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23|回复: 0

夏守山我与《风烟滚滚》小报(锦州糟字派办的小报)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1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
发表于 2010-5-15 04: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与《风烟滚滚》小报
夏守山

1967年9月至1968年3月,史前无例的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各派组织山头纷立、文攻武卫、派性斗争激烈,全国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的特殊时期。就在那“风烟滚滚”的日子里,我作为一名学生,文化大革命的狂热参与者,被选派到“糟字派”群众组织的最高层——“锦州市革命造反联合总部”搞舆论宣传。“联会总部就设现北山宾馆的前身,当时赫赫有名的高干楼。
所谓宣传工作,就是办一份不定期出版的油印小报。报名响亮且极具煽惑性——《风烟滚滚》。我就是《风烟滚滚》编辑部的重要成员之一——主编,编辑部由一个老师,六个学生三男四女七人组成。辽宁商专的郭恩普老师是编辑部的具体领导,主要负责行政和后勤工作,我负责撰稿和编辑工作。辽宁商专二年级学生时平,戴一副瓶底儿似的近视镜,铁笔书法精湛,特别是俗称八分字的魏碑体,舞文弄墨者无不交口称赞,便专门刻写钢板,以上三人为男性。锦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三年级学生储惠民秀气文雅,办事细致认真,书法也不错。除了辅助时平刻写钢板,主要负责小报印刷。锦州师范学校一年级学生张会宾,大方泼辣,办事风风火火,负责小报发行和资料管理。锦铁一中一年级学生王丽荣和左玉珍,十四、五岁的小女孩,单纯可爱,整天说说笑笑,唧唧喳喳,是我们紧张派性活动的开心果和调味剂,协助小报的印刷和发行,就是这么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曾将当时的锦城搅的“风烟滚滚”。
《风烟滚滚》小报一般情况下每天一期,八开对折两版,特殊情况下加印一张,对折四版,有时也停刊一两天。小报每期发行三、四百份,发行的对象除总部的头头和几个大的基层组织之外,大量的是街头张贴和散发。小报的主要内容是:一版报道本派组织的大型活动,重要会议,总部的重大决策及由主编撰写的时事评论和社论等,二版报道基层组织活动情况,也转载一些国内、省内的小道消息。整个小报内容带有鲜明的派性色彩,过激和不实之辞比比皆是,“唯我独左”“唯我独革”是办报的指导方针。为当时的派性斗争和混乱局面推波助澜。每期出版程序是主编确定主要内容和版面布局,报总部主管领导审定后,立即刻板印刷。通常是白天刻印,晚上发行,我们七个人都在总部吃住。经常是白天晚上连轴转。那种痴迷和挚着,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最富刺激性的是小报发行,我们都是晚上出去张贴或散发,六个学生分成两组,一个男生带两个女生分头行动或交替出行。到一九六七年下半年,形势对“总部”这派群众组织越来越不利,所以,发行小报就象白色恐怖时期共产党在国统区搞地下活动一样,处处得谨慎小心,否则,被对方抓住至少要挨顿打。当时发行小报不象现在发广告,见人就给。而是要贴在街头显著位置或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重要部位,最好是贴在对方组织门窗上或塞在门缝里。这就增加了难度和危险性,每次都是天黑出发,一组出高干楼向东,至烈士陵园转向南,沿云飞街经铁路局、锦州中学、实验中学、到市委,再折向西,沿解放路经工人文化宫、四十军到百货大楼再向北,沿中央大街经市人委、电业局,文化电影院到火车站返回。另一组出高干楼向西,到附属医院转向南,沿人民街经铁中、永安监狱、保二小学、至妇婴医院折向东,沿解放路经市公安局一高中到百货大楼,再转向北到火车站返回。有时也经由老马路到火车站。单组出行时就由云飞街到人民街绕一大圈。发行的重点部位是市委、文化宫、四十军、百货大楼、公安局、火车站。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初的一天深夜十一点左右,天气很冷,我们这一组发行到火车站时,小报还剩几十张,便决定原路返回继续发放,来到文化宫时,见另一派组织人员还在室内灯火通明地干什么,便扒门缝向里看,但看不清里面详情,却见门厅里两个门卫正坐在椅子上打瞌睡,便在已经贴了小报的地方又贴了几张,把剩下的全部塞进门缝里,说笑着凯旋了。
发行小报回来,一般都是半夜时分,这时,郭老师已经做好热气腾腾的面条等我们归来。大家便边吃夜宵边谈论着发行中的趣闻轶事。睡觉是已是深夜一两点钟。自认为是投身火热的“革命”,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内乱”,青春就这样可悲的荒废了。
文化大革命进行到1968年`3月份,在上海一月革命风暴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的群众组织纷纷大联合,成立革命委员会,正所谓全国山河一片红。锦州的局势也是急转直下,大联合势在必行,坚持不联合的派性头头儿有的被抓,有的出逃。《风烟滚滚》小报因发表过多篇不利于大联合的言论而被军区首长点名,并传闻要抓捕主编,无奈之下,小报于三月份中旬停刊。为了躲避被抓,也是心有不甘,我们几个大一点的学生就带上办报的全部装备在铁路人员的安排下,乘夜车潜往沈阳,投奔辽宁大学“8·31”,还想继续坚持派性宣传。但沈阳的局势也已是大联合的潮流不可阻挡。什么也干不了,在沈阳徘徊了一个多月不了了之。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曾是风华正茂热血青年,现已变成花甲老人。历史的车轮碾过了风烟滚滚的十年岁月,又沿着改革开放的大道前进了三十年,时间是最好的鉴证,让人们看清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曾为之拼搏的峥嵘岁月,蹉跎了多少青春年华,那个风烟滚滚的群众运动,阻碍了国家民族的发展步伐,也扭曲了我们这些狂热参与者的美好人生。
痛定思痛,自我戕害的教训应当深刻记取,积四十年人生经验,我相信,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悲剧不会重演。

作者小传:
夏守山,1947年4月生,1968年10月还乡。1978年9月到1986年3月任初中、高中语文教师,期间函授中文本科毕业。1986年3月调政府机关工作,1997年3月至2007年4月负责太和电台编播工作,期间晋升副高级职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af82550100egk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3 16:12 , Processed in 0.05944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