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92|回复: 0

陈丕显  回忆为武汉“七二O”事彻底平反的经过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12-26 12: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7年四五月间,林彪、江青提出要挖“带枪”的修正主义路线,把斗争矛头指向解放军。随后,武汉到处出现了“打倒陈再道”等标语,江青更明目张胆地说:“要冲一冲武汉军区”。武汉一些对林彪、江青一伙倒行逆施进行抵制的群众,遭受围攻、殴打、抄家,导致矛盾逐步激化,甚至发生大规模武斗。7月20日,武汉很多人上街游行。这时候,驻汉部队和群众组织“百万雄师”的部分指战员和群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把王力弄到武汉军区说理斗争。这就是所谓揪斗围攻、绑架殴打中央代表的“七二O”事件。事件发生后,林彪、江青一伙无视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把它说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革命事件”、“叛逆事件”,把武汉驻军说成是“叛军”,把“百万雄师”群众组织说成是“百匪”、“反革命组织”,把武汉军区领导人打成“军区一小撮走资派”,把“百万雄师”各级组织的头头打成“一小撮坏头头”,把一大批领导干部打成“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并要“砸烂公、检、法”。有些解放军和“百万雄师”成员的家属,也被打成了“叛军家属”、“百万雄师家属”。1967年8月9日,林彪在一次讲话中说:“全国各大军区,过去有两个不放心,一个是北京,一个是武汉,拿他们没有办法。陈再道不管怎么反动,顶不过革命洪流,隐藏不如暴露,坏人坏事暴露出来就是好事。”' m4 R/ o6 b* J4 e; [3 d
. w% _, d! o! M  `; c; z5 w
  “七二O”事件发生后,广大干部和工农兵群众惨遭迫害,有的被揪斗,有的被长期关押,大批无辜工农兵群众被打伤、打死。湖北广大军民一提到“七二O”事件,就满腔怒火,有一肚子气。
/ G% a* O: x9 i5 d( q- F6 z. F, A" S5 s8 L: F
  “七二O”事件发生时,我在上海遭到造反派无数次批斗之后,已被监禁,失去自由。我听到那些看守我的“专案小组”的造反派说“百万雄师”垮台了,已被打成反革命了。我当时感到迷惑不解的是,哪来100万个“反革命”啊!我调到湖北工作后,不断收到群众来信,有的还到我的住处找我面谈,反映有关“七二O”事件的情况,要求澄清这一事件的性质。随后,我找部队和地方上的一些同志了解和搜集有关“七二O”事件的情况,并就这一事件的性质,同他们交换了看法。我感到省委有责任解决这个问题。在湖北军民的心目中,“七二O”事件不平反,就谈不上拨乱反正。0 d0 `" J9 f5 l( z( z' `2 @

4 b$ l" g6 j4 f6 R; h! w$ q  我看了有关这一事件的书和报纸,作了一些研究,也请人专门调查,写材料给我。省委对“七二O”事件作了多次研究。绝大多数同志认为这是林彪、“四人帮”为“揪军内一小撮”,达到其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而制造的一起大冤案。也有个别同志受“两个凡是”的束缚,对能否平反此案,心里感到不怎么踏实。于是,在常委会上大家将“七二O”前后的经过都摆出来,就清楚地看到此案是由林彪、江青一伙在北京遥控指挥,林彪死党吴法宪与原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林彪死党刘丰等密谋策划炮制的;对“七二O”事件的定性,也是在刘丰等提供的片面情况下作出的。常委们认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要敢于面对事实,要对武汉和全省人民负责。最后,省委常委统一认识,一致认为“七二O”事件并不是什么反革命事件,而是林彪、“四人帮”为反党乱军、篡党夺权而制造的一起大冤案,应予彻底平反;凡因“七二O”事件强加给军内外广大干部、群众的诬蔑不实之词,应全部推翻;对因“七二O”事件造成的冤案、假案、错案,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平反昭雪;对因“七二O”事件被打致伤、致残、致死人员的一些遗留问题,应按照党的政策,作出妥善处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展开不久,湖北省委于1978年9月下旬向党中央正式写了《关于为武汉“七二O”事件平反的请示报告》。% Z3 p2 v" O/ n, |: D4 z4 s/ E
' t, f6 @4 B4 r6 q- k$ Y5 P1 p& Q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在会议期间,邓小平、李先念同志找我谈话时,我问他们:湖北省委那个关于为“七二O”事件平反的报告,你们看到没有?他们都说看到了,并说叶剑英元帅也看到了,但是中央政治局还没有讨论。H月12日,陈云同志在东北组会上发言,率先解放思想,冲破了会议原定的框框,提出六条意见,要求解决“文化大革命”中遗留的一大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证党的工作重点顺利转移。陈云提出的六条意见中,有一条是讲北京“天安门事件”的平反问题,认为“中央应该肯定这次运动”。陈云的发言博得了与会同志的热烈反响,使会议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党的领导骨干,就这些问题提出中肯的批评和建议,其中有好几位老领导都谈到了武汉“七二O”事件。