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68|回复: 0

王永华: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纪事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8-23 11: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纪事

王永华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发生了一起当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全国各地举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干部与知识分子。近年来,关于“五七”干校国内已出版了不少当事人的回忆录和一些研究性的论著,其中涉及柳河干校、咸宁干校、沙洋干校的文章最多;而当年名噪一时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较少提及。笔者通过对原始档案、个人回忆录、口述资料及国家有关政策的梳理,试对中办“五七”干校的历史命运作一揭示。

  毛泽东:“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

  1966年前后,毛泽东对中国政治形势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在中国已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领导权不在无产阶级手里,而落入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手里。从中央到基层哪一级都有“走资派”,工厂、机关、学校、部队里都有“走资派”。随着毛泽东这一认识的形成,他对干部参加劳动的问题,更加感到迫切了。可是,他看到,过去中央光是号召干部参加劳动,但各地执行的情况很不一样,可以说,大部分没有认真执行。许多地方流于形式,走过场。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让干部参加劳动的最好形式呢?

  正当毛泽东认真考虑这一问题时,林彪给毛泽东寄来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这份报告强调了军队搞生产是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看完报告后,毛泽东由军队搞生产,联想到办一种“大学校”的问题。这种“大学校”,各行各业都要办。在“大学校”里,可以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生产,由此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契合了1958年他办人民公社的设想。于是,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毛泽东在信中作出指示:各行各业均应一业为主,兼学别样,从事农副业生产,批判资产阶级。5月15日,中共中央向全党转发了这封信。毛泽东在“五七指示”中,要求党政机关也要办军队式的“大学校”,在这个“大学校”里,干部不仅是参加生产劳动,而且要学习军事、政治、文化与批判资产阶级。这表明毛泽东把干部集中起来办“大学校”的思路已初步形成。

  “文革”初期,“斗、批、改”运动及各级政府机构精简造成大量的闲置干部,安置这些干部的需要成为“五七”干校产生和兴起的直接原因。1968年下半年,各地“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相继建立。对于各级革委会的组建,毛泽东有明确指示:“革命委员会要实行一元化的领导,打破重迭的行政机构,精兵简政,组织起一个革命化的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响应毛泽东精简机构的“最高指示”,中央国家机关及各级革委会机构精简的力度非常大。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国务院各部门设立党的核心小组和革命委员会的请示报告》中确定:国务院各部委机构由原来的90个精简为27个,各部委的干部编制总数压掉82%,27个部委干部只留下原来干部的18%。实际上,由于后派来的军队干部的加入并占用一定编制,原干部的留用还要少于18%。各级革委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力度不同的机构精简。于是,因精简而产生的大量闲置干部给干部安置带来了难题。在“文革”的“斗、批、改”阶段,有大批的干部被打倒,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成为“走资派”、“牛鬼蛇神”、“黑五类”,被关进“牛棚”。当“文革”进入夺权阶段后,各地的造反派忙于夺权,无暇顾及这些牛棚中的“走资派”、“牛鬼蛇神”们,于是这些干部和知识分子也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据笔者估算,全国至少有几百万这样的干部和知识分子。为安置如此庞大的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各地采取了将他们下放到工厂当工人、下放到农村插队落户等多种方式,其中建立“五七”干校是接纳和安置这些干部和知识分子的重要途径。

  为了落实“五七”指示,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庆安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五七”干校——柳河“五七”干校。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把办柳河“五七”干校的经验介绍材料进行了上报。当时正在为如何安排闲置干部苦思良策的毛泽东看到这个材料后,甚是高兴,于9月30日写了一则批语:“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由于柳河“五七”干校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各地各部门纷纷仿效柳河干校的做法,先后创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便是其中之一。

  ◇ 中央为中办“五七”干校高规格地配置了一套领导班子

  中央办公厅在选址办干校时,进贤是首选之地。其一,江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源头,相当多的国家部委机关、大学、科研机构选择在江西创办干校,如外交部上高干校,地质部峡江干校,一机部奉新干校,二轻部分宜干校,中侨委进贤干校,北大与清华的鲤鱼洲干校。其二,中办主任汪东兴是江西人,建国后还下放江西担任副省长,并创办了江西共产主义大学,对于在江西办学情况较为熟悉。其三,进贤县交通、自然等方面条件比较优越。它毗邻南昌,号称“三山三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有32万亩水面的全国最大县域内湖——军山湖和11万亩水面的青岚湖,如此大的水域却没有南方湖泊常有的血吸虫。毛泽东在听取汪东兴选址汇报时,对进贤水域没有血吸虫给予了充分肯定。

