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336|回复: 1

环县一中校史:文革十年(1966-1976)

[复制链接]

1455

主题

305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663
发表于 2018-10-9 03: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 从停课闹革命到复课闹革命

  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大风暴呼啸而起。5月末,县委派联络员进入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分类排队,排出了左、中、右三类。6月初,县委派工作组进驻学校,宣传《五•一六通知》,拉开了环县一中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学校开始停课闹革命。此后学校正常的工作被政治运动取代,校园里出现了“造修正主义的反”,揪斗领导、师生,冲击学校党组织等许多混乱的现象。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其中第十条特别指出:“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这样,共和国十七年的教育战线被定为“黑线专政”而遭全面否定。红卫兵从8月中旬开始在校内大抓“黑帮”,大部分教师受到冲击,黎晓湖、彭曦、曹焕章、翟相荣、任务成、刘超凡、蒲瑞祥、张福等教师被定为“黑帮”且遭批斗。8月末,工作组撤离学校,“文革筹委会”成立,并成为学校文化大革命的领导机构。学校原领导班子(黎晓湖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栗启文任教务主任,梁长英任总务主任)被迫处于瘫痪状态。红卫兵以“造反有理”为旗帜和口号,从学校“杀向社会”,于8月31日向中共环县委造反,紧接着在校内外大破“四旧”(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大立“四新”。在由国家 出资资助的全国性的大串连中,部分师生从9月上旬开始外出串连,在10月初和11月末,先后有两批师生八十多人,同全国各地到京的红卫兵,受到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的接见。9月,张春华调任环县一中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1968年5 月调出)。本年招生推行极左路线,唯成份论。这期间,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和教学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陷入了动乱之中。
  1967年3月7日学校开学后,响应党中央“复课闹革命”的号召,动员师生返校。3月25日开始上课,主要学习“老三篇”(毛泽东的《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新五篇”(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社论等。在“以学为主”的同时,“兼学农业”,在校办农场播种了洋芋、蔬菜、糜子等二百多亩。这期间的校园,实际上是以笔作刀枪,大幅标语,大字报,大会小会等各式的革命运动为主。在刮遍全国的“夺权之风”中,返校师生于4月成立了“红旗造反兵团”,相继又成立了十多个相互对立的战斗组织,这些战斗组织于5月21日参加了“革命群众”向中共环县委、县人民委员会的夺权运动,形成了相互对立的“北京”、“抗大”两兵团,5月27日在校内夺了权,成立了“临时革命委员会”,取代了“文革筹委会”。校内群众斗群众的“文攻武卫”事件时有发生,县上领导邓良忠、张文惠、贾继维等人也被抓至学校挨批挨斗。校内秩序更加恶化。
  1968年3月,兰宣队(兰州军区派来环县支左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领导学校的文化大革命。6月29日,环县一中革命委员会成立,原学校的一切党、政、财、文权全归革命委员会。县人武部副部长蒋显广兼任主任,栗启文、苏景善、杜世荣任副主任。8月,敬昶旭调任环县一中革委会主任(1969年4月调县革委会工作),接着,工宣队(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校,参与管理学校。此后,学校制止武斗,消除派性,秩序有所好转。校内进行教育革命,开展革命大批判,搞斗、批、改,原学校三位领导(黎晓湖、栗启文、梁长英)及部分师生受到了批判。在全国掀起的学习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的热潮中,开展“三忠于”(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忠于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四无限”(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崇敬、无限忠诚毛主席)活动,形成“天天读”、“天天用”、“早请示”、“晚汇报”的制度。从本年开始,废除了新生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制度,否定了《全日制中学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教学计划,对文化基础知识大加砍削,取消了外语课,开设毛泽东思想、语文、数学、工业基础、农业基础、军体、革命文艺等 课。教学工作仍未能正常开展。

