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29|回复: 0

陈伯达魂归惠安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7-1-25 11: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伯达魂归惠安

数公里的岭头村,为的是瞻仰陈伯达故居。按辈份陈伯达的母亲就是我母亲的姑婆。沿着尘土飞扬的国道转入岭头小村。到处挖山开发搞致富,不知还要毁坏多少山林植被。这些前朝还是私人的园林山地带着人家的祖坟都被政府低价贱卖了。只有小山村还保留一点原始乡村的味道。小山村与前朝不同的应该就是只有那条通往故居的道路铺上水泥了。
故居正在翻新修建。有很多木工瓦匠在忙乎着。一问方才知道原来是惠安企业家们在文联牵头自愿捐资重修的。为的是不让故居荒废,为了不让历史湮灭!

1.jpg
(翻新后的故居) (翻新前的故居)

   这座让惠安几代人引以为豪的陈伯达故居是陈伯达曾祖父——道光年间当过刑部云南司主事真正历史名人陈金城当年建的。陈伯达从小住在里面其中一间——就是现在放陈伯达骨灰的那间偏房。整座大厝能得到翻新完全是祖凭孙贵,就是冲着陈伯达的历史来的。要不我们曾家大厝在县城内更有名气。也故迹成为政绩被书记拆成平地盖水泥楼了,在这间小偏房出生的陈伯达的成名之作足以改变中国的命运:从1922年到1970年共写下396篇著作,特别是写下"人民公敌蒋介石"和"论中国四大家族"让当年的蒋介石集团闻风丧胆失去了江山,也令陈伯达名扬天下!
   我叔公曾纪华是在中国解放前侨居香港,是那一年代的闽籍华侨领袖。叔公在抗战时期年纪轻轻就为抗战作出卓越贡献,蒋介石封他为国民政府的侨务委员,也是当年重庆的红顶商人,在香港和东南亚大有名气。叔公在海外默默耕耘几十年.当内陆的阶级斗争全面开花的时候叔公就成为惠安旅外的巨富,叔公很有号召力。改革开放后家乡惠安和福建的父母官来到香港进行公事和私事,叔公都会召集旅港有关乡亲一块聚会。在父母官们的引导下高谈阔论着福建惠安改革开放后建设蓝图。经常听叔公在父母官面前表示得为陈伯达平反昭雪。叔公始终认为陈伯达没有对共产党犯罪,倒是很对不起国民党了,作为华侨领袖这就是他独特的一面。
   那一年我刚懂事时,爷爷的一切古玩书画突然被惠安土红卫兵洗劫一空。那是我们家赫赫十代留传下来的。爷爷就嚷着要去找陈伯达理论。据说他们从小是同窗。街上到处在抓人斗争示众。连当年的县委书记都不放过。这种狗咬狗的时代才懂得叫“文化大革命”。我们也跟着外面的大人喊叫打倒刘少奇。回家就给父亲骂了。父亲说刘少奇是政治见解不同而不是坏人。那个年代父亲能说这样的话是很棒的。父亲活该是个右派,此话如今记忆犹新!
   也就是那一年,惠安特别热闹。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也就是学生娃不去读书从各个方向湧进惠安城,为的也是来瞻仰陈伯达故居。这座老房子神了。据说也来了不少顶级人物,陈毅也曾经来过,民间坊间流传着不同版本的赞颂陈伯达的民间传说。
   前年我曾经来过一次故居,当时旧屋几乎秃废了。大风吹过都会摇晃。想看看陈伯达的骨灰盒瞻仰一下又看不到。这次不同。友人就直接带我进入后厅一间小偏房。小偏房也正在维修,屋顶上开一个大天窗把房子照的明亮。陈伯达遗像用石板影雕而成的,看不见骨灰盒。遗像两边对联写着“积过销骨何妨任人说,察臧纠否自有故文在”。这对很有份量的文字表达了陈伯达晚年的思绪,短短几个字,可以称是陈伯达生前写下的又一巨作。
   乡亲们听说海外亲戚来瞻仰了很是高兴。纷纷告诉我们说近期副委员长也来了,县长和书记也来过了。是不是要有说法,看来他们每天都守候,期待着电视机里常见的人出现在故居,好有个说法。乡亲们又告诉我们,骨灰盒就用一个四方型的水泥缸倒扣在里面,缸底就是现在的供桌。水泥缸保护着骨灰盒不受侵犯。上面铺着花色塑料布,再摆上一个香炉和花供着遗像和对联。这就是一代共产理论家的临时归宿。已经临时了十八个年头,连一个卫兵都没有,乡亲们就是他的卫兵。
  
   2.jpg
   (点上香火后拍的这样清晰)