14日,北京市委宣布,经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为“天安门事件”平反。17日,在中南组会上,杨得志、李成芳说:联系“天安门事件”,我们认为武汉“七二O”事件也到彻底平反的时候了。我在发言中,除了介绍湖北省委为“七二O” 事件平反向中央所作报告的内容外,并说,上海的“一月风暴”问题也应该弄清楚。19日晚,华国锋找我谈话,主要是谈“七二O”事件的真相。他说,湖北省委的报告,中央已作了研究;“七二O”事件是点了名的,“百万雄师”受了压,十几年没有解决,中央准备批准同意湖北省委的报告。他指出,报告要作些修改,至于具体工作,你可以找有关同志议一议,然后着手布置平反工作。于是,我连夜在北京组织修改报告,代中央起草有关文件。接着,我把在湖北和武汉军区工作过的王任重、赵辛初、杨得志、王平、陈再道等老同志请来商量,研究平反工作。22日,在华北组会上,邓颖超、聂荣臻等同志在发言中说,这类问题面相当大,各省都有一些,如武汉的“百万雄师”,四川的“产业军”等。陈云紧接着插话:这些问题不解决,党内党外很不得人心。在另外一个小组会上,陈再道也介绍了“七二O”事件的真相。26日,中央发了文件,正式批准湖北省委的报告,决定对“七二O”事件进行公开、彻底平反。但在当天,华国锋给我打电话说,对这一事件的平反不登报、不广播(指无线电广播)。28日,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我和杨得志、王平等同志向会议请假,专程从北京赶回武汉,主持召开了有1700万人参加的全省有线广播大会,宣读中央文件。省委还将中央批准为“七二O”事件平反的文件印了30多万份,在全省城乡广为散发和张贴。广播大会召开之后,省委又召开座谈会,听取反映。29日,我们赶回北京,继续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七二O”事件得到平反,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纵情欢呼,奔走相告,被林彪、“四人帮”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十多年来压在武汉和全省军民头上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被搬掉了。除了为“七二O”事件平反以外,省委对“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其他重大冤假错案,也逐一进行了复查和平反昭雪。12月16日,省委作出决定,为在“文革”中打成“三家村”的李达、朱韵天、何定华同志,和被错误处理的原湖北省委常委曾淳、陈一新同志等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 S% H' o# @) n2 ?' ?  b9 P* }: ]5 ^' Q/ m. Y8 ^; }1 R
  另外,省委还多次强调,对“四人帮”在湖北的帮派骨干分子要坚决打击,但对揭批“四人帮”斗争中的清查对象的审查工作,也要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在结论和组织处理上要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不要像过去的政治运动那样留下一大堆“后遗症”。1977年7月,我刚到湖北工作时,全省作为“四人帮”帮派骨干分子被拘留审查的达800余名,多数是各地以现行反革命的罪名拘留的,而且长期未进行认真审理,有的地方还提出继续拘留审查的要求。此外,在全省有两万多名干部还在学习班,其中科以上干部就有1.8万人,而且学习班基本上搞的是“五不准”(即不准回家,不准通电话,不准会客,不准通信,不准互相之间交头接耳)。在学习班工作的人员也较多,平均是三四个人对付一个人。为了解决拘捕问题,省委召开公安工作座谈会作了检查,责成各地进行清理,把那些可捕可不捕的放到群众中监督批判。我还在很多场合提出,为使“揭批查”运动深人健康的发展,各地应注意党的政策,克服和纠正这些“左”的做法。因此,抓人一定要慎重,材料要反复查证核实,要重证据。抓了以后要及时审理。我提出,今后同运动有关的拘捕审批权限,最好提高一级,或直接收到省里。尤其不再允许电话请示和批准拘留和逮捕,而要坚决按照有关的规定办理。随后,省委作出决定,凡对清查对象采取隔离、离职和停职审查的,一律要报经省委批准。关于办学习班的间题,经省委常委研究统一认识后,把“五不准”学习班变成“五准”学习班。我们还对在学习班的对象,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对待,比如有的人问题不太严重,主要问题已讲清楚,态度基本上还好,就可以让他回家;对一些犯有错误、包括犯有严重错误的同志,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改了就好,能早解脱的就早解脱,不要揪住不放;凡是可以工作而没有分配工作的,要根据不同情况,尽快分配适当的工作。由于采取了以上种种措施,湖北的清查工作得以健康发展,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到1979年底,全省共清查对象27868人,查清26217人,其中80%的人得到解脱。; C7 N& d4 f! ~! b) O" Z
4 X3 M# {; {/ u$ f% n8 D* {
  (《湖北文史资料》1999年0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3-28 22:13 , Processed in 0.1113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