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78|回复: 0

拜访纪坡民先生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3-3 12: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拜访纪坡民先生
                                
转载按:

    王小强先生主办的《香港传真》主要刊载经济方面的论文,但它引人注目地发表了易富贤先生批评计划生育的论文、张承志先生的散文以及纪坡民先生不少法律方面的论文 。纪坡民先生和我都不约而同观察到文革和欧洲宗教改革某些类似的地方。我既不认同毛泽东文革的人性试验,但是,将文革仅仅看作是一场权力斗争,而忽视其理想主义的内容,则这种看法未免太过简单。毛企图通过文革群众运动的方式解决体制的问题,文革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中是一个特殊的例外。文革的最大失败是没有民主与法制作为支持。刘少奇之子刘源认为,毛泽东是一个不择手段的理想主义。我们既应该看到文革的理想主义,同时看到文革的失败。因此,我关心纪坡民先生有关法制的思考。纪对毛的客观评论给我们许多启发。

     在5月份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偶识纪坡民先生,他是大名鼎鼎的前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之子。因为纪登奎是从我的家乡河南走出来的,所以我对他一直怀抱研究的兴趣,如今得遇其子,倍感亲切,便交谈起来,彼此聊得很开心,当时约定改天登门拜访他。

     昨日无事,赶到灯市口内务部街的纪家做客。纪登奎1985年去世后,老伴还健在,所以纪家仍然住在当初国家给的一个大四合院里。院子有两亩大,20多间房子。纪坡民介绍,这个院子最早是李莲英的,华国锋1976年以前住在这里,他搬出后,院子中间打了一堵墙,纪家现在住的是华当初面积的三分之一。

   虽然院子大,但是房屋很破旧。纪母住在正房里,纪坡民住在过去工作人员住的一排房子里。这种老式的平房,门窗上的红漆已纷纷剥落,屋檐下缠绕着无数根电线,蜘蛛网一般。

    刚刚在院子里的一张白色塑料桌旁坐定,纪坡民就侃侃而谈起来。

                                                    纪登奎在河南

        纪先生也曾在河南工作多年,后来到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现已退休,赋闲在家,每日读书写作,塑料桌子上摆放着一本他正在读的《晚年陈独秀》。

       话题就从陈独秀开始。他说,陈独秀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人物。他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始,后来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又变成一个托派,又变回民主主义者,绕了一个圈子。

       他说:毛泽东对陈独秀评价非常高。

     我便联想到毛对纪父评价也很高且非常信任。毛在向人介绍年纪比他小许多的纪登奎时,常说:这是我的老朋友。

     纪坡民说,毛和他父亲算是老相识。最早是纪登奎在任河南许昌地委书记的时候,毛去视察,听他汇报工作,就赞许说:他很了解情况,讲实话。以后毛每次去河南,都点名要纪登奎去见他。

       为给我讲清楚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纪坡民详细谈了河南在文革前后的情况。

       50年代中期,河南省委的一把手是潘复生,二把手是吴芝圃,两人矛盾很深。矛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此前的河南、中原两省合并,中原省的班底是 根据地,河南省的班底是鄂豫皖根据地,两省合并后,便存在两个山头之争。吴芝圃意欲搬倒潘复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毛的鼓励。毛在谈到潘复生关于农村“三大自由”的说法时,曾经纠正说:不是三大自由,是三小自由。虽然毛的话很温和,但可以看作是对潘的一种批评,这大概鼓舞了吴搬倒潘的信心。

      1957年反右派,河南本来已经按指标划定了大批右派,但是出于斗争潘的需要,吴芝圃又追加了大批右派,所以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河南为最。

     在大跃进中,河南更是急先锋,到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河南信阳饿死上百万人,整个河南饿死三百万,中央震动,派员彻查,将吴芝圃调离河南,从广西调来刘建勋改组河南省委。纪登奎也是在这个背景下从洛阳地委书记调往郑州任河南省委秘书长。

     虽然河南省委的主要负责人换了,但是下面大批人马还是吴芝圃的人,所以工作很难开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建勋被周恩来调往北京市委工作,河南方面吴芝圃的人马开始反扑,将纪登奎打倒,关进牢里,反复批斗。后来毛泽东曾经以赞赏的口吻说:纪登奎在被打倒的干部里是最受苦的,坐了100多次“飞机”。

     我感到不解:既然毛和纪登奎早已有很深的关系,为何会容忍河南的造反派批斗他?

