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yangharrylg

剑胆琴心(刘欣欣):荣臻学校、八一学校家长及学生情况一揽(摘要)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2: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部分

滕代远(1904—1974)
化名唐大元、李光。苗族 ,湖南麻阳县岩门乡下玳瑁坡村人,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高中文化。1923年考入湖南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习。1925年加入国民党。参与领导进步学生运动。1926年起任共青团湖南平江县委书记。后调湖南长沙近郊任农民协会委员长、郊区区委书记。1927年马日事变后坚持地下斗争。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起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湖南省农民协会委员长。1928年2月起任中共湘东特委书记兼丰醴陵县委书记,6月起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7月起任红5军党代表、政治部主任兼红5军13师党代表。1928年12月起任红4军副党代表兼团党代表。1929年5月起任红5军党代表、政治部主任。1930年5月红五军扩编为红3军团,任政委。1930年8月起任红一方面军副政委兼红3军团政委。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届中央执委会委员。1933年初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武装总动员部部长。1933年8月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同年赴苏联,先后入红军陆军大学、列宁学院学习。1935年7月参加在苏联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曾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7年回国。同年4月起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八路军驻新疆代表。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2月到延安,1938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1939年冬赴晋西北地区指挥反顽斗争。1940年6月起任太行山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副校长。1941年4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委员。1942年8月起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9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起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1945年12月参与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并奉命在北平设立八路军办事处。不久奉命赴重庆、南京,协助周恩来同志与马歇尔、张治中谈判。1947年9月起任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校长、政委。1948年5月起任华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常委,8月起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1949年1月起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部长,5月起兼任铁道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1949年10月至1965年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部长、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1949年11月起)、党委书记(1961年3月起)。1955年3月起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1965年1月当选为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文化大革命”后得到平反。是中共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因病于1974年12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滕代远夫人)林一(1917一2007)
原名刘书兰,曾用名王晶珠、李黎光。原籍河北省武邑县,生于黑龙江省依兰县。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八分校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学业期满回到延安,1938年与时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的滕代远同志结为革命伴侣。经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培训,任机要科科长,中共中央社会部秘书长,晋东南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情报科科长,情报处一科(派遣科)科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国军工作部一室副主任。解放战争期间,历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城市工作部组织科科长,华北局社会部办公室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军委铁道部人事局干部处处长、劳资处处长,天津铁路管理局北京分局副分局长,北京铁路局副局长,北京铁路局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北京铁路局党委第二书记,顾问。1984年离休,被国家安全部聘为“特邀咨询委员”。 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5年8月荣获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因病于2007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滕小林(56届小学毕业生,海军政治部师级退休军官)滕小明(62届初中毕业生,曾任总参谋部军训部部队训练局副局长、电化教学中心副主任,大校军衔)

滕海清(1909一1997)
河南商城县(今属安徽金寨县)丁家埠区南溪镇褚鸡石村人,1929年参加霍山游击队。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霍山游击队员,乡苏维埃赤卫队大队长,红4军11师33团班长、排长,第32团副连长、连长,师通信队排长,四川巴中游击大队大队长兼政委,红四方面军第30军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到达陕北后,任红4军10师28团政委。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教导大队大队长,1938年3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2大队大队长兼政委,游击支队第2团团长。1940年7月任八路军第4纵队5旅旅长。1941年6月任新四军第4师11旅旅长。1943年1月任淮北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1944年11月任新四军第4师9旅旅长。1947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6师师长。3月兼6师政委。1947年10月任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副司令员。1948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21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陆军第21军军长兼政委,1951年入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毕业后留任高级系一班副主任建党支部书记。1954年6月任军事学院高级系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战役战法教授会副主任。1955年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1961年1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1967年11月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1967年11月-1971年5月任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主任。1968年2月-1969年12月任区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5年11月-1980年1月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1987年离职休息。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12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7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滕海清夫人)王  彬(1918一2010)
安徽滁县县城人,中学毕业后,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1942年与滕海清结为夫妇。2005年8月荣获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因病于2010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滕江平(63届初中毕业生)滕爱平(66届初中毕业生,北京军区总医院副主任医师)滕江明(66届小学毕业生)滕江红(66年小学五年级 )

燕金飘(生卒年不详)
山西省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建国后,曾任华北军区速成小学校务主任,山西省军区司令部管理科科长。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以后任职情况和军衔晋升情况不详。
燕玉娥(56届小学毕业生)
( 十六 )
霍  薄  冀

