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44|回复: 0

松来扶:网读柯庆施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7-7 03: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读柯庆施

松来扶

    大约十年前看过几篇写柯庆施的文章,后来在网上时不常地也能见到提及他的文章,近来索性百度了一把,好像新成果不多,大量的网页在转载着大同小异的文章。

盖棺未论定?
1965年4月9日柯庆施去世,中共中央发布讣告(载1965年4月10日《人民日报》),13日举行公祭,邓小平致悼词(1965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案】未检报刊原文。来源:倚剑飘雪:1965年《人民日报》逝世消息汇总(上)

叶永烈《“上海王”柯庆施(上)》: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柯庆施的议论比较多。党内开始审查康生、谢富治的问题,有人提出应审查一下柯庆施的问题。胡耀邦曾就此事专门请示过邓小平,邓小平说:现在顾不上这个问题,先审查康生、谢富治的问题,柯庆施的问题以后再解决。
后来,依然“顾不上这个问题”。所以在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里,只字未提柯庆施。迄今,在中共八大20名政治局委员中,唯一没有出版传记的,就只有柯庆施了——倒是柯庆施本人在1940年写过一份自传,原存于中共中央组织部文档处,现存于中央档案馆。(《同舟共进》2010年11期)
【案】审查之事未见到相关记载。

程兵《水竹坑与柯庆施》:
在我的面前摆放着两张报纸,记载着一代革命先驱柯庆施身后的两次归宿———
一份是1965 年4 月13 日的《人民日报》。在这张旧报纸显要的位置上,我看到了首都各界一万多人隆重公祭柯庆施的报道: 公祭大会由刘少奇主祭,周恩来、邓小平、彭真、李先念等陪祭,邓小平致悼词。公祭以后,柯庆施的骨灰盒移置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
另一份是柯庆施之女柯友兰发表在《黄山日报》周末特刊上的纪实散文《我们是徽州人》,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1998 年8 月2 日,经中央批准,我们捧着爸爸和妈妈的骨灰,第一次踏上了徽州的土地。这是爸爸离家79 年后的唯一一次回归。我们把爸爸妈妈的骨灰撒入徽州的青山翠竹之中,完成了他们多年来同归故里的心愿……(《党史纵览》2006年第3期53页)
【案】1998 年中央批准了什么,没有说。从文字看,似乎是批准同意家属将骨灰撒入故里。
【讨论】网上“未论定”的说法似乎在说“对于这么一个已去世45年的‘大人物’,官方一直没给他一个明确的说法。”
看来,盖棺未论定指的是没有官方的说法或者叫组织结论。
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
1965年是有的,讣告、悼词代表的是官方的说法。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里只字未提,不知该如何理解,是延续65年的说法,还是另作结论。
类比于历朝历代的情况,大臣故世后朝廷都要给个谥号,朝廷对谥号未予撤销或修改则维持原结论。
要说维持原结论,好像也不对。据说柯庆施是八大政治局委员中唯一没有出版传记的。

坊间争议
坊间对柯庆施的议论不太多。与官方保持缄默相比坊间议论呈放射状,从全盘否定到充分肯定都有,莫衷一是。
就所见公开出版的传记而言,薄一波、陈丕显、陈小津对柯庆施有负面的评价。以此来看叶永烈的说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对柯庆施的议论比较多”,议论的人当多于此。“有人提出应审查一下柯庆施的问题”这个说法,大约也是有来由的。不过,这种没有确指,也没有给出具体证据的说法,既给后来的研究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又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查证史料的烦恼。
据叶永烈的研究,从柯庆施离世到“文革”结束为一段,表现为正面评价,代表性的提法是“毛主席的好学生”。这一段应该是有相应的纪念文章的,可惜没有见到整理、统计,网上似乎不多。“文革”后到二十一世纪初的评价大都是负面的。从网上搜索来看,白纸黑字的也不多。是口头议论而没有形诸于文字,还是埋没在浩瀚的烟海里了,不得而知。真正形成争议是在2003年。金平在《随笔》杂志2003年第1期发表关于《柯庆施几件事的真相——评〈“好学生”的最后十年〉》,批驳《随笔》杂志2002年第4期发表的冯锡刚《“好学生”的最后十年》一文,邓伟志在《党史纵览》2003年第9期发表长篇文章《如何评价柯庆施》就冯文逐一为柯庆施辩护。由此形成正、负两面评价的争议。

