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31|回复: 0

陈向阳:消逝的“新北京”——东风市场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11-16 13: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的新东安市场是十几层的漂亮大厦。所以叫新东安市场,因为曾有过老东安市场。回忆老东安市场的文章不算少。可是,在这一老一新之间,就在同一块地方,还曾有过的“东风市场”却很少有人提。也许因为它是文革中建的,太简陋了。

要说清楚东风市场,还得从老东安市场开始。那是清朝末年,在皇城的东安门外有不少摊贩,他们大部分经营清廷宫内所需商品。后来慈禧躲八国联军跑到西安又从西安回到北京后(1903年),要整修市容,就把那些摊贩都迁到了金鱼胡同南边的旧练兵场。那里就发展起一个热闹的大市场,就是东安市场。在不同时期的民国老地图上,那个旧练兵场又变成了“陆军将校所”、“陆军小学校”。而东安市场呢,就与那军校挨着,被画成一个长方块。但在最详细的地图上,却不是长方块,而是许多条短小的街道。去翻翻那些回忆文章,确实如此:当年的东安市场“由南北一条正街和东西四条横巷作为骨干”。那里遍布着数百上千的摊贩和坐商,“布匹服装,化妆用品,日用百货,应有尽有。更有珠宝钻翠,古玩玉器等等”。整个市场并无明确的边界,似乎连金鱼胡同路北的饭馆和胡同东头的吉祥戏院也被算作东安市场的一部分。当年众多的饭馆、茶楼、咖啡座、食品店如今依然听着耳熟的只剩下东来顺、森隆、其士林、五芳斋几家了。

老东安市场延续到了“新北京”时期,一直到文革之中。笔者文革前就去过东安市场,最深的印象是“迷宫一般”:那么多的店铺,那么多的东拐西拐。印象之二是“那么多好吃的”,许多都是我没见过的,更别说吃过。就在那里,我的三叔给我买了一包牛奶糖。当年那么高级的糖只有逢年过节我才能分到几块,这次却是一大包,好几十块,乐得我终生难忘。那时的东风市场依旧是许多的小店铺和许多的小街道,但头顶有大大的天棚,把那些街道店铺统统罩住,所以顾客走在街道上,却不必担心日晒雨淋。

1966年进入文革,我和院里的哥们儿买了月票遛车,常去王府井,当然少不了去东安市场。不过,我们那时的消费能力也就是来根冰棍,或来瓶酸奶,所以不去店铺里看那些好吃的好玩的。我们倒是对那些复杂的小街道感兴趣,有一次在那里玩起了“藏猫猫”,玩着玩着就跑散了,互相再也找不着了。

1968年,那么好玩的东风市场关门了。那一片封了起来,成了工地。1969年,一座新的大商场出现了,即东风市场。文革初期,许多“封资修”的街道名、商店名都改了,出现了什么反帝路、反修路、红卫兵大街之类的。“东安”来自皇城,自然不能再用了,只改一个字,东安变东风,就从封建变革命了。

还记得东风市场开张(当年叫“开门营业”)前报纸广播里就做了宣传,所以开张那天人山人海。然后就传说,那天有多少人被偷了钱包,有多少小偷落网。不过,我那时非常失望,东风市场一点都不好玩了,那些拐来拐去的小街道全都不见了,再没有条件玩“藏猫猫”了。东风市场是一个长方形的“大房子”,绝非大厦,因为只有一层,而且十分简陋。北京《建筑志》这样记载:“该市场于1968-1969年进行翻建(改称东风市场),总面积1.3万平方米,为简易性混合结构。主体为4612平方米的百货大厅,迤北是1410平方米的食品厅,另有建筑面积5273平方米的四家饭馆。”

众多的小店铺消失了,变成了大厅里的一个个柜台,原来的“单干户”们统统成了东风市场的售货员,“合作化”了。尽管东风市场失去了原来东安市场的魅力,但每天的顾客仍然是乌央乌央的。当年北京就那么几处大商场,人能不多么?外地人逛北京,几乎必去王府井,到了王府井,几乎必去百货大楼和东风市场。

记得东风市场有四个大门,南北各一个,西面有两个。北门对着金鱼胡同。说是门,实际是很宽阔的大喇叭口,两侧有多家小吃店、食品店,很热闹花哨。从那里进了东风市场就是那个食品厅,水果蔬菜,糕点糖果,猪肉牛肉羊肉加水产,什么都有。买菜犯不上跑那么远,咱只在那卖过熟肉,味道比我家附近商店的要好,据说是天福号的(当时也改名叫第几食品厂了),还买过素什锦(全素斋的)。当时买这些都要排大队,尤其是素什锦,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哪天碰上来货,立刻排起队来。当年觉得那东西真好吃,又比熟肉便宜许多。

东风市场的南门就没那么花哨了,但人可不少,因为那里距百货大楼最近,两处之间的人流大多从这里进出。从南门一进去是卖服装、布匹、床上用品之类的。西面的两个门中靠南的那个是东风市场的正门,最宽大,一进去是日用百货。靠北的那个门就小多了,走的人也少,进去后左手是卖旧书的,自成一个书店的格局。那里有些线装书,还有冷僻的学术著作,比如地质学方面的,像什么中国南方泥盆纪的鱼化石之类的,谁看呀?当时人们最喜欢的文学艺术类的书太少了。

咱曾在东风市场买过一件羽绒服,大概是1980年代初。还是排队买的,当年许多东西都缺,一到货就排队,不大工夫就卖完。现在的人恐怕觉得怪:买衣服还排队?衣服还不得试完了再买?不行!当年是几个售货员一边卖一边喊:交钱!交钱!交钱拿衣服一边儿试去!不合适再来换!

当年我买的那件羽绒服都30年了,式样老得街上根本见不着了,可它真结实,穿上也依旧暖和,怎么能扔了呢?冬天晚上出去散步时穿。我跟老婆孩子念叨过好几次:这还是在东风市场买的呢!

http://www.hxwz.org/my/modules/w ... p%3Farticleid=305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2 17:27 , Processed in 0.0156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