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008|回复: 2

李秉铎 《烟雨苍茫:追忆父亲李峻岳渐行渐远的身影》出版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8-11-15 23: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费出书小记


      我写的书《烟雨苍茫》成功出版了,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全书19万字,289页,精装本,还很像那么一回事。


      《烟雨苍茫》各章节写好后,曾陆续发到博客上,等到写完,就想把它变成一本像模像样的书,然后分送亲朋好友,了一心愿。上网一查,有好多可以受理自费出书的出版机构,决定就近找一家重庆本地的出版社,这样便于实地考察,万一产生什么纠纷也好上门商讨。这样找了一家位于沙坪坝的“上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地址为天马路75号27一10室。按联系电话打过去,正是公司总编辑上师文老师,上老师告之,要将文章转换成word语言,然后发给他就行了。这样就走出了自费出书的第一步。
       怎样将博客上的文章转换成word语言,只有找女儿帮忙了。好在年轻人手脚麻利,两天就弄好了,并编排了目录。下一步决定上门去看一下,该出版公司究竟如何,是否可靠。于是在盛夏的烈日下前往沙坪坝。虽然出生于沙坪坝,但几十年很少去沙坪坝,对公交车的路线不熟悉,好不容易找到天马路,转了几圈也没找到天马路72号,那儿有凤天路、石小路等几条街道互相缠绕,天马路的编号也极混乱。没有办法,只有打上老师的电话,经他指点,从沙坪坝区政府过马路,从一家银行旁边的一道门进去即可以上电梯。我这个路盲总算找到了隐蔽在一高楼27层上的图书出版公司。
       上老师是一位30岁左右的小伙子,山东人,个头高约1.8米左右,考到重庆上大学,研究生学历,毕业后就留在重庆,自己创业,在图书出版行业已经做了好几年了。公司办公处其实就是一个套间,有两间房,有两个员工正在忙着整理书籍。房间里有一排装有玻璃窗的书柜,里面都是公司出版的书籍、画册,琳琅满目。翻了翻图书,质量都不错,绝对的正版书,看来公司虽小,却是正儿八经干出版业这一行的。遂决定成交,书交由该公司出版,不要书号(要书号要多一万多元),这样几千元钱就可以拿下来。我向上老师声明,我已年近70岁了,难得出一本书,要求一定保证质量,并用精装本出版。
       回家后,我将书稿校对了一遍,发给上老师。然后第二次到天马路的公司,签出书合同,决定印50本,先付半款3150元,一个月内出书。这一过程有一定风险,万一对方拿钱后跑路,我就无处找人了。但我判断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退一步讲,万一这一情况发生,也不过损失3000元钱,也不是伤筋动骨的大事,要办成一件事,有时总得冒一点风险。
       签合同10天后,上老师发来书的封面设计及排版稿,让我再校对一遍。这是我第二次校对了,字小,又在电脑上校,书稿字数又多,我抓紧时间看,整整用了三天时间,感到几乎要呕吐,找到13处错误,将刊误表发给上老师。
       刊误发出20天后,收到《烟雨苍茫》的样书,封面、印刷都不错,较为满意。提出几点意见:1、纸张稍薄了一点,要加厚;2、有一处小错误需改正;3、再加印10本;4、要求在书中再补充几张彩照。样书收到一个月后,60本《烟雨苍茫》由印刷厂寄来,两个纸箱,里面垫有泡沫板作保护层,六本一小包,每本都有薄薄的透明塑料包裹,很规范。对书很满意,第二天我就付了余款。这样自费出书的全过程就圆满结束了。
       在整个过程中,我曾三次到天马路的公司和上老师见面,每次结束时,小伙子都要经一段长长的走廊,一直把我送上电梯,表现出对客户和老年人的尊重,体现出一种应有的教养和风度,令人满意和感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4a68e90102w0k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23: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苍茫

                                 ---追忆父亲李峻岳渐行渐远的身影

                                                    李秉铎

                               前  言

    父亲李峻岳(1915-1993),河北省冀县(现为冀州市)码头李村人,生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西南大学外语系教授,原外语系副系主任,原联合国资料翻译四川组负责人,国家教育部首届高校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父亲去世后留下几十册日记,从1952年到1993年止,这是留给我们子女的一笔宝贵遗产。父亲曾说过:“希望我的日记能如李越缦的日记,记载当时的社会现象,供后人参考,虽然我不能和李越缦相比,我的日记不可能出版传世。但如果我有贤子孙,保留下来,将来也可作为研究社会问题之一助也。”(注:李慈铭,1829-1892年,晚清时期著名学者,书室名越缦堂,博学多才,尤以《越缦堂日记钞》倾动一时,由此而得了“越缦老人”的雅号。)

    在父亲逝世二十周年之际,我终于鼓起勇气来整理父亲的日记,并写追忆父亲的文章,这是一件繁琐的工程,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再不着手这一工作,以后随年龄增大精力衰退,就更没有机会了。不管写得好与差,我想都是对父亲的最好纪念。

