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30|回复: 0

李力:小学生活回顾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3-19 21: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开“十一学校同学会”和“山猫56”的网站,看到“新北京十一小学”即将建校60周年的消息,特别是看到“山猫56”一张张倍感熟悉的面孔,一篇篇引起美好回忆的文章,一下被带到50多年前的小学时代。
    我是1957年入学的,当时的名字叫李小力,一班的。说起一班的同学,这么多年了,还都能叫得上名字,有些同学的音容笑貌至今还保留着。先从老师说起吧。
         
    老师
    我们的第一位班主任是李昌力老师,她大大的眼睛,齐耳短发,讲话
干净利索,非常干练。当时兼着我们的语文和算术课,写得一手好板书。
李老师身兼严师和慈母的爱,一直带了我们两年。
    三年级时,换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大姐姐——齐义卿老师。听李老师介绍,齐老师是从北京少年宫调来的,当时不过20岁。齐老师年轻,没有家
庭琐事,所以所有的精力都扑在学生们身上。她的宿舍紧靠男生宿舍,调
皮点的男生经常被叫到她房间谈话。齐老师那时真像大姐姐一样,领着同
学们唱歌、跑步、说笑,非常活泼。可能是劳累过度,身体虚弱吧,有一次上课,她竟晕倒在课堂上......,齐老师担任班主任的那一年,应该是小学生活最甜蜜、最难忘的一年。非常可惜的是,齐老师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进入四年级就是杨小文老师了。杨老师教我们算术,记得那年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杨老师领着我们到大操场赏月,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给大家讲故事。杨老师平时好激动,语速很快,有时讲着话能激动得泪流满面。
    五年级的上学期是一位男老师,叫王哲雄,年轻活跃,充满朝气。他创作了我们五年一班的班歌。(陈小荣同学:班歌歌词最后好像还有一句“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四好班集体。” )王老师还组织过我们到北海公园集体游玩,并到他家做客。
    下学期就是张汉如老师了。这是一位经验丰富、极有耐心的老教师。我那时在班里属中下游,有一次,张老师把我叫到她家里,和我拉家常,并苦口婆心教育我,我当时问她“现在开始改,晚不晚?”,张老师立刻回答我“一点不晚”。从那时起,我开始有所进步,作文还得到一次全班阅读,后来我能考取北京八中,与这位老师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到了六年级就是王兰老师了。进入毕业班,王老师自然抓的格外紧,要求也更严厉了,她的话到现在都记忆犹新。记得那是10年校庆,学校来了很多校友,其中不乏名牌大学的,如清华、北大、科技大等,还有个别当兵的校友。王兰老师认识一些,拿一位当兵的校友说事:“希望你们将来别学这样的(指当兵),要努力争取考名牌,考北大、清华、哈军工。”(从那时起,对哈军工印象深刻)王老师还说了一件事,——“咱们学校不开设珠算课,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你们成为栋梁之才,做革命事业接班人。”听完这席话,登时产生一种责任感。1963年夏告别了小学,来到了北京八中,开始接触“平民”学校。(由于小学没学过珠算,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好在以后出现了计算器,才补上这一缺欠。)
    其他老师印象深的还有两位音乐老师。教低年级的王桂贤老师,见面时总是笑咪咪,说话甜甜的。她善用很多方法,把课堂搞得很活跃,还自绘了一张课堂纪律评分表,我们班每次都是“双百”分。
    教高年级的是朱老师,个子不高,很清瘦,弹得一手好钢琴。朱老师教歌的时候,有时会讲一些小故事,记得教那首“红领巾真光荣,红旗的一角,先烈血染红”那句歌词时,朱老师讲了一个故事: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位首长在战斗结束之际,不幸踏雷牺牲了。清理遗物时,只留下巴掌大的一块血衣和一个笔帽。讲完这个故事,朱老师眼圈都红了。这个故事至今难忘,后来知道这位首长是朱瑞将军。任课老师中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如林雨生、陈世伟、杨鹤龄等等,还有生活老师高桂山,代课老师汤老师,以及卫生科的医生们,个个都是人品高尚、让人怀念的人。

