ?6 W3 X$ z能力,而这往往是教学的难点和弱点。为改变这一状况,我, p4 P$ p% q* r6 p+ B
们那时在教学中加强了听说训练。记得我们还曾到华南师院: [, i% s% B( O' d
的阶梯教室上电教课,通过故事影片学习英语。学校在期末
9 {  T: O& D) \考试除了进行试卷的文字考试外,还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一+ d& A: W) H& h6 |7 ~4 s2 K$ J
对一的听说考试。经过这样的训练,初三毕业时,我们许多
& b  K9 J' O& N' J人已能用外语进行简单的会话。
% u% d! X6 K% h' \! s               提倡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1 c, ~/ F, W0 G' B. V2 r( M( a- T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在
4 q1 [( R% o. X1 j' w) j基础教育中始终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华师附中对此不2 ]$ @7 r+ }( F% w
但不存在异议,而且将此当作教育创新的要点,注重培- `1 J% y/ r. V* d
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博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5 }& N0 r1 H9 t2 h/ a
校长王屏山认为教学有三大任务:对学生传授知识、
/ d$ v! ~+ {2 b, H培养能力及灌输思想,并认为良好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1 V/ E0 \8 T- q/ {; _
学习能力是学生成才的关键。他提出‚课堂打基础,课外出
2 {( F: g3 a8 H! l2 U) k# l人才‛的教学理念。他在多种场合说过,如果学生认为老* b# q3 |$ M" [0 C5 M
师讲课讲得不好可以不听,只要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就! [3 \; n4 j; w: e
行。他还说,学生考试全答对题目可以给   100分,但是
% l. F6 O8 ~2 Y如果答题有创造性,即便有个别题答得不理想,也可以
5 S# N2 g" h5 z* q给 100分,甚至给  110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华附的
! o8 n9 W2 {. T; {许多学生在做题时,喜欢寻找多种解题答案,这也就大
( i+ M2 X. Q+ @# N# @( Q6 ^—24—2 X) [, ?0 s  ^; n. U) w% g

% Z( g5 ~. ?7 x9 h( }* R
4 @# I- [, R# i8 v$ {4 d# @大提高了学习质量。
  j8 E5 N5 N6 m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
2 ?' m* X$ L' \& c; h3 \& j$ ]+ `& |新能力;在课堂外,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爱3 p& s# ^* E' @: M$ X, @
好和兴趣,启蒙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富于幻想,勇于. n$ b6 c1 S' S/ c+ v
探索,重视实践,发展个性,勇于创新。同时,学校还提
6 Y0 I2 S3 D  q4 ~2 A! \" _3 B1 F倡学生课外自学。多年来,华附积极鼓励学生人人争当
; j, g( e1 x: d2 K‚小发明家‛、‚小文学家‛、‚小艺术家‛,发挥学3 P3 M3 b9 [3 r+ M3 p
生的个性和特长。这一做法,成就了不少人之后成为各
$ w6 z8 Z* z2 R- C: _8 J3 Q行各业的专家学者。
. S; R7 X# C# p4 K3 r附中在这种改革中,还试验了开卷考试,其难度实际上  _9 x6 x9 [0 n: h, A+ D/ O
比闭卷考试更难。这种做法要求答题时间往往是几天。学生
% K' Z) d9 Z9 \" p" e- g/ w在这段时间内必须自觉学习或互相讨论,等到交卷时,学生
* E0 x1 a! C2 |4 w- O, }往往不知不觉就多学了许多知识。# P( A6 ^  ?! l8 o5 l
当然,这种‚培养个性化人才‛的做法,在‚文革‛
, ?" H# h4 f- S4 u4 M; l, J中‚理所当然‛地被批判为‚刘少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在广
, @: F5 B( a! I; x东的代表‛。) G5 C! H' `5 v- T; S; `9 \$ @4 |9 w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 U6 i# e+ Q3 C. J! n7 t
