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67|回复: 0

朗钧:跨国革命大批判——北京二中批判朝鲜话剧《红色宣传员》

[复制链接]

0

主题

519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发表于 2010-7-18 04: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跨国革命大批判
——北京二中批判朝鲜话剧《红色宣传员》


19678月,北京城出现了一个“大批判”热潮。各单位、各群众组织纷纷在市区的热闹街头树立大字报专栏,大字报的内容五花八门。

北京二中的造反派组织“井冈山兵团”在最热闹地段的王府井百货大楼门前的小广场北侧树起了一个大字报栏。为了选择大字报的内容,“井冈山兵团”召开了会议。经讨论决定批判朝鲜话剧《红色宣传员》。

196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练并公演了朝鲜话剧《红色宣传员》。这个话剧反映朝鲜开展的“千里马运动”,表现朝鲜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面貌,塑造了“千里马旗手”的典型形象李善子。剧中,李善子用真诚和善良感动了三名落后群众。著名女演员狄辛出演剧中女主人李善子。

为了确定大字报的基调,从某干部子弟家中找来了朝鲜劳动党第四次党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经阅读发现,其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关论述与刘少奇所作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中的阐述,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基本一致。

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是刘少奇的一大罪状。将批判《红色宣传员》的基调定为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成为共识。大字报文稿很快写成,其中还点了金日成的名;之后,请毛笔字写得好的同学抄成大字报,然后在王府井的大字报专栏中贴出。

大字报贴出后即刻被围观。连续几天大字报专栏前面挤满了观看和抄写的群众。大字报引起的社会效果令北京二中“井冈山兵团”的成员兴奋不已。

大字报贴出第三天,有消息灵通者告知,批判《红色宣传员》的大字报上了大参考。

记得是在大字报贴出的一周后,一辆伏尔加小汽车停在了北京二中的校门口。车上下来两位干部。他们来到“井冈山兵团”办公室。当时办公室只有几名初中一年级的同学。两位干部自我介绍是外交部的,奉上级指示和二中“井冈山兵团”交涉关于批判朝鲜话剧《红色宣传员》的大字报的事情。要求二中“井冈山兵团”派人和他们一道去外交部。一名姓马的同学和一名姓于的同学跟着外交部的干部坐上了伏尔加。

到了外交部后,他们出示了外交部关于北京二中“井冈山兵团”在公共场合张贴大字报,批判朝鲜话剧《红色宣传员》的大字报的通报。该通报上有周恩来和康生的亲笔批示,周恩来的批示是用红铅笔写的:“请和北京二中的同志商量,覆盖大字报。”(大意),康生的批示是:“同意总理意见”(大意)。在场的初一同学说:“非要覆盖吗?撕了行不行?”外交部干部说:“都行。我们派车送你们去王府井。”

到了大字报专栏处。那里仍然有很多人在围观、抄写大字报。马、于二位同学下车后,挤进人群,到了大字报专栏前。伸手就撕大字报。引起围观群众不满和谴责。外交部的干部连忙帮助解释。群众听后也渐渐散去。

见大字报已被撕毁,外交部干部钻进伏尔加,对马、于两位同学说,你们自己回学校吧。伏尔加一溜烟开跑了

1969年开始全国范围的“抓516活动。当年首先提出批判《红色宣传员》的同学经历过若干次专案组的调查,有来自外交部的,有来自中联部的,也有来自公安部的。

19675月朝鲜劳动党召开四届十五中全会。正式提出金日成主体思想为朝鲜劳动党的唯一指导思想。而9月就在北京街头出现了批判朝鲜话剧的大字报。当年这张“跨国革命大批判”的大字报肯定给中朝两党和两国之间带来过负面的影响,引起朝方强烈的反馈。但具体情况恐怕只有知情外交官才能说清楚了。

《记忆》2010年5月15日,总第48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7 10:05 , Processed in 0.0666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