  第二节 渐趋稳定的教学秩序

  1969年3月,全县中小学依甘肃省革委会下发的《关于实行中小学春季招生的通知》精神,实行春季招生,应届毕业生推迟到年底毕业。废除留级制度,实行按年升级,期满毕业,可根据学生德、智、体几方面发展情况让其跳级的制度。在“学制要缩短”的精神指导下,小学试行五年制,中学试行四年二二分段制,采用推荐和选拔的办法录取新生。开学初,环县一中同“五•七红专”(原环县党校)校址对换后,与环城完小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起初定名为“环县环城人民公社九年一贯制学校”,后改为“环县环城人民公社中学”,简称“环城中学”,由环城公社管辖。4月,县革委会对全县中教作了配备调整,原环县一中大部分教师调出到兄弟学校任教,本校教师仅剩10名,连同环城完小所剩老师在内,环城中学共有22名教师,五百多名学生。4月 30日,“环县环城人民公社中学革命委员会”成立,杨长义任主任,王文玑、康秀岐、苏景善任副主任。6月成立整党、整团小组,在校内整党整团。10月,李雄星调任环城中学革委会副主任。12月30日,环城中学、县红专学校联合成立党支部,王文玑任党支部书记,张全志任党支部副书记。
  在“教育要革命”的精神号召下,开展革命大批判,建立革命化的教师队伍。教师要接受工农兵再教育,教学中要拜工农兵为师,让工农群众登上教学讲台。教学设毛主席著作、生产斗争、文化知识三门课程,其中文化课为:小学开设毛主席语录、语文、算术(包括珠算)、科学常识、军体、革命歌曲等六科,中学开设毛主席著作(政治)、语文、工业基础课(数学和物理)、农业知识、军体、革命文艺等六科,外语在高中开设,初中选修。管理形式上,大学解放军,取消班级制、班主任制,取消教研组,学习解放军建立连排编制。秋季开学后将全校编为三个连九个排,中学部为一连,4-5年级为二连,1-3年级为三连。9月,大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八作风》等革命歌曲,增强师生的纪律观念。同时,成立了校备战城防领导小组,从学校东面窑洞里向城外挖防空洞及单人掩体洞,并成立了“三抢队”(抢救火、抢救伤员、抢救物资)。10月制订了《环城中学学生学习、生活制度》、《环城中学委员会关于促进教职工思想革命化的规定》、《环城中学革命委员会关于实现领导班子革命化的规定》等制度,但校园秩序变化不大,教师中有不安心工作,不按时到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现象;学生中有劳动课装病,文化课女生打毛衣,年龄大的学生逛大街、看小说,年龄小的学生回家干活等现象。
  1970年2月16日,县革委会作出决定:为有利于教学,环城九年一贯制学校分为环县第一中学(二二分段制)和环城五年制小学,环县一中和红专学校各归原址,中学仍由环城公社管辖。这一合一分,使学校的图书、公物等损失较大。3月,李雄星调任樊家川七年制学校革委会副主任,杜世荣调任环县一中革委会副主任。11月,环县一中团支部成立,刘尚绪任团支部书记。1971年4月,县革委会任命王文玑为环县一中党支部书记。12月8日,县革委会政治部批准环县一中建立班排及教职工团支部。12月29日,共青团环县一中委员会成立,张应平任书记,刘尚绪任副书记。在1970年全校有教职工23人,其中教员15人,领导及后勤人员8名,学生337名,编为九个教学排(班)。到1971年,教职工增加到38名,解决了自1969年3月以来大批教师调入兄弟学校、本校仅留下10名教师的师资紧缺问题。在校学生525名,编为十二个教学排。
  这两年(1970-1971),校内先后开展了“一打三反”、“三诉三查”、“路线教育”、“批修整风”等运动,一些教师再次受到无辜的牵连而遭打击。但学校上下仍能在各种冲击中开展教学工作,教学秩序渐趋稳定。一方面,加强纪律教育,培养三八作风,加强跟排辅导和学生干部培养,不断加强师生纪律性。另一方面,上好文化课(从1970年开始,教学中使用省编四年制中学教材)。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严格管理学生,言传身教。1971年6月制订了《关于教职工读书学习进行正面教育的安排意见》,激发了教师开展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能用心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学习主动性增强,旷课迟到现象大为减少,课堂纪律好了,偏科现象少了,认真学习风气初步形成。前几年政治运动所造成的“当教师倒霉论”、“读书无用论”等倾向得到了有力纠正。
  有利于教学的群众运动也搞得生动活泼。从1971年开始了三年定期军事训练,每学年秋季进行7~10天军训,既增长了师生的军事知识,增强了师生的战备观念,锻炼了体质,还有力地纠正了文革以来学校里存在的无组织、无纪律等自由主义倾向。倡导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仅1970年下学期就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95期,参加1962人次,年终学生写学习毛主席著作心得体会5210篇。号召师生创四好单位,争五好个人,创四好、争五好的现象蔚然成风,学校被评为文教卫生系统“四好单位”,获县级“创四好先进集体”,校革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王文玑、教师龚志伟、学生谢文科参加了1971年9月召开的环县第三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四好单位、五好个人代表大会,校内评奖了四好排(班),五好个人。许多同学积极申请入团,仅1971年就有257人递交了申请书,占学生总数的50%。学农方面,在1968年申请停办马坊塬农场,加强校田劳动的基础上,1970年把校内可耕种的地都变成“大寨田”,移土一千多方,捡石头瓦片约十五万斤,修水平田十二亩,积各种肥料十五万斤,生产粮食八百多斤,蔬菜一万五千斤,初步筹建了养猪场、养兔场、养鸡场。1971年移土八百方,将校田扩建到二十亩,,收获蔬菜一万八千多斤,做到了学校师生蔬菜半自给。学工方面,1970年组织了“九二0”农药试制(虽年底出了产品,但因设备和技术未过关,还不能投入生产)和综合修理组。另外,1971年3月24日到30日,全体师生停课到河对坡植树造林;6月21日到29日,全校学生响应县上倡导的回收废金属活动,九天内,回收废钢铁2290斤,超额完成县上分配的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1970年10月,环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依甘肃省革委会(69)221号文件精神,经环县一中推荐,环县革委会审查,对本年环县一中的31名高中毕业生中符合政策规定的26名学生实行分配,安排他们到环县邮电局 、环县机修厂、环县商业服务站面粉厂、环县商业服务站中药厂、环县商业服务站副食厂、环县印刷厂等单位工作。这是环县一中高中毕业生唯一一次被上级正式分配工作。