华师附中既重视全面发展,又积极因材施教。学校要求
- e" A" g3 i7 a2 d; H0 W& ^/ X: k学生全面发展,即不偏科,力求学生在中学期间能掌握较为5 O8 u% l2 l" e% R! X
全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专业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Q% @" u# ?# p# W  H但在具体操作上也有重点,即突出数学、语文、外语、物理( Y, v& t2 Y& k! q
和化学。其主要做法是:对这些课程配备较强的教师,各班
& s+ M% z( {0 l( q, M班主任基本上为数学、语文及外语教师;对这些科目安排较
# [7 E5 |$ t* @; I多的课时;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放在这些科目上等。1 t: @, d  s0 N3 s* e, l
华附对学生教学不搞‚一刀切‛,提倡因材施教,1 C) X! b/ p6 J' c3 m6 C" C+ \( @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并注意抓好‚两头‛:即对成绩
9 D" `/ z( b( t  B) k—25—
" G' S( W- \5 W. w1 [- k# p- b6 E
4 ?& u8 X$ V% b$ d7 l) P% _' @' P1 K: Q: v* ^" W# ~5 k
好的学生‚锦上添花‛,也对成绩差的学生‚雪中送炭‛。4 O1 E& L  N# o' j, b3 j+ e
六十年代华附在搞教改时,还允许一些成绩特别优秀的$ O) W+ }- b8 W% U& h: o3 `
学生跳级。
. B0 q$ N6 H/ J8 C8 A; j                  提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4 o$ B) t# ^! _, m2 [9 D
每当临近高考时,许多学校都利用星期日及晚上来/ S+ M; u/ v, ~
给学生补课,一些家长也纷纷提出给学生补课的要求。: N* x+ ?& C1 o& ]
王屏山在这种压力下,专门召开了毕业生家长会议,阐5 O# v; k0 Y6 ^
述了不给补课的理由,说明应给学生自己消化课堂知识
& @: j! w! ^" s/ `" W/ Z. Q- y的时间,并说明补课多了会让好学生也给补蠢了的道理。+ E2 o; {& ~/ ]7 d$ C% X3 r7 E
附中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学能
5 w# k9 m3 K, F2 I3 Y力,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延长课时和补课并% n# I7 Z( [+ ]* \4 x5 M
不是好途径。! Z( \3 t3 _! l& x0 J% j
华师附中有一个很好的图书馆,它除了环境较好外,9 N, }- F* j; [/ {, Q, W! M
最重要的是藏书种类和藏书数量都很多,是当年其他中
  ?& q) f% M9 ?1 p3 W学所难以相比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3 u  N/ k8 y/ ~! d
学校图书馆不但订阅了一般性的科普杂志,还订阅了一" |' u# ^/ C) `7 d  _) G
些较为专业的学术刊物。我在读初中时就时常翻阅有关
3 e8 z5 w: ]; [# W9 r' H: \" l' ~航空航天及原子弹等专业刊物,从中了解和学习了一些
% v* L2 M, N; q) Y  m7 }( P' R有关的专业知识。  z4 ?$ M7 F9 _
                 用学校荣誉激励学生
' w  W+ l: b! E每年华师附中校庆时,都会有许多国内名牌大学发
- E6 f( c" }& Z2 D5 L  Y来贺电和贺信。记得 1964年 8月  9日校庆时,学校用大
3 g# |4 A' N' [* ~红等彩色纸将这些贺电和贺信抄出,挂在正门教学楼一
! F+ A2 v# }2 Y9 I1 S楼前,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学院、上
% ~3 E8 b0 K6 G# O+ g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这些贺信中,除了祝
0 R& N- k& t/ ~$ q1 X. s. v贺华师附中校庆外,往往还会赞扬华附学生在该校取得
  Q2 |0 @4 e- y. ^8 q% W—26—# }- _8 P" j, k3 m2 z; l% m7 Z

8 j6 r! X: X- l9 G$ y0 q6 o/ D& I' f3 ]! R+ E9 b( l
的优异成绩或科研成果,这对年青学子产生很大的激励0 b$ d! e8 V% d3 a/ o- v
作用。那时附中的优秀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在# t1 X4 h9 L/ W