霍志德(1915—1992)
原名霍志德。河北平山县人,1936年9月参加东北军学兵队,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9月参加北平西山抗日游击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火洗礼。历任平西抗日游击队大队指导员,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1总队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3营教导员,第3团1营教导员,第26团营长,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地区队副区队长,团政委。建国后,任华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53年参加华北军区赴朝参观学习团,1953年5月至1953年7月任志愿军第23军67师司令部副参谋长。回国后,任解放军工程兵干部速成中学校长。1964年离职休息。副军职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2年12月26日在河北石家庄市逝世,享年77岁。
霍新生(64届初中毕业生)霍玲玲(66届初中毕业生,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摄影编辑)

薄一波(1908一2007)
原名薄书存。山西定襄县蒋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中共太原国民师范学校支部书记,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北部地区委员会副书记、书记,中共太原地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委员。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8月至10月任中共山西省临时委员会委员。同年至1930年任中共天津市委士兵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军事委员会秘书。1929年8月在中共顺直省委指导兵运工作。曾任平汉线地段兵暴委员会书记。1931年3月起任中共河北省委军委常务委员兼秘书。后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关押,坚持斗争,任狱中党支部书记。1936年经组织营救出狱。同年到山西主持牺牲救国同盟会的工作。同年10月至1940年初任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书记。1937年组织领导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同年初至11月任牺盟会常务委员,11月后任牺盟会总负责人。10月任山西第三行政区政治主任公署主任。同年11月至1940年12月任山西抗敌决死第一纵队纵队长、政委(至1941年8月)。1940年1月至1943年1月任太岳区党委委员。1940年8月至1941年8月任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副主任。1941年1月至8月任太岳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至1945年7月)。2月至9月任太岳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同年8月至1943年10月任八路军太岳纵队政治委员。1941年9月至1946年4月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1942年9月至1943年8月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委员。1943年1月至1945年8月任中共太岳区委书记、太岳军区政委。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至1948年5月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务委员、副书记(至1947年9月),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政委。1946年4月起任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议长。1947年7月起主持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工作,9月起任第一副书记。1948年5月至1949年7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华北军区政委(至1949年9月)。1948年9月至1949年10月任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2月任全国青年团筹备委员会委员。6月至9月兼任平津卫戍司令部政委。7月任华北局第一书记、绥远军区政委、新政协筹备会党组干事会成员、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9月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同年10月至1954年9月任政务院政务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至1953年9月)。1949年10月至1954年8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一书记、华北军区(京津卫戍司令部)政委(至1955年4月)。1949年11月至1953年6月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分党组干事会副书记、财政部党组书记(至1951年10月)。1950年11月至1952年10月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1952年11月至1953年任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1953年1月至1954年8月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4年10月至1959年兼任国务院第三办公室主任。1954年11月至1956年8月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56年5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56年9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6年11月至“文革”初期任国务院副总理。1957年1月任中央经济工作五人小组成员。1958年6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中央财经小组副组长。1959年6月至1961年4月兼任国务院工业交通办公室副主任,1961年4月至“文革”初期兼办公室主任。1962年10月至“文革”初期兼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63年2月起任国家计委领导小组成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78年12月平反。1979年3月起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同年6月至1980年8月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委员会主任委员。1979年7月至1982年5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79年12月至1982年4月任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党组——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党组书记。1980年2月至1982年5月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主任。1982年2月起为中共中央党史编审委员会成员。同年5月至1983年7月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党组书记。1982年9月至1992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副主任。1983年10月起任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2月起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名誉主任。1986年起任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理事会名誉主任、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名誉会长。1988年3月起任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共第八、第十一届(十一届四中全会增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相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常务副主任。2007年1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薄一波夫人) 胡  明(1919一1967)