  第三节 教学回升的新气象

  1972年,学校有教职工35名,在校学生570名,1973年教职工为38名,学生增加到630名,两年均有12个教学班。1972年10月,王文玑任环县一中革委会主任,12月,县上通知张应平负责环县一中教务工作。1973年8月,张应平调任曲子中学革委会副主任,康益寿调任环县一中革委会副主任。这两年,学校领导班子团结统一,实事求是,以身作则,整顿秩序,狠抓教学,各方面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
  学校为了调动师生的教和学的积极性,一方面,抓知识分子政策落实,给曾在以前运动中因家庭出身、社会背景、个人历史等受了冲击的27名教师,安排了教研组长、班主任、团支部书记等适当工作,年终对全体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鉴定。教师工作积极性高,教学认真,课外辅导积极。1972年8月,地区革委会在庆阳一中召开了教育革命现场会,着重讨论了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9月,庆阳地委把庆阳一中党支部的《以路线斗争为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转批全区,要求大力推广庆阳一中的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举措使广大教师受到极大鼓舞,积极投身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军训,请老工人讲苦难家史和求学苦境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钻劲和狠劲。要求教师对待学生,以正面教育为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细致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充分发挥团员的带头和骨干作用。学生学习劲头充足,力争德智体全面发展,做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文化课教学中,突出“以学为主”,把贯彻又红又专的精神和提高教学质量当作教学领域里的革命应当解决的突出问题来抓。校党支部、革委会充分认识到不提高教学质量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性、重要性,并得到了广大师生、群众及家长的支持,社会反响很大,群众认为抓得对,家长觉得抓得好。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先后制订了《关于学生考勤、考试、留级、奖惩问题的规定》(1972年9月制订后,县文教局印发全县各中学、辅导区,要求参照执行)、《红卫兵章程》、《图书仪器借阅制度》、《学生宿舍制度》和《教职工学习、工作、生活制度》等规章制度,保证了教学秩序,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加强教研组工作,设语文、数学、理化三个教研组,每组由业务能力强的两位老师任组长,组织观摩教学,安排业务自修,编写《学习》、《学数学》、《小先生》等业务专刊,同级同科集体备课,教师们互帮互学,共同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三是狠抓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加强课外辅导,开放学校图书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在学生中成立学习互助小组,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四是吸收外地先进经验,组织教师学习体会国家、省、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先进经验,推动教学。1972年10月派出三名教研组长前往全区提高教学质量的先进单位——庆阳一中参观学习,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五是做好作业批改、考试、家访等检查反馈工作,掌握情况,扬长避短,更进一步搞好教学工作。六是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划清全面发展同“智育第一”的界限,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开展了向雷锋学习(七二级初二学生刘廷贵和初一学生周勋,于1972年12月的一个星期日在县城南关拾到人民币699元及棉帽、棉鞋等,及时归还失主,受到社会好评)、田径运动会(参加了1972年5月1日至4日在县城南关举行的环县首届学生运动会,成绩优异。校内运动会中,少年组男、女有四项十二人次突破了1972年5月地区田径集训会第一名的成绩)、编演小陇剧等活动,既让师生学有所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活跃了师生生活。七是奖惩分明,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评选先进教师、三好学生;处理了一些纪律不佳、行为不良、学习不认真的学生,既教育了本人,教育了大家,又严明了校纪,一改文革初期老师不敢管学生的状况。
  在学工学农活动中,从1972年开始在周家山修造水平梯田,建立学农基地。办“五四○六”、“九二○”菌肥厂,既结合教学进行了研究,又给附近社队供应菌苗,增加肥料,支援了农业。