报考大学志愿时,根本就没把省内大学放在眼里,第一
( f$ O( ]  Q+ H" V志愿填写的都是广东以外的国内最著名的高等学府。2 X" j- T8 S" l1 ~3 o# P3 ^
1965年,教育部在北京召集全国四间红旗中学(长春
: k5 F" s6 O9 V的东北师大附中、北京的一〇一中学、上海的育才中学和广
' W5 R0 l$ L2 v, s2 ?: R州的华南师院附中。东北师大附中曾有苏联专家蹲点,高考( {) a' X, z( a9 I* p- V
录取率曾达100%,华师附中曾达98%。‚文革‛爆发,这些* N  A  L0 Y0 D
都被批判为‚苏联凯洛夫修正主义教学典范‛)负责人座谈,
. @( ^0 a4 I& h, C3 G$ f研究教育改革问题,华师附中教导主任麦嘉祥出席了座谈2 c4 W8 O# }) K$ e/ ]$ ]1 x
会。期间,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会议人员,并一一握手。麦嘉/ [* e# t2 \. s6 f) W4 z% \
祥主任立即将此项特大喜讯通过航空信件寄回附中,给全校# I9 T: L  r6 f$ ]
师生以极大的鼓舞。- l6 g" I7 h" u
1960年华师附中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的红旗单位,校' l7 z1 M8 E/ i& A6 [5 H
长王屏山出席了该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
7 `" Y  J  e: O" K2 e% H6 Q6 k2 B1965年,王屏山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当时,一
/ }9 c% w' `. V- x名中学校长能当上全国人大代表,那可是天大的幸事。当然,
: Q5 O) n" I" D) ~. I7 N1 i! i这也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及对附中成绩的肯定。5 y( n+ g, e& E1 z2 @: C7 {6 Q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 |' s/ k" m0 t6 l: \
华师附中对学生的智育教育不仅仅限于教学大纲,还通' G, L/ R1 t0 m3 w% u# p1 J
过课外丰富多彩的科技和文艺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W3 t1 V- y, Z
按学校规定,星期二下午为科技活动日,所有学生都必须参( }9 m, G+ C: J: O" T1 ]2 Y
加一个科技小组的活动。# a' G7 p8 i: ?0 e5 b& ^% j
华师附中有许多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计有:无线电组、
8 d( ~$ K. ^6 H物理组、数学组、化学组、地理组、养蜂组、管乐队、舞蹈8 S4 m2 K" E+ E& w2 x. b
队、演唱组、航模组、美术组等30多个,大多数小组配备* m/ C6 w  t, X  f0 |1 `, `
—27—
2 [7 S/ s+ c6 h
$ B& o! V2 |) K5 C( R& Q# y* N: i  J8 j3 P$ V
有指导教师。
" D' U$ n4 r! F7 a有的小组下面还有分组,其中仅无线电小组就分有单管
) k, e1 M1 q( X9 |! h机组、双管机组、三管机组、五管机组等,共有200多人。0 x- b& j9 i  F6 y3 E7 W0 j
附中的同学都十分热爱科技活动,有的还不满足于学校的项
0 u) R) K& k( ?6 x4 e! k. L目。那时刚刚有了半导体收音机,但价钱十分昂贵,学校的  d9 A% P" }$ R: K% v1 m6 c5 L& |
无线电小组安装的是电子管收音机,我们一些同学就利用自
& e1 y+ b) a4 [6 P( N己省吃俭用剩下的钱,到商店购买电子二极管、三极管、电
- G, @( B- j, V7 b: P9 G3 u0 B( n容、电阻等器件,自己缠绕线圈、做变压器,自己设计、安) x3 a8 u+ L. z2 f3 c
装半导体收音机。
/ V$ f7 R& e% K$ X1 f+ N9 f附中的航模小组人数不多,但他的影响却很大,每当他& T! a/ R* f( e& _
活动时,总有许多同学围观。特别是在校运会时,他的航海% K' k* R0 ?6 n" y7 t, U
模型竞速比赛,火箭升天表演,牵引飞机的空中‚格斗‛、
9 T8 B% B% B" x3 Q, i! f遥控飞机的特技花样飞行等,总能吸引众多同学的眼球。' K1 g% {9 p9 j2 \! c$ f* Q
由于华师附中科技活动开展广泛和深入,每当参加全国) M- w( o( q' a- k
及全省科技比赛时总能得奖。
$ }; X$ H" }: O4 i% p& F3 X% k附中管乐队在同学中也很有影响,他也是当年广州市最
  G; a4 p( b; y  @5 |6 u9 D$ M. l好的中学生管乐队之一。管乐队的乐器很齐全,人数有四五6 n! u) T9 U& J! J- d
