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94|回复: 0

香港六七暴动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5-20 04: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持毛语录,胸带像章的左派分子在中环示威与警察对峙六七暴动,亦称六七左派工会暴动,当时参与者称之为反英抗暴,发生在1967年香港香港亲共的左派在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的感召下,展开对抗英国殖民政府的暴动。事件由最初的罢工、示威,发展至后期的暗杀、放置炸弹。结果51人直接在暴动中丧失性命,另外超过800人受伤。
前奏
1966年中,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展开。各地红卫兵四出,国务院中原本负责港澳事务的廖承志亦被夺权。12月,澳门发生一二三事件。一件警民冲突事件,引发澳门左派到澳督府示威,要求警方道歉下台。澳葡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导致十多人死亡,百多人受伤。1967年1月初,澳门左派发动罢市,中国更断绝澳门食水供应。葡萄牙政府最后屈服,接受左派的要求,并一度提出即时交还澳门。香港的左派到澳门祝贺,同时学习澳门左派的斗争经验。


经过
1967年5月,位于九龙新蒲岗的新浦岗造花厂发生劳资纠纷。5月6日包围厂房的劳方与镇压的警察冲突,21名工人被警方逮捕,多名工人受伤,工会代表前往警署亦被扣押。翌日,工人与其他支持者上街集会示威。示威者仿照中国大陆文革的做法,手持毛语录,高喊共产党口号。警方施放催泪弹及木弹驱散示威者,拘捕127人。当晚政府宣布所有警员取消休假,九龙宵禁。之后北京报纸称“港英政府行为是民族迫害,镇压群众是野蛮的法西斯暴行”,支持“香港市民上街抗暴”。5月15日,北京外交部向英国代办提出抗议,并发动北京群众在英国驻华代办门外示威。部分群众更于当晚冲进代办的住所和办公室。香港左派报章报导北京支持的消息,由左派学校学生在街头向路人派发;中国银行亦在中环总行的屋顶装上扬声器,进行革命宣传。

写有同胞勿近的炸弹。黄皮狗指华籍警察,白皮猪指外籍警察。5月16日,香港的亲中左派宣布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简称斗委会,由工联会理事长杨光出任主任。斗委会随即以“反英抗暴”为口号,联合各亲共团体数百人,手持毛语录前往港督府示威游行,并在港督府门外张贴大字报
之后港九各地陆续有集会和示威,参加者除工人外,亦有学生及其他群众。巴士、电车、煤气公司、天星小轮等亦开始出现定时罢工。
5月21日,暴动蔓延至中环。22日,示威者与警察发生流血冲突,167人被捕。暴动的工人及学生以左派报馆、银行、国货公司、学校等为据点,出动示威,袭击警察及仍然行驶的公共交通。防暴警察到场以催泪弹、警棍等驱散后,示威群众即迅速撤回据点,令警察疲于奔命。
7月8日,约百名大陆民兵在沙头角与香港的警察枪战,五名香港警察殉职。人民日报再次发表支持香港左派反英抗暴的言论。香港出现传言,指北京打算收回香港。之后左派的行动进一步升级,开始以罐头罐制造土制炸弹及珠江汽水的汽水瓶来制造燃烧弹袭击警署,并以镪水(粤语,是一种盐酸和硝酸的混合物) 从高处袭击经过的警车及公共交通,左派学校的实验室成为了炸弹的制作工场。 
7月至8月,警方以武力还击,攻入各左派据点。8月4日出动访港英军航空母舰上的直升机从天台降落,上下夹攻左派在北角的据点、位于英皇道与糖水道交界、大型国货公司华丰百货所在的侨冠大厦。警方在大厦内除搜出各式炸弹武器外,还发现有设备完善、包括有手术室的战地医院。根据紧急法令,警方封闭多间左派学校及发出煽动言论的左派报社;同时大举逮捕左派人士,将他们拘押在摩星岭政治部的囚室,部分人之后被逮解出境。
左派则以升级炸弹行动还击,在港九各处闹市放置真假炸弹。炸弹上多数以大字写有同胞勿近,电车、巴士、街道上都有发现。炸弹袭击除了扰乱市民生活外,市民人心遑遑,更造成无辜死伤。一名七岁女童及其两岁弟弟即在北角被一包装成礼物的土制炸弹炸死。但当中亦有发现假炸弹。而负责拆除炸弹的警方及英军拆弹专家亦有被炸死或炸伤。
市民对暴力行为普遍出现反感。很多不受左派控制的传媒都反对暴动论,支持政府及警察维持秩序和治安。当中商业电台节目主持人林彬多次在节目内对斗委会的目标和行为加以讽刺及贬斥;并以《欲罢不能》为节目名称,暗讽左派的罢工号召未能成功瘫痪香港。8月24日,林彬于上班途中被人伏击。伪装成修路工人的凶徒将林驾驶的汽车截停后,放火将林及其表弟烧至重伤,二人其后死于医院。明报社长查良镛亦因为在报章内明确反对文革及暴动,收到死亡恐吓而一度离港暂避。

林彬上班途中被暴徒放火谋杀真假炸弹继续在闹市伤人,直至10月之后方才稍为平息。左派则以数百大小真假炸弹阻止市民参加。12月中,周恩来向香港的左派下达直接命令停止炸弹风潮,六七暴动亦告终结。
影响
据统计,六七暴动造成最少51人死亡,当中包括11名警察,一名英军拆弹专家及一名消防员。受伤人数超过800人,包括200名警察。暴动其间亦造成经济损失,部分市民变卖财产离开香港,造成香港的第一轮移民潮,市区楼房价格因此而急剧下滑。
暴动平息后,香港的亲中左派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不少地下组织在事件中曝光,有部分人被遣返大陆。左派暴力抗争的手法失去民心﹔暴动后﹐有不少之前属于或是接近左派的人士,从此脱离左派组织。很多香港市民亦对左派及中国共产党亦怀有介心,对他们“避之则吉”。这一点要直到1980年代中期,邓小平积极推动的改革开放得到初步成果,才得以改变。然而,亦有部份人一直保持对共产党的介心,直到九七之后。当回归后特首董建华宣布颁发大紫荆勋章与当时左派的头头人物杨光之时,引起全港社会各界哗然,认为是对当年左派暴行的一种肯定。
香港殖民地政府研究暴动成因后,发现青少年空闲时间缺乏可供参予的活动而被左派招揽,于是决定大量增加文娱康乐活动。暴动后的1969年12月开始举办的香港节,就是当中的一个重要节目,籍以加强年青人对香港的向心力。同时政府察觉到有需要改善市民的民生问题,以减少社会不安情绪及市民与政府的对立;间接造成了香港在七十年代在教育医疗、廉政等各方面的改革。
香港警队在暴动中的忠诚及勇敢表现被受赞赏。1969年获英女皇赐予“皇家”封号,此衔一直保留至1997年6月30日主权回归。
另一方面,由于六七暴动期间,不少公共巴士路线被逼暂停服务(部份更没有重投服务),引致不少九座位载客白牌车应运而生,获准到市区载客,最终令到殖民地政府认为白牌车可以辅助公共交通不足,促成1969年将白牌车合法化,成为今日的公共小巴,座位限制由九座位提升至十四座位(今天的是十六座的),对香港公共交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http://www.recordhistory.org/mediawiki/index.php/六七暴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4 01:28 , Processed in 0.0547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