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56|回复: 0

苏双碧谈新版《吴晗传》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918
发表于 2015-8-29 23: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晗传》是苏双碧、王宏志这一对史学教授的心血之作。苏双碧是吴晗生前的秘书,北京历史学会惟一的专职干部。"文化大革命"初期,参加过以邓拓为组长的《海瑞罢官》问题讨论写作组,虽出于"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促进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得以健康发展"的真诚愿望,却在后来被扣上了"假批判、真包庇"的帽子,受到吴晗和"三家村"冤案的牵连。1978年11月15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苏双碧以一种大无畏的胆略,在《光明日报》发表长篇文章《评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将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立即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外电纷纷报道。香港报纸称:"中共开始批判文化大革命了!"苏双碧和王宏志,也就在那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写一部《吴晗传》,吴晗胞妹吴浦月等也极力鼓动他们写。他们认为,吴晗高尚的品行和学术上的成就,应该让许许多多的人们吸取,而吴晗惨遭"文字狱"的悲剧,更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的警策。

由彭真同志亲笔题写书名的《吴晗传》,于1984年8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成为当年京城畅销书。首印2.2万册,很快一售而空,又加印了两次。与其说这是对一部书的热烈反响,不如说是人民对十年浩劫之中特殊人物的一种怀念,对十年浩劫的一种反思。吴晗的挚友,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先生读完《吴晗传》竟老泪纵横,对苏双碧、王宏志说:"谢谢!谢谢!吴晗就是你们写的这样!"

几年后,《吴晗传》获中国传记文学评奖一等奖。

苏双碧夫妇却未因此陶醉,l0多年来,他们仍在尽力搜集有关吴晗的资料,尤其是关于"文化大革命"初期风云突变的前前后后。苏双碧说:有的要推倒重写,写吴晗这是关键时期。这不仅仅是吴晗个人的悲剧,从中可以发人猛醒的东西太多了,写出来很有意义。

苏双碧夫妇说,美国学者马紫梅女士,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观察吴晗与中国社会的特殊时期。写了一部英文的吴晗传记《时代之子:吴晗》,由曾越麟等译校后,1996年在国内正式出版发行。"我们也一直在考虑新版《吴晗传》,将当时不能写不宜写,但又是真实的内容写进去,进一步写出真实的吴晗、真实的历史。现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版《吴晗传》。付印前所有文稿(包括前言)专门送高层审定,保留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史料完整,我们很高兴。"

在苏双碧那宽敞、大方又充满书卷气的住处,我们在一种聊家常的宽松气氛中谈起了吴晗,谈起了新版《吴晗传》的三大修订之处。

"增加将近10万字主要是增加'文化大革命'的内容。过去我们写的时候,这段历史写得比较简单。当时提出来写'文化大革命'宜粗不宜细。再一个就是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所以只好从简。"

"吴晗的《海瑞罢官》案子,影响很大,实际上是一个'文字狱',对知识分子冲击很大。当时批吴晗,这个背景是比较复杂的。比如说姚文元那篇文章是怎么出笼?过去说是林彪、江青和姚文元炮制出来的。现在觉得这样写不太准确,因为林彪当时还在苏州休养。江青呢,这个人职务也不高,她没有操纵整个全局的力量。因此批吴晗这篇文章,涉及'三家村',涉及彭真,后来又成为整个'文化大革命'的一个突破口,这实际上是很大的事。"

苏双碧强调说:"对于这一点,我们在新版《吴晗传》前言中着重写了。要讲真话,讲真话是为了吸取深刻教训。江青在《为人民立新功》的文章里说过,如果没有毛主席允许,我是不敢去组这篇文章的。毛主席和斯诺谈话时也说了,他在北京找了三个人写,第一个人说吴晗是历史学家,不能批,第二个人也说不能批,第三个人是不敢写。这样才到上海组了一个班子。康生在一本《大事记》里讲了,在批吴晗文章发表前两个月,毛主席和康生讲过,要批吴晗的《海瑞罢官》,并说从阶级斗争角度来看,吴晗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以,姚文元的文章,是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现在对类似情况作了真实反映,比较符合历史事实了。"

一种经历过大思考之后的平淡和坦率,形成了一个大学者的风度。他话锋一转,接着谈起了修改有关吴晗《朱元璋传》的内容。他说:"社会上有一种观点,实际上是贬低吴晗的。说吴晗在解放以前写的《朱元璋传》,学术水平比较高。解放以后,吴晗为政治服务,写得比较差,没有什么学术味道。我们不赞成这种观点。因为吴晗解放前写的《朱元璋传》,叫《从僧钵到皇权》。40年代出版的。那个时候是抗战时期,参考资料很少,历史差错比较多。另外,吴晗自己说,一是为了稿费,当时生活困难,需要稿费;二是要骂几句蒋介石。所以他就写了这么一本书。

解放后,吴晗修改《朱元璋传》是不是为了迎合政治服务?实际上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吴晗是一个书呆子。毛主席当时确实说过,对吴晗提过意见:朱元璋是一个开国皇帝,又是农民领袖,要写得好一些。当时,学术界有一股风,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吴晗都在检讨,解放以前写历史不够科学。吴晗检讨的就是这本《朱元璋传》。范文澜是检讨写'孙权',生硬影射蒋介石。他们都强调写历史要讲科学,所以在这个时候,吴晗写《朱元璋传》是一心一意在史料、在观点上下功夫。他并没有去迎合政治服务,如果他想迎合,就不会写那么多,什么朱元璋限制后宫,不让后宫同外界联系。若通信或替外界传递信件,都要处罚。这些内容本来都是历史事实,但江青看了很反感。另外,他在《朱元璋传》中对朱元璋历史评价了几条,总体上是肯定的,但认为朱元璋搞特务政治、文字狱等等不行。吴晗写得很具体,按照条数的话,朱元璋的缺点比功劳还多。这正是吴晗正直之处。我们在新版《吴晗传》中对这些内容写得比较多,恢复了吴晗写《朱元璋传》的本来面目。"

"还有反右派,这是一个老问题,现在有些人对吴晗反右派有意见,认为他反右派不应这么积极。"苏双碧讲到此,看看我的反应,因为我知道吴晗的弟弟吴春曦和小姨子袁溥之都被打成右派,而吴晗一点也没有怀疑过这是"扩大化",这是"左"的错误,反而认为是弟弟和小姨子不对。苏双碧说:"吴晗从l942年开始,对党对毛主席,从来没有怀疑过。所以,他对毛主席发动这场反右派斗争,不认为是错误的。我们在新版《吴晗传》中用了一个'真诚的人犯了真诚的错误'的题目,写了吴晗在反右派斗争的表现。他是诚心诚意的,没有任何怀疑,诚心诚意到有点可笑的程度。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新版《吴晗传》在少奇百年诞辰之际出版,苏双碧说:"这是一个巧合。我们很推崇少奇同志'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那句名言。这恰恰也是吴晗,包括'三家村',以及许多曾有不公正遭遇的人们,他们的坎坷与光荣、耻辱与昭雪的最好注释!"

http://www.19zs.com/xiandai/d/4556/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4-19 22:33 , Processed in 0.0544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