十人。学校在开会前和举行各种活动,以及参加广州市国庆
0 N% ]% U. N( U- ?0 Y4 F/ f游行等活动时,管乐队都要进行演奏。在参加广州中学生的. n; ~! ~. h* A$ F$ c4 o  u
演出比赛时,附中管乐队也往往能获得奖项。
6 M1 ]) z% ]) E! n附中演唱组约有十多人,使用的均为民乐乐器、锣鼓及
4 w6 p6 U9 y3 X& ]" T2 H快板等。演唱组要自编、自导、自演各类小节目。常常是在
! m  D4 H# M* l' }下午第四节课或晚饭时间到校园各处演出。锣鼓一敲,马上* l& I0 }3 k6 n
开台。他常常配合学校的思想教育等进行好人好事的宣传,- @& {0 x& Y- A6 E1 R; |* G
他的活动类似于部队进行行军鼓动的宣传队。六十年代经常
" S" H7 s) U: G7 e' h9 C" i举行全国、全市的大游行,声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每
$ {! ]% M& D/ G8 j( Y—28—) w7 |2 A& E; f4 k0 H+ q
5 n6 A' ?. _5 D9 n
/ [' x4 ?2 R5 F% N
当游行,演唱组就会连夜编写、排练节目,游行时就成了鼓; ]9 i1 G1 x) I( N' y  d% k
动宣传的啦啦队。
: ?1 k4 E' J# [9 e7 @5 ]学校的广播站是个重要的宣传工具,它由学生自己管3 U- m1 b& l$ T8 ~
理。广播站的主要工作有:在早运、午餐及晚餐时间播放中! b4 n# X& `$ r8 `8 b4 S
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及各种流行的革命歌曲;播放学校的" _7 a7 T1 b$ r  J
一些通知;播出一些班级写出的广播稿;在校运会时作为演+ a0 d( b' e8 \1 @
播室及时报道赛况;在上午第二节课后播放广播体操等。+ P4 w" I, }) C9 G$ n4 X# d
那时附中只在初一和初二安排了每周一节课时的音乐
& Z' d1 ~+ L0 ~3 z( k1 D课,大多数的音乐活动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每周每个班都
) O; ?$ `* w: V$ l9 x. i% p! o要学会一首新歌。每个班都由音乐爱好者自动当教歌员,通+ R- Y, o  j7 O
常是利用课间休息或下午自由活动时间教歌。许多人还在课
7 D" a' m7 I8 ~. {) S) U余时间,自己学歌。那时,凡是一有新歌,大家马上就会唱( P. F9 L5 j* u4 c, t6 m8 r: @
了。
* j6 X4 s$ C8 G. Q从1964年开始,全国开展了‚革命歌曲大家唱‛活动,& K) N4 n5 l2 _0 ]. Y8 c$ b% [' J
学校最主要的音乐活动自然也就是歌咏活动了。每当召开全
1 I% W; z" y$ p5 ?校大会时,就是各个班级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大家模仿解放8 |" R! M5 z; [1 U: d
军连队的做法,每个班或每个年级由一人指挥,大赛革命歌4 q% ~0 y* U( W: E& K( R# q
曲,看谁的歌声更响亮,看谁能用歌声‚压倒‛对方。
* r' n+ r3 \9 G. B1 c‚文革‛前,每年广州市的中学都要分片进行文艺汇演,
6 O3 T. ?% _6 Y华师附中选送的节目往往都能获奖。记得初三上学期(1965: S) E2 a) ?! n% w! w3 s
年冬),我们班代表附中参加广州中学东片汇演,我们改编, H% J2 k. b4 ^8 J8 l' V1 V4 K
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片段,
0 B) C) K: E# [! j) B+ d) h% K$ s将其命名为《万山红遍》,由附中管乐队伴奏,在演出中大$ U4 w. k! `. v% W0 J
获成功。
6 O- N. o3 H8 J              “减负”的教育改革
* Z: ~6 t3 p* ^8 r. D针对学生负担过重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我国( U: Q" M* k& J% S2 E6 r
—29—# s% J8 G. q0 s/ l

8 z9 v8 u$ Y# K/ m1 Z$ s: o- H
2 |! Q. L9 Y- X0 [& ?$ {在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其重点就是
! }7 h+ Q! |! V7 p‚减负‛。1965年7月3日,毛泽东看了《北京师范学院
$ q3 Y" E- ~1 s" u8 s" A) O一个班学生生活过度紧张,健康状况下降》的材料后,给中
: n+ w9 K% N3 u% L! z" i宣部长陆定一写了一封信,说:‚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