  第四节 开门办学 “文革”结束

  在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中,1972年至1973年学校出现的教学秩序好转、教学质量回升的新面貌,被当作“资产阶级教育的回潮”而遭到批判。针对“资产阶级教育重新抬头”及“回潮”现象,县上于1973年9月派工宣队进驻学校,参与管理。工宣队初进校时,举措不大。1974年1月,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交白卷的张铁生成了反回潮的英雄,“不学ABC,照样干革命”成了正确的东西,“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人成了风云人物。3月12日,县上派出的工宣队重新进驻学校,从政治上领导师生投身于批林批孔的运动中,批判“师道尊严”、“克己复礼”、“智育第一”,反击“教育战线上的复辟势力”,文化课堂成了批林批孔的战场,教师欲教不能,欲休不忍。考试实行开卷,老师由监考成“助考”,可在考场上给学生讲解、指导。教学工作再次受挫。
  抓批林批孔运动的同时,学校开门办学,学工学农。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小课堂,到工厂、大队机房、广播站、田间地头等大课堂中去学习,接受工农再教育。学校聘请了14位工农兵兼职教师给学生上课,组织学生参加植树造林、整修街道、运送砂石、到附近社队参加秋收、给附近社队送肥料等公益劳动,开展采集中草药、回收废钢铁等勤工俭学活动。仅一个学期,师生人均参加生产劳动约30天。
  从1972年到1974年,学校组织师生在红星大队北门生产队周家山(旧名灵武山)修建学农基地。三年共劳动五次,投工一万二千五百个(每工以六小时计),挖土六万二千五百方,填土八万一千二百五十方,修成水平梯田五十五亩多,使一个原本光秃秃的荒山改变了面貌。三年累计收获粮食六千二百多斤,油料一千五百斤,各类蔬菜三万多斤,收入现金一千五百多元。这一大型劳动,建成了学校的学农基地,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培养师生的劳动习惯,增强师生的劳动观念,为今后进一步学农打下了基础。
  1974年9月,杜世荣调任环县二中革委会副主任,李文芳调任环一中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2月,王文玑调任环县文教局副局长,栗启文任环县一中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1976年1月,郑国宁任环县一中革委会副主任。3月,康益寿调任环三中革委会副主任。
  1975年到1976年,学校遵照上级指示,先后于1975年2月至12月,1976年3月至12月开办了两届农机培训班,共培训学员89人,为环县的农机推广和普及做出了贡献。1976年3月到12月招收了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培训班,42名同志学习毕业后分配各初中任教,增添了全县的教学力量。
从1975年开始到1976年9月,校园里先后掀起“学大寨”、“学朝农”、“评《水浒》”、“反击右倾翻案风”等运动,这期间,学校难以按照教育性质 和教学规律办事,教学活动举步维艰。
  1976年10月以后,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展开,教育重点回归到教学上。学校整顿教学秩序,终于步入了遵循教育规律、狠抓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书育人的春天。

http://www.gshxyz.com/Item/345.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5

