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51|回复: 1

马文魁笔记:江青,联动是反动组织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4-7-18 00: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一篇“马文魁笔记”中涉及到北京中学生里的“四三”“四四”派,并且在“注 3 ”说明,“四三派”以江青4月3日讲话命名。“马文魁笔记”中还有一份 “蒯大富在汇报中首长插话”的笔录,注明讲话日期是4月3号,可能就是这次讲话了。
   这份抄件中江青明确说“联动是反动组织,也是反革命组织。”康生在讲话中严厉批评了卫戍区副司令“李忠琪”的讲话。关于“李忠琪”(或是“李钟琦”“李钟钰”)在上篇fhr和鲍昆先生的跟贴中做了讨论。从这份抄件的内容看,好象当从“李钟琦”,李显然讲了一番话,引起了“中央文革”的不满。但李的讲话可以肯定是4月4号做的,而康生在这篇4月3号的讲话中即提出了不满。这里有时间上的冲突。愿有识者教我。
   文革史的研究在国内处于一种不当不正的地位。首先是可以见到的著作和成果较少,原始档案也未公开;其次,还有一种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江青、康生之流的倾向。组成历史的,是一种合力,从历史的客观角度看,不仅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一股力量,而且这两个人本来就是两股,林集团多是军方将领,江集团成员多笔墨起家,开始他们互相利用,后来相互争斗。到1970年的“571工程计划”,林集团对江集团已经视若仇雠,而江青似乎于此时还在对林集团示好,这是有江青拍摄林彪照片为证的。林、江之间的冲突从何时肇始,迄今我没有见到过有力的解释。我总感觉,与对联动的镇压有关。这其实是我始终关注联动问题的一个隐衷。
   上一篇的“注3”部分参考了杨健先生著作《文革中的地下文学》里的叙述,至于“4·4讲话”的地点是“体育场”或是“体育馆”,fhr先生若是当事人,当从他的说法。
 
 
    蒯大富(注1)在汇报中首长插话  4·3
 
   江青:支左就是不应解散左派组织。军训(注2)中应采取明确态度。对联动要分化瓦解。
   康(生):首先一点,左派组织不能解散,否(则)您怎么支左。上面、下面、一个也不解散。
   江青:联动是反动组织,也是反革命组织。
   康(生):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不是首先按班级大联合,我看了李忠琪副司(令)员讲话,我看这讲话很有问题,不谈两条路线斗争,不谈毛主席路线,去反对刘邓路线是不对的。说高级干部在过去现在都有很大贡献,说父母对你们都有很大希望,你们父母打下了江山,你们父母是恨铁不成钢,说联动的思想基础是不服气,从不服气走向资(产阶级)思想,这些话,与中央路线完全相反,完全对立。
   江青:卫戍区在基本问题上是跟中央文革走的,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不理解,但不好这样对立。立场错误可以改正,更大的责任由中央文革来负。我这样(讲)话,可能你们说我搞折中主义。北京卫戍区在很多问题上是跟我们走的。对支持联动的人,是与我们有责任的。(王政委反联动)希望卫戍区能比较冷静的听听小将(注3)的意见,进行工作。小将们可以提出问题加以改进。如何壮大左派,大联合总要以左派为核心壮大组织。
  (陈)伯达讲三条意见:
   一,军训不能干涉,不要妨碍学生群众的文化革命运动,不要包办代替。大联合不能同解散等同起来。班级的联合要有适当条件,逐步实现,太急了是搞不成的,搞不好的。联合只能自愿,左派为主革命联合不能强迫。总不能强迫解散革命组织。
要支(持)左派,保持左派的优势。
   二,学毛著的哪篇不受限制。
   三,军训不能用的太多,3—4小时即行了,以利于斗批改。
 
 
  注1:蒯大富。文革中清华大学造反派组织“井冈山”的头头,为当时北京高校著名的“五大领袖”之一,其他四人是北京大学聂元梓,师范大学谭厚兰,地质学院王大宾,航空学院韩爱晶。蒯在文革结束后被判刑,现已刑满释放。
  注2:军训。1967年开始部队进入地方进行“三支两军”(即支持左派,支持大联合,还有一个我忘了;军训,军管)
  注3:“小将”。这是文革中特定的语汇,指“红卫兵小将”。
 
