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223|回复: 0

高伐林谈《林豆豆口述》的出版

[复制链接]

0

主题

8173

回帖

2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8918
发表于 2016-4-12 14: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jpg

军旅作家舒云与林豆豆

    《林豆豆口述》编辑高伐林:关于林彪,关于“913”事件,40多年来,无数人写下无数文字,唯独极少有人听闻最重要的亲历者、林彪和叶群仅存的女儿林豆豆亲口回忆——直到2012年8月,出版社出版《林豆豆口述》。

  对这本书的问世,我投注特别的关切。不仅因为数年前,林豆豆本人接受过我的专访,而本书的整理者舒云更多次接受过我的专访,通过直接接触,对她们的为人,多少有所了解;更因为这本书稿在出版之前,我应出版社之约协助编辑,出了一点点力。

    这部20多万字的著作,並不是40年后的今天、年满花甲的林豆豆的回忆,而是辑录了就在事件发生之后的几年,年屆而立的林豆豆给中央的多份申诉材料。由于当时她的健康状况极差,这些申诉,都是由她口述,由同样经历了“913”之夜的她的未婚夫、后来的丈夫张清林记录下来的。类似这样的材料,他们夫妇写了很多,通过各种途径交到中央,统统石沉大海。幸亏有几份主要材料的底稿保存下来,经中国军旅传记作家、林彪研究者舒云整理出来,才得以问世。

  记得我在协助编辑时,一度奇怪:何以格式显得如此之“乱”,写给河南省、郑州市负责人的各种信件穿插其中?但我很快就明白了:这正保留了当时经各级党委向中央申诉的第一手材料的原始风貌。

  在对林彪事件的前因后果众说纷纭,甚至当晚在北戴河的事件经过都成为“罗生门”之际,林彪女儿的这部口述,其历史价值无须我多饶舌。

  《林豆豆口述》澄清了很多史实,也增添了若干疑团。例如,她在给中央的申诉中多次提到,凡需要林彪出席重大公开场合之前当局都带强迫性地给他服药,使他短期内精神焕发、亢奋,但活动结束之后,他就加倍精神萎靡、身体衰颓……这一说法就匪夷所思,到底给他服用的是什么药?本书整理者舒云也觉得十分蹊跷,却没有答案。林豆豆叙述的其它一些史实经过,是一家之言,尚须更多史料的对比验证。


相关链接:


    终于直接听到了林彪女儿的声音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记得“最最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林副统帅在五年中神话般地崛起,又戏剧性地垮台;记得1971年“913”林彪乘飞机出逃折戟沉沙事件造成的巨大震撼;当然,也会记得关于这一事件的中央文件披露的一个细节:林彪的女儿林豆豆(林立衡)在关键时刻坚决与之斗争,不肯跟他一起出逃,并向中央揭发了他的罪行。

  尽管人们对此可以说已见怪不怪,但是林彪的女儿林豆豆却如此披露:震惊全国的中央[71]57号文件中说我在紧要关头,“揭发”了林彪“私调飞机,叛国投敌的罪行”,纯属无中生有的蓄意虚构!

  林豆豆风雨数十年

  林豆豆是林彪和叶群的女儿,1944年8月31日在延安出生。1962年,她考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很快就因健康原因转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65年3月,刘亚楼对吴法宪说,叶群想让她到《空军报》当记者。第二天吴法宪把林豆豆带到北京穿上了军装。1969年,林豆豆被破格提升为《空军报》副主编。“913”事件中,她认为母亲与弟弟有阴谋,便设法阻止母亲和弟弟将林彪带走。但“913”事件后,仍然被审查,失去人身自由,后到郑州一汽车厂当副营级革委会副主任,1976年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更被下放到车间当工人。经多次上访,八十年代被调回北京,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工作,直到退休。

  数十年来,林豆豆只要有机会,就不停地在说,一次又一次地向中央申诉。尽管她身体状况极差,自己写不了,也锲而不舍地口述,由“913”前夜订婚、后来成为她的丈夫的张清林记录,写下大量材料。她反覆要求中央恢复历史的真相:林彪与“谋害毛泽东,阴谋武装政变”的“两谋”无关;林彪也根本与众多按在他头上的罪名,诸如迫害忠良、篡党夺权、叛党出逃的“野心家、阴谋家”等等都无关。