原名李琼英。祖籍福建闽侯,1919年10月出生于广东琼崖。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同盟。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火洗礼。曾任广东省青年群社宣传部部长、中共广东省委秘书、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中央党校研究员、中央妇委研究员等职。1945年与薄一波结婚。随后,任职于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华北局。建国后,先后任中央财委人事局处长,建工部劳动工资司副局长、机械施工总局副局长、技术情报局副局长,第二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局局长,手工业管理总局局长,中共第二轻工业部党组成员。1967年1月5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时年不满48岁。
薄熙莹 (51届小学毕业生,外交部非洲司司长) 薄熙永(63届初中毕业生,中国光大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柯以能(外甥)(51届小学毕业生,纺织部设计院退休干部)
冀朝鼎(1903—1963)
山西汾阳县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卓越的国际活动家。1916年考入清华学校学习,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4年赴美留学,先后获芝加哥大学法学博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积极参加留美学生为响应国内“五卅”运动而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并推动中国留美学生和华侨的反帝斗争。 1927年4月革命处在低潮和困难的情况下,朝鼎同志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留美学生中第一批入党的一个老党员。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参加了反帝大同盟和第一、第二次世界反帝同盟大会。并在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和中国驻赤色工会国际代表团工作。1929年在美共中央中国局、美共《工人日报》工作。在宣传联络美国社会上层的学术、工商、政治等各界人士和推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对法西斯斗争方面作了不少工作。1941年回国后,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曾任国民党政府平均基金委员会秘书长、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建国后,奉命随军南下,以副军代表身份在上海接收中国银行,任中行副总经理。中国银行迁到北京后,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随后又出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兼外资管理局局长,政务院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副局长,1950年1月,被政务院任命为“港九中国伪政府机构接管团团长”。同年我国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参加联合国代表团的班子;张闻天为团长,李一氓为副团长,冀朝鼎是该团中主要成员之一。当时已正式任命冀朝鼎为我驻联合国社会与经济理事会首席代表。1952年5月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秘书长,1955年任副主席,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常务委员。是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因病医治无效于1963年3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
(冀朝鼎夫人)罗静宜(1905一1998)
原名罗素抒。上海市人,1925年9月参加革命,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学习,参加美国反帝大同盟,从事宣传工作。1928年在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大学学习。1930年在中共中央翻译科工作。1931年任中共香港市委书记。1936年至1949年,先后在乌鲁木齐、兰州、西宁、重庆、上海、北京等地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央外贸局联络处处长,政务院情报总署专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业务部部长,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处长、副司长、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巴基斯坦友好协会总干事,中共中央调查部二局副局长。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年3月离职休息(副部长级离休干部)。因病于1998年7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冀复生(54届小学毕业生,国家科委高技术司司长)
(十七)
戴  薛
戴正华(1901一1966)
原名戴振华。安徽省合肥市东乡(今湖滨乡)六家畈村人,1921年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参加了“五卅”运动。1925年毕业后到黄埔军校当军医,参加了北伐战争。大革命时期,任国民革命军总兵站医院内科主任。1928年任国民党军44军卫生队队长,1930年任国民党军56师少校军医。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任红3军团军医处军医,红3军团卫生部医务科科长,1932年任湘赣军区黄岗医院医务科科长,1933年9月任湘赣军区司令部医务主任,1934年1月任红6军团17师卫生部部长,湘赣军区卫生部医务主任,1934年10月任红6军团卫生部部长。参加了红二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革军委总卫生部教员、医务主任。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15师卫生部部长,后调任军委卫生部医务主任,1940年任八路军第120师卫生部政委,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副校长,中央军委卫生部医政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参谋长,东北军区卫生部医务主任,东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建国后,1950年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1952年9月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60年3月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1966年6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戴海燕(68届初中毕业生)戴廷芳(66届小学毕业生)