1 e4 F' Q' Q2 C( ?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活动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请邀请
* V2 @( w# K2 M' E/ w2 N5 f" R- \学校师生代表讨论几次,决定实行。‛为贯彻‚七三指示‛,' h( m; M: e* k0 z: ~0 `
华师附中在这次教改中成为国家教育部的试点单位,部
+ H# j) ?8 d+ _8 x里还派了一位姓肖的副部长来校蹲点。$ I  U) X; b4 @0 Y% C: N# j6 R$ f
华附原本下午上课就少,通常周一至周四为两堂课,5 b; T# U! y: T6 @6 X: E: f& p
周五是一堂课。在这轮教改中,华附将下午课时减少到
# j/ u0 D. {* q; v一堂课,到 1966年上半年,除高三毕业班外,下午干脆
" i% F% f$ A( s/ R$ i  b4 s* v就不上课了,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自己掌握。* c; Y: M. z( Q: o, w2 g' `9 ]. e
那时下午头两节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在教室和图书# L# K5 ?+ w9 j* I, U( h2 h; {. ]" {
馆学习,有的还交流学习心得。第三和第四节课时,大6 S  B. y) X. s
家通常都从事体育锻炼和农业劳动。晚自习的两堂课,8 q" k4 t0 W6 ~4 `0 D  ~
通常是做作业和自习。! o" F3 I. f# C) Y! \+ A6 d4 X
这种教育改革开始没多久,就遇到‚文化大革命‛
2 f% {4 j1 P' e+ g: K4 A. ^5 m4 e! @爆发。1966年  5月  27日下午,华师附中贴出了第一张
/ q( D* H4 u; @$ B; ]1 t批评校领导的大字报,全校立即陷入了大字报和大辩论8 V" d6 _0 M  I& D! N. Z- n* R
的狂潮中。华师附中是全国最早贴出大字报的学校之一,
' \( _% N) Y, e/ ~9 W$ c9 [并成为广东中学‚文革‛风暴的中心。这场运动给人们
# B5 ], y4 N$ ]& E留下的是一段惨痛的历史,附中‚减负‛的教育改革也就! y8 _6 d1 i1 P3 O
随之夭亡了。, D+ }! w0 V1 O& J3 L, O

& V. [% j: X) m: o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5: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体育争先
1 ]' O, ^& q( z! g7 [# o3 R! ^6 w- M8 c5 e# ]- P2 r  X
在华师附中,体育不好的不能算是好学生。‚文革‛前,
" t$ c& T' F! r& a6 c" z# v附中的体育教学和训练除了要全面完成教育部和国家体委& P# G0 t* D/ h) a, J) [
—30—
% {5 {( z+ u) K8 A0 W6 Q: u# L6 W& z; q' {& ?' l+ A" [7 I6 l
规定的各种项目外,往往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即带有浓厚
6 g. f  g$ i% u+ _& T" m7 Z% S% T的政治色彩,这种体育是与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以及
/ Z' q0 H4 H) u, I1 \) y国际主义分不开的。
1 p) B( r$ ^& m, Y2 j' r) s/ D% x           常规体育训练# z* u! N. A# z5 t% c1 s4 T# a
华师附中的常规体育教学主要包括田径、球类、体操、
" O# @2 V" ~: P. e. n游泳等,其重点在田径的各种项目。附中有较大的校园,各
" [: C/ d  D' v' ?8 h类体育设施齐全,甚至还有一个室内体操室。球类训练主要/ O8 j! @, r4 N. B3 p( s# D
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吃晚饭时,观看足球、篮球和排球比0 Z3 f5 k! I5 N8 \
赛,几乎成了惯例。* P2 c9 w) k& E3 E! N
           开展军事体育项目
% U. _% u7 W3 B1 o$ ~: ]0 l1964年,随着学习解放军及备战形势的需要,华师附  A. e+ M4 P, ~
中大力开展了军事体育项目的训练。附中开展的军体项目十+ E' n+ ]/ {$ [( R
分齐全,几乎囊括了步兵训练的所有内容,主要有射击、投! K2 i1 I+ A0 c9 Y5 E$ Y& _1 b
弹、刺杀、越障碍、负重越野赛跑、爬绳爬杆、越独木桥,
/ C  `, H1 h# a) f甚至还有单兵战术等,其中有些还纳入了每年一度的校运会$ T! c' W  |# A% _
项目。0 F- r0 C4 x3 i2 [$ f
为了练习刺杀,学校购买了几百套防护服和木枪。每当, U3 C& ], Z' Y
