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书由现在任教于斯坦福大学东亚系的李海燕所写,题目为《心灵革命:现代中国的爱情系谱(1900—1950)》。如同标题所示,此书的主题是爱情(love),而这个标题还显示,作者不把爱情看作一种普遍的、超历史的情感,而是希望勾勒爱情在现代中国的变化。的确,虽然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在人类历史中一直存在,但其实每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常常是相当不同的。李海燕将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处理明清小说中讲到的“情”,她称之为“儒家结构中的感情”。第二部分讨论五四运动时期的爱情,冠名为“启蒙运动结构中的感情”。然后第三部分以“革命结构中的感情”为题,自然是有关共产主义革命中的爱情。选择这段时期讨论中国文化、历史中的爱情,应该说匠心独具,因为毫无疑问,正是在这段时期,爱情开始进入并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当然,爱情并不完全是近代化的产物,因为在明清小说中,有关“情”的描写十分丰富;李海燕甚至提出,那个时期有一种“情的狂热”(cult of qing)。不过这个“情”主要在伦理和思想的层面,而在第二时期,“情”则变成了浪漫和心理的概念。当中国进入反清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时期,中国人也进入了一个情感解放的时期—革命者不但思想激烈,行为同样激进。不过到了第三时期,情感和爱情被要求服从于“大我”,也即革命事业的需要。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在这里无法细细讲述该书的许多内容,但以上的简述,已经可以看出《心灵革命》一书,用中国近代史的例子(虽然作者主要用的是文学作品),充分论证了情感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种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