  实际上,林豆豆笔下的父亲,是一个危重病人,在毛泽东威压与妻子叶群诱骗的内外夹击之下痛苦不堪。林豆豆为世人揭开了这个看似显赫的家庭骇人听闻的内幕。

  林豆豆口述这多份申诉材料,都是交到中央,石沉大海。幸亏有几份主要材料的底稿保存下来,经中国军旅传记作家、林彪研究者舒云整理,得以问世。

    亲历者与知情者

  林豆豆在“913”事件中,与她的未婚夫都是亲历者,但是,他们也仅仅只是亲历者。斯时斯刻,林豆豆虽然仍然是号称“副统帅”的林彪的女儿,但她的父亲已经被毛泽东处心积虑地边缘化,她所写的也只能是她自己的亲历和观感,无论是关于毛周如何密室决策,以及包围著他们的阴谋,她只能感觉、只能猜测,还不如也在现场的8341部队中央警卫团副团长张宏等人了解得更多。

  但是林豆豆的口述,仍然有不可取代的价值,价值就在于她提供了第一手记录,如实地写下当时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她接触到的有关人等的言谈举止,以及她觉察到的种种异乎寻常的迹象。

  不仅如此,在林豆豆成年之后,到她“913”身份发生剧变之前,毕竟生活在多年来“一人之下,亿人之上”的家庭,她有条件看到、听到、知道许多高层内幕,甚至在某些个别事件上,也被迫卷入。例如,关于罗瑞卿如何被整落马;关于林彪是否参与整倒刘少奇;关于林彪与黄、吴、李、邱几个手下大将的关系;叶群说:主席、江青叫我办事,我都留文字根据,到时候,如果要赖到我头上,我就拿出来;林立果说:如果林彪不走,他将是刘少奇第二等等,她提供的情况,就弥足珍贵。

    林彪女儿回忆具有独特价值

  著名青年历史学者司马清扬曾对采访者高伐林谈到,林豆豆是林彪的女儿,由于血缘、身份等方面受到的限制,作为严肃的史学家,对他们提供的证词必须特别谨慎。这一看法是有见地的。然而,林豆豆等人的证词,又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因为他们毕竟有条件得到一般人无由得知的许多信息。这正是《林豆豆口述》一书不可取代的价值所在。

  这本书,还辑录了林豆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林彪女儿和《空军报》记者的身份所写的部分报导、文章。这些文字,正如舒云所说:“值得一提的是《三下九厂》和《爸爸教我怎样学会写文章》。《三下九厂》被《解放军报》、《人民日报》转载后,毛泽东得知是林彪女儿是作者之一,在天安门城楼上特意对林彪提起。而林彪却根本不知道此事,回去问叶群才知道,还生了一场气。《爸爸教我怎样学会写文章》没有公开发表过,是被林豆豆的同事发在《空军报》的内部通讯上,发表时她并不知道。《爸爸教我怎样学会写文章》在“文化大革命”中流传很广。……还有《刘亚楼叔叔永远活在我们心里》,这是刘亚楼逝世后林豆豆的怀念文章,因为是真情实感,所以动人。”

  但舒云也说:“至于剩下那些林豆豆的旧作,就不敢恭维了。里面的时代气息太浓。但为了保持历史的相对完整,还是不加删改保留于此。”

  两方面的第一手材料对照起来看,不仅淋漓尽致地揭示了文革时代的绞肉机本质,无疑也对我们深入理解“文革”高潮中突然爆发的林彪事件,复原整个拼图,提供了很多关键性的碎片。

    军旅作家舒云简介

  舒云,安徽宿州人,中国著名军旅传记作家,从军数十年,曾为林彪、聂荣臻、罗瑞卿、杨勇等将帅作传。1987年开始研究林彪事件,有众多独到发现,近年出版《林彪画传》、《林彪事件完整调查》、《林彪日记》、《林彪元帅最新相册》、《百问“九一三”》等书。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41e2ce0102e4hu.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革与当代史研究网

GMT+8, 2025-4-17 12:10 , Processed in 0.0668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