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90|回复: 0

关向光:文化大革命專題研究教学大纲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2-11-3 12: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學年學期96學年度第2學期
開課單位東亞碩一
課程名稱(中)文化大革命專題研究
(英)Selected Topic on the "Culture Revolution"
授課教師關向光 職稱專任 副教授
學分數3.0
修別選修
先修科目
[align=-webkit-center]本課程延續碩士班的「中共黨史」,縮小探討範圍,以中共「文化大革命」為主題。

課程目標
本課程延續碩士班的「中共黨史」,縮小探討範圍,以中共「文化大革命」為主題。
課程大綱
規定每周進度,然後同學自行分配每周的閱讀心得報告範圍。適合已修過「中共黨史」的同學。本課程主要依序讀下列三本論文集:

1.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再論文化大革命》,台北:風雲論壇,1997。
2.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
3.Joseph, William A., Christine P. W. Wong, and David Zweig,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另外,視選課人數適當選讀(若選課同學中有人在「中共黨史」課堂上讀過便不再讀)若干有關文革之專書,包括:
1.王紹光,《理性與瘋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
2.唐少傑,《一葉知秋:清華大學1968年「百日大武鬥」》,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3.徐友漁,《形形色色的造反:紅衛兵精神素質的形成及演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
4.馬繼森,《外交部文革紀實》,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5.陳佩華,《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和經歷》,台北:桂冠,1997。

如果沒修過本所碩士班的「中共黨史」課程,建議先自行閱讀下列二書,以免因缺乏相關知識背景而發生閱讀的困難:

1.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修訂版,上下,台北:聯經,2001。
2.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
上課進度
02/18 導言

02/25 定義、根源與意識形態
蕭喜東,〈「兩個文革」,或「一個文革」?〉,載於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再論文化大革命》(台北:風雲論壇,1997),頁136-172。
王毅,〈「中央文革」生成和運作方式中的歷史文化基因〉,載於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頁222-252。
牛大勇,〈蘇聯非斯大林化運動與中國「文化大革命」的起源〉,載於李丹慧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頁367-388。
龔小夏,〈文革及毛澤東的偽激進主義意識形態〉,載於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頁2-28。

03/03 文革暴力(一) 
徐賁,〈論文革政治文化中的恐懼和暴力〉,載於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頁53-80。
宋永毅,〈「文革」中的暴力與大屠殺〉,《當代中國研究》,2002年第3期。
蘇陽,〈「文革」中的集體屠殺:三省研究〉,《當代中國研究》,2006年第3期。
丁學良,〈「文化大革命」就是形形色色的人相互報復的革命〉,載於《思想1:思想的求索》(台北:聯經,2006),頁153-175。

03/10 文革暴力(二)
王友琴,〈1966:學生打老師的革命〉,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1996),頁17-36。我們要看的是增補版。
王友琴,〈打老師和打同學之間〉,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37-48。
王友琴,〈六十三名受難者和北京大學文革〉,《二十一世紀》,2006年2月號,頁42-55。
王友琴,《文革受難者:關於迫害、監禁與殺戮的尋訪實錄》(香港:開放雜誌出版社,2004),前言:受難者的位置,頁11-21。

03/17 政治試驗
韓東屏,〈文化大革命與中國農村政治的民主化〉,載於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頁173-196。
楊小凱,〈文化革命中毛澤東控制下的準政黨政治試驗〉,載於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頁273-287。
呂秀媛,〈統治的雙重特點:從文革中的群眾暴力看國家權力的現代形式〉,載於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頁336-359。
李遜,〈工人階級領導一切?──「文革」中上海「工人造反派」及工人階級的地位〉,《當代中國研究》,2006年第2期。

03/24 紅衛兵運動
印紅標,〈紅衛兵運動的兩大潮流〉,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231-248。
印紅標,〈紅衛兵運動的主要流派〉,原載《青年研究》(1997年)。
唐少傑,〈清華井岡山兵團的興衰〉,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49-63。
唐少傑,〈紅衛兵運動的喪鐘:清華大學百日大武鬥〉,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65-79。

