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02|回复: 0

毛泽东对《文汇报》的批评与表扬:郑重专访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8-4-22 17: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aragraph] 郑重:毛泽东将《文汇报》看成了解知识分子动态的窗口,而当年的《文汇报》也确实与知识分子联系比较紧密。毛泽东是利用了《文汇报》这一点。






1950年代,《文汇报》报人集体合影


原题:毛泽东对《文汇报》的批评与表扬——专访《文汇报》前高级记者郑重
文章目录:

“毛泽东不太喜欢知识分子,但他需要通过《文汇报》了解知识分子的动向”
“毛泽东与《文汇报》”这个题目,郑重想了几十年。
1965年,毛泽东让《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时年30岁的郑重注意到毛对《文汇报》有很大的兴趣。
此前,1957年3月10日,接见《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时毛泽东赞扬:你们《文汇报》实在办得好,琴棋书画、花鸟虫鱼,真是应有尽有……
但6月8日,毛亲自执笔的《文汇报在一个时期内的资产阶级方向》作为“本报编辑部”文章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出。
7月1日,他又亲自撰写了第二篇文章《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当年10月的一次讲话中,毛泽东说:“对《文汇报》,我们写了两篇社论批评它,头一篇不彻底,没有讲透问题,再发第二篇社论,它要自己改……”
主席为什么对《文汇报》这么有兴趣?当时刚参加工作的郑重很迷惑。几十年来,他利用工作之便有意识地搜集资料,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思考和沉淀,2010年,75岁的他出版了40多万言的《毛泽东与文汇报》(退休前他是《文汇报》高级记者),试图解析毛泽东把媒体运用得出神入化,靠的是什么。
学者杨奎松说,“这一两年出的系统讨论中共历史的书不多……其他片断地谈到中共历史的,有一些有特点的书,值得关心中共历史的读者去阅读,如,郑重的《毛泽东与文汇报》。”
媒体人钱钢说,“掩卷怅然!历史已经远去,但那熟悉的一切犹在身边。报纸、报人、政治势力、知识分子……中国远未理顺一个现代国家所必须理顺的这些基本关系……”
让我们回到那段并不如烟的往事。
“不适应”和报人的改造
1949年1月28日,香港。
香港《文汇报》总主笔徐铸成和一批中国文化精英,如叶圣陶夫妇、郑振铎父女、柳亚子夫妇、曹禺夫妇、马寅初、赵超构、王芸生等,乘轮船北上。他们的目的地是解放区。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已经结束,渡江战役即将展开,共产党已呈现出江山一统的气象。
此时郑重年仅14岁,作为安徽宿州一农家子弟,一边读书,一边帮家中干农活。他喜欢邹韬奋的作品,梦想成为一名记者。
徐铸成等一行人船到烟台,进入解放区,作为民主人士受到热烈欢迎。但很快,“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没有多大改变”的他们感到了不适应。
以徐铸成为例,到北平后他应邀列席“全国民主妇女大会”,邓颖超在上面作报告,上午未完,下午继续。徐铸成感叹:“初次经历解放区会议之漫长矣!”
“官僚作风”也刺激到这些人。
一次,柳亚子偕夫人访要人,门房请他登记并示枪吓唬,柳不予理睬,径直入内。警卫也随之入内,持登记簿要他填。柳大怒,到了办公室抓起墨水瓶掷地,口中犹愤愤然:“官僚作风!官僚作风!”墨水溅了夫人一身。
后来他又因诸多不如意事撰七律《感事呈毛主席》。一个月后毛回以《七律·答柳亚子先生》,其中,“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句,广为人知。
曾写诗将毛泽东比作门生的柳亚子尚且如此境遇,一介报人如浮萍,不得不融入时代洪流。
周恩来在接见潘汉年、茅盾、周扬等人时说:“民间报纸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政策性很强的问题,我们初步意见是北平、上海这样的地方,还可以保留几家民营报纸。”
保留之后,《文汇报》又是什么命运呢?
