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十年前,友人送笔者一册美国女学者罗克珊-维特克的英文版原著《江青同志》(Roxane Witke:Comrade Chiang Ch’ing, Boston?Toronto: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7)。当时感到奇怪的是,这样一部经过与传主近距离接触及长达60小时谈话后完成的、有关这位文革时期最显赫人物的严肃而又立场超然的力作,为什么在面世十多年后,在海内外都尚未有中文版?至今,匆匆又过了十年,仍然未见其中译本,这确实是很令人惋惜的。
罗克珊·维特克于1972年应邀访华时,尚是一位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Binghamton)任教的青年学者。她毕业于史丹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六十年代末在台湾作研究工作,专攻中国近现代史,懂中文,能以汉语会话。1970年,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完成她的博士论文《五四运动时期对妇女态度的转变》,获哲学博士学位。此前,与罗伯特?林顿合著有《〈红旗飘飘〉文集指南(The Red flag waves: a guide to the Hung-Chi piao-piao collection),1968年由柏克莱分校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出版。可以说,她在当时美国人数不多的中国问题学者群中虽不算大家,却也小有名气。
1977年,《江青同志》由维特克授权Little, Brown and Company在美国印刷,在美国和加拿大同时发行。该书共549页,除“序言”外,共分五大部分十九章,“邂逅”为独立的第1章,第一部分:成长期,内含四章:2、叛逆的童年;3、入党,坐牢;4、从左联到舞台中心;5、上海电影圈的留痕。第二部分:在边区,内含三章--6、在延安通向毛的道路;7、延安的大众文化;8、走向北京。第三部分:幕后,内含三章--9、五十年代的深居简出;10、北京与莫斯科;11、再梦红楼。第四部分:文化革命,内含四章--12、设置舞台;13、在游泳中学会游泳;14、反潮流;15、林彪--玩火者。第五部分:文艺界的女主人,内含四章--16、革命剧场;17、歌舞中的豪情;18、施展拳脚;19、第十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