戴济民(1888一1978)
原名戴惠黎。安徽合肥市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江西吉安开办私人医院,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把自己私营医院的全部器械、药品无条件地献给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卫生部部长,医院院长,福建军区军医处副处长,红1军团卫生部药剂科科长,军团卫生部医务处主任,红军总医院院长,军委卫生部医务处主任,被誉为中央苏区“四大名医”之一。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吉安县委宣传部部长,新四军军部医务处副处长兼教导总队医务处处长,新四军卫生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医务主任、副部长,大连干部疗养院院长,中南军区医药顾问。建国后,任政务院卫生部计划监察局局长,后转为解放军总后勤部离休干部。是第三届至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因病于1978年10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戴济民夫人)何  俊
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科长(供副团级),北京医学院卫生系党总支书记,卫生部工业卫生局副处长、处长。以后任职情况不详。
戴正(54届小学毕业生,原信息产业部15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戴连连(64届初中毕业生)戴正刚(68届初中毕业生,北京大学医学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主任)戴正芳(66届小学毕业生)戴永美(孙)(52届小学毕业生)

薛  迅(1910一1978)
原名薛生豫。河南开封市人,17岁考入北平国立女子大学,1929年春转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29年起,从事革命活动,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文艺新闻社记者。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平市西城区委书记兼儿童局书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她组织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参加罢课示威,宣传抗日,被学院开除。她随即和林枫、陈沂等共同领导学生赴南京请愿示威,任示威团指挥之一。此后在南京两次被捕,后被释放。1932年5月任北平市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妇女部长,后历任中共北平市委妇女部部长、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1933年6月任中共中央内部交通,于同年10月中旬第三次被捕,遭受酷刑,身受重伤。1937年9月下旬,薛迅等关押在首都反省院的政治犯获无条件释放,薛迅于11月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曾任中共北平市委妇女部部长,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冀鲁豫省工委妇女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中共晋豫特委组织部部长,晋豫地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太北区党委委员兼党校校长,中共太岳区党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太岳第2地委书记兼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政委,太岳军区第21军分区政委,第4军分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冀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任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省纪委副书记,1952年2月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5年8月因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提出不同意见,被撤销河北省委副书记职务,给予党内警告处分,降级使用,任国家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病于1978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薛振海

( 十八 )


魏  峰(1922一    )
河北内邱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建国后,曾任北京军区炮兵第6师政治部主任,中国计量科学院党委书记,国家质量监督检查局政治部主任,曾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魏锦军(68届初中毕业生,后勤学院卫生所医师)

魏  敏(1918一    )
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曾任华北军区(志愿军)第20兵团68军204师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科长。1955年以后任职情况和授勋、授衔情况不详。
魏金波(1952届小学毕业生)魏金月(1952届小学毕业生)

魏  敏(1925一    )
原名魏喜身,学名魏润身,曾用名魏振华、卫民、微鸣。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人,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部七月剧社演员,1940年入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1942年入抗大二分校附中学习,毕业后,任抗大第7分校演员,1946年任晋绥军区政治部战斗剧社演员、戏剧队指导员、文学队队长、学习队队长。建国后,任西南军区政治部战斗文工团创作室组长,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演员一队政治协理员,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副团长、团长,1958年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副团长,1960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师资进修班学习,1963年任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团长,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正师职创作员。1986年11月离职休息。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魏晓龙(66年小学四年级,中国图片社副社长)

魏  巍(1920一2008)
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市人,1937年12月参加八路军,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15师军政干校学员,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学员,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冀中区第6专区青年救国会主任,冀中军区《前线》报社编辑。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政治部教育科科长,第19兵团骑兵第16团政委。建国后,任总政治部宣传部教育科副科长,《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总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1981年9月任北京军区政治部正军职顾问。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三届和第四届委员,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第三届书记处书记,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长篇小说《东方》,散文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8年8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魏欣(63届初中毕业生,北京八大处工人疗 养院医师)
魏传统(1908一1996)
四川达县(今达州市通川区)蒲家镇人,达县中学学生,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负责上海党中央与川东游击军的秘密联络。1933年10月任红4方面军第33军政治部秘书长,宣传科科长,红5军政治部教育科科长,西路军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先遣工作团秘书长。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和红军西路军艰苦征战。1937年春西路军失败后,任甘州南山游击队政委,坚持开展游击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经辗转回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兼干部教育科科长,八路军129师385旅政治部秘书长、中共四川省委秘书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四川省委秘书长兼《新华日报》言论委员会委员,1946年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建国后,任总政治部秘书长,1953年1月任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1959年11月任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2月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兼副政委,1965年4月任院长,1978年任总政治部宣传部顾问(正兵团级),是中国朝鲜友好协会会长,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6年8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魏传统夫人)刘  超(1919一 ?)
四川达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被誉为“达县抗日七勇士”之一。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秘书处副科长。1955年后转业到地方工作,任职情况不详。
魏茵茵   魏苗苗

国际友人

玉成实(生卒年不详)
日本国人,曾任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美术工作师。1951年返回日本。
玉骏将(61届初中毕业生)