训练时,随着震天响的‚杀!杀!杀!‛呼喊声,学校的操
2 r' e( [/ g6 b% y场俨然成了一座兵营。
( O$ l* ^& C$ @. |3 `附中有两座打靶场,一座在学校西南角岗顶操场,一座
& v5 ~: V2 k7 o/ B" ]* `; _在东南角靠近华南师院围墙旁。越障碍跑的设施建在岗顶初
* O. w5 b- f! @) d" o一和初二的教学楼前的操场上,各班要轮流训练。
6 z8 ?2 y& E7 J6 {% a在军体项目的训练上,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甚至一些, P8 S6 x( b- M; b! E3 n+ T
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大家都抱着随时准备上战场的心态来训' `% M9 Q: b- Z# C
练。% |% |8 J3 y) h, X
军事体育有个耐力训练,附中就曾组织学生进行泳池内% @6 j% H, V& g$ o; v* y1 |
—31—
! J9 U1 ?6 Y8 {: s5 P
3 W% M6 z+ F0 m+ y) ^$ b+ S) o
; d8 ^- ~4 ~: ]的数千米游泳及10公里长跑,许多同学都坚持完成。: s0 A: |1 t  w" E  j: O, F( R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 ^  c7 f7 N! b/ P9 h附中的同学不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而且对体育普遍有
. N$ F5 S5 S. k& Q" G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关心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 K0 ~/ N+ q3 l* F5 ]4 L6 {: C! D
那时我国能够称雄世界的体育项目只有乒乓球。记得. n) g, n. U6 j4 m
1965年4月,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南斯拉夫举行。% x8 b( g9 v/ J1 c& o8 {
一天早晨6时40分左右,中央广播电台正在播放新闻联播
. B* h5 i7 i& ^; d1 S的播音员突然用极为激动的音调播出‚特大喜讯‛,‚中国乒
% ~* M" L6 X: T' @+ h( w乓球队第一次获得女子团体冠军!‛正在操场早运的同学们0 d$ ^) x4 P; c4 Q
立即欢呼起来,全校成了欢乐的海洋。随之,一个新的乒乓
! p& @7 }) |: i/ _& G) w球热在附中兴起。那时经济条件有限,学校只能在室外建了
2 w4 P% E* I' l  C1 A2 V5 k许多水泥乒乓球台。
* _% V6 }; q, J- u2 |# B           象征性长跑
+ Y* t9 a! J9 P# R; D7 b为了响应党中央号召,支援古巴和越南人民的革命斗
. ~9 b( H, Y1 V  i% u2 E- z争,附中在六十年代常常组织学生参加带有政治意义的象征
+ P: ?) t, a2 q/ i: Q性长跑。这种长跑的距离包括:北京至古巴首都哈瓦那,北
. s/ D. _. D' t% u2 N3 n) m京至越南首都河内等。根据象征性长跑规则,学校以班为单* c% l& L( \& j
位,以所有人的跑步距离累计,看谁先跑到目的地。
. u( {9 v+ c9 N" r6 F  c9 S  c在这种象征性长跑锻炼中,附中同学发扬了不怕苦不怕) J2 e( ?$ ^6 d. f9 f6 S0 z; i
累的革命精神,以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献身世界革命的行动
; M3 P# Y6 D8 o来完成象征性长跑。各个班你争我赶,纷纷争先恐后。
8 k1 z. r2 @! N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
, D+ K& d! ?3 ~9 C" @4 N1 J, }2 w从1956年开始,每年12月,附中都要举行校运会,这
- I$ x; b* {& Z  E. R% V" l是对各班体育素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大检阅。附中校运会的
  U! T: S# H5 t$ }/ X项目比较齐全,尤其是囊括了田径的几乎所有项目。5 B. g5 J- N% a4 B0 R& I; N
1964年 12月,我所在的初二(4)班获得第九届校运
* g: ~( j5 i0 {/ \' a3 N) f—32—
1 D- I  Z- Z* d7 A) N! A$ C7 h( j
8 K8 s& S4 k1 C  ~
0 Z1 x5 `3 q$ H9 u1 g' B会团体冠军,首创初中拿冠军的记录。其实早在1963年的7 y1 `6 a3 G7 Q" n% R! l0 W
校运会上,我们班就以刚入学三个月获得第九名的好成绩崭
+ c1 [4 e3 |# f# k2 U' Y露头角。初三时,我们班女同学张凝还代表华南师范学院参