  1968年冬,中央办公厅第一批下放人员来到进贤,开始创建“五七”干校,1969年1月2日正式建校。中央办公厅是直接为中共中央服务的办事机关,“五七”干校创办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干部轮流下放锻炼的效果,对全国其他干校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毛泽东很重视该校的创办。毛泽东曾专门谈到中办“五七”干校:“告诉同志们,劳动也是一课。要熟悉水稻生产的全过程。”“办五七干校是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好形式。”“办好一项事业,是不容易的。方向、路线对了,就要有决心,有毅力,坚持下去。”“要想得远一些,学校自己要储存粮食,备战、备荒。”“五七学校,自己没有粮食吃,没有油吃,没有肉吃,没有菜吃,那还有什么优越性呢?”

  由于得到了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中央高规格地为干校配置了一套领导班子,并作为全国示范性的典型干校来抓。干校由汪东兴亲自督办,曹全夫(曾任朱德秘书,毛泽东侄女毛远志的丈夫)任校长兼党委书记,李树槐(曾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宇光(50年代初任过山东省委宣传部长、60年代初调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办学习班党委书记)任副校长,李静声(曾任中办机要局副局长)为政治部负责人,张进跃(曾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任政治部副主任。下放这里的学员行政级别很高,其中省部级高级干部有近40位,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近100人。不少人是戴着“走资派”、“审查对象”等政治帽子来到干校的,如任过中办副主任的李质忠、童小鹏、曾三。此外,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李敏、李讷以及蔡和森、向警予、恽代英等革命家的后裔,除林彪之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10多位其他中央领导的工作班子(含秘书、警卫、司机、厨师、公务员等)全部轮流到干校锻炼。

  每批新学员来到干校后,必须接受入学教育。据亲历者李丙需在《中南海卫士》中的回忆:入学教育学习的材料是铅印的,内容包括毛泽东的《五七指示》,毛泽东关于下放劳动的三条语录,毛泽东《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毛泽东的《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毛泽东对中办“五七”干校的几次指示。入校教育完成之后,根据每个人的身体、年龄等情况,将新学员编进连队的班、排中。对年纪大、身体弱以及一些妇女,稍有照顾,分配在副业生产班、排,种菜、运输或在食堂帮厨等,大部分学员下田从事水稻生产。

  干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按连、排、班建制。为加强保密和管理,连队编排基本保留原单位人员。秘书局、警卫局、中直管理局、国家档案局、机要局、机要交通局、中央档案馆等部门各自成连。早晨喇叭里播起床号起床,吃饭也是排队集体到食堂,出工下地排队,全校性的集中到某处活动各连都是列队而行。农业生产的用语和日常的许多用语,也都军事化了。大的农业季节中的几个阶段,常常被称为几个“战役”。逢“春插”、“双抢”、“秋收”等水稻生产的大农忙时节,非水稻连的连队也会来支援,这就被称为“会战”。

  中办“五七”干校由总部、红壤分校及下属三个大队构成。总部设在进贤县民和镇凰岭村的五里垦殖场内,有农业连、基建连与后勤服务连。负责农业的主要有七个水稻连,成员基本来自机要局、秘书局等单位。负责营房基建任务的是十一连,按基建内容分为捞沙、制瓦、采石、砌墙抹灰等六七个专业班组,其主体是人民大会堂的干部职工。专为总部后勤服务的是八连,人员以中央警卫局为主,承担种菜、养猪等任务。总部有仓库、办公室、宿舍、医务室、礼堂(兼作食堂,能容纳1500人)、澡堂、开水房、篮球场、乒乓球室与图书馆等设施。其中,仓库5栋,呈院落状布局,办公房1栋,宿舍9栋。建筑结构基本一致,用红石、青砖(少数红砖)、德国水泥机瓦为材料建成的单层(少数为两、三层楼)平房,充分体现了江西的地方特色。许多红石柱上、石墙上用毛体或美术字体刻有鼓舞人心、催人奋发向上的毛泽东诗词和语录。如:正面仓库每根石柱上分别用毛体阴刻《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词各一句,面向大门一仓库中间两柱为毛体阳刻一对联“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其他墙体上为阳刻美术字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等。办公地点中间两石柱上分别阳刻美术字体“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宿舍一些墙面上写有“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等标语。

