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06|回复: 0

王兆刚、邹晓华:宝应县五十年代的灭雀行动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1-1-17 08: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应县五十年代的灭雀行动

王兆刚 邹晓华

  麻雀是一种可爱的鸟儿,前不久已被收入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然而,有一段时间,麻雀曾被列为“五害”之一,遭到无情的杀戮。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五害”行动。为响应号召,当时的宝应县委发动几十万人,部署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灭雀大战。

  那是1959年的春天,宝应县委经过研究,决定于2月10日~11日开展一次全民性的灭雀总体战,要求各级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力以赴,风雨无阻地投入战斗。
 
 和当时的所有政治运动一样,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2月5日下午,县委召集各部、委负责人会议,决定成立县灭雀总指挥部,由书记处书记徐某担任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内设宣教、统计、物资供应、通讯联络、技术指导、治安保卫等6个组,各组配组长1人,组员计30人。各公社均由党委书记挂帅,建立指挥部,大队以下建立分指挥部或指挥小组,并组建了轰赶、射击、网粘、远征等7个专业队伍。 

 为彻底消灭麻雀,达到“灭族亡种”的目标,从5日起,宝应县通过会议、报纸、广播、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麻雀的害处和灭雀方法,使全体人民皆知灭雀的重要性和灭雀总体战的目标。同时,积极做好战前的组织准备工作。灭雀指挥部从商业部门调购大批的火药、弹子、药物和各种战斗工具。9日下午,指挥部召开广播会,沿河、山阳、虹桥、氾水等四个公社党委书记介绍备战情况,并向兄弟社提出开展友谊竞赛。沿河公社在广播大会上提出“布下天罗地网,叫麻雀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战斗口号。 经过数日的准备,10日6时30分,大规模的灭雀总体战全面打响了。全县不分城市乡村、田野湖滩、屋上地面,到处锣鼓喧天,旗幡招展。当日有179个指挥小组投入战斗人员343672人;出动各种专业队伍5209个,其中轰赶队1835个、追捕队445个、射击队149个、毒饵队27个、网粘队422个、急救队136个、联络队423个、远征湖滩队1329个、突击队65个;并组织大枪453支、网400只、草扎人1643个。经过一天的激战,共歼灭麻雀20871只。沿河公社于9日深夜就做好准备,10日4点半广播喇叭一响就开始行动,一面击鼓鸣锣,一面追赶捕捉,当天消灭麻雀4420只。有个大队一上午捉了1200只麻雀,羽毛厂工人乔某等4人一个早上就捕捉麻雀50只。三河、山阳、氾水等公社共出勤78874人次,干部带头,分片负责,村前村后、屋顶树上、田野湖滩,到处有人向麻雀进行轰赶追击。受惊的麻雀极度疲劳,纷纷从空中栽跌下来。山阳公社顺河大队社员陈某就在田里拾到12只跌晕的麻雀。三河公社采取 “大队包到片,片包到圩口,社员包到田头”的三包办法展开灭雀战斗。柳堡公社在第一个回合中即歼雀730只,氾水苏律大队张某在两小时内灭雀52只。

  11日,投入战斗的人数增至382390人,出动的专业队伍亦有增加,战果也更为显著,共计灭雀53800只。麻雀被轰赶、追击、围剿了一天后,已不敢归窝,纷纷向树林、柴滩、荒地乱窜,不少地方一时已找不到“飞贼”。各公社分指挥部掌握这一情况后,采取新的战术,组织侦察队、远征队到处搜查。宝应湖124个远征队到湖滩进行围剿,消灭麻雀4600只。各公社还在晚上组织了夜战。王营公社联合大队马某一晚捉到70只麻雀。  各地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战略战术。沿河公社扎了1000多个草人,吓得麻雀不敢停靠。山阳公社先组织人轰赶麻雀,使之疲劳,后集中火力围剿、伏击。卞塘大队就用这个办法一下子消灭1800多只麻雀。宝应湖夹沟大队金平耕作区组织一个网战队,一网捕到60只。刘堡大队的闵某守在芦柴塘、树林里,专打被人轰赶飞到这里的麻雀,10号上午半天就打了80只。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灭雀总体战中,共消灭麻雀74671只。当时的县领导理直气壮地向全省宣布,宝应县率先达到“无雀县”。 

 在大跃进的狂嚣中,宝应县进入1959年的冬天,对于宝应人民,那是一个无法忘记的冬天,宝应出现了“饿殍遍于野,百里无雀鸣”的人间惨象。随之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宝应成为重灾区,大量人口死亡和外流,号称八十五万人口的宝应县到1962年只剩下五十八万人(时称宝应事件)。 

(联系地址:宝应县地方志办公室;责任编辑:戴淑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6-2 21:01 , Processed in 0.0230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