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44|回复: 0

《瞭望东方周刊》1966:老莫的疾风骤雨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5-21 14: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7-20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李静 | 北京报道

1.jpg
1954年,莫斯科餐厅开业,大厅空旷,四个青铜大柱子笔直高耸


“2000人同时在展馆中央大厅就餐,几百号员工都要出动,带着锅碗瓢盆,甚至连桌子都要拉过去。”这是50年代莫斯科餐厅的经典场景,几乎记录了中苏蜜月期所有动人心弦的时刻
“那时候没现在这么繁华。”在北京市民罗亚滨的记忆中,上世纪60年代从西直门的城门楼出去,除了动物园,只有些低矮的民房,北京展览馆是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建筑。
这是一片酷似圣彼得堡海军总部大厦的俄式建筑群:主楼尖塔高耸,顶上一颗硕大的红星直插云端,坚固、雄壮的外观,张扬着一种冷静的威慑力。
莫斯科餐厅就坐落在北京展览馆的西侧回廊上。这家开张于1954年的俄式西餐厅,曾经那样高贵而神秘。
第一次走进莫斯科餐厅时,罗亚滨只有3岁。1956年,在国务院外专局工作的父亲,决定带全家人“开洋荤”。年幼的罗亚滨,拿不动从苏联进口的沉重刀叉,直接用手去抓取食物。
从那以后,每个月只要有空闲,父亲就会带着罗亚滨到莫斯科餐厅享受一顿大餐。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文革”。
罗亚滨记得,从旋转门进去,踏台阶而上,大厅的穹顶有两三层楼那么高,镀金的大吊灯华光闪闪,四个青铜大柱子笔直高耸。空旷的大厅里,身穿黑色“布拉吉”、外罩纯白小围裙的服务员鱼贯而行。木制的高背座椅,发亮的刀叉,玻璃杯套着银制的杯套,盛满苦香的咖啡。
1966年,刚完成小学毕业考试的罗亚滨突然发现,身边的小伙伴都坚决地与莫斯科餐厅划清了界限。“别说去吃点什么,只要有这种倾向,说想去莫斯科餐厅,就会被批斗。”大一些的孩子告诫罗亚滨,大家正在“反修”,主要是反“苏修”,莫斯科餐厅就是革命的对象。
这一年,红卫兵大量涌入北京,整个北京展览馆被红卫兵占领。为了接待串联的红卫兵,莫斯科餐厅的俄式菜厨师开始做烧茄子和京酱肉丝,厨房甚至用铲车来铲饭。
随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莫斯科餐厅成为北京唯一对外营业的西餐厅,它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在悄然变化。在物质贫瘠的年代,它像是一面绣着美食与荣耀的旗帜,在失落、追忆与激情、憧憬混杂的情绪中,它被亲切地称为“老莫”。

2000人的大宴席

1952年,李富春访问苏联,苏方提出在中国全面展示苏联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建筑艺术成就的构想。为此,中央决定投资2400万,建设展览馆建筑群,为苏方提供展示地点,莫斯科餐厅亦列入计划。
很快,苏联派来了建筑专家,其中包括一流设计师、斯大林奖金获得者安德烈耶夫。
1万名建设者与6000名解放军战士由各地抽调而来,全国20多个省市参与其中。在被“赶超英美”与“伟大友谊”激励的年代,苏联展览馆(北京展览馆前身)一年之内即告竣工。
1954年10月2日,伴随着苏联展览馆第一个展览开幕,莫斯科餐厅正式启用。18岁的王兆忠,成为餐厅的一名学徒。
王兆忠回忆说,开业时,为了保证用餐质量,餐厅专门从苏联请来五六位烹饪专家,还从全国特别是上海、广州、大连等地调配西餐厨师来京。
展览结束后,莫斯科餐厅正式移交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与友谊宾馆、西苑大旅社一起,成为向苏联专家提供服务的场所。同时,它还承担了诸多大型国事活动。
“当时苏联驻华使馆的大小宴会几乎都由莫斯科餐厅来做。”让王兆忠记忆犹新的是,1957年苏联国庆宴会,餐厅迎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厨房为此特别制作了两个巨型糖花:一座是克里姆林宫,一座是天安门。
“2000人同时在展馆中央大厅就餐,几百号员工都要出动,带着锅碗瓢盆,甚至连桌子都要拉过去。”这是50年代莫斯科餐厅的经典场景,几乎记录了中苏蜜月期所有动人心弦的时刻。
此时,莫斯科餐厅的宗旨是“为中央服务,为政治服务,为展会服务”,同时它也是第一家对社会开放的西餐厅。然而,对普通市民来说还是很有距离。
现任厨师长白忠义在莫斯科餐厅工作多年,在他看来,当时菜价并不算贵,好些的1块多钱,比如炸虾一对1块2。但当时“一月挣到30多元就是高工资了,一家人来吃一顿,半个月工资就没有了”。
这段时期,来就餐的顾客往往限于三种人:一是大学教师等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留苏回来的;二是文艺界名流,像赵丹、侯宝林;还有一些是高干、军官和他们的家人。