否定阵营
网上没看到冯锡刚《“好学生”的最后十年》原文,但注明摘录、节选自《随笔》的各种转载不少,有的没有署名,标题不一。由这些转载大致可以了解原文有哪些内容,但难以确定全文的结构。
不知道冯锡刚是否撰文对来自金平、邓伟志的批驳、辩护进行回应,也许这不是他研究的重心所在。但在他所专注的毛泽东诗词等研究中,偶尔还会涉及到“好学生”,如:《歌未竟,东方白——毛泽东在1964》(《同舟共进》2010年第10期)、《“我含热泪抑悲愁”——读陶铸的三首七律》(《同舟共进》2011年第11期)。
网上看到的以负面评价为主的文章有方海兴《共和国历史上的柯庆施》(《炎黄春秋》2008年第10期)、温相《党内“怪才”柯庆施》(《百年潮》2009年第8期)、钱江《柯庆施:值得研究的历史人物》(《党史博览》2009年第9期)、叶永烈《“上海王柯庆施”》(《同舟共进》2010年第11期)等,其中以叶永烈的文章转载较多,可能影响也大。
这些文章的都是纵论柯庆施一生,并对有争议的几点进行重点论述。
近年来,年轻学者邢恩源陆续发表了《柯庆施与上海大炼钢铁》(《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963至1965年华东现代戏运动新探》(《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年03期)、《柯庆施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第6期)、《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第5期)、《柯庆施与上海农业大跃进》(《理论界》2015第2期)等系列学术论文,集中对大跃进前后的柯庆施开展了研究。

肯定阵营
邓伟志是正面评价阵营的重镇。在《党史纵览》2003年第9期发表的长篇文章《如何评价柯庆施》,后以《评柯庆施》为题发表于《江淮文史》2004年01期,并在多个网站被转载,影响较大,是正面评价的代表文章。
针对否定阵营的质疑,还有余汝信《官式文革史观的范本 ——对<</SPAN>陈丕显回忆录>的若干质疑》(六十年代、共识网等多个网站)一文,对回忆录中涉及柯庆施的若干说法进行了批驳。
肯定阵营中的主流不是上述批驳、辩护类文章,而是以柯六六为代表的树立柯庆施正面形象的文章。柯六六先后发表了《周恩来与我的爸爸柯庆施》(《江淮文史》2004年第3期)、《爸爸柯庆施在上海的岁月(上)》(《江淮文史》2004年第5期)、《爸爸柯庆施在上海的岁月(下)》(《江淮文史》2004年第6期)、《我与聂荣臻元帅一家》(《党史纵览》2007年第5期)、《安徽同乡李昭阿姨》(《江淮文史》2007年第4期)、《父亲柯庆施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前后》(《百年潮》2007年第9期)、《柯庆施就读上海外国语学社前后》(《江淮文史》2008年第6期)、《五四运动前后柯庆施日记、家信选摘》(《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5期)、《石家庄首任市长柯庆施》(《江淮文史》2009年第3期)、《延安审干运动中的柯庆施——来自亲历者的回忆》(《江淮文史》2012年第2期)等一系列文章。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红星照耀的家庭-共和国开创者家事追忆》一书收有柯六六《爸爸柯庆施的身影》一篇,内容包括:南京的家、南京度过的童年、上海度过的童年、工人新村的家、康平路的家、对儿女言传身教、和爸爸在一起。
安徽的学者李银德(《柯庆施在安徽的早期革命活动》,《江淮文史》2006年第2期)、汪太戈等对柯庆施的家世、青少年时代(《早年的柯庆施与陶行知》,《党史纵览》2004年第10期)和早期革命活动(《柯庆施与安徽第一个城市党支部》,《党史纵览》2011年第12期)(《柯庆施早期的军事生涯》,《党史纵览》2006年第7期)开展了研究。
【案】汪太戈曾提到写作《早年的柯庆施与陶行知》一文,不少资料来源于柯六六所著的《忆海寻珠》。网上未见《忆海寻珠》,不知是书还是文章。