3 n& O: l/ `$ b& n/ i9 R& m加全省大学生运动会,也取得好成绩。
2 U: Q7 _+ g3 v! @5 G! y* d4 |在1965年冬的第十届校运会上,为了体现当时强调的( u0 h; `- f- R1 F) n3 q) Z* Z3 ~2 Q
革命化和劳动化建设,校长王屏山在校运会上挑了上百斤的
: x+ C8 |' [, |2 b8 U红砖参加竞走比赛,引得全场一片欢腾。
& G9 Y) h+ Z- Y; z; X, y; r6 H0 Z) E在‚文革‛前,附中曾涌现了一名游泳健将李旦,多名% V5 ^. X+ j9 H) B% Q) h/ I* w
国家一、二、三级运动员。钟南山院士当年就是华附文体活
! H9 }' ^+ Q8 u  L# ^: u动的积极分子,他曾代表广东省参加1953年全国田径运动
8 X, t7 z" R( y) M, ]会,获 400米跑第三名。1955年 4月,钟南山又参加了广7 [2 U) c; y8 b5 q- Z& |4 Q+ B
东省田径运动会,获400米跑冠军,并以57秒5的成绩打% @$ S/ c* R2 M4 `9 V' a
破当时广东省记录。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已经是北京2 ~6 }% p! R. z6 ~  r7 l: ^% g
医学院大学生的钟南山又以54秒4的成绩打破了四百米栏
. N; t! `1 f% C8 E8 @% y2 Y' l! t的全国纪录。
, {7 E* W  v) E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我
" n. J8 e% K$ I/ F回首中学时期的往事,总免不了为自己能成为一名‚附中人‛9 Z8 ~# K: Q/ c7 v3 b
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大概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附中% ^! ~4 i* G3 g( U" v! O1 ?# c' Y
人‛情结吧!
3 B0 h3 Y# h) _9 s6 s‚四人帮‛在‚文革‛中曾提出‚两个估计‛,即‚文& w% {' N/ L2 e
革‛前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
0 J( P% o, B/ s; s+ Y4 f$ t1 o‚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
+ T5 y+ \" B0 I3 Y. j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根据这‚两个估计‛,广
4 P% E$ i8 X$ k  V州的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在‚文革‛中就曾作为‚封资修‛
" @; Z# [& k  O1 A+ K的典型受到重点批判。1977年 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立
- E# x4 r: O8 ~$ \6 y, @0 C—33—# Q% G, M4 L; e% b! F% I/ ?! c9 E8 S5 B
  [' R; Y' A& {6 ^" }, K* s9 A
& @! ?0 \- ^  N9 o7 Q6 O8 U; N
即于8月4日至8日,主持召开了有30多名专家参加的科
1 g" d; e6 o" ~5 s. r* Z2 o学和教育座谈会,他在会上批判了这‚两个估计‛,明确提' X$ o/ e' `9 B
出17年的教育‚主导方面是红线‛,并提出要办好重点学校,
( m5 O  V. V" B9 [: s‚要重视中小学教育‛等。. a& B& v- B7 ?6 Y$ T
从1952年四校合并成立华师附中,数十年过去了,今: K# k; {( l7 v
天我们认真回顾‚文革‛前华师附中的教育实践,无论是总
* V0 ]  S- l4 S% g+ t; }结其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对当前的教育改革都是不
# V2 F7 n. R! u1 n* Q+ H6 D无借鉴的。
9 O7 v& `: P. k. O. P; U6 p5 a7 `2 E* X5 v2 F! {+ E; e
       (全文完)8 R2 ?% U: `2 G, d
# e3 F$ q0 g6 |# O9 {4 Y
(作者注:由于时间久远,许多事情已记忆模糊,错漏之
$ ~8 P% [+ [2 x7 [- w( h2 b处实难相免。当然,文中阐述的也只是个人的认识和观点,9 T7 C4 F3 U  @" A9 ]( ?6 B
不一定都正确。敬请阅者提出补充、修改及批评意见。)
  ?" {$ U% g% D8 e7 E4 _7 p' v- Y6 R—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4-27 08:01 , Processed in 0.1337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