    父亲是一位普通的知识分子,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被历史的潮流裹挟,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沉浮,在沸水里滚过,在冷水里浸过,在碱水里泡过,获得了前代人梦想不到的阅历和经验。人类需要不断累积经验,增加下一代的智慧,所以普通人也有写回忆录的资格,写出来哪怕是自己和家人看也比不写好。雁过留声,人过留迹,把自己的经验教训留给后人,留给历史,也就是把自己纯真的爱和情感留给后人。

    乔布斯在临终时回忆自己的一生,发现曾经让他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社会名誉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已全部变得暗淡无光,毫无意义。他说:“上帝造人时,给我们以丰富的感官,是为了让我们去感受他预设在所有人心底的爱,而不是财富带来的虚幻。我生前赢得的所有财富我都无法带走,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中沉淀下来的纯真的感动以及和物质无关的情感,它们无法否认也不会自已消失,它们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我对父亲往事的追述,主要依据父亲的日记,并将大量引用日记的内容,日记有几年缺失,主要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日记,如1957年就完全没有。我想可能当时太忙未写;或者是写了,在运动中又毁掉了。所以我只有跳过这几年不写。我希望能真实地写出父亲的人生经历,人生追求,父亲是一位慈祥的智者,德高望众的长者,我希望能把父亲几十年的心路历程表现出来。

     每当阅读父亲的日记,我会感觉到父亲不是在遥远的天堂,而是鲜活地坐在我身边,亲切地和我摆谈,讲述着那些有趣的人和事,讲述着他的苦恼和感想。我有时会感觉到父亲前行的缓慢稳重的脚步,一个人的脚步显得孤单,许多人的纷纷脚步就汇成了历史的印迹,应该让我们的后代知道他们祖辈的故事,知道这一段不可遗忘的历史。

                                            2013年12月13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4a68e90101hf5g.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23: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从2013年12月开始写《烟雨苍茫》,历时一年半,终于完成这一艰难的工程,可以长舒一口气了。胡适说:“要使你所得的印象变成你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是记录或表现成文章。”很早就想写回忆父亲的比较系统的长篇文章,但一直下不了手,虽有父亲几十年的日记作为宝贵原始资料,但动手去写还是困难重重。就像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想用最简捷、最完美的方法来解答,却一直找不到突破口。2013年1月95岁的母亲突然去世,我也满67岁了,岁月不饶人,再不下手去做就没有机会完成这一使命了,才硬着头皮开始了写作。要把一个美好的想法,按计划去完成,变成现实,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也会从中得到收获,感受到愉悦。回过头去看写下的一厚叠稿纸,居然写了这么多,难以相信,也感到欣慰。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

     “人生就是一扇扇没有打开的门。

       门是遮拦,是封闭。门的后面,藏着说不尽的秘密,说不尽的遭遇。灾难在那里。幸福在那里。光明在那里。黑暗在那里。悲痛也在那里。

       人,本着向上的天性,打开这一扇扇封闭的门,去寻找自己的渴望,完成自己的一生。”

       我们和父辈的人生都是这样,不断打开这一扇扇封闭的门,去寻找自己的渴望,完成自己的一生。

       原来准备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烟雨苍茫》,中途因病住院近一个月,康复后不得不放慢了写作速度,故拖了一年半才完成。今年是父亲的百年诞辰,能在这个日子完成《烟雨苍茫》,有特别的意义,也是对父亲的最好纪念。当我们回忆父亲的时候,就想起了无边无际无微不至的爱。当我们想起爱的时候,其实是想起了宽广淳厚的温暖和一种伟大神圣的责任。当我们想起责任的时候,其实是在宁静致远地思索生命的尊严和人生的真谛。

       将《妈妈的回忆录》,五弟写的《心祭》,我写的《最牵挂我的那个人走了》、《教师节感想:他们活在人们心中》作为附录附在书后。这样就更全面,也更像一部家史了。

       祖父曾写过一本回忆录《穷乡琐记》,另整理了一本《家谱》,李家先辈在明朝由山西迁徙到河北都有记载。可惜这两本宝贵资料都在“文革”中损失了。现在我们已弄不清楚家族的历史和人员了。希望《烟雨苍茫》不再遭遇到《穷乡琐记》的命运,让后辈能知道他们前辈的故事,让家族历史能够传承下去。应该感谢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了网络,可以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思想,让普通老百姓有一个发表意见的场所,有一个说话交流的地方。

       在写作过程中,孙家新伯伯的夫人赵凡阿姨一直关心我的写作进程。她是父亲的老朋友圈中,当时唯一健在的老人家。遗憾的是还未等《烟雨苍茫》写完,赵凡阿姨就去世了,这是令人叹息的事。所以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老头老太们,想做什么事还是要抓紧时间去完成,以免留下遗憾。

       古诗云:“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烟雨苍茫》希望能真实地记录那个时代发生的事件及人们的思想状态,能对后人了解那段历史提供帮助。因为哲人说过:“一个忘记了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每个人一辈子都会上无数次小当,再加上一次特大号的当,把这个经历记录下来,就是历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4a68e90102vumm.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4 15:57 , Processed in 0.0333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