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45|回复: 0

卸甲一书生:就毛泽东反对装修房子的“故事”答客问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帖子

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
发表于 2015-1-30 10: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神“西子”与“一池清水”的诱惑/ Q! i( L$ y' Y$ O5 b) @
          ——就毛泽东反对装修房子的“故事”答客问) A2 Q, M4 Z5 N0 D+ ]8 n1 M' F. j

# ^1 o& ~$ u% e  h+ a先来看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6 V# c. q6 m* ^

6 f4 i" ~: }3 c5 T5 d1.《叶子龙回忆录》说:“解放后毛泽东经常到杭州,开始时住在刘庄招待所。后来,为改善毛泽东的居住条件,地方政府对招待所进行了装修。毛泽东再到杭州时,发现了这一变化,很不满意,坚持搬到别处去住,从此再也没有住过刘庄。”相关文字于2007年9月16日在中国文革研究网上发表,帖子题目是《叶子龙:杭州刘庄招待所是毛泽东的“别墅”吗?》
8 Z- [3 K/ {' p9 G. R  {6 e7 t . M5 q  y" O2 Z! }
2.毛泽东入住中南海菊香书屋后,坚持勤俭节约。1966年,他于7月18日一回到丰泽园,发现园内所有的房子都修茸一新,正房向阳一面还新修了一道双夹道走廊,安上双层玻璃。毛泽东大为不悦,因为这样的修缮未征得他同意。他搬到中南海怀仁堂东侧的房子里去住了,一直住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住了十年。江青则在钓鱼台另住。毛泽东的新住处,人们通称“游泳池”,因为他住在游泳池旁。那游泳池,是毛泽东用《毛泽东选集》的稿费修建的。喜欢游泳的他,这样不出中南海也能游泳。游泳池分室内、室外两个。毛泽东住在室内游泳池之侧。他的住处,有一间不大的卧室,另有一间大厅,那是书房兼客厅。电影、电视和新闻照片中常常出现的,就是那间大厅。”(香港《文汇报》记者阮纪宏《张玉凤回忆在毛泽东身边的日子》)。% \7 ^4 [# `" Z& l9 }
3 ^+ t; M- z. L! b! q! I0 _
自从对毛泽东的日常生活有了些研究兴趣之后,笔者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指出某个大家非常熟悉又令人感动的故事并不真实。在此,笔者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这两个故事也是编的。- w1 {5 X. O: d! ?, Y6 [
2 B# @" O# S1 [3 g3 I' M0 c$ v
先说杭州的刘庄和汪庄。: _2 L' U6 N7 u3 O& I. B$ r5 `9 x