西餐厅里烧茄子

1966年,莫斯科餐厅的雅致与宁静被彻底打破。
“一大群红卫兵闯入莫斯科餐厅,跳上铺着浅黄色布的桌子,跺着脚,大声指责来吃饭的顾客。许多客人来不及付账就四散逃去。”
王兆忠记得,几个红卫兵还闯进了厨房,向厨师们呵斥:“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做修正主义的饭!”
不久,整个北京展览馆被红卫兵占领,各个展厅都铺上毯子,睡满了人。莫斯科餐厅的任务有了变化---负责给外地来的红卫兵们供应伙食,西餐厨师们开始学着做蛋炒饭、盖浇饭等中餐。
此时,北京城里的多家西餐厅都因“崇洋媚外”而关门。只有还算“根正苗红”的莫斯科餐厅,凭着“为工农兵服务”的踏实态度,在运动开始的第一年幸存下来。
然而,1967年,莫斯科餐厅也难以抵挡运动的洪流,第一次停业。一年后,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口号下,莫斯科餐厅才恢复营业,并开始了一段特殊的中餐经营史。“餐厅请来一个中餐师傅,西餐厨师全打下手,菜谱换成了烧茄子、熘肉片、蛋炒饭。”王兆忠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北京市民秦大同还记得这段“中餐西吃”的历史。1968年为躲避抄家、揪斗,父母带着秦大同一个月去了七次动物园,知道莫斯科餐厅重新开张,咬牙决定吃一顿。
走进大厅,秦大同发现,柱子上糊着红色大标语,玻璃窗前用铁丝吊着一排口号和大字报,周围是嘈杂的人声和语录歌,西侧的墙上悬着块小黑板,最高指示下只有五六个菜名。
“刀叉虽然不是封建残余,却难逃资修干系,餐具只剩下相对革命的勺子了。饭菜分别用铁勺从搪瓷盆盛到深蓝边的西餐盘中,吃饭的人手托盘子往嘴里胡噜着。”秦大同感叹,那烧茄子少油寡盐连火候都不到,水平甚至不及串联的接待站。

沸腾时光

1969年,“军管会”进驻北京展览馆,莫斯科餐厅再次开始供应西餐。老食客们奔走相告,门前冷落多时的餐厅,骤然人头攒动。
不少处境猝然变化的干部家庭子女,不约而同地相聚莫斯科餐厅,仿佛在这里,才能摆脱眼前的困境。
父母被打倒后,罗亚滨和身边的伙伴,一夜之间成了“狗崽子”,生活变得压抑而单调。年轻人聚在一起,经常琢磨“什么是最美好的”,不自觉地就说起了莫斯科餐厅。
当时餐厅已改名为北京展览馆餐厅,“莫斯科”这个名字,跟“苏修”有关。“为了适应环境,有人出主意,叫老莫吧,别人还以为是一个人的名字。”罗亚滨说,老莫就这样被叫开了。
“到老莫不能太随便,从箱底把父亲的呢子服翻出来,又不敢明目张胆地穿,就把学生装套在外面,还要故意把上衣的第一颗纽扣打开,半遮半露。” 罗亚滨说,这种穿法很时髦。
进餐厅前,年纪最小的罗亚滨先被派去侦察。展览馆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但进入老莫,就是一个清净的世界。
这种宁静而微妙的气氛,吸引着失落的年轻人。“60年代末70年代初,都是大群的,十多号人一桌不够,就两桌。”厨师长白忠义说。
很快,身穿蓝衣的“革干”子弟、身穿绿衣的“革军”子弟,把老莫当成了宣泄激情、野心、梦想的场所,打架闹事成了这里的特殊风景。
“有时候吃着饭,无意中,我看你一眼,你看我一眼,不顺眼,就开始找茬。”罗亚滨觉得,当时很多人是故意找茬发泄。
频繁的群架事件,让老莫失去了宁静。“一出现百十人的打架场面,服务员根本就控制不了。”
沸腾的时光里,有一件让老莫颇感无奈的事:银质餐具的丢失非常严重。“那时候,到这来就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你说你来过老莫,空口无凭,怎么办,有的人就拿个杯套、拿把餐刀,回去一亮,特别自豪。”白忠义解释。

重建怀旧氛围

1976年,莫斯科餐厅重新沸腾起来,获得平反昭雪的人们来到老莫,在鱼子酱和伏特加的滋味里追忆逝去的年华。
老莫顾客群的真正变化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84年11月7日,苏联国庆之际,在中央的安排下,北展餐厅重新恢复为“莫斯科餐厅”。
“顾客猛增,特别是老百姓多起来了。”白忠义说,改革开放之初,北京西餐还不多,老莫名气大,菜价又便宜,一个人吃就七八元钱,菜品也多了起来。
最火的是在1984到1989年,尤其是周末。“开门之前,顾客就在门外拐弯地排着队拿号,进来之后,还得排队。”
整个80年代,社会的开放让笼罩在老莫身上的特殊色彩逐渐淡去。“承办大型政治宴会的机会减少了,家庭宴会频繁起来,特别是婚宴。”1983年,北京市民郭爱国在老莫举办了婚礼,他看中的是老莫优雅的气氛,价钱也划算。“外人以为老莫很高档,其实当时真不贵,咱们去四五十人,一人的标准就四五元,总共才花了220元。”
无论老莫在外界看来充满多少经典回忆和故事,现任经理周磊曾经觉得,这里只是每天按时按点运行的餐厅。“有故事的年代都在自己踏入餐厅之前。”他是1983年进的老莫。
周磊真正了解到老莫在人们心中的情结,是通过越来越多有关那些年代的影视作品。全国各地的游客,带着憧憬来到老莫。有一年圣诞节,两位上海客人特地赶来北京,就为了在这天,吃一次老莫。
如今,莫斯科餐厅周围,方圆几百米之内,十多家叫得上名号的中西快餐无声地包抄上来,北京城里的各式西餐厅就更多了。周磊带着同事四处观摩,最后将老莫定位为以怀旧气氛为主题的餐厅。“离开这个,老莫也就不称其为老莫了。”
为了恢复50年代的风格,眼下老莫正在停业改造。周磊挺伤神---改造必须今年国庆前夕完工,虽然大体风格可以确定,但是局部的、细节的改造,因为图纸没有记载,只能通过寻访当年的老顾客,一点一滴重寻回忆。“希望能恢复到当年的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7 23:45 , Processed in 0.0449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