马海德(1910—1988)
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生于美国,曾获医学博士。1933年从美国来到中国。1936年经宋庆龄介绍与埃德加.斯诺一起到陕北保安访问,并自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1方面军总部军医,八路军总卫生部医疗顾问,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兼任中央外事组和新华社等部门顾问等职。建国后,提出加入中国国籍,周总理亲自批准他成为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他把全部精力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性病和控制麻风病领域,并取得重大成果。曾任国务院卫生部参事,顾问,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会长,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他先后荣获比利时“达米恩杜顿麻风协会”授予的1982年度奖章、黎巴嫩德科芒德尔国家勋章和美国1986年艾伯特—腊斯克医学奖,印度1987年甘地国际麻风奖。1987年他的母校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授予他名誉理学博士称号。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马海德夫人)苏  菲(1920一    )
浙江舟山县人。1935年参加左联领导下的艺术供应社,演出“父归”、“团圆”等剧,同时参加上海天一电影公司拍摄的“海葬”影片,1937年在云南昆明抗敌后援会参加抗日救亡等革命工作,1942年任延安鲁艺实验话剧团演员。1943年3月在延安与马海德结为夫妇。建国后,1952年任北京电影演员剧团演员、导演。后在中央戏剧学院专家进修班修导演课,主演“在遥远的地方”话剧。1982年与朱今明联合导演“孔雀公主”,1984年导演“拓荒者足迹”。1986年离职休息,1989年任马海德基金会理事长。
幼马(63届初中毕业生,全国政协外委会委员、《今日中国》杂志社高级记者,马海德基金会会长)

安达仁(1906一1982)
原名安达次郎。日本国宫城县人。早年毕业于南满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石家庄开办私人诊所,坐堂行医。1945年9月在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刘仁同志帮助下,全家九口人投奔解放区,把私人全部医药设备和财产捐献出来,连同弟弟一起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市人民医院医生,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理教员、讲师,晋察冀军区卫生部手术队队长,华北军区卫生部医疗队队长,华北军区第3兵团、华北军区第20兵团后勤分部医疗队队长,医生。建国后,任公安部队直属医院外科主任 (供给制团级),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主任。1953年返回日本,担任大塚健生医院院长。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82年在日本逝世,享年76岁。
安达美   安达猛   安达勇(58届小学毕业生,日中医学会理事长)

苏发怒冯(1909一1995)
出身于老挝王室家庭,享有亲王封号。早年投身人民革命运动,是老挝革命的巴特寮运动领袖,1945年10月出任抗战政府外交大臣兼革命军总司令。1950年任寮国抗战政府总理。1956年巴特寮运动解散,另组老挝爱国战线,任主席。1962年任老挝临时民族联合政府副首相。1975年建立统一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任国家主席,议会议长。是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因病于1995年1月9日在老挝万象逝世,享年86岁。
曼娣    西纳万   波凯

洪  水(1908-1956)
原名武元博,曾用名鸿秀、阮山、李英嗣等。越南河内市人,早年赴法国留学,与胡志明相识。1924年,洪水响应胡志明的号召,前往中国广州,加入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6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1927年12月11日参加了广州暴动,失败后随聂荣臻、叶剑英潜入香港,后又前往泰国追随胡志明。1928年,洪水受胡志明指派,回到中国,任广东省东江游击队连政委,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改名洪水。1930年4月调往红12军。1932年10月任红军学校宣传科科长兼政治、文化教员,并创办我军历史上第一个剧社“工农剧社”,任社长。1934年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洪水以京族身份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不久因追随毛泽东,与博古等发生矛盾,被开除出党。1934年随军委干部团参加了长征。遵义会议后,恢复党籍。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洪水随中共中央军委被派往张国焘控制的左路军。由于洪水反对张国焘的南下主张,再次被开除党籍。随后参加了红军西路军艰苦征战,后只身一人历尽艰险抵达延安。抗战时期,在山西、河北等地开展抗日工作。历任抗日军政大学第1分校政教科副科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报社》社长,1945年应越南劳动党之邀赴越南参加抗法战争,任第四、五战区司令员兼政委。1948年,洪水以阮山之名获得少将军衔(当时越南军队的最高军衔)。不久,由于他的中国背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胡志明不得不将其于1950年秘密送回中国。回到中国的洪水任中共中央统战部越南科负责人。后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中央军委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兼总编。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因患有胃癌,回国休养。同年10月21日在越南河内逝世,享年48岁。
(洪水原夫人)陈剑戈(1914一2013)
原名陈玉英。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人,早年就读于山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33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陈剑戈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1938年与洪水结为夫妇。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火洗礼。曾任五台县四区动委会妇女委员、五台县妇救会主任、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训练班女生队指导员、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文化教员、灵寿县妇救会主任、延安第二保育院保教科科长等职。1945年11月洪水返回越南,传闻陈剑戈母子在延安被飞机炸死,洪水在越南另立家庭。建国后,陈剑戈先后担任六一幼儿院副院长兼党支部书记、北京市教育局科长兼办公室主任、北京市妇联常委、市机关党委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陈剑戈被打成“叛徒”,遭到多次批斗。1981年1月恢复工作,任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1983年离职休息。因病于2013年1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陈小丰、陈小越

