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97|回复: 1

胡懋仁回忆两篇

[复制链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发表于 2017-3-1 01: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初的外国人印象



小时候,应该是上小学之后吧,见到的至今留有印象的第一个外国人是个印度大叔,他说的普通话相当标准,他还向我介绍他的名字,用钢笔在他的小笔记本上写出“潘达”二字。多少年后,我想他的名字是不是用英文写成Panda,那不就是大熊猫吗?他的面容我完全没有印象,但他那和蔼的声音似乎至今还在我的耳朵里。让我疑惑的是,一直不清楚他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能说那么标准的汉语普通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上小学时,在京工大院里,旁边就是友谊宾馆,当时是苏联专家聚居的地方。我们大院里,一到冬天,就在某个地方辟出一块冰场,一些大学生和家属小孩就在上面滑冰。我也想滑冰,但父亲不愿意给我们买冰鞋。可能那时候一双冰鞋太贵了,而且小孩穿的冰鞋估计只能穿一年,第二年就穿不进去了。这样的投资性价比实在太不划算了。不能滑冰,但不妨碍在冰场上看别人滑冰。于是有一次,看到几个苏联专家的小孩跑到我们大院里,在冰块上滑冰。他们的年龄与当时的我相仿,看到我们一帮小孩看着他们,还扬起手来用汉语说“你好”。当时我特别不明白的是,他们的母亲在那么冷的冬天为什么上面穿着大衣,而下面却只穿着袜子。她们难道不冷吗?真的不冷吗?还是因为爱美而不怕冷呢?


我们家后来搬到海淀镇,有一天,看到几个黑人妇女骑着我们平时很少看到的样子很时髦的自行车,在海淀南大街穿过。她们服饰鲜艳,速度也很快,一闪而过。她们的年龄大约二三十岁,或者因为没看清楚,无法确定她们实际的年龄,但肯定岁数不会更大。我盯着她们的背景,也是疑惑,她们到这儿来干什么呢?她们是外国大使馆的人吗?为什么没有坐汽车而骑着自行车呢?


中学同学卡玛丽达是六班的,跟我们不是一个班。其实他们班也有我的小学同学。可能因为平时上课什么的从来没有交集,所以也从来没有想过与她搭讪。同学三年,没跟卡玛说过话。倒是五十年后,跟她的表弟阳和平在我们学校里相遇,跟他聊了一个多小时。


文革时期,没怎么见过外国人,一般也不去使馆去转悠,更不去友谊商店闲逛。应该是在基辛格访华之后,外国人来北京的逐渐多了起来。有一天,我在前门大街上,看到了个洋妞,穿着跨栏背心,这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女孩子会穿男人穿的跨栏背心,所以看到这样的装束,比较好奇。问题还不只在她穿着什么,而是骑着自行车,靠在路边停下来,身子没下车,右脚踩在马路牙子上,左脚还搁在脚蹬子上,两手捧着一牙儿西瓜,在那儿旁若无人地啃着。这场景至今让我历历在目。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女孩,别说用这个姿势吃西瓜了,就是在外头,斯文地吃西瓜的样子,也是根本看不到的。你想,一个中国大姑娘,本来是文文静静的,却在外面让人看到她顺着嘴角往下滴嗒着西瓜汤,这样子让这般淑女样的女孩面子上情何以堪?


当时就是在北京的大街上,一旦出现外国人,特别是金发碧眼的欧洲人,肯定会有一帮中国人围在那里观看他们。我的印象是,那些围观外国人的中国人,看的时候,不错眼珠,面无表情。外国人看上去倒也无所谓,似乎旁若无人的样子。后来看到《参考消息》上登的一些外国人在描写他们在北京被围观的感受时,其实心里也是不好受的。后来一些报纸,如《人民日报》和《北京日报》都有文章,劝诫国人,不要围观外宾。其实,那能有什么办法,多少年了,中国人,特别是从外地农村或中小城市的中国人,哪有机会看到跟我们的长相如此不同的外国人,所以他们一旦来到北京,有机会看到跟我们长得很不一样的外国人,这样的好奇心如果不爆发那才是让人奇怪呢。等到看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现在想找这种围观外国人的场景也基本上找不到了。


