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93|回复: 0

军旅片段——难忘“两忆三查”

[复制链接]

1456

主题

3052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7670
发表于 2018-10-8 09: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寒风料峭的早春二月,背着背包,光着脚,提着鞋袜,走在煤渣铺的小路上,路虽不长,却永生难忘,这是七十年代初部队开展“两忆三查”的一段真实经历。如今,“两忆三查”的具体内容早已模糊不清,可那些个事却历历在目并在回忆中逐渐清晰。

    为方便后面的表述,特从当过兵的博友那里找到“两忆三查”的具体内容,即:忆阶级苦,忆民族恨;查战备思想,查战备工作,查战备作风。

    那会儿我们刚结束新兵连训练分到中队,经过短期业务培训后,正陆续开始上图作业。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激情的年代、疯狂的年代、极左的年代,也是多事之秋。那时,中国的边境线上正危机四伏,在三北地区中苏对峙陈兵百万,其中东北,珍宝岛的硝烟已经燃起。而西边,越南对我南海诸岛也日夜觊觎(后来有了1974年的西沙之战)。“两忆三查”无疑是为激发斗志、保家卫国、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这是我今天的理解,而在当时只有一片懵懂单纯和满腔热忱。“两忆三查”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吃忆苦饭,演忆苦戏,听忆苦报告等等。印象深刻的有几件事:

   猪圈忆苦。那阵子,我们整天唱“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喊着“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等口号。在听了多场忆苦思甜报告后,便轮到每个人痛说革命家史了,以班组为单位,自寻“氛围合适”的地点进行。一时间,各组纷纷抢占又脏又破的工具棚,无奈之下,我们组只好到猪圈,把猪赶到外面,我们在里面围着圈坐在背包上。本文开头的描述,就是我们从作业室光脚去猪圈的情景,那是组长要求我们这些被称所谓“红根根,红苗苗”的亲身体验旧社会的苦啊。此前,我已写信给父亲要他的苦难家史,但父亲诚实告知,老家有瓦房宅院,属中农,土改后才划为贫农,没有当过长工放过牛。在那个唯成份论的时代,在那种莫名的氛围和气场下,没有苦大仇深的家史,我甚至有点失望,好在父亲1937年底才十六岁时就弃学从军,投奔革命参加八路抗日去了,让我也有了内容可说。在猪圈里,脚丫冻的惨白生疼,失去知觉,慑于组长严肃的面孔,只好偷偷地用手摸摸脚或把两脚相互踩着,坚持着。

   演忆苦戏。因为我参加了演出,所以记忆犹新。那是宣传队长W自编自导和参演的忆苦剧,剧情是这样的:贫农王老五,家有三个没娘的孩子,大年三十,地主带狗腿子上门逼债,打死了王老五,枪伤哥哥,抢走姐姐,哥哥苏醒后投奔革命,剩下妹妹去讨饭逃荒。我就演那个妹妹,当爹死哥姐走了后,借用“喜儿哭爹”的唱腔,在台上光着脚跳一段舞蹈,再用草席盖上爹,拿起破竹篮和讨饭棍,一步三回头的哭下台。后来这节目还参加了军区汇演,被某位领导半真半假的批评说,爹都死了,还在台上跳芭蕾舞。更有趣的是,我们副组长演的地主,因他的形象富态,演的又狠毒逼真,惹得女兵K仇恨万丈,很长时间不愿与他说话,真把他当地主了。当时,配合“两忆三查”军区还放宽银幕电影《卖花姑娘》,我们分期分批乘卡车进城观摩,看的人几乎没有不落泪的。

   冒雨请战。接二连三的忆苦思甜教育,中队干战的心里积压积聚的仇恨和激情如干柴烈火,终于爆发燃烧了。那天,从中午起,各班组就开始写请战书,热血沸腾地坚决要求上珍宝岛战场。为示决心,组长起草好请战书后,我们都用双面刀片割破手指签名按印,写成血书。下午,大家扎上武装带,携带武器,在听完一场忆苦报告后,由中队长率队走到队部门前递交请战书。天空细雨濛濛,官兵们眼泪和着雨水群情激昂……那一刻,为革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心愿绝对是真诚的!至今想来,还为曾经的激情和勇敢骄傲。

   战备演习。白天正课时间基本都用来忆苦思甜了,清晨出操、业余种菜也不能耽误,绘图任务只好用战备演习的名义加班来完成。近一个多月里,几乎天天加班到子夜,绝的是,有时还会来个紧急集合,我们那时才十六、七岁,正是睡不醒的年纪,却一个个咬牙挺着。记得一次我在组里读报,读着读着竟睡着了。还有一个女兵早上出操跑的迷糊了,竟不明方向的往树上撞。

    四十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也许今天把这些事和后代们讲起,他们会难以理解不可思议,这,无关紧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和榜样。重要的是,我们年轻过,我们信仰过,我们真诚过,我们奋斗过,我们也曾迷茫:有香气的是不是真正的鲜花?映在水面的是不是真正的太阳……军营为我们洗礼,助我们成长。尽管我们的血管里奔流过那个时代的狂热,但不问收获,只知播种,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熔炉里锤炼出的素质,足以成为我们的终身财富。不论后来每个人的经历如何,沧桑中无不饱含着一份赤诚。我们的经历,已构成一道永恒的风景,我们的精神,将化作生命持久的动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6edf510100oc2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2-5 10:45 , Processed in 0.0343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