凯山.丰威汉(1920一1992)
老挝原国家主席、老挝人民革命党前主席。生于沙湾拿吉少康塔布里县纳赛村,其父是越南人。自幼在越南读书,曾在河内大学法学院学习。1942年参加反法、反日学生运动。1946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成为旅越老侨反法运动领导人之一。1947年为老挝东北地区抵抗运动领导人。1949年组织“拉沙冯”人民武装力量。1950年任抗战政府国防部长。1953年任寮国战斗部队总司令。1955年当选老挝人民党(后称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并任老挝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8年当选国民议会议员。1959年10月当选老挝爱国战线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72年当选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1982年连任,并任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75年12月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任政府总理。1982年8月内阁改称部长会议,任主席。1991年3月当选人民革命党主席。1991年8月当选国家主席。因病于1992年12月11日在老挝万象逝世,享年72岁。
文高   贡高   文巴色   西维莱

贵宁.奔舍那(1915一1963)
祖籍广东潮洲,出生于老挝巴色。老挝杰出的爱国政治家,老挝和平中立党主席。曾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国民大会副主席。1956年任争取奉行和平中立政策老挝委员会主席。1960年任争取和平中立、民族和睦和国家统一委员会的副主席。同年8月任老挝王国内政、体育和青年大臣,后任宣传大臣。1962年6月任第二次联合政府外交大臣并担任日内瓦和平谈判老挝代表团团长, 1962年任老挝临时民族联合政府首任外交大臣,坚持维护正义,反对美国干涉。1963年被右翼极端份子杀害。
开云(67届初中毕业生,曾任老挝国家银行副行长) 西红艳  颂朋  颂本  颂目  萨马诺  开马妮

柯隶华(1910一1942)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革命烈士。原名德瓦卡姆斯.桑塔拉姆.柯隶尼斯。生于印度孟买绍拉普尔镇,1936年医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937年参加援华医疗队。1939年抵延安。同年坚决要求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经毛主席亲自批准后,长途跋涉突破层层封锁线到达太行山。又进入晋察冀边区跟随部队转战。历任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军医,白求恩医科学校外科教员,1941年1月任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并同教员郭庆兰结婚。194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8日在编写讲义时突然癫痫病发作不幸牺牲于河北省唐县葛公村,终年32岁。毛主席亲书挽联:“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隶华大夫的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忘记的。”
(柯隶华夫人)郭庆兰(1916一    )
山西汾阳县人,护士学校毕业后在北平协和医学院工作,1939年来到晋察冀军区,参加八路军。1940年任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教员,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军医。1941年11月与柯隶华结为夫妇。柯隶华逝世后,1943年被调往延安中央医院任护理部主任。建国后,1952年在华北军区八一学校卫生所当医生。1953年转业到北京市儿童医院工作,1956年后调大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院长。1984年离职休息。曾任大连市政协常委。
柯印华(55届小学毕业生,在第四军医大学学习时患病去世)

津泽胜(1916一1949)
日本国熊本县人,伪满洲国医科大学毕业,曾在华行医多年,1944年在北平开诊所时被日军征召入伍,任军医。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10月经日本反战同盟介绍,从北平到张家口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医科大学内科教授,华北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内科医师、内科主任。1949年12月15日被时患精神病的沙飞用枪打死。终年42岁。
田子鹤(中文名)(52届小学毕业生,现名池谷田鹤子,东京顺天堂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医师)

富米.冯维希(1920一1992)
老挝著名政治家,学者。曾任老挝爱国战线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老挝临时民族联合政府教育大臣,新闻宣传和游览大臣,副总理兼外交大臣,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常委,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代理主席、主席,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顾问。
西莎蒙(67届初中毕业生)  维莱拉   宋萨林   宋萨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19c060c0102vxlc.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1 02:42 , Processed in 0.0668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