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02|回复: 0

陈兵:难忘母校恩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4-7-22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难忘母校恩

                                  陈兵



    1964年,我从西城西直门一小考入了北大附中上初中,在此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那是初秋一个晴朗的天,阳光照耀着金色的大地,爸爸用自行车托着我的行李,我坐公交车到北大附中报到。因为家离学校较远,我是被安排在住校班学习,而高中班的学生都必须住校,这在那时北京中学是少有的。当年北大附中周围是空旷的原野,大片的庄稼地和菜地在秋色中显得勃勃生机,老远就看见了学校的三座大楼,这在北京中学中条件算是上乘的。我充满了自豪,这是我经过几年的小学学习,凭着自己的能力,通过公平竞争考入的好学校,也是取得人生成功的第一站。

    戴上北大附中的校徽,感到非常骄傲,确实我们学校很多高中毕业生都考入了北大,我们戴着附中的校徽就可自由出入北大的校门。其实北大附中的历史并不长,它是在1960年,按照当时的北大校长陆平提出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院四级火箭”的思路,把当时的北京104中改为北大附中,作为火箭的第二级,并从北大抽调了40多名骨干教师到附中任教,北大的教务长担任了附中的校长。北大附中得到了北大强有力的支持,很快成为北京的知名中学。

    的确,学校不愧为著名大学的附中,有30多名外国学生在我们学校学习,这在当时是北京中学仅有的两所接受外国友人子女的学校之一,其中有西哈努克亲王的儿子,美国黑人领袖的孩子,他们都分在各班学习,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学校各方面要求很严格,作息时间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每晚九点钟打熄灯铃,学生就要入睡,有值周老师和学生检查。清晨六点,学生们起来排队去锻炼,有时要从学校跑到人民大学以南,来回10里地,一日三餐排队唱着歌去大餐厅就餐,平时不能随便离校,只有周末才可回家。这样的军事化的有规律的生活使我们的身心健康茁壮地成长,同时培养了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品格。

    我们的学习是严格而愉快的。学校有许多课外活动小组,我喜欢文学,热爱写作,语文曹老师让我参加了“文艺之窗”活动小组。我们办壁报,发表大家的习作,使我越发与文学结缘,打下了良好的写作基础,受益终生。在后来几十年的生涯中,我把写作当作乐趣,又经过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水平逐步提高,如今已在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还出版了自己的文集,这些与当时母校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学校重视我们品格的教育,那时学校许多设施需要完善,就让我们参与建校劳动,以锻炼大家的意志,培养爱劳动、爱学校、不怕苦的品质,而且校领导、老师们身先士卒带头干。记得一个严寒的冬日,我们为铺校园的柏油路挖基础,天寒地冻的,钢镐刨下去只是一个小坑,手都冻得麻木了。这时姚副校长来到我们中间,拿起我的镐就干起来,大块冻土被刨起来,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笑着说:“你们年龄还小,劲儿也小,长长就行啦。”几十年过去了,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如今北大附中校园里的柏油路还是我们那时打下的基础,几次返校都触景生情,感慨万分。

    我们所在的班集体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这归功于班主任钱老师的辛勤工作。他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男生爱踢足球,便组织了班里足球队,课余时间亲自上阵与大家踢球。在当时学校的小操场上(学校有大、小两操场),课余活动时经常见到男生们在钱老师的带领下生龙活虎地踢球,引得其他班同学驻足观看羡慕无比。钱老师还会木匠活,周日放弃休息给大家做木枪,以便当时学军练拼刺刀用,事业心着实可佳,所以我们的班集体凝聚力强,被评出的五好学生最多,那时愉快的生活仍记忆犹新,钱老师至今得到大家的尊敬。

    那时我们刚走出少年时代,头脑天真无邪,我们的学习生活是美好的,大家住在学校里,每天见不着父母却每天你我他(她)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家都对自己的父母家庭忌口莫深,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共和国诞生后的第一代人,我们的父辈是那样的不同,同学之间的家庭存在很大的反差。我们班有一半同学是党和政府高官及全国知名人士的孩子,其余的有平民家庭的后代,当然也有被视为“阶级敌人”的子女。在那个年代,家庭出身就像一条拴在我们身上的锁链,左右着人生道路的前程。我佩服当时党的教育,不同出身的孩子都统一在一种思想的旗帜下,热爱祖国热爱党,即使父辈是多么的不一致。我也真佩服老一辈革命家教子有方,一位经过长征的老红军儿子,从来都对同学说自己的父亲只是个解放军的上尉军官,直到“文革”爆发,街头贴出大字报“炮轰”他父亲,才知是个将军。这位同学严格遵照父亲的嘱咐,没有显耀父亲的官职,没有在班里担任职务,来校或回家都是自己骑车或坐公共汽车。一切都相对公平,党与政府的清廉聚集了人心,所以在物资缺乏的年代能克服了那么多艰难险阻,在如此的氛围中我们也受到良好思想品德的滋润。

    本来,我们都应该挺有前途的,我们中许多人做的“北大梦”应该可以实现的。但事情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后来“文革”爆发了,北大首当其冲,北大附中成了重灾区。校长被打,老师被斗,大字报铺天盖地,美丽的校园被打砸抢糟蹋得不成摸样,我们被中断学业闹“革命”,1968年大家奔赴祖国的四方,上北大的夙愿终究没能实现,在当时的形势下,没有毕业照,没有告别留言,更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大家以为永远不会再相见了。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母校—-北大附中更加发展了,诸多学生在国际比赛中获大奖,我每次校庆返校时都感到很大的变化。2008年10月,母校专门为上世纪60年代的“老三届“北大附中毕业生办了返校活动,以弥补“文革”留下的遗憾。1000多名两鬓飞花的学生返回母校,与当年的老师见面,还补照了毕业像,这批当年遭遇“文革”,没有完成学业的“老三届”学生此刻感慨万分,特别见到当年被迫害最深的党支部书记刘美德,大家长时间地鼓掌,为她能挺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至今近80岁的高龄仍来与大家见面感到由衷地高兴。悠悠岁月四十载,未敢忘却母校恩,大家怀念过去的岁月,激动得难以言表,看到母校的巨大变化,又从心中感到欣慰。

              北大附中,我的母校,你永远伴随在我的生活中。



                             陈兵,原名陈沫,初67届5班学生

http://lvxin62892003.blog.163.co ... 880677820108722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0 08:02 , Processed in 0.1611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