“复刊不久、私营性质的《文汇报》(记者注:指上海《文汇报》)即遭到严厉批评。”起因是,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被指定登载在各报的第一版上,《文汇报》自作主张“每段都作了提要,以小标题的字号作醒目的题目”。
批评者说:主席的文章,你们怎么好编得支离破碎?
接着,《文汇报》又因刊登恩施、长沙两地解放的消息挨了批评--违反了军事消息均由新华社统发的规定。
荡舟报海几十年的徐铸成第一次知道了“统发稿”这个词。他万分困惑:如果报纸都刊登新华社的统发稿,特色何在?不习惯的还有报纸经常要调换稿件,“忽然接到上面的命令,某稿不得刊用,不得不把拼好的版面拆了重拼”。
政府还规定,国际新闻和评论、全国全市重大政治新闻,均须以新华社稿件为准,“不得解释中央及政府的法令政策”。
作为民营报纸,《文汇报》和党报在政治地位上不平等。如《解放日报》负责人可以列席中共华东局书记办公会,副总编可列席上海市委常委会,而《文汇报》只能拾人牙慧。
徐铸成叹息:“我们真的捉襟见肘、江郎才尽了,不是江郎才尽,是江郎遭禁,该点评的不能点评,想说的话不能说。”
连在旧中国办报多年、主管上海新闻宣传工作的共产党高级干部夏衍,也对其中一些政策百思不得其解。
比如,当时报上连气象预报都不登。上海遭遇强台风袭击,事先没有准备,损失惨重。有关方面答复:蒋介石飞机经常来轰炸,发表气象预报会给敌人提供情报。
为让旧报人跟上新形势,华东军事委员会开办了华东新闻学院。报人的改造开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先河。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材料》一书出版,毛泽东在按语中提出“舆论一律”的问题。徐铸成说:“我当时感到有些茫然,报纸无法办了。”
起死回生,“实在办得好”
1956年4月,《文汇报》自动停刊。徐铸成带领采编转战北京,筹办《教师报》。同年,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科技、文化界人士为之一振。
郑重人生的转折点是从安徽宿州一中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当时新闻系主任王中说:“报纸与读者是5分钱的关系(记者注:当时报纸5分钱一张)。”“民间办报”、“同仁办报”、“文人办报”则成为郑重和同学经常谈论的话题。“那时我们心目中的民间报纸就是《文汇报》。”此时,徐铸成在北京“心如止水”,“除每周主持(教师报)两次编前会议外,公余的时间较多,除读书报外,可以在城内及四郊名胜游览,甚觉安适”。
一天傍晚,他去波兰大使馆参加该国国庆酒会,遇到时任《大公报》党委书记常芝青。常问:中央决定《文汇报》复刊,想必你已经接到通知了?徐闻言大惊,酒会一结束立即四处打听。原来是毛泽东想起了《文汇报》--郑重采访所得到的材料是:“一次毛泽东、周恩来等谈宣传‘双百’方针,毛泽东大手一挥:这件事让《文汇报》、《光明日报》多侧重一些吧!”他并不知道《文汇报》已经停刊。
因为毛泽东一句话,1956年10月,徐铸成率部回到上海重办《文汇报》。报纸采用社外编委等形式,团结了一大批知识分子。而这正符合毛泽东让其大力宣传“双百”方针、鼓励知识分子“大鸣大放”的愿望。
1957年3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召开,毛泽东接见徐铸成,高度赞扬道:“你们《文汇报》实在办得好,琴棋书画、花鸟虫鱼,真是应有尽有。编排十分出色。我每天下午起身,必首先看《文汇报》,然后看《人民日报》,有空再翻翻别的报纸。”
这番话是否出自真心不得而知,但被领袖亲自接见而且获得如此赞誉,徐铸成,这位在旧中国办报几十年的老报人,“眼中涌起感激的热泪,感到无比温暖幸福”。
毛泽东为何高度表扬《文汇报》呢?郑重认为:这是因为《文汇报》集中发表知识分子的文章,思想活跃,能把握住知识分子的脉搏。“知识分子为什么对《文汇报》有一种亲和感?对党报记者不敢说或不愿说的话,他们敢对《文汇报》记者说?党报不敢登的文章,《文汇报》为什么敢登?这就是因为《文汇报》虽然公私合营了,但还有私的成分在里面,它的体内还流着民间报纸的血……这正是毛泽东所需要的。”
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
重生的《文汇报》受到表扬后,忠实践行着毛泽东的指示。1957年5月17日,《文汇报》以《报纸应该对谁负责?》为题,在一版报道了前一天中国新闻协会在北京举行讨论会的情景。