1 z% \; Q! a' O刘庄位于杭州西湖畔的丁家山景区,依《红楼梦》大观园设计建造。它面对苏堤“六桥烟柳”(即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背仰双峰,一览湖山胜景,是近距离观赏苏堤全景的最佳去处。建国后,经著名园林建筑家戴念慈重新设计,更呈现了楼台隐现、回廊曲折、临湖依山、清新优雅的景观,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丁家山半山腰处,有一绿色琉璃瓦面、上饰金黄色瓦翅角的楼房,以围廊亭阁相护卫,这就是当年毛泽东住的一号楼。
% H% h4 n% z% l. H' l. E
0 a0 o5 v! p6 w  t  Y7 T% Q但“据当时刘庄警卫汪龙和告诉中新网记者,1953年毛泽东解放后第一次来杭州时就住在刘庄,在汪龙和的记忆里,当时的刘庄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是破烂不堪的。‘那时候的刘庄只有一层楼,刮风的时候楼板都在响’。”(《81岁少庄主重返杭州刘庄 西湖第一名园成国宾馆》)所以,浙江省委于次年决定把刘庄建为国宾馆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将昔日的韩庄、杨庄、康庄、范庄揽于其内,面积达36万平方米”(《百度百科•刘庄》)。从1953年到1975年,毛泽东去杭州40余次,多住刘庄。如1957年毛泽东到杭州,即与江青住在刘庄宾馆,并未有听说他对1954年这场大规模改建有任何意见。为什么到了1959年,仅仅因为地方政府对刘庄进行了装修,远比1954年动静小的多,费用也无法与那次改建相比,毛泽东会“很不满意”,坚持搬走?再来看看汪庄的情况。它原是安徽茶商汪自新1927年所建别业,1950年代经过修建,新建主楼、配楼、连廊以及宽广草坪、雪松树丛。这里所说的1950年代显然是指1957至1958年间。汪庄宾馆(今西子饭店)网页自我介绍1958年1月开业,曾专门调查过毛泽东故居的杨庆旺说汪庄于1958年修建,1959年投入使用(杨庆旺《毛泽东旧居考察记》第593页)。毛泽东搬进汪庄后,很高兴,常对工作人员说:“湖南、北京是我的第一、第二故乡,浙江杭州是我的第三个家。”(西子宾馆主页)
! S+ ]8 c; j: d- ~ ! k" p+ H+ \% U6 w
再说菊香书屋和游泳池。" E- D! X' {, _
7 Z5 \" M" y% H! h# P, D+ ^+ e7 T1 }+ w
北京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是清代建筑。据参加丰泽园修缮工程的田恒贵工程师介绍,毛泽东入住后,对其进行过大大小小的局部或全部修缮。1951年,田恒贵进入中南海工作后主持的第一个工程,是给毛泽东和江青建卫生间。一年以后他们把院内走廊加高了,并做成了用玻璃和木石材料封闭式的。1956年,又拆了东边的西六所建筑,院子不断扩大,增建了毛泽东及身边工作人员活动用的乒乓球室。还重修了卫生间,为毛泽东换了个大浴缸。1958年对菊香书屋进行改造(称“06工程”),是当年中南海最大的工程,院内所有建筑的房顶全扒掉了,将墙增加了高度,做了通风道,然后重新做了房顶。房屋外的走廊也全部拓宽了。房间内的地也都改成了硬木地板,还将毛泽东居住的房屋的窗户都扩大了,做了双层的钢窗(田恒贵口述,王凡整理《中南海内修缮工程杂忆》,载《文史参考》杂志2010年第16期)。可见住房“安上双层玻璃”并不是1966年的新发明,1958年就有了。当时他并没有说什么,为什么8年之后会不满意呢?) c0 s, _) u. W  ]& B1 p: K. r
" q2 _9 i2 O- H4 _6 w. h4 L. ?" D$ E
看一看毛泽东对维修自己住房的态度,也蛮有意思。田恒贵说:“在改造之前,菊香书屋院子里的走廊是明廊,北房和南房之间有东西两个配廊连接,其中转角的部分走廊比较低矮,也没有封闭。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感到,与毛泽东高大身材相比,走廊就更显得低矮,虽然实际上碰不到毛泽东的头,但看着老让人生出要碰到毛泽东头的担心,让人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另外,毛泽东的卧室和工作的房间里面是不通的,要从外面的走廊走。然而毛泽东常常顾不上穿外衣,就从这边的房间去那边的房间。在春暖之前、秋凉以后,只穿睡衣经过没有封闭的走廊,就容易被风吹到受凉感冒。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早就提议把院子里的走廊重新拆修加高,并封闭起来。开始毛泽东不同意,但在他因此受凉感冒后,又经过反复解释劝说,他才不反对了。”“从1954年到1958年,围绕毛泽东居住的菊香书屋的改造问题,曾多次做过计划和设计,画好了改造的图纸。但毛泽东一直都不让修,说国家困难,能节省就节省。在毛泽东的一再反对下,菊香书屋始终没有大动土木,只是做了几次小的修葺改动。”“到了1958年,菊香书屋的改造工程再次提上了日程,领导分别让田恒贵和另一名工程师梁炳亮各搞一个工程设计方案。他们两人的设计图画出来后,毛泽东的“大管家”叶子龙和罗道让又在此基础上,各自做了修改,画出草图。两份草图被送到毛泽东那里,他最后选定了叶子龙的那一份。本来毛泽东是不同意对自己住的房子进行修葺的,身边的人员做了很多的工作。他们解释说房子实在是太旧了,长时间没做过整体修理,房顶渗漏,柱子的漆都脱落了,这样将加快古建筑的损毁,必须进行适当的修理,才有利于古建筑的保护。毛泽东这才被说服了。”(田恒贵口述,王凡整理《中南海内修缮工程杂忆》,载《文史参考》杂志2010年第16期)& }8 {% c$ q/ i$ x# i