     纪登奎说:毛从来不会保所谓的亲信的。有人说文化大革命是“排除异己”,这种说法没有根据,在文化大革命中以及文革前被打倒的那些大人物,哪个不是毛的亲信?最早的高岗,然后刘少奇,然后罗瑞卿,然后林彪……周恩来没有被打倒,但周从来就不是毛的亲信,相反一直被认为是反毛的人。毛对“自己人”的想法看来是:让他们在文化大革命的大风大浪中“锻炼”“游泳”,游过去就游过去,游不过去死了就算。

    纪登奎游过去了。到1967年,刘建勋重回河南省委,纪登奎解放了,出任河南第三把手。1969年,纪登奎被毛提拔到中央工作。

                                     文革是毛与他所代表的体制的斗争

      谈及文化大革命,我们探讨了文革的起因。纪坡民说,要论文革,可以先看反右。反右是一场夭折了的文化大革命。

      他不同意所谓反右是毛“引蛇出洞”的“阳谋”的说法。他说,毛当时发动人们起来批评党,应该是真诚的,他那时已经对党的体制不满,要改变它。但是知识分子们忘乎所以,其言论大大出乎毛的预料,为他所不容,所以整风发展成了反右。

     而1966文革初的情形类似反右。刘少奇主持,在北京的高校中抓了大批学生,因为他们对党不满。这显然是在效仿过去反右的做法。

     但是这回出人意料的是,毛激烈指责“那50天”是“资产阶级专政”,学生是正确的,镇压学生是错误的。这如同在1957年年底说,反右是错误的,右派们是正确的一样。

     所以文化大革命,就是毛要颠覆那个已经固化的体制,那个他所代表的体制。

     纪坡民说,中共是从长期战争的血与火中走出来的,久炼成钢,无比强大,建国后,它将中国社会严密组织起来,它所具有的力量是中国任何其他团体都不可比拟的。所以没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够改变中共的体制。

     但是作为这个体制的代表者,毛泽东却不能容忍它了,他要改变它。可以想见,如果毛不是选择了与体制对立而是安稳地代表它,那么他就成为一个神,体制成为一种“社教”。但是不,他要与这个体制斗争,以一个人的力量。

     不能靠体制自身去改变体制,所以毛大力发动群众。
  
      因此所谓文革是为了打倒刘少奇的说法是偏颇的。实际上在八届十一中全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刘少奇已经靠边站了。如果文革是为了打倒刘少奇,那么文革在这个时间就可以结束了。事实上文革持续了十年之久。

     谈及文革,不能不谈到邓小平。纪坡民说,邓从来都是毛的心腹。当初林彪得势,毛让邓去江西休息,实际上是预设的一个对付林彪的棋子。1971年林彪出事后,邓当即给毛写信,要求出来工作,并很快获准。

     纪坡民说,有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周恩来解放了邓小平”,其实是毛泽东解放了邓小平。而且邓出来主持工作后对毛极为尊重,早请示晚汇报。毛对邓的工作也很满意。但是他不能肯定在他身后,邓会是怎样的,所以需要创设一种模拟环境考验他。于是他不断地捧邓,什么“会打仗”了,“政治思想强”了,“钢铁公司”了,在这种情况下,邓有些忘乎所以了,表现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被毛看个清楚:他对文革不感兴趣。

     纪坡民透露说,邓小平曾经找纪登奎谈,说自己这样拼命干,为何毛仍不满意?纪登奎说:你不能不提文化大革命,说得少了也不行。

    毛最终决定再次打倒邓,以此宣示自己誓死捍卫文革的决心。

                                           改革放松了党对中国社会的控制

      但是毛最终没有能够捍卫文革,在他身后,邓小平否定了文革,拉开了改革的大旗。

     纪坡民充分肯定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活力。他说,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这个意义非常大。在毛的时代,国家用了几十年,建立起了农村集体组织,但是一夜之间,集体解散了。而解散易,再要凝聚起来极难,几乎已经不可能。现在的中国农村成为一盘散沙。

     农村改革的成果是农民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大量流入城市。这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是同时使得很多农村成了空壳,只有一些老弱病残幼在种地了。

     农村集体解散以后,过去依赖集体救济的孤寡老人们变得无依无靠了。在很多中西部农村,这已成为严重的问题。

    改革在政治方面造成的后果就是放松了中共对社会的控制。过去,中共对社会的控制能力甚至远远强于苏共。苏共会崩溃,但是中共不会。

    我和纪坡民谈及中共执政的体制能够延续多久。他首先厘清了两个概念:中共一党专政和中共执政。

     他说,即使中共放开了党禁,中国实行多党竞争,中共也会有能力去赢得选票,继续执政。日本的自民党不是在多党条件下执政了50多年吗。

    如果谈“中共执政”,纪坡民说,他估计还可以有50年。

    转眼已聊了三个多小时。告别纪先生,今天记录下这篇谈话备忘。

                                                                                            2007.7.4

                                       来源:开洛的BLOG
                                   ( http://blog.sina.com.cn/s/comment_53757ca6010009pj_1.html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1 20:41 , Processed in 0.0278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