主题

305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66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9 03: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县一中五十年发展史
第一章 艰难草创 初期发展
(1955年—1966年)

第一节 环县教育历史概述

  明、清以前环县有儒学、社学两种学校。儒学,为儒者之学。据史志记载,从宋咸平年间部署张凝在环县创办第一所儒学起,历明、清两代,历任知县都曾扩建或重建过儒学,但几建几毁,今无所存。明、清两代本县儒学生徒考中进士只有二人,一是明代成化辛丑(1481年)科的文进士张安,做过知县。一是清代雍正八年庚戌(1730年)科的武进士韩璠,做过侍中。明、清两代本县考中举人52人,其中文举人30人,武举人22 人。民国时期有无获各种学位者,无资料可考。
  社学即乡学,是为民间子弟而设的学校。本县社学建于何时,史志无载,仅云:学址在县城西北,久废。清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高观鲤捐建三处,今皆无存。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除科举制,同时废儒学和社学,改立高,初等学堂。
  民国初年,改学堂为学校,分初等、中等、高等三种。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环县共有初等学校8所。全县受过小学教育的有330人,受过中学教育的有35人,上过私塾的有430人,成年识字的有7348人,在校儿童540人。
  1936年环县解放时,尚无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各级各类学校虽多达数十所,教员近百名,学生达千数,但由于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生产凋敝,师资匮乏,加之人们意识落后,环县始终没有自己的中学,中学生需赴外就学。1940年,环县曾选拔45名学生赴陇东中学就学,19名学生入师范就学。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环县作为老解放区很快恢复了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给经济造成的严重创伤,更由于土地革命的实施,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相应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对子女入学求知的愿望和要求益显迫切,环县第一所中学即应时于1955年7月诞生了。