时任《中国青年报》总编张黎群在会上发言:现在的报纸实际上担任了布告牌、留声机、翻板机和“惹是生非”的责任。新闻工作者的从属性很大,没法独立思考。
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发言:现在党委把报纸看成了自己下命令的工具、阶级斗争的工具,忘了报纸还是让人民获得知识和消息的……报纸是为了叫人看的。
后来,毛泽东称这次会议“摆出了反动的资产阶级新闻路线”。
蒙在鼓里的《文汇报》依然每天卖力让知识界“鸣放”。记者范琰采访诗人流沙河,让他谈谈他的《草木篇》,流沙河表达了自己的委屈;记者刘光华采写的《北京大学“民主墙”》,讲述北大言路大开、民主气氛大增的现象;储安平的文章《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提出“党天下”的观点……
毛泽东愤怒了。
“最紧张的日子里,几乎天天派人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看大字报。那段时间,他很忧虑,后来回忆起来时说:我这个人就是常常有忧愁,特别是去年5月底右派进攻,我就在床上吃饭、办公,看那些材料,尽是骂我们的。”
不知内情的《文汇报》处理党外人士的发言或文章时,“细致精编”。“越是精心编排,给毛泽东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更刺激了他。”
毛泽东出手了。
6月14日,《人民日报》全文刊发毛泽东写的“编辑部文章”《文汇报在一个时期内的资产阶级方向》。
3个月前,主席还握手表扬,突然成了“资产阶级方向”,《文汇报》办公室内,钦本立(时任《文汇报》副总编)看着徐铸成,徐铸成看着钦本立,相对无言。
检查还是要写。
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的话,更让徐铸成胆战心惊。柯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两个字可以概括:一个是“懒”,平时不肯自我检查,问题成堆难于挽救,还常常翘尾巴;二是“贱”,三天不打屁股,就忘乎所以了。
批判随之展开:接受过《文汇报》采访的人、为报纸撰稿的人、研讨会上发言的人,大都成了批判对象。
7月1日,毛泽东撰写的另一篇重磅文章、《人民日报》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发表,著名的右派路线--“罗隆基-浦熙修-《文汇报》编辑部”浮出水面。
这篇文章信息量极大,一些观点、文字被众多论著反复引用,是研究整风和反右运动不可不读的文章。
无情打击和精准利用
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文汇报》内部人人自危。
徐铸成首当其冲,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被免,工资从8级降到14级,逐出《文汇报》,到乡下劳动改造后分配到出版系统。
“左派报人徐铸成成了右派。”台北报刊嘲笑道。
徐还不是最惨的,《文汇报》副总编、北京办事处主任浦熙修,“只好把她和罗隆基之间的私人感情赤裸裸地捧在大众面前”,并被撤销新闻界一切职务,后在“文革”中抑郁而终。其他如撰写《北京大学民主墙》的记者刘光华,采访流沙河的记者范琰,记者梅朵、姚芳藻、谢蔚明、吕文、黄裳等人纷纷成了“右派分子”。全国的右派,从最初估计的几百人,最后达到令人震惊的55万人之多!
毛泽东评点:“《光明日报》、《文汇报》这次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他们过去不知道什么叫无产阶级报纸,什么是资产阶级报纸;什么叫社会主义报纸,什么叫资本主义报纸;分不清楚。”
经过反右派,思想领域没有人再敢多嘴多舌,“知识分子在高压锅中脱胎换骨”,“报纸成了浮夸风的吹鼓手”。
也是这段日子里,中国发生重大人祸天灾,《文汇报》上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不只《文汇报》,全国所有报纸都这样。作为报人,面对这段空白难以尽天职,羞愧何堪!”郑重说他想搜集资料再写一本书,那段日子,他的家乡和河南信阳等地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饥荒,“历历在目啊!”