9 K  m7 S4 h% r! {+ `/ A    归纳以上,可以得出几点结论:一是毛泽东的住房维修(或装修)都是趁他不住的时候完成的。他来后对住房的第一印象,决定是继续住还是另找地方,满意还是不满意。二是毛泽东确实对房屋改造有不赞成的时候,但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审阅并批准了工程设计草图。三是毛泽东于1958年批准了当时中南海最大的“06”工程,但第二年到杭州看见刘庄的装修却很不满意。3 o3 F3 `5 O2 m
+ Y4 s% `5 A: u
轮到说游泳池了。其修建时间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来自在中南海负责修缮工作的工程师田恒贵。他说该处原系为方便毛游泳,1955年由中央建筑设计院设计,由北京市第五建筑公司负责施工的室内游泳池(田恒贵口述,王凡整理《中南海内修缮工程杂忆》,载《文史参考》杂志2010年第16期)。另一个说法来自专门负责修建中南海游泳池等建筑的工程师王爱深。他说:“中南海室内游泳池是一九五四年开始修建,一九五五年秋天大约九月或十月完工的。游泳池南端的太阳光室是一九五九年扩建,一九六○年春天才完工。”(《历史的真实——评李志绥〈毛泽东私人医生的回忆〉•第三章》)。建筑内除游泳池外,还有门厅、更衣室、淋浴室,东南角有供其休息的一间住房,南面有供其会客的大厅。因为喜欢,毛泽东经常在此住宿,1966年以后长住,所有物品仍放在丰泽园,并从那里的厨房把饭做好送过来吃。; X$ S/ ?% g9 \  F

8 ^: H, `" O# m  z  s" i9 A0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移居游泳池?张玉凤说,毛泽东因为未经其同意而修缮菊香书屋。但专门负责修缮中南海房屋的田恒贵工程师却提供了另外一种看法。他说自游泳池修好后,毛泽东时常来住。至于1966年正式搬到游泳池的原因,则是“是因那里的房间都是落地大玻璃窗,比菊香书屋更敞亮”。1957年11月2日跟毛泽东访问苏联的警卫局副局长王敬先发现,毛泽东住的房间都是落地大玻璃窗,他住在这样的房间里心情好像特别好,对这样敞亮的房间很喜欢。从苏联回国后,王敬先将他的观察告诉了周围的人,于是人们有了毛主席喜欢大玻璃窗的印象。菊香书屋经过这样的改造后,毛泽东确实比较满意。8 U* ~; o& V3 n; }+ @( z

) |+ l" J  E2 K田恒贵还纠正了张玉凤的另一个错误说法,即毛泽东用自己的稿费修建了中南海室内游泳池(事实上还包括旁边的室外游泳池),说毛泽东从稿费中拿出5亿元(旧币,相当于新币5万元)支付的是玉泉山小游泳池的费用。而中南海游泳池项目是由当时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办管理局局长邓典桃批准,中央建筑设计院设计,北京市第五建筑公司负责施工的,田本人参加了游泳池外墙的粉刷、装修,游泳池内部的部分配套项目施工及后来的维修工作(田恒贵口述,王凡整理《中南海内修缮工程杂忆》,载《文史参考》杂志2010年第16期)。
; i; \# j( @+ }3 x: b" e2 M . i6 t# h$ ^( @' L# ~' B8 u, Q
看看1966年7月18日毛泽东回京之前做了什么,或许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他的决策原因。原来,此前他继1959年之后第二次回到故乡,住在“白云黄鹤”的“西方山洞”(滴水洞)里,后来又到了武汉,在一片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中畅游长江,回京后即发生移居游泳池之事。这期间有什么令他不快的事情吗?! E/ T& E3 u8 x  c$ e- C9 c

$ u  W( A" b: s. Y张玉凤说是毛泽东因为未经其同意而修缮菊香书屋而不高兴。让毛泽东不高兴甚至因此移居肯定犯了大错误,主其事者“摊上大事了”。1953年因为江青自作主张修了玉泉山一号楼小游泳池,毛泽东非要让她写检讨,并且拿出自己5亿元(旧币)稿费替她付账。那么这次有哪位主事人受到批评,甚至写了检讨?' h  F/ G# e* }* W' o
: ~+ j  c4 T/ D+ R( s
只要不是智力太差,谁都明白修缮一下旧宅和建造一座新宅,哪个花费更大;哪个是勤俭节约,哪个是铺张浪费。但上述两个故事共同的诡吊结局是:每当“故事”中的毛泽东从节俭出发,对原住房装修(或修缮)表示不满而搬走,结果却总是住进一座更新的房子!3 x% N% R- X7 w0 N* v

* ]+ e8 ?1 A8 n6 g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96&id=91970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5-7 10:11 , Processed in 0.1000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