中国人对没有去过的外国的想象也是五花八门。在英国,遇到一个难友。他说在没出国前,他对外国(当然主要是说欧美)的印象就是满地都是金子。至于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印象,他没有说,我也无从想象。这位难友说,他回国探亲时,村子里的乡亲就问他,在外国是不是吃不到米饭。还没等到难友回答,乡亲就说,他们那里没有稻子,肯定不会有米饭吃。然后很同情地对这位难友说,没有大米吃真可怜哪。


在国外,所有的公共卫生间都备有免费的厕纸,所以如果因内急而在外面如厕,不会因为没带手纸而尴尬。留学生们在国外待得久了,回国后就没把这事当成事。结果因内急如厕,也就想不起来要带手纸。等到黄龙直下,四处张望时,发现空空如也,这才着了急,然后就只能耐心地等着什么时候有人光临如厕,以助其解燃眉之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9765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228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7245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01: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运动会、体育课和体育锻炼

最早看运动会还是住在京工大院里的时候。那时,每年春天,北京工业学院都举办学生田径运动会。我印象最深的是从那时起,就见过撑竿跳高。到有跑步的比赛项目,无论是短跑还是中长跑,喇叭里就播放《骑兵进行曲》。那曲子节奏快,但比短跑的节奏要慢些,比长跑的节奏又有快些,所以并不一定合适。

体育课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上的?也许从托儿所就开始有体育课了吧。我上的托儿所在当时还是有点设备的,如滑梯、攀登架什么的。托儿所阿姨(那时候不叫老师)就带着小朋友做这样一些活动。或许这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体育课。而托儿所里的非体育活动,一般就是学唱歌、画画儿、做手工(如玩橡皮泥)什么的。有时候还会排个节目,如排练街头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之类。当然,主角永远只是阿姨钦定的那两个小朋友,我们只是当观众。

上了小学,就有了正式的体育课。小学的体育课大约包括做操、跑步、球类运动等几个大项。小学的跑步主要是五十米跑或者六十米跑。记得那时到小学五年级时,如果五十米跑能跑到七秒,那成绩就算还可以吧。或许今天的孩子如果就营养状态而言,理应超过当年的我们,可是如果就他们现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而言,就未必比当年的我们快多少了。

到小学五六年级时,我所在的洩水湖小学还上过几次垒球课。这让当时的我特别感兴趣。手上戴着垒球手套,或者挥舞着垒球棒,让人感觉真是不太一样。戴着手套接球,感觉既稳又准,还不会感到疼痛。挥棒击球的那一瞬,也觉得心里很爽。等到了中学,就再没碰过垒球了。后来知道男子打的应该叫棒球,女孩玩的才叫垒球。不过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其间的区别。小学的体育课有时还做一些游戏,如滚铁环、跳绳、踢毪子等,到小学高年级,还跳过集体舞。

上小学五年级时,正赶上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国拿了男子团体、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的冠军。所以在赛事结束后,乒乓球一下子就风行开来。各个机关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和大中小学校都想法装上乒乓球台。有条件的,买正规的球台。没有条件的,就砖头砌上一个球台。我们那所小学就是用砖头砌上的球台,一到课间,一大帮孩子拿着球拍就去抢占位子。人多台少,只能排着队来打球。

上中学后,体育课就比较正规了。短跑要跑一百米、二百米和四百米,中长跑就是八百米和一千五百米。一般说来,体育课练习跑一百米还是比较多的,而中长跑大多是在课余时间自己练习。像我们学校后面的大苇塘,跑上一圈就两三千米。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这种经常的中长跑锻炼,对于心肺功能的训练,对于耐力和毅力的培养,都是很必要的。

跳远、跳高等田赛项目也是体育上的重要内容。径赛方面主要是推铅球和投手榴弹。标枪是高中同学才练的项目,我们初中生与此无缘。当时的我,身体素质在各方面都不太行,跑得不快,跳得不高也不远。投掷运动上胳膊也没什么劲儿。反正各方面都处在中下游状态。不过,这是客观实际情况,我一时半会也改变不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仍然要天天坚持锻炼。