03/31 「知青」
任國慶,〈沉痛的「使命」──回顧「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當代中國研究》,2003年第4期。
定宜庄,〈從紅衛兵到「知青」:「文革」期間的首批上山下鄉知識青年〉,載於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頁288-309。
劉小萌,〈下鄉女知識青年婚姻剖析〉,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149-161。
劉小萌,〈女知青──當代性別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南加州中國知青協會《知青》第5期,2003年1月。

04/07 毛崇拜、批資反路線
王毅,〈「萬物生長靠太陽」與原始崇拜〉,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127-138。
周群、姚欣榮,〈新舊毛澤東崇拜〉,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139-147。
印紅標,〈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造反運動的興起〉,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179-190。
王年一,〈評「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載於張化、蘇采青主編,《回首「文革」—中國十年「文革」分析與反思》(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3),頁758-773。

04/14 知識分子、派性、異端思潮
印紅標,〈知識分子與群眾造反運動〉,載於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頁310-335。
裴毅然,〈文革狂濤中的知識分子〉,《二十一世紀》,2006年2月號,頁65-74。
華林山,〈文革期間群眾性對立派系成因〉,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191-208。
徐友漁,〈再說文革中的造反派——與華林山商榷〉,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209-218。
宋永毅,〈文化大革命中的異端思潮〉,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249-266。
徐友漁,〈異端思潮和紅衛兵的思想轉向〉,載於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頁267-285。

04/21 文革歷史紀錄片。

04/28 Elizabeth J. Perry(裴宜理) and Li Xun(李遜), "Revolutionary Rudeness: The Language of Red Guards and Rebel Workers in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in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a: New Approach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pp. 221-236.

05/05 Lowell Dittmer(羅德明), "Learning form Trauma: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Post-Mao Politics," New Perspectives, pp. 19-39.

05/12 Andrew G. Walder,(魏昂德) "Cultural Revolution Radicalism: Variations on a Stalinist Theme," New Perspectives, pp. 41-61.

05/19運動會停課

05/26 Lynn T. White III,(白霖)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an Unintended Result of Administration," New Perspectives, pp. 83-104.