  第二节 艰难的初创

  1955年4月,平凉专署、环县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创办环县初级中学。因当时校址未勘定,筹建经费尚未到位,故上级通知在全县各乡先行招收初一级新生一班60人,按期开学上课,再行筹建校舍。时任平凉专署副专员的谢占儒亲自和县党政领导协商决定:先期借用南关小学(即现在环城小学的前身,当时校址在今县政府所在地)教室一座和部分宿舍,以解开学燃眉之急,同时,一面给南关小学拨款4000元,让其继续扩建校舍,一面给待建初中下拨足额经费修建新校舍。同时,县上抽调时任曲子小学校长的强怀文同志负责初中的筹建工作。新成立的初中在招生时,考虑到县城小学毕业生年龄普遍偏大,生源比较困难,学生流动性大等具体情况,经报请县人民委员会同意,除正式录取60名新生外,又通知4名备取生到校学习,实际招生64名。国家对贫困老区的教育给以扶持,学生全部住校,吃国库粮,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享受助学金。这批学生于1955年9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至此,环县无中学的历史宣告结束。
  1955年夏,新校勘址工作开始。先考虑的是南关东滩(今县人民医院地段),后又察看了北关(今冷库地段),但这两地都被时任环县政府副县长的武海潮否决,原因是1920年环县曾遭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环江洪水曾涌入老城西门,县城损失惨重,在这里建校有安全隐患,故两次勘址均未定案。后经反复勘察,多方论证,才将目标锁定在老城内,当时老城内东北角有一块撂荒地,是旧衙署和城隍庙废墟,地势较高,环境幽静,适合建学。只是这片撂荒地中间尚有一郑姓农户耕种的6亩粮田,经政府与该农户协商以西滩等量公地兑换,归于中学建校。至此,新校勘址工作几经周折,最终定案。随即开始筹建。
  1955年秋开工,先打土基,购备木料。1956年2月,县上调派翟相荣同志专门负责新校筹建工作,学校建设即全面展开。3月初,时任环县县委书记的韩相君同志亲临施工现场视察工程情况,并与强怀文、翟相荣等同志现场讨论决定了房舍和大门的朝向。
  新校舍完全按照省教育厅下达的规模和标准,一期工程修建两排教室(分隔为6个)四排宿舍共计36间,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另有简易厦房3间,窑洞三孔,总占地20余亩。新校园北*城墙,东、南面是荒地和农田庄舍,西面临大路,距南关街市一公里左右,环境幽静。
  1956年夏,新校落成,环县中学正式迁入。学校虽系初建,但当时全县上下都十分关心和重视,教学设施配置全面,购置了一些化学实验仪器、图书报刊,成立了实验室、阅览室,并购买了环县第一架手风琴,正常的教学需求得到了保障。
  是年夏,中学招收第二届学生,计划招收150人,但报名参加考试的只有136人,结果录取135人,分编为3个班。
  初中筹建之初只有四名教师,他们是:
  强怀文,西峰区肖金人。1955年从曲子小学选调初中负责筹备建校工作,1956年6月19日经上级通知“主持校务”。首届学生开学之初曾一人维持教育教学工作月余,负责学校全盘工作,兼教政治、历史和体育。在初中只工作了三年时间,1958年遭不白之冤,被迫调离了学校。
  李全仁(回族),宁夏中宁人。1955年甘肃师院数学系毕业,经省教育厅调派至环县初中任数学、美术课教学,擅长书法。因系少数民族教师,在环工作生活有诸多不便,遂于1956年暑期申请调回原籍工作。
  曹焕章,山西灵石人。1955年秋由南关小学选调初中教语文、音乐,酷爱文学,擅长音乐、舞蹈,富有导演才能,曾组织过初中多次文艺节目的演出活动。
  翟相荣,庆阳市西峰区人。1956年初由庆阳师范调入,主管总务,兼教初一语文课,为环县第一所中学的初期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6年秋,随着第二届学生的招收,学校规模扩大,学生、班级增加,教师缺额较大,所以平凉专署是年秋季开学先后调派缪至德、李兆军、张联甲、苟涵滋、刘振东等八位教师来校任教。调派宋继周同志任环县初中教导主任,充实了教学力量。
  1957年3月,环县初中二期建设开始,规模为教室一栋(分为三个),宿舍两栋,共计18间,仍为土木结构,县上要求工程必须在秋季开学前完工,投入使用。工期紧,任务重,学校动员学生边上课边投入建校劳动,甚至课间休息都要充当小工,和泥、搬砖、抱基子,但同学们热情高涨,从不叫苦叫累,遇到工程紧张时,师生们就白天劳动,晚上上课,做到了建校学习两不误。
  二期建校工程于1957年9月顺利竣工,第三届初中新生185人也同时入校学习。
  至此,环县初中在环县委、县人民委员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三年的艰苦努力,已发展成为一所设施比较完善的初级中学,拥有教职工23人,学生360人,独立教学班级8个,还扩充了原有的图书室、仪器室。另外,县上还拔款1500元,组建了中学鼓乐彩旗队。
  初创时期的环县中学,克服了教学人员不足,管理经验不丰,学生流失严重,交通条件落后,生活用水困难等重重困难,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有力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思想教育方面,着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劳动观念教育,克服学生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除要求各科教师结合本专业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外,还通过团队、班务等各种活动,正确引导,使大部分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树立了为祖国建设学习的远大理想。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要求全体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教学经验,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钻研教学大纲,深入发掘教材思想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知识层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立了教研组,制订了教研组工作制度,要求教师在教研组的统一领导下学习专业理论,提高业务技能。
  三、在后勤管理方面,要求总务处制订了详细的《后勤管理工作细则》、《财务收支制度》、《伙食管理办法》,明确了后勤管理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宗旨,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在班级管理方面,要求各班主任在学初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班务工作计划,要求班主任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各个渠道,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提倡正面说服教育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方法,反对简单粗暴的体罚、辱骂等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受到尊重的前提下得到教育,并要求各科任老师与班主任互相协调,共同做好管理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学生家长建立起了经常的联系,使家庭、学校共同担负起了教育学生的责任。
  由于措施得力,制度完善,加上全体教职员工的忘我工作,学校工作呈现了健康发展的势头。
  1958年夏,首届初中学生顺利毕业。7月,初中升格为完全中学,秋季,曲子初中、洪德初中成立并开始招生。9月20日,环县初级中学更名为环县中学,1960年9月6日环县人民委员会发文更改校名为“甘肃省环县第一中学”同时,曲子、洪德初中改名为环县二中、环县三中。1958年有27名本校初中毕业生报名参加了首届高中招生考试,被录取23名。另有李仰峰、郑志功考取了甘肃省艺术学校,王法玉、刘统汉、李克俭、李仲信、李玉丰、肖茂龄等6名生学被公安武警系统录用,其余学生也先后参加了行政、教育、商业工作,为环县的发展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