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3725_p_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8 00: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4·3讲话”,印象里应该不是“插话”。我从网上找到一份那天的“中央首长讲话”,感觉上应该就是这个东西。只是搞不清它和马文魁笔记的“插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下面是“4·3讲话”全文。 中央首长接见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代表的讲话(周恩来 陈伯达 江青1967.04.03)〖周总理、陈伯达、谢富治、江青、关锋、王力、戚本禹、张春桥、姚文元接见了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部分革命派代表,作了重要指示。〗 江青:解放军要支持左派嘛,不是支持右派嘛,左派组织都让解放军解散了还支持谁?这样不支持右派也支持了中间派,各学校内如果有许许多多的组织,当然联合不起来,但有几个大的左派组织,那就不能解散,要依靠发展他们。军训的同志要明确地表示支持左派,现在事实证明,把左派搞掉了,首先左派组织不能解散,解散了怎么支持左派呢? (康生看了李钟奇三月二十七日对部分学校老红卫兵(联动)讲话后非常气愤)康生:如果整理的讲话记录是准确的,不是有人造谣的话,李钟奇三月二十七日的讲话是完全错误的,他在这个讲话中不谈阶级和阶级斗争,不谈两条路线斗争,不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刘邓反动路线的斗争,完全是联动观点。什么“你们在座的都是高干子弟、干部子弟,(除了爸爸妈妈都有问题的)你们的爸爸妈妈在红军时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时期有很大贡献,你们要支持他们的精神”。通篇是在摆你们父母的功,完全是“联动”的,什么竟说出联动犯错误的根源是想不通,你站在哪个立场上?开玩笑。你们(指造反派)要带头干,不管谁说你们,你们不要怕,解放军要多看造反派的长处,可是李钟奇却说“造反派能革命一天,老红卫兵就不要瞧不起人家。”这是什么话。李钟奇同志你如果认为这讲话是假的,就应该公开登报辟谣,哪句话哪句话没有讲,要不然这句话是你讲的。这个讲话是“联动”的代表作,现在“联动”又活动起来了(指颐和园和八宝山)为什么他们老不解散?就是党内军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支持他们。 (李钟奇、傅崇碧不同意,起身辩解。) 江青、伯达:不要辩护了,叫你们支持左派。 康生、总理:你却支持“联动”,什么立场啊,好好听听大家的意见。 江青:我这几天正在担忧,好多天不见你们了,最近和谢富治同志谈过一次还是不放心,才今天来找你,果然今天这种鬼事发生了,我们在这一时期没有了解中学情况是有责任的,没有开会,也没听取大家的意见,记者汇报了一些,有点感觉,但由于忙于别的事情,拖下来,没有准确地听你们的意见,北京卫戍区在基本问题上是跟中央文革的,但有些事情不理解,这是可以克服的,更大责任在中央文革,但是中央文革没有让他们支持联动,左派队伍和首都兵团、红旗兵团不能垮,垮了联动就起来了,北京卫戍区在许多地方是和中央文革配合的,但有许多作法是不妥当的,卫戍区的同志要虚心听取小将的意见,要提出问题改进工作,要把左派组织恢复起来,壮大起来,大联合哪能不以左派为核心呢? 谢富治:后来发生许多事情,我告诉了卫戍区,没抓紧,我有很大错误,就是没有及时检查。中央文革没责任,我有错误。 江青:关于复课闹革命,你不复课,他不到学校,怎么革命,不到学校怎么斗批改,大家都到家里去,运动怎么搞? 谢富治:要把联动搞垮,必要时军训停下来为左派服务。左派组织不能解散,这样干不行,这怎么叫支持左派?联动这样嚣张,不象话了。(指左派)都不要解散。 周总理:大学,中学红代会各出两人,中央文革出一人,解决这个问题。(指解散组织)否则我就亲自出马了。 左派红卫兵哪有选举的?!(周总理、陈伯达、江青哈哈大笑) 东城某部军训首长说:首先是班级大联合…… 周总理:什么首先是班级大联合?首先是革命的大联合,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大联合。 文元:搞目前的“三结合”革命委员会和以后的文化革命委员会,文化革命小组不一样,前者是临时的权力机构,后者是群众性的长设组织,前者不能用巴黎公社选举方法产生,后者才能用巴黎公社选举方法产生,搞临时“三结合”,要由群众中产生的左派和革命干部,解放军结合。 陈伯达:(总结)我来说几句,征得李钟奇、傅崇碧同志同意,第一条,军训不能干涉,不能阻碍学生群众文化革命运动,大联合绝不能同解散等同起来,班级实现大联合必须是逐步的,要有条件的,这就是必须是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大联合,要逐步形成,太急了不行,联合只能自愿,不能强迫,搞联合更不能强迫解散革命群众组织,这是第一条。军训中搞三结合,大联合必须由左派为主体,(江青补充,必须由左派领导,左派在些地方是弱小的,单薄的,必须让他们领导,才能团结大多数孤立少数,抗战时期,我们的力量不是也很小吗?但是必须由我们来领导。)(康生插话:学校里必须由左派掌权,然后运用权利搞全校的文化大革命运动,镇压打、砸、抢分子)第二条,学习毛主席著作,哪一篇都可以学,不能只限制在一个范围内,有人读《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有什么不好呢?我看很好吗,高兴读多少就读多少,军训时间不可再多,主席一贯不主张太多,一般三小时,最多不可超过四小时,以利准备斗批改。第三条,在军训期间应该定期总结经验,可以从几个方面,从军队方面来总结,从学生方面来总结。 江青:最近中央决定播送林彪同志最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今天在座同志的问题,林副统帅都能够满意的答复。