06/02
Anne F. Thurston,(石文安) "Urban Violence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ho Is to Blame?" in Jonathan N. Lipman & Steven Harrell, eds., Violence in China: Essays in Culture and Counterculture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pp. 149-174.
詹姆斯?多爾蒂,小羅伯特?普法爾茨格拉夫著,閻學通、陳寒溪等譯,《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第六章,「暴力衝突的微觀理論」。
06/09
Richard Madsen,(趙文詞) "The Politics of Revenge in Rural China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in Jonathan N. Lipman & Steven Harrell, eds., Violence in China: Essays in Culture and Counterculture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pp. 175-201.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載於《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1976),頁349-372。
教學方式
教學助理工作項目
課程要求/評分標準
成績計算:根據書面報告評定。報告字數以7,000-10,000字為宜。
報告繳交期限:97年7月31日。
報告繳交方式:上傳至「數位學習網」。
參考書目
一、一手資料:文件、回憶錄、紀事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9-1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1998。
《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4-20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1998。
宋永毅主編,《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光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
譚放、趙無眠選輯,《文革大字報精選》,出版地不明:明鏡出版社,1996。
王力,《現場歷史——文化大革命紀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
安劍星,《我是毛主席的紅小兵:一段映照非常浩劫的童真紀事》,台北:日臻,1996。
徐友漁,《驀然回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季羨林,《牛棚雜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香港:三聯,1999。
陳白塵,《牛棚日記》,北京:三聯,1995。
楊曦光,《牛鬼蛇神錄:文革囚禁中的精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楊靜遠,《咸寧幹校一千天》,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
二、二手資料:
(一)中文書籍
毛磊、吳傳煌、劉錄開主編,《中國的平均主義》,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王立勝,《晚年毛澤東的艱苦探索》,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
王年一,《大動亂的年代》,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王紹光,《理性與瘋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
任知初,《「紅衛兵」與「嬉皮士」》,出版地不明:明鏡出版社,1996。
曲慶彪,《超越烏托邦——毛澤東的社會主義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朱陽、郭永鈞主編,《毛澤東的社會主義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李君如,《毛澤東與當代中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2版。
李遜,《大崩潰——上海工人造反派興亡史》,台北:時報文化,1996。
杜蒲,《極左思潮的歷史考察》,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定宜莊,《中國知青史——初瀾(1953-1968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論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韋玉莉,《意識形態的迷失者?毛澤東——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起因之研究》,台北:蒲公英,1993。
韋政通,《一陣風雷驚世界——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台北:立緒,2001。
唐少傑,《一葉知秋:清華大學1968年「百日大武鬥」》,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簡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6。
徐友漁,《形形色色的造反:紅衛兵精神素質的形成及演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
馬齊彬等編,《中國共產黨執政四十年1949-1989》,中共黨史,1991。
馬繼森,《外交部文革紀實》,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高文謙,《晚年周恩來》,Carl Place, New York:明鏡出版社,2003。
許全興,《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1956-1976)》,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陳佩華,《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和經歷》,台北:桂冠,1997。
楊君實,《現代化與中國共產主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7。
劉小萌,《中國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
劉曉,《意識形態與文化大革命》,台北:洪葉,2000。
羅金義、鄭文龍編,《浩劫以外:再論文化大革命》,台北:風雲論壇,1997。
譚宗級、鄭謙等,《十年後的評說——「文化大革命」史論集》,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
嚴家其、高皋編著,《中國「文革」十年史》,香港:大公報,1986。
布拉莫爾(Chris Bramall),《毛時代經濟再評價》(In Praise of Maoist Economic Planning),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約瑟夫(William A. Joseph)著,夏軍等譯,《極左思潮與中國1958-1981》,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89。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1卷:人民內部矛盾1956-1957,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2卷:大躍進1958—1960,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二)中文期刊與論文
任國慶,〈沉痛的「使命」——回顧「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2003年第4期。
邱新睦,〈「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研究綜述〉,《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2003年第4期。
單正平,〈文化大革命:神權政治下的國家罪錯〉,《當代中國研究》(網路版),2003年第3期。
(三)年表、辭典
趙無眠,《文革大年表》,出版地不明:明鏡出版社,1996。
巢峰,《文化大革命辭典》,香港:出版社待查,出版年待查。
(四)英文
Ann, Byung-joon. Chinese Politics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ynamics of Policy Processes.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6.
Bernstein, Thomas P. 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ages: The Transfer of Youth from Urban to Rural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Chan, Anita. Children of Ma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5.
Dittmer, Lowell. Liu Shao-ch'i and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Politics of Mass Critic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Forster, Keith. Rebellion and Factionalism in a Chinese Province: Zhejiang, 1966-1976.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0.
Goldstein, Avery. From Bandwagon to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Structural Constraints and Politics in China, 1949-1978.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Joseph, William A., Christine P. W. Wong, and David Zweig,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Lee, Hong Yung. The Politics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A Case Stud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MacFarquhar, Roderick.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3: The Coming of the Cataclysm 1961-196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Meisner, Maurice. Mao's China and After. New York: Free Press, 1977.
Nee, Victor, and James Peck, eds. China's Uninterrupted Revolution (From 1840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5.
Perry, Elizabeth J., and Li Xun. Proletarian Power: Shanghai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1997.
Rosen, Stanley. Red Guard Factionalism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Guangzhou (Canton).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1982.
Teiwes, Frederick C. Politics & Purges in China: Rectific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Party Norms. 2/e.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1993. esp. Chap. 8 & 9.
Teiwes, Frederick C, Warren Sun. The Tragedy of Lin Biao: Riding the Tiger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1.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Tsou, Ta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 &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Walder, Andrew G. Chang Ch'un-ch'iao and Shanghai's January Revolution.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8.
Wang Shaoguang. Failure of Charisma: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Wuha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White, Lynn T., III. Policies of Chaos: The Organizational Causes of Violence in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三、 網路資源:
當代中國研究季刊:www.chinayj.net
二十一世紀:www.cuhk.edu.hk/ics/21c/
課程相關連結
本課程附件

本文地址:http://moltke.cc.nccu.edu.tw/qrycourse/schmPrv.jsp?yy=96&smt=2&num=260832&gop=00&s=1&tea=260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2 01:10 , Processed in 0.0319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