不过领袖并没因为连续批判《文汇报》就将这张报纸打入冷宫。“文革”前,他又想起了这张报纸。
1965年春,江青奉毛之命到了上海,组织写作班撰写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她后来说:“因为主席允许,我才敢去组织这篇文章,对外保密,保了七八个月。”
这篇由姚文元执笔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将近十易其稿后,在《解放日报》秘密排印,11月10日在《文汇报》全文刊发。《文汇报》成了毛泽东“炮打司令部”的侦察窗口。
接到发表任务前一天,时任《文汇报》总编非常激动,把稿子往夜班编辑桌子上一摔,得意地说:这次《文汇报》要翻身了!
文章发表后,《文汇报》记者纷纷出动,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地,采访、开座谈会,听取知识分子的意见。这次很多知识分子学乖了,“蛇不出洞、鱼不上钩”。之后20天里,《文汇报》只收到3篇来稿,其中一篇是反对姚文元的。
原《文汇报》总编马达回忆,“这篇文章由毛泽东亲自审定后,先由《文汇报》发表,尔后在全国报纸上转载。说是一篇批判文章,其实是张开了一个大黑网,虎视眈眈地要吞噬广大善良的知识分子。”
北京市按兵不动,激怒了毛泽东,“文章发表以后,各省都转载,北京不转载。我那个时候在上海,后来我说印小册子,各省都答应发行,就是北京发行机关不答应,因为有些人靠不住嘛!北京市委就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市委。”
发表如此重头的文章,毛泽东为何选中《文汇报》?
郑重的理解是,“毛泽东看重的是《文汇报》民间色彩的余脉和它与知识分子的关系。毛泽东不太喜欢知识分子,但他需要通过《文汇报》了解知识分子的动向。”
毛泽东会用报纸
人物周刊:为《毛泽东与文汇报》这本书,采访了多少人,花了多长时间写作?
郑重:前前后后采访了100多人,和《文汇报》相关的、不相关的,活着的、死去的。比如去世多年的徐铸成等人,在世时我就采访过。我喜欢积累材料,“文革”期间就开始搜集相关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写出来。
人物周刊:《文汇报》两任总编,一个被领袖接见表扬,一个接到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类重任,都很高兴。这是否反映了知识分子的一种心态?
郑重:中国知识分子都有这种心态,希望为皇帝所用。历史上知识分子也有这种心态,补台而不是拆台。毛泽东评说知识分子“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是说到了知识分子的要害和痛处,他看得还是很透彻的。
人物周刊:您怎么看毛泽东批判《文汇报》那两篇文章?
郑重:当时很多人都很激动,“噢,文章写得好。”也有部分人认为不符合事实。50多年后重读,更感到是以势压人的欺世之作,没道理好讲。
人物周刊:你们那一代报人采访了很多知识分子,让他们“大鸣大放”,结果“反右”之后,许多知识分子倒了霉,你们是否感到愧疚?
郑重:大多是奉命而作,最后导致知识分子成了“右派”。从我接触的老报人看,他们应该没有太多愧疚,当时也没什么选择。
人物周刊:姚文元的文章在《文汇报》头版发表之后,你们的记者还找到吴晗,请他谈体会。
郑重:这没办法,记者是奉命行事,报社接到上级任务,要吴晗发表看法。记者不是想表现自己、立功、打小报告。
人物周刊:《文汇报》在毛泽东眼中是怎样一份报纸?
郑重:民间报纸。毛泽东讲过,《文汇报》、《新民晚报》、《大公报》等几家都属于民间报纸,而且他将《文汇报》看成了解知识分子动态的窗口,而当年的《文汇报》也确实与知识分子联系比较紧密。毛泽东是利用了《文汇报》这一点。
人物周刊:通过采访和写作,您得出什么结论?
郑重:毛泽东会用报纸,将报纸当作工具,把报上的报道、社论、文章、调查报告等,写上批语,在全国范围内制造出政治宣传攻势。


http://focus.news.163.com/10/0913/17/6GFRU2UG00011SM9_all.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4-11-25 00:41 , Processed in 0.0333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