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98|回复: 0

那一代名叫“文革”的人们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5-4-2 01: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研究者发现,随着文革的到来,“政治正确” 的名字变得更流行、人们取名更爱随大流、“热门” 的名字保持热门状态的时间更长久。
      
张跃然      / 政见观察员
      
      相信所有经历过动荡年代的中国人,都能深刻地体会到政治对于私人生活、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力。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试图通过严谨翔实的数据分析确证这一点(如《文革动荡减少了门当户对的婚姻比例?》)。近期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就分析了文革如何影响人们为孩子取名的习惯。研究者发现,随着文革的到来,“政治正确” 的名字变得更流行、人们取名更爱随大流、“热门” 的名字保持热门状态的时间更长久。
      
      基于对理论文献的拓展和现有的历史档案与轶事,研究者提出了两条政治运动影响人们取名习惯的机制。第一,在文革到来后,某些名字变得政治正确,而另外一些名字变成反革命、觉悟低的代表。随着 “破四旧” 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生活中几乎所有文化元素都被打上了 “正确” 或 “错误” 的标签,所有日常文化表达都被冠以了政治意涵,名字自然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轰轰烈烈的改名运动也应运而生——从改街道名到改人名莫不如是。广为人知的一道谕旨将 “宋彬彬” 改 “宋要武” 便是其中一例。自然而然的,那个年代的父母为孩子取名时,会尽量选择贴合主流政治话语的 “政治正确” 名字,如 “卫东”、“学军”、“文革”、“永红” 等。
      
      另外,文革到来后的风雨飘摇感,刺激了人们通过随大流以获取政治安全的意愿。文革中的政治运动特点使得个人命运变得极为不确定——任何人都有可能被当成批斗对象、打成反革命,遭受无妄之灾。这一遭灾不仅和社会职业、地位等关系不大(十分随机),而且背后的原因常常令人匪夷所思。不知道哪句话说错、哪件事办错,就被人揪住把柄打成了人民公敌。在这种情况下,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随大流、不显眼,成了相对保险的策略。这一策略体现在取名上,让 “主流” 的名字变得更有市场并且经久不衰。
      
      通过从公安部公民身份信息中心购买的数据,研究者分析了从 1964 年 1 月到 1969 年 11 月这一区间内在北京出生的男孩的取名情况。作为文革肇始之地,北京无疑是用来研究政治运动如何影响取名风尚的最理想案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研究者将 “文革” 看做一场自然实验,试图从 “文革前” 和 “文革后” 的对比中寻找结论。理论上说,一个自然实验的研究设计要想严谨,需要找到一个 “对照组”——一个各方面都和北京十分相似,但没受到 “文革” 这一 “实验干预” 或所受干预较轻的案例。这种案例显然是不易找到的。在缺乏对照组的情况下,研究结论要想有说服力,必须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文革前和文革后的北京,除了是否发生文革这一因素外,其他各方面并无不同。所幸的是,这一假设看起来符合史实,从而为研究结论的可信性提供了基础。
      
      研究者发现,文革开始后,贴合主流政治话语的名字大为流行。在对一些经历过 “红色年代” 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后,研究者们确定了一个 “政治正确名字” 的名单。他们进而发现,在 1966 年夏天之前,北京新生男孩最热门的 30 个名字中,只有 7% 属于 “政治正确名字”,而到了 1966 年 5 月,这一比例提升到了 10%, 到 9 月份更是暴增到 25%。研究者在尝试了多种定义 “政治正确名字” 的方式后,发现这一趋势一直十分显著。
      
      研究者还发现,文革开始后,父母给孩子取名时 “随大流” 的现象显著增加。在 1966 年三月前,每个月最流行的 30 个名字只覆盖了当月出生男孩的5%左右,而到了 1966 年九月,这一数字翻了倍。在这一时间段内,最流行的 1000 个名字覆盖全部新生男孩的比例从 35% 上升到 45%。换句话说,“主流” 的名字变得更加 “主流”,而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敢给孩子取 “小众” 的名字了。与此对应的,这些主流名字的主流地位也变得更加稳固,不容易随着时间推移而降温。
      
      这些研究发现无疑再次向我们揭示:当文化仅剩下了政治符号意义之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表达会遭受怎样的扭曲。而在这极端的案例背后,也不应忽视在任何时空、任何社会,文化(风尚)和政治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个人人争叫 “文革”、“卫东” 的年代已经远去,但政治的身影依然游荡在我们文化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参考文献      Obukhova, E., Zuckerman, E. W., & Zhang, J. (2014). When politics froze fashion: The effec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n naming in beijing1.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20(2), 555-583.

http://www.wxuse.com/thread-96671-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4 04:30 , Processed in 0.0751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