中学的体育课中一项重要的项目是垫上运动。开始是练前滚翻、后滚翻。后来练侧手翻。前滚翻与后滚翻我做起来没有什么问题,而侧手翻我就不行了。体育还有一种跳跃运动,是跳山羊。因为从小就跟小朋友玩过类似的游戏。即一个小朋友把腰弯下来,双手撑住双膝,其他小朋友跑过去,用双手撑住他的后背,从他的背上跳过去。而跳山羊不过是把那个当山羊的小朋友换成一只木山羊,所以这项活动我做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那时候,游泳运动也比较风靡。我们中学自己挖了一个不规范的游泳池。长度超过六十米,宽度不到二十米,而且池底不是硬的,全是滋泥。所以那个游泳池里的水永远都是浑浊的。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对游泳的兴趣。体育课上我们学游泳,课下,我们也会自己跳进去给自己找乐。

读初中时,学校每年都举办全校运动会。初一、初二为丙组,初三、高一为乙组,高二、高三为甲组。我那时候没有资格参加比赛,因为成绩比我强的人太多了。运动会得开一天,要是像我这样的人都去参加,那一天肯定开不完。

1963年北京市举办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那是国民经济困难之后北京召开的第一次中学生运动会。那年我们学校出尽了风头。除子男子乙组和女子甲组拿的是团体总分第二名之外,其余四个组拿的全是团体冠军。北京市后来为了奖励我们学校,给了我们学校一大批运动器材,其中最主要的是十多张乒乓球台。不过,后来其他学校提出异议,因为我们学校女子丙组的投掷运动员中,有一个是美国女生卡玛丽达。她推铅球拿了冠军。别的学校说,她不是中国人,不能参加由中国人参加的运动会。后来是怎么裁决的,估计不了了之了。卡玛的普通话说得漂亮极了,不光标准,声音还特别圆润。她在家说英语,出门说汉语,上课学俄语。她的表弟阳和平,也是汉语比英语说得好,毕竟是在中国生、中国长的。前些日子,阳和平来我们学校给学生做讲座,我还跟他聊了半天。

我读的那所中专学校,游泳池就修得很规范了。只是我们都是课余时间在游泳,差不多要游到九月中旬。那时候再要下水就感觉很冷了,有点顶不住了。我上中专在校近四年,有三年时间处在文革时期,游泳池每年都开放,这也是很难得的。可能是因为在文革期间,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大风大浪中前进,所以游泳就是学会在大风大浪中前进的最好形式。在文革前的冬天,中专的体育课还有滑冰一项。学校自己有很多冰鞋,一到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去借冰鞋,然后简单说一下滑冰的要领,就让我们自己滑起来。反正经过那几个星期的滑冰课,我基本能在冰上滑行了,不会摔跟头了,但拐弯倒脚一直没学会,所以一直也不敢做这个动作。到大学时,也有同样的滑冰课,那时都快三十岁了,更不敢做这种自认为是危险的动作。

读大学时,还是有体育课。我印象较深的有两个项目,一个是单杠,一个是跳马。单杠方面,老师规定了一组动作,我都完成了,还完成得不错,老师给了我一个五分。从小学到中学,我的体育课从来没得过五分,到了大学反而得到了五分,这确实让人能兴奋一阵子。另一个项目跳马,在读中专时,那个跳马是横着放的,我都没跳过去。到了大学,跳马是竖着放的,即是纵向摆放的。难度比横向放的要大得多。开始我也认为我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动作。可是当我观察到我们班别的男生,岁数只比我小个两三岁,他跳起来显得特别矫健,而且姿势很美,很轻松地就跳过去了。我琢磨了半天他的动作要领,大概算是明白了。就是只要胆儿大,敢往上窜,就可以跳过去。我试过几次,还真没问题,跳过去并不费劲。这个项目,老师也给了我五分。

离开做学生的年月后,体育锻炼我都一直没有丢掉过。虽然在成绩上基本提不起来,但是那已经很无关紧要了。在体育运动中,我感觉身体的精神状态一直都很好,精力充沛,所以工作和生活的质量都不错。外出爬山,在年近六十岁的时候,一些三十多岁的人体力还不如我,这也让我感觉有点悲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9510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1-11 02:28 , Processed in 0.0764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