    同学
    说来也怪,五十多年前的小学同学,居然还都能叫上名字,有些往事,甚至记忆犹新。(反而近期的事,倒容易忘记。)
    班里的几名烈士子女印象是深刻的。吴幼华同学入学时父亲已牺牲,1958年母亲在赴苏联的图—104客机中遇难,成为孤儿。幼华学习很好,品学兼优,一直是班里的特优生,而且酷爱画画,一到下课,我总围着看。我印象他还做过曲,是个小天才。
    再就是郑冀华,黑黑的脸蛋,两只大眼,很有神。记得高年级的同学常来班里逗他,叫他“小黑孩”。冀华的妈妈就安葬在八宝山公墓,每年清明,学校都给他们准备好一盆鲜花,扫墓时,他就把盆花静静地放在妈妈墓前,很是感人。冀华是长期留校生,爸爸偶尔来看他一次,请一天假,到附近的永定路商场饱餐一顿。他教我们太原民谣“我吃红肉肉,你吃骨头头,我吃耳朵扁扁,你吃屁股眼眼 ......”至今还能记得。
    女生有徐丽娅,一个极安静的小姑娘。再就是张桥桥,好像是二年级时从广州转来的,她有两个弟弟,经常找她。当时听她讲广州话,很有意思。
    李五一是我的发小,少恢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他古文不错。其实,小学时他就有此特长,一次杨新平同学病了,几天没上课,五一听说后,当即吟诗一首“忽闻故友病,心中猛一惊,病去数十天,却如三载经”。
    还能填词的同学当属唐学力了。学力根据起床号的曲调,能填出“叫猪起床——猪不起床——太阳落山——猪还在床上”等词句。
    那时男生的主要运动是踢足球,班里几个爱好者有杨新平、雷燕邕、宫能荣、韩平舰、张毛毛等等。张毛毛踢得不错,后来他调到景山学校,改名叫张又侠,当兵至今,现在是沈阳军区司令员。外班爱踢球的同学有丁国典、冯兵舰、周宏林等,似乎还有个女生,可能是宋飞容,能拼能抢。
    班里有特点的同学还有王南丁,除了爱画画,而且有表演才能,每晚熄灯前,他都能自己报幕,演上一段。张毛毛是个故事大王,每晚他的故事把我们讲得入睡。宫著凤的知识面很广,知道不少天下大事,后来改名叫宫小吉。(文革前,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过一篇文章——“得五分的秘诀”,文革初期是北大附中红旗战斗小组领导之一。)宫能荣的手很巧,会制作航模。王一宾同学是四年级转来的,当时刚从苏联回国,一身苏联孩子的打扮,风度翩翩,同学们都挺喜欢他。张韧同学的“弹球”技能特别好,两三米开外的玻璃球,他能一弹命中,有时都能击碎。
    班里的好学生不少,吴幼华、王向莉、潘小欧、张桥桥、刘西平、杜林、陈小荣、詹志伟等经常榜上有名。詹志伟同学的兄弟姐妹特别多,名字的后一个字能连成“红军永远光荣伟”,当时还缺个“大”字。
    外班的同学中有印象的也不少,二班的和秦岭同学,老师经常读她的作文,印象深刻。再就是尚福同学,大名鼎鼎,二班的“霸王”。还有丁国典、陈小舟、匡六一等。军训部大院的孩子如钟东平、雷加加、孙普希、张彦芬、柴小军等,应特别感谢小军同学,热心为大家服务,提供珍贵史料,从小军提供的照片中,我多次找到自己的身影。

    校舍
    看到网上老校舍的张张照片,非常亲切。的确,十一小学优美、大气的校园绝对是一大骄傲。不必说那“宿舍——餐厅——课堂”几百米长廊连为一体的建筑造型,也不说那配套如此齐全的宿舍、食堂、教室、运动场、绿草地、洗衣房、卫生科、动物园、大礼堂,就单独说说大礼堂吧,足以令人感慨。远的不说,铁道兵的大礼堂,(那时经常去,)整个礼堂柱子林立,“土”得没法与学校礼堂相比。我们大院(原训练总监部)的礼堂,也远远逊色于学校。别忘了,这可是总部、兵种机关的礼堂呀。校园的建筑面积,别说小学、中学,就是用作现在的大学,也够上是一流的。建校时是1952年,正值抗美援朝,国家百废待兴,急需用钱,十一小学建成如此优美的校园,足见老一辈革命家对革命后代、先烈后代的良苦用心。“一切为了孩子们”,为了烈士后代生活的幸福,他们可以节衣缩食,方方面面的建设可以精打细算,但是,不能亏了孩子们。——我们是这样理解的。

    伙食
    如果说校舍是外表,伙食则更能体现老一辈们的关怀。三年自然灾害,现在都知道了,全国因饥饿死亡数千万,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连主席都“三年肉不尝”。可是,我们的餐桌上,却能经常吃到内蒙的黄羊、东北的大豆、还有海带等等。当京城的百姓个个闹浮肿时,我们的同学几乎没有一个。这些往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慢慢明白了不少,越发感激老一辈们的良苦用心,越发感到一种内疚,越发怀念那段时光 ......
   
    校风
    应该说“十一”的校风,总体是不错的。学校的教育方针、尊师重教的美德,从校领导到每一位老师都能处处体现。教室的长廊上处处挂着“爱护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知识就是力量”等标语,这些警句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每年的开学、毕业典礼,大队日活动,运动会,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等活动,让同学们从小就受到正规化训练和艺术熏陶,分列式和阅兵式的正步走,孩提时代就领会了。特别是那些军人出身的老师们,一身正气,落落大方,给同学们做出最好的楷模。
    那时男女生的界限还是很分明的,男女生们同吃同住同活动,却极少发现现在孩子们那些“传情送爱”的现象。艰苦朴素始终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照顾烈士子弟,不歧视有生理缺陷的同学,主持正义,是老师们的经常教诲。
    “十一”之所以能成为北京市的一所名校,成为全军子弟小学的一面旗帜,与其培养出的人才,与其优良的校风是分不开的,这也应该是十一学校的一大骄傲。
    还有,十一学校的另一大特点是高级将领的孩子多,此点外界传的很盛。刚到八中时,有一次参加“选飞”体检,医生们听说我们是十一学校的,非常惊讶,好像我们就是首长。那一次也算领略了一下社会上对“十一”印象。可能,这也是“十一”的“资本”吧。

    感悟
    每个人都受过一定的启蒙教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童年回忆,在“十一”生活的六个寒暑中,有着太多太多的幸福、感动、责任和自豪,而且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心理的成熟,一种对母校的怀念、眷恋之情会愈加浓烈,这可能就是“五十多前的琐事,老是记忆犹新”的缘故吧。
    “十一”的六年生活是我们的金色少年之梦,“十一”所受过的教益,我们受用终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add9d01015wz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1 05:48 , Processed in 0.0423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