资料缺乏
全面地看一个人,首先资料要丰富,凭借一鳞半爪去说半空中见首不见尾的神龙,大约难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从网上文章看,有关柯庆施的资料还不很多,并且大多零零散散地分布在一些书籍和文章中,即使是同时代人的回忆录、传记、年谱提及,似乎也多是只言片语。
个人的回忆文章有马达《我了解的柯庆施》(《世纪》杂志2011年第1期),元三《我所了解的柯庆施》(《文史博览》2010年第4期)、《柯庆施表扬我的杂文》(《党史博览》2010年第4期)、《康平路165号纪事》(《江淮文史》2011年第1期),秦尚荷《在柯庆施身边工作十年》(《江淮文史》2011年第3期),杨振华《忆柯庆施在石家庄》(《石家庄文史资料》第7辑《纪念石家庄解放四十周年专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年,第161-168页)、《在石家庄为柯庆施当警卫的日子》(《百年潮》2007年第12期)。
据说柯庆施在延安整风期间1940年写过一份自传,原存于中共中央组织部文档处,现存于中央档案馆。
由柯六六等的文章,如柯六六《五四运动前后柯庆施日记、家信选摘》(《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5期)、何泉达《柯庆施的家世和青少年时代(节录)》(《史林》2007年S1期),可知柯庆施有日记、书信、孩提习作等资料,以及相关人士口述。
官方档案应保存有当年不少文件、讲话、批示等。
除公开发表的柯庆施少数几篇讲话、文章外,这些自传、日记、书信、孩提习作、相关人士口述、档案,在网上看不到。

五人帮?
作为历史中的人物,柯庆施是客观存在。诸多争议,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条,说他如果不早病逝,肯定会是“五人帮”,可以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1971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扩大传达关于林彪叛国出逃通知范围的通知,张茜听完传达回到家里,陈毅与她一起讨论“913事件”给予党的深刻教训,并翻出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放言五首》,由张茜把它抄录下来,并交儿女们阅读以获得启示。其中一首: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陈毅年谱》,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21-2页)
陈毅当时是借用唐诗把林彪比作王莽,但白居易尾联这一问说到了史学的一个原则问题,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没有假设。后人读史书喜欢作出种种假设,纯属自作多情,主观臆测而已。
王莽未篡时很谦恭,假设当时死了,几乎是个完人。但假设不成立,因为没死。最终死的时候身败名裂,历史评价他是个伪君子、暴君。
历史没有假设,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在哪结束了就在哪画句号。
对柯庆施也适用,他在文革开始前一年的1965年去世了,他的历史在那一刻结束了。此后发生的种种,与他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硬生生地把他往“四人帮”上挂,只能说是抹黑,有罪推断。

绕不过去
柯庆施的一生,最后十年是关键。尽管在夺取政权之前,他曾出任过中央秘书长、统战部副部长,如果就此为止,恐怕早已为人忘却。
从1927年到1966年,可以看见不同时期有不太相同的一批人在作为革命事业的中坚,土地战争时期的贺龙、徐向前,抗日战争时期的聂荣臻、罗荣桓,解放战争时期的林彪、粟裕,抗美援朝时期的彭德怀,建国初期的陈云。到五十年代中后期以后,六大中央局书记的地位、作用日益显著,作为封疆大吏的他们名义上或许没有入朝的上级们那么高,对共和国政局、社会发展的作用或许过之。其中的柯庆施、李井泉、陶铸,又要比李雪峰、刘澜涛、宋任穷,影响更大些。
现有研究更多瞩目于朝中大员,殊不知历史发展既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一面,也有基层对高层反作用的一面,往往是上下呼应、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走向极端。对地方大员研究的缺失,看不到实物的另一面,所得到的结果势必要打折扣。
上海、华东是前十七年中国最重要的财富之区,作为这里的双料老大其影响、作用不言而喻。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件也着实地多,大跃进三大重灾区(河南、安徽、山东)这儿占两,分田到户这儿起头,看得人摸不着头脑。
许许多多的事,一延伸,总会遇到这位柯老,绕不过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c0c4d00102vdqh.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6 11:45 , Processed in 0.0398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