   我用数码相机拍照遗像。用不同的角度任我拍都无法拍到一张完整的照片。张张反光,要不是对联缺字就是头像糊模。隐约当中听见乡亲们说有些干部来拜祭后回去都升官了。我当即向乡亲们求要四根香,嘴上念念有词的点上。说来奇怪,几分钟后随便拍的照片竟出乎意料的清晰,根本没有反光点。这就不是科学能解释的问题,就是神了!
   陈伯达侄孙女叫我表哥。表妹就在岭头村教书,见面时好是热情。表妹说早就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我发表在网上关于陈伯达故事的文章。表妹经常上网搜索此类文章对我深有印象,说是很赞赏我的观点,并把此事转告了她的北京叔也就是陈伯达的儿子陈晓农。表妹拿来一本陈伯达在狱中的遗稿给我,希望我能续继深刻了解一下她叔公陈伯达的历史真相。表妹是当今对中共处理陈伯达问题最为不满的女侠。
   从小时候我就听母亲讲陈伯达为惠安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当年母亲与住城里的肥姑婆常来往。肥姑婆就是陈伯达的亲阿姨。当年困难时期陈伯达来惠安城看望肥姑婆时问阿姨生活过得好吗,肥姑婆拍着消下去的肚皮说:“阿姨没饭吃,肚子没有了,生活会好吗?”据说陈伯达回北京后大办食堂就取消了。
   看来陈伯达不止是个老实人忠厚人,还是个好人,一代才子,就是学不懂周恩来的圆滑,那个年代全国人民从上到下个个危及只有他一人什么事都没有。好好的国家毛泽东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周恩来不去制止,把做好人救老干部和救国民党叛逆的事自己独揽。表面文章做足了,死后还有那么多人哭百思不得其解,他故意把文革小组组长得罪人的事让给陈伯达。陈伯达对文化革命冷淡态度是予以“一风吹散”看待。就是根本不想干,知道是遗臭万年的事情,几次要辞掉职务。可是周恩来竟对陈伯达说不做就不安排工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干就“炒鱿鱼”。陈伯达无可奈何每次在文革小组关键时候只能回避,并签署了文革小组的决议都要经过毛泽东批准,把权力的皮球踢回夫妻店,使毛泽东顿生杀机。陈伯达跟江青根本就不是一伙的。因此,上面得罪毛泽东,下面得罪了毛泽东要打倒又没有打倒的个别人,好人难做!不是得罪他们就是得罪人民啊!陈伯达的倒台不是惠安儿女不光彩,是惠安人民的光彩,还原历史真相当是惠安儿女的骄傲!
   要说陈伯达与刘少奇的感情关系是绝对不会对刘少奇下毒手的。他也没有下毒手的本事和条件。刘少奇是毛泽东要他死的,而且是要他死得很难看才发动文化革命的!全国人民都是陪葬品.全国人民的历代文化文物陪着一起死了!
   那一年人民日报社论刊登“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一文我小时候就读过。看来那一年的人民日报也不是什么好报。全国有功劳有智慧的人民对这篇文章恨之入骨。我几十年都在纳闷,书香门弟出来的人怎么会写这类文章?始终不会相信是陈伯达写的,看过遗稿后才惊人发现我的怀疑是正确的。多方证明:陈伯达是5月31日接周恩来通知接管人民日报社的。那么这篇重要社论在6月1日怎么能写得出来。文章是不是陈伯达写的有待争议,看来是没有教养的人写的,张冠李戴。
   陈伯达的判决书上有一条唐山冀东油田案件。说陈伯达一句话逼死了几千人,这问题陈伯达在遗稿里已经不予承认了。陈伯达一句话能起那么大作用,那陈伯达写出来的书岂不死的人更多??那个年代不可思议。什么赃都敢栽,毛泽东教导的!
   当年的特别法庭不给上诉不论对否,毕竟是把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判重刑了,应算是有功可记。可是看看判决书判陈伯达的五条罪状,如拿到现在的普通法庭来重新审判,那就是经不起折腾。
   陈伯达一辈子参加革命,在共产党最危险的时候挺身加入共产党。很多的惠安儿女也是跟着他参加革命。在白色恐怖下几次险死。抗战开始国难当头就直奔延安跟着毛泽东抗战,帮共产党军队提高理论和素质。为毛泽东思想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并为爱国侨领陈嘉庚(陈伯达与陈嘉庚的儿子陈博爱是集美读书的同窗)与毛泽东之间当好桥梁,使延安根据地得到海外的巨额资助。陈伯达为中国的解放战争、武装夺取全国解放创立了合法理论,写下“论中国四大家族”和“人民公敌蒋介石”等巨作。五湖四海皆知:使国土六分之五的白区民心瞬间所向共产党,秀才的功劳盖于兵!全国解放后,陈伯达不为名利,潜心兴修水利,
  
  
   4.jpg

3.jpg

  (陈伯达亲手为惠安妇女题字)
  
  提倡发展生产,在一九五八年就提出“电子中心论”。现在不是到处电子中心吗?这就是陈伯达的专利!陈伯达当年被批判成“唯生产力论”现在也不是到处生产力吗?生产力还写在党章里!文革开始无端端被毛泽东冠上文革组长。他根本不是搞阶级斗争的材料,还好中国的十年浩劫陈伯达恰好在此时没有多大粘边。十年动乱祸国殃民正好与他无关。一九七0年,就被毛泽东关押起来。命运与刘少奇邓小平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了。而文革是一直闹到一九七六年底,公正的历史会把这一时段的故文刻录。
   太平盛世了,全靠老一辈共产党的革命成果和流血牺牲得到的天下。国共两党这么大的国恨都在化解。共产党内部几十年来的家仇尚无法厘清。共产主义的理论家,老一辈子的革命家,死后仅留一撮骨灰寄存家中,往事俱唉!陈伯达为国贡献的功劳可以因恩仇全部将之抹杀,可是陈伯达一生中写下的无数理论巨作还在默默引导着共产主义进步,默默的发挥能量!这些就不容易抹杀了!政通人和、安能熟视?
   惠安土地因陈伯达而彰!陈伯达遗迹之在惠安者,乌可听其烟没?家乡人民不会让这个无神论者皈依无门。将来家乡人民有条件时,建造无神论的共产主义“秀才庙”是义不容辞,千百年后不论改朝换代,革命者终成正果!积毁骨销何仿任人说,察臧纠否自有故文在!
  
5.jpg

   2009年9月 于福建惠安
  
  http://bbs.tianya.cn/post-shortmessage-81636-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7:59 , Processed in 0.0299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