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63|回复: 1

绳子:读《伶人往事》查证女附中文革片段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9-7 04: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笔记一:蒙蔽与欺骗同在

周六晚上读章诒和的《伶人往事》,熬了一个通宵,看完八位京剧名家的悲喜人生。我并非捧角儿的京剧票友,亦非研究命运的哲学爱好者,是一段自序才让我决定一气看完它:
“有人说,你写的东西怎么老是‘往事,往事’的?是呀,人老了,脑子里只剩下‘往事’。历史,故事矣。故事,历史矣。我们现在讲过去的故事,要不了多久,后人也会把我们当作故事来讲述。”
在更接近真实的地方,历史被尽可能地还原回本来的面目——这是我愿意熬个通宵看完它的原始动机。
其实故事也好,历史也罢,之所以能吸引我们去听去看,无非就因为它能告诉我们,以前的人们都做过些什么。那么,如果事实上发生过,而“史”不讲,又谈何“历”呢?牟森老师高度概括道:“以史为鉴,史都不知,鉴个球呢?”想想,当我们虔诚地仰望所谓的历史,一本正经地以史为鉴时,前人正从遥远的星空俯视大地,嘴角带着无奈和嘲笑:他们是在以史鉴球?还是他们本身就是球?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杨宝忠往事】一篇的结尾,章诒和回忆道:“母校的卞仲耘校长在文革中是被本校红卫兵暴打而亡。有人知道当场用脚狠踢校长头部的女学生是谁,而至今无人敢站出来指认。2005年,她还接受一家电视台的《名人面对面》的专栏采访。采访的题目,就是控诉文革对她一家人的迫害。”
仔细回想一下,此类伎俩是不是很眼熟,我甚至已经听到“她”内心的辩解:我有权利说自己想说的话,也有权利不说自己不想说的话,这不是欺骗,顶多只能算是蒙蔽。那么,事实的确如此吗?不见得吧!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问父亲,“欺骗”和“蒙蔽”有什么区别。父亲说:“比如你中午偷偷跑到河里游泳,回来告诉我说你去同学家写作业了,这就是欺骗;如果你回来什么都不说,这就是蒙蔽。”我恍然大悟。接着问:“那么哪个更不好呢?”答:“都不好!”是啊,被欺骗了,被蒙蔽了,被当成一个球了,还怎么好啊?
由此,我不得不怀疑,在以往那些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认知中,有多少是改头换面的欺骗?有多少是遮遮掩掩的蒙蔽?又有多少是被利益和欲望驱使的个体和集体共同虚构的面目全非的历史?
不知道你是否有着与我相同的感受:那些曾经以为不容置疑的事实,正在逐渐剥离原本的面目,露出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冰山一角。左边是轰然倒地,右侧是雾里看花,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是疑惑和茫然所组成的第三世界。我们是知道的太多了,或是知道的还太少?我们应该选择生活在谎言与假象的世界里,心安理得或者无知无畏,还是选择揭穿谎言捅破假象,在追寻历史的真相的路上迷途难返以及身陷重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a098e7010006vu.html

读书笔记二:谁是说谎的人?
前篇我摘录了章诒和的一段回忆,即其母校的卞仲耘校长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暴打而亡,当时一位用脚狠踢校长头部的女学生,去年接受了某电视台的专访,在控诉文革对她一家人的迫害时,却对自己曾经的暴行避而不谈。 我们都知道,“有件事情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显然要比“我跟你说件事情”更能引起听者的兴趣。同样,作者这种不点名,但留下线索的方式,也使我对这个“她”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让我们来玩一个寻找说谎者的游戏吧。 先整理作者留下的线索,大致有这么几条: 1、她曾在文革中残忍殴打过卞仲耘校长; 2、她在2005年参加过一个叫《名人面对面》的电视栏目; 3、在节目中她谈到了自己或家人在文革的遭遇。 通过万能的搜索引擎,这些原始证据带来了更多信息: 1、卞仲耘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的副校长,1966年8月5日逝世,是北京地区第一个死于文革暴力的教育工作者; 2、施暴者当时是中学学生,由此推断此人应在1945-1952年之间出生; 3、《名人面对面》是凤凰卫视的专栏访谈节目,进入网页后发现其节目大多都以文档和视频有保存。于是我搜集了它在2005年所有访问过的嘉宾,名单如下:方兴东、范曾、Richard Levin、芮效检、安妮公主、蔡澜、胡润、吴良镛、梁羽生、汤姆·布罗考、陈忠实、贺卫方、李昌珏、余华、小室哲哉、刘再复、侯咏、方保罗、文隽、尔冬升、唐季礼、郎朗、徐本禹、常昊、张悦然、毛宁、沈昌文、沙博理、蒋庆、潘岳、布鲁斯·派纳斯、丁绍光、叶锦添、关玉良、库恩、付彪、大山、顾长卫、孙燕姿。 在这年,该节目仅访问了两位女性嘉宾——安妮公主和孙燕姿。如果有人把她们当作怀疑对象,我认为他应该得到一记耳光的奖赏。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作者在说谎(但我认为只有不正常人类才会撒这种线索明晰且极易被拆穿的谎)。那么,还有第二种可能,就是作者的记忆出现偏差——比如把节目的时间记错。 接着,我扩大了搜索的范围,将所有该节目访问过的女性嘉宾都排查了一遍,终于在2004年10月3日的节目中,找到了这位最大的嫌疑人——作家王海鸰。这个人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说起她写的连续剧《中国式离婚》,相信大家就都知道了。 王海鸰出生于1952年,事发时是15岁,年龄与前面的推断是有吻合之处的;在当期的访谈中,她的确说到了文革,但谈不上控诉。(她的原话是:具体就是比方说,我父亲在文革中应该说是受过一些挫折的吧,比方说降过职啊或者是怎么着啊,那我妈妈就永远站在我爸爸一边,谁说我父亲不好,那就是谁不好。)另外,履历显示在16岁那年,也就是1967年,她从学校参军到了济南军区某部。 紧接着,我发现自己的一个严重错误:搜索引擎显然不能万能的。我试图找到已被合并的北师大女子附中的校友名单,没有结果;我试图找到王海鸰的求学经历或家庭背景,也没有结果;我搜索到记录卞仲耘校长遇害过程的文章,这些网页全部显示已被删除,尽管通过其他途径最终还是看到了,但其中仍没有明确的信息。 那么,所有前面的推理都只是猜测和怀疑,也是建立在章诒和所说为实的基础上的,或许只是巧合或无中生有,仅仅如此。但是,此时我已经不再关心那个“她”究竟是谁,也不再关心王海鸰是不是那个“她”。游戏永远都只是游戏,重要的是从中想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这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a098e7010006v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04: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对于章的那段文字所指,本论坛已经有答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0 15:17 , Processed in 0.1136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