发布者 :徐绥之 (2006-03-16 18:04:36)  回复  




人民解放军“三支两军”,原指军队对地方的整体概念,不是某个部队到某地就必须全方位体现“三支”。 支工、支农较为具体;支左的面就广了,要求军队支持社会各界消灭派系实现大联合,积极扭转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因此,不存在其他说法。

发布者 :fhr (2006-03-10 12:06:02)  回复  




对于“三支两军”的“三支”还有一个解释:最初解放军进驻地方提的“三支”是指“支左 支工 支农”,后来的工作中又有引申的意思,例如:到学校去,没有工人和农民,有学生联合会、有左派。那就支持左派和支持大联合。后来有的单位成立了革委会,又提支持革命大联合或红色革命政权.....,不知这个说法对不对??

发布者 :三进三城 (2006-03-09 22:23:35)  回复  




呵呵!我把两个“匿名”视二为一了。 多年前,遇罗克的弟弟遇罗文曾给我讲过北京大兴农村文革大规模杀人事件,讲的很细。后来看到过一个调查报告,很惨烈。其他就基本没怎么见过了。这方面的缺失,将使这段历史残缺,应该有人有机构来考虑做这件事了,再晚人又走的差不多了。————所言极是!!!

发布者 :fhr (2006-03-09 12:05:48)  回复  




fhr你好,我没说问问农民呀?你是否把4楼当成我了?不过倒确实也提出一个问题,对于大跃进的农村调查后来很多,多是记者们做的。但文革中的农村情况确实很少见到材料。多年前,遇罗克的弟弟遇罗文曾给我讲过北京大兴农村文革大规模杀人事件,讲的很细。后来看到过一个调查报告,很惨烈。其他就基本没怎么见过了。这方面的缺失,将使这段历史残缺,应该有人有机构来考虑做这件事了,再晚人又走的差不多了。

发布者 :鲍昆 (2006-03-09 10:28:18)  回复  




杨浪,人民解放军的“三支”应为“支工、支农、支左”,这事儿我清楚,我是69年2月入伍,“九大”以后被派往我部在呼和浩特铁路局支左的部队中任放映员,这10个字都印在脑子里了。 匿名先生,文革历史对绝大多数经历者来说,虽深陷其中确难解其祥,这就是历史给出每个人的不同角色的局限,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很自然是要从身边事谈起,这在文革回忆热的今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文革史的研究在国内处于何种地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方方面面的回忆收集整理出来,以史学研究的方法加以梳理,任何以偏概全的说法都是应该剔除的。不妨把您了解的农民对文革的态度讲几个例子,让我对那段历史了解的更全面些,也算我替鲍昆先生问问文革中的农民吧。

发布者 :fhr (2006-03-09 00:19:56)  回复  




楼上的:没问问那些农民,他们失去了什么?很多年没见过你这样的人了。

发布者 :匿名 (2006-03-08 10:34:38)  回复  




文革史的研究在国内处于一种不当不正的地位.主要是不全面,只是一部分人讲,让一部分人讲。一部分人也只讲自己的痛苦史,只讲自己的利益、得失。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文革是什么就不知道了。我知道农民对文革的认识和态度,与当官的,与城里人完全相反的。他们从文革中得到了许多平等,还有尊重!

发布者 :匿名 (2006-03-08 08:37:28)  回复  




杨浪,“到1970年的“571工程计划”,林集团对江集团已经视若仇雠,而江青似乎于此时还在对林集团示好,这是有江青拍摄林彪照片为证的。林、江之间的冲突从何时肇始,迄今我没有见到过有力的解释。我总感觉,与对联动的镇压有关。”最后的揣测应该是不符合逻辑的。江青的这篇讲话非常早,那时江和林之间还亲密无间,而且“联动”和“血统论”基本是一个大事件,但这个事件在整个文革利益集团的残酷斗争中,并不是主要矛盾。从两集团当时的共同利益来看,消灭高干子弟的联动组织是没什么二话的,非常符合他们的共同目标——把老干部的强大势力彻底推倒。江、林的分道扬镳应该始于九大和之后,因为九大在法理上林集团获得接班的名义,党内的势力倾向开始向林倾斜,矛盾自然开始。但是你提出一个最有趣的问题,就是江青在林暴露之前还在吹捧林,迄今没见到任何材料显示江的真正动机,是在毛的授意下的拉拢或施放烟幕弹,还是江自始至终蒙在鼓里,并不知晓毛的意图?在没有材料的臆断下,应该是前者。那就真是挺阴险的了。政治化的人不但是流氓,更是婊子。

发布者 :鲍昆 (2006-03-08 01:42:08)  回复  




一说到考据,就只有听的份儿。 组成历史的,是一种合力,从历史的客观角度看,不仅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一股力量——为这一见解一击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00:22 , Processed in 0.0312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