  第三节 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

  1957年,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在党的“八大”路线指引下,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从而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思想、文化艺术、教育领域得到进一步贯彻执行。但是,由于把阶级斗争形势看得过于严重,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左”倾思潮泛滥,导致了“大跃进”、“反右倾”等运动,学校和其他战线程度不同地遭受了损失。环县的教师队伍受到了极大冲击,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5月6日发出《关于继续组织党外人士对党所犯缺点错误开展批评的指示》,6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指示》,从此,整风运动转化为反右派斗争,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在运动开始阶段,学校主要是组织教师学习文件和《人民日报》社论,动员教师发言,要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党提意见,帮助党整风。1957年上半年学校还是比较平静的。7月,全县教师在县城集中学习,发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揪斗右派,斗争趋于激烈。9月,学校反右派斗争进入高潮,半天上课半天写大字报,揭发批判。凡是家庭出身不好或历史上参加过“反动党团组织”或是旧职人员都被列为深挖对象,组织“积极分子队伍”开展猛攻,把平时言谈中的只言片语,或者学习讨论会上的一些错误观点,视为右派言论,逼迫他们承认向党进攻的言行。他们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在职工会上接受批斗,无限上纲上线,致使李兆军、刘振东、缪至德三位老师遭到错误批斗,后被定为右派,分别被判刑、劳教和调离。自反右斗争始到60年代初,一中蒙冤受批斗及劳改、劳教、开除者共10人,占总数40人的25%。
  这次反右斗争,使校内原有的生动活泼的民主空气,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制,正常和谐的同志和师生关系,由亲密无间变得冷漠疏远,由开诚布公变得互相戒备,由畅所欲言变得三缄其口,人人谨小慎微,工作陷于被动。
  二、“大跃进”中的教育革命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不久掀起“国民经济大跃进”。1958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实现这个教育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底,县委下文调整了环县中学领导班子,成立了环县中学党支部,王维玺任支部书记,苟涵滋任副校长(校长由副县长担任),黎晓湖代教育主任,梁长英任总务主任。
  当时由于把“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片面理解为搞政治运动,教师一时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名词。学校多次召开“大破大立”、“半工半读”会议,搞“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此后的三年时间里,师生共同参与各种“运动”,大办农场开荒种田,大办各种工厂,一百余人赴甜水九连山炼钢、炼硝,人人动脑筋、想办法“破除迷信”,搞发明创造。在这一时期里,由于1957年的反“右派”和1959年的反“右倾”运动,使人们只能“报喜不报忧”、“说好不说坏”,上面一声号召,下面唯恐应之不及,行之不速,而被打入“右”的行列,挨整挨批,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和极左的压力,只能以虚报浮夸来应付,以求保身免祸,如“学生发明的吃饭端碗自动化”、“厕所盖子自动化”、“从14丈深井提水自动流入锅炉”、“炼钢1131.5吨”、“计划种植卫星小麦二亩,深翻六尺,单产一万斤”等不一而足的子虚乌有的假、大、空事例,不单发生在学校,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这一切严重破坏了党的一贯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给广大青少年的心灵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这一时期内,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急剧下降,学校师生员工自不能例外,为了弥补吃粮不足,学校遵照上级指示“大力开展勤工俭学”,学校规定学生每周吃一顿白面,老师每周吃两顿杂粮一顿白面,不准吃清汤面,不准吃馍。并组织师生外出采野菜、野生植物种子作为代食品。
  自1958年开始历时三年的“大跃进”,使全校师生陷于繁杂的体力劳动之中,每学期校内外劳动就耗去了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时间,使学生变得似学非学,似工非工,似农非农,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学生严重流失,1958年招收的首届高中生23人中就有8人流失,有些学生虽然名义上毕业了,但文化程度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第四节 重入正轨的学校工作

