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53|回复: 0

关于饥饿:吴文光“民间记忆影像计划”上线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5-5 05: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著名独立纪录片导演吴文光主持的“民间记忆影像计划”在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网站上线。

       以《流浪北京》(1990年)、《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 》(1993年)、《亮出你的家伙》(2010年) 等纪录片为公众所熟知的吴文光,在2010年初开启了他的“民间记忆影像计划”,旨在建立发自于乡村的历史记忆档案。该计划上线后,将成为中国独立纪录片和现代中国口述历史的宝贵资料。

       2009年夏,吴文光开始采访并拍摄农村老人,讲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回忆。很快,他的学生和另外一些看过采访视频的年轻人受到感染,他们也回到自己的家乡,拿起手中的摄像机,采访并记录下家乡老人关于20世纪中叶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忆。这场个人的“饥饿记忆”采访,至2010年夏,滚雪球般演变为覆盖全国20个省份的“民间记忆影像计划”。

       这一计划由吴文光的草场地工作站负责,目前已经采访了至少246个村庄的1220位老人。采访的内容除了“饥饿记忆”外,也涉及到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大跃进、四清运动和“文革”。访谈的文字记录都发布在草场地工作站的博客,上面并有部分讲述者的个人资料、个人史,以及这些年轻采访者的回村笔记。在采访过程中,他们也尽力扶助困难老人,根据草场地博客上的信息,至2014年6月他们已经扶助了至少60位老人。

       对参加这一计划的年轻人来说,采访的过程,也是重新发现故乡、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以及重构自身历史认知的过程。他们要在采访中不断地调整教科书上宏大历史叙述与讲述者个人历史遭遇之间的距离,发掘出快要埋藏在尘土中的历史细节,逐步加深对“过去”的理解,建立起自己与先辈之间的关联。

       长久脱离故土,使这些年轻人在刚进行采访时,不可避免地对乡村的人与物,存在相当程度的隔阂与陌生感。但在采访逐步展开后,这种不适就慢慢消除了。对部分采访者来说,更大的困难来自家庭的反对。他们的父辈,普遍比他们更为谨慎和小心,对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自然是倍加警惕。与父母的争执,是许多采访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对历史真相的好奇,终于使他们跨过了父母设定的界限。某种程度上,他们所找回的,不仅是正日渐消失的历史记忆,也有这个时代经历长久的波折后慢慢消磨掉的勇气。

       2012年10月,吴文光和他的三名同事远赴美国杜克大学放映了“民间记忆影像计划”的部分视频。在这个访问过程中,他们决定将这个计划的采访成果都交由杜克大学鲁宾斯坦图书馆保存。2013年秋,他们将首批1150段采访视频交予杜克大学,并于2014年秋再次远渡重洋,协助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编辑整理视频和采访文稿。如今,经过整理的51段视频已经上传至杜克大学图书馆的网站,其中部分访谈记录已翻译成英文。除了这些编辑过的视频外,很多未被编辑过的采访视频也能观看,并且都附有相应的文字记录。在后续经费没有中断的情况下,明后两年将会整理并上传越来越多的采访视频,供世界各地有兴趣了解这一段历史的人观看。

       吴文光和他的同伴们选择把镜头对准农村的老人,既是要保存历史,也是要为他们发出声音。这显示了他们对“民间”的理解:不仅是不同于官方,更是那些在历史进程中失语的、蜷缩在时代角落的群体。记录下这个群体的回忆,既是增加了一批了解过去的材料,也是以底层声音平衡构建历史的努力。一直到现在,这个计划仍在继续,但随着老人们越来越多地离开这个世界,留给采访者们的时间已经不再充裕。他们在捐助老人之余,也会努力设立乡村图书馆,丰富乡村的文字活动,并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在他们的回村的笔记和照片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孩子们坐在爷爷的身边,听着他向远方来的年轻人讲述他们未曾听说过的故事。历史、现实、未来,老年、青年、少年,在这一个个乡村小屋中,无比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这大概是吴文光一开始独自行动,拿着摄像机去搜集“饥饿记忆”,所未能想到的结果。
      
       “民间记忆影像计划”地址:http://library.duke.edu/rubenste ... memoryprojectpilot/
      
部分口述节选

口述人:程福琴(女,1955年出生,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红庙乡北堤村)
       成食堂那时候我还记得呢,成食堂
       给河里捞的杂草,弄那龟孙造的锅饼,就这么拍,拍成锅饼
       一吃甜咕咚的,恶心死了,这会儿一忆啊,那真是甜咕咚的
       打糊糊,你姥娘自己去,你姥爷那会儿没在家
       有劳力,就多打给点儿,打给一勺
       有的小的没有的,人家不给  老的舍得吃啊,不舍得吃  拿个罐子
       拿个罐子,去打去
       就那食堂里,就吃那龟孙造的苲草
       ……
口述人:彭金秀(女,1931年出生,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白云镇鸡鸣桥村)
       彭:彭经陆是我二舅。
       二舅的那些事你就不要拍进去了。
       外公得病的时候我都没有去。
       外公得病了是听二舅说的。
       二舅在食堂给外公端了点饭,做甜酒给外公吃。
       甜酒还没做好大舅偷偷把它吃了。
       问:真的是大舅偷吃了甜酒?
       彭:你大舅饿的像个神经病。
       ……
口述人:吴廷易(男,1937年出生,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白米乡龙聚村)
       饿了,做活路时,一边做一边吃胡豆豌豆,边做边吃,饿啊,充饥。你必须得晚上出去偷点啊,为了生活啊。我们这里靠河边,土地条件还好些,有菜地,晚上可以去偷点菜。白天干,晚上出去偷,不能偷太多,发现了会罚你,背个背篼,或者整个包,菜豆就装在里面。当时叫“偷青吃青”。
       为了生存,除了当干部的(他们吃仓库公家的粮),百分之百的人都在偷。那时偷没人笑你,搞不好晚上去偷,还碰到别的人也去偷。刘家那几个兄弟,也偷。我有次去偷,有月亮,看见地里有人,就是刘家的,见面说:哦,你呀。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249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2 07:07 , Processed in 0.0848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