  红壤分校位于县城以西12公里的江西省红壤研究所红山村内,规模较小,由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办机要交通局、中央档案局等组成三个水果连驻扎于此,其中就有李讷当年所在的十二连,学员主要从事茶树、果树的栽培。干校建筑的每根石柱上端均浮雕三面红旗(意为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下面为竖阴刻毛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等文字。位于总部西北2公里处的青岚湖畔,三个直属连队驻扎于此,主要从事兴修堤坝、改造良田以及农产品生产和加工。1968年冬天,干校学员们与进贤县十万干部群众起早摸黑,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肩挑车推,两个月内在青岚湖畔修筑了一条长4。4公里的圩堤,围湖造田3700亩。这圩堤被称为“五七”大堤。养殖、加工场地的建筑均为红石红砖红瓦,在红砖墙上还阳刻有“五七红庄”字样,因此这里又叫“五七红庄”。

  ◇ 李讷在中办“五七”干校结婚生子

  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见证了毛泽东之女李讷当年结婚生子的人生重要时刻。1969年,年过三十的李讷下放江西进贤的中办“五七”干校。据下放者屠建业《干校四名人小记》的回忆:“李讷平易近人,说话谦和,待人诚恳,干起活儿来不惜力,还满有一股泼辣劲儿。从化粪池到施肥现场有两里地,她挑起一担约有七八十斤的粪桶,虽是大汗淋漓,但从不叫苦叫累。中午地头吃饭,她和大家一样,馒头就咸菜,不搞半点特殊。”女大当嫁,毛泽东希望李讷“在下面选择,找个一般人”,不要找高干子弟做对象。李讷在干校劳动期间,认识了一个比她小几岁的男青年徐宁。徐宁出身于工农家庭,是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职工。徐宁虽然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长得眉清目秀,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李讷按照毛泽东的嘱咐,打定主意在下面找一个自己合意的人,现在遇到了徐宁,双方产生感情,坠入了爱河。江青获知情况后坚决反对。李讷索性直接给毛泽东写信,要求批准她和徐宁结婚。豁达大度的毛泽东尊重女儿的自由选择。毛泽东在李讷的信上批了个“同意。转江青阅”。有了毛泽东的批示,江青也无法再推翻。于是,李讷和徐宁在进贤“五七”干校举行了婚礼。当年李讷的结婚仪式十分简朴。两间普通的平房,里面摆的是一张由两张单人床拼起来的双人床,床上铺着薄薄的床垫和棉布床单;外间放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等家具。整个新房里连个“喜”字也未贴。晚上的喜宴就是在这新房外间举行的,炒了几道菜,喝了几瓶葡萄酒。毛泽东赠送了一套39卷本的马恩全集,作为结婚纪念品。那时候李讷的堂姐毛远志、堂姐夫曹全夫都在这所五七干校,曹全夫和毛远志主持了婚礼,出席婚礼的有十几个人。在简单的致辞后,新郎新娘向墙壁上的毛泽东画像三鞠躬,就结束了婚礼。一年后李讷生育一子,取名徐效芝,芝取毛泽东字润芝的“芝”(毛泽东字润芝、润之通用),其义自明。当李讷和徐宁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彼此的矛盾逐渐加深,家庭开始出现不和。最后,双方办了离婚手续,李讷于1971年回到北京。

  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随着下放闲置干部和知识分子任务的完成,转入以轮训在职干部为主要任务的“五七”干校变得日渐冷清。尽管中共十大报告发出“办好五七干校,支持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的号召,但“五七”干校仍难以摆脱被历史遗弃的命运。“文革”结束后,人们以新的眼光审视“文革”中的“新生事物”,认为办“五七”干校是“四人帮”迫害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手段。在这种状况下,各地“五七”干校更加冷清了。1978年11月,中办“五七”干校负责人从江西来到北京,反映干校学员的情绪:全国各地的“五七”干校都解散了,我们中办“五七”干校是否还办下去?汪东兴说:“五七”干校是按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办的,不管全国其他“五七干校”都停办,只要我汪东兴在(中央办公厅主任这个职位上),我们的中办“五七干校”就要办下去。12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胡耀邦担任中央秘书长,免去汪东兴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1979年1月,中办“五七”干校随即解散。据笔者的了解,持续十余年的中办“五七”干校是全国“五七”干校中时间办得最长的。2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宣布全国所有的“五七”干校退出历史舞台。

《文史天地》 2011年第4期

转自 文革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23 16:10 , Processed in 0.0367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