  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制订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6月,党中央书记处举行会议,提出对今后两年教育“步子放慢,进行整顿”的部署,不久又重申:“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党、团、教导、后勤等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工作进行,避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从此,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学校形成的严重混乱现象,初显扭转端倪。过多的体力劳动减少了,学校作为生产队“预备队”的性质减弱了。但这一时期的课外劳动,客观上起到了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生活条件,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
  在学校二期建设中,学生轮流参加基建劳动,搬砖和泥,充当小工,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此后的建校劳动,师生更是积极踊跃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场地,师生利用课余假日,义务劳动,硬是凭着双手开辟出了十几亩大的操场;师生住宿紧张,老师带领学生依城墙开凿窑洞20孔,至今还作为老师生活用房,发挥着作用;劳动工具不足,班主任自制独轮推车,教师学生人手一辆,在当时条件下的学校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器材短缺,学生因陋就简,自制了单双杠、爬绳、爬杆;学校生活燃料短缺,学生集体上山打柴,吃水困难,师生轮流到南关拉水。生活困难时期,学生开荒种地100多亩,年收获糜谷7000多斤,还有蔬菜、洋芋,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师生生活,客观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自1958年以来长期存在的似学非学现象以及三年困难时期的饥荒,致使学生数锐减,1958年招收的首届高中生,到1961年毕业时只剩下15人了,1962年春开学应到390人,实到240人,秋季开学应到456人,实到只有271人。在西北局兰州会议前,学校有20多名学生由于饥饿全身浮肿,苟涵滋校长也浮肿,王维玺书记一面想方设法安抚学生,一方面紧急请示县委,提出“不解决吃饭问题,学校就得关门”,县委及时把学生每月的口粮由18斤提高到24斤,学校把“吃饭第一”和“以教学为中心”两件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统筹安排全校工作,才使学校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维持了正常的秩序。
  所以,这一时期既是环县一中生活最困难,办学最艰苦的时期,也是各项工作恢复发展的重要时期。1961年,首届15名高中毕业生有13人参加了高考,有11人被录取,录取率占84%,其中李彦和考取兰州大学,张纯实、蒋天锡、考取甘肃师范学院,张存哲、马坤范考取兰州医学院,常玉珊、贾衡山、都文斌考取西北民族学院,武续国考取甘肃教育学院,解彦斌、许传贤考取平凉师专。
  1963年3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同年9月,县人委任命黎晓湖为环县一中副校长、栗启文为教导主任,学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开始纠正“左”的错误,各项工作渐次步入正轨。
  学校首先着手重新建设经过历次运动的摧残而元气大伤的教师队伍,学校领导亲自找地县有关部门要求配备骨干教师,每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时,都到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分配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才,不管政历问题大不大,出身好不好,只要有学问就要,刘超凡、米经民、李广武、苏景善、黄宁祖、刘芸、张振祥、王儒学等老师,就是这一时期争取来的。
  其次,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研教改。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积极性,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深教透教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本着精讲多炼的精神,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加强了课堂课外实验、实习、预习、复习和课外阅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学生接触实际,凡是学生能做的尽量做一做,能摸的尽量摸一摸,能看的尽量看一看,能实验的全部实验,能测量的及时测量,并在教学中开展了“五认真”活动,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和认真测评成绩。学校党支部对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王维玺主抓语文教研教改,苟涵滋主抓数理化的教研教改,教辅人员深入到教学一线,帮助教师改进工作。语文教研组在教学上开展了“三抓(课前抓预习、课堂抓精讲、课后抓巩固)”、“五多(多看、多想、多听、多研究、多总结)”、“四比(比抓紧时间、比超周备课、比详细处理作业、比教学质量)”活动;数理化教研组开展了“两红(口算、速算红)”、“三个关键(精讲多练、课内外结合、总结巩固)”活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好转。
  其三,发挥各级组织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认真贯彻“中学十五条”,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了各个组织和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全体学生以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理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学校层层动员,组织学习《雷锋日记》,迅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学习热潮。在这一活动中,各团支部、各班级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学生精神面貌大变,纪律性明显增强。学生利用课余帮助炊事员洗菜、运煤,主动参加学校劳动,平整操场、打扫厕所、马路、院子,拾金不昧,做好事不留名,只说是环县一中的学生,感谢信、表扬信经常送到学校。
  这一时期,环县一中逐渐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教风、学风、校风明显好转,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


http://www.gshxyz.com/Item/344